上海广电研究杂志官网  

征稿要求:

1.论文符合本刊宗旨与学术规范,具备较新的学术观点,使用较新的文献资料。评论性文章观点鲜明,语言生动,分析深刻,能够及时反映、探讨学界及业界的热点问题。 

2.所投稿件为作者本人 撰写并未曾在其他刊物公开发表过。    

3.稿件一律用电子邮件附件形式发送到电子邮箱:guangdianyanjiu@yeah.net    

4.附件请用Word文件,并注明文件名及作者名。   

5.稿件篇幅:论文原则上以6000字以内为宜;评论文章控制在1500字左右。    

6.稿件应注明作者的真实姓名、职称(职务或学位)及工作单位、详细通讯地址及邮编、联系电话(手机最佳)和电子邮箱。

 

来稿的处理流程是什么?

1.请勿一稿多投,也不要重复投稿。

2.收到稿件后,本刊编辑部认为符合要求或基本符合要求但仍需修改的,会主动与作者联系。投稿后30个工作日内未收到本编辑部处理意见的,可自行对稿件另作处理。

3.因经费有限,编辑部对特约稿件支付超标稿酬,一般稿件只能略付薄酬。  

 

文章格式有什么讲究?

1.标题。主题用1号黑体;副题用3号宋体。居中。    

2.作者姓名,用四号楷体,右对齐。

3.文本提要,小四号楷体,200字以内;关键词,小四号楷体,3-5个。    

4.正文,用5号宋体。1级小标题用小4号幼圆体,居中;2级小标题用5号黑体,左对齐并缩进两个汉字;3级小标题用5号楷体,左对齐并缩进两个汉字。

5.鉴于本刊区别于其他学刊图文特色 建议作者供稿时提供文章相关图片及作者照片,并确保图像精度。

6.文末标出作者单位及职称(或学位、职务),若有多个作者,用分号隔开;

7.注释一律采用尾注形式。注释二字,用小5号黑体。注释条目各项顺序依次为:作者姓名、冒号、《文章标题》、逗号、《刊名》某年第几期(《书名》第几页,某年版),用小5号楷体。

8.为节约篇幅,一般采用注释形式的文章,不再单独一页设立参考文献。

【节目榜样】2017,我的私人榜单

 

2017,我的私人榜单

栏目主持/阳欣哲

2017年,影视产业升级换代,多屏已经成为受众家中的标配,屏的概念逐渐模糊。究竟哪些产品成功吸引了观众的眼球,受到大家关注呢?为此,我们延续本刊传统,邀请到一些业内人士,从各自的行业背景、视野角度,甚至兴趣爱好,选出他们眼中2017年最值得推荐的影视产品,为这一年度的影视大战做个性化点评。

 

 

 

 

2017年您心目中最值得推荐的娱乐节目

沈睿:

《亲爱的客栈》

之所以推荐《亲爱的客栈》,主要是因为其剪辑功力特别是SMART的后期制作,以及镜头语言的自然自如切换。前者为经营体验旅游综艺增添了趣味性、渲染了镜头人物当时的心情,而后者镜头语言的运用让观众非常容易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如果一定要从这两点中评个高下,个人还是最先要为“脑洞大开,穿梭于次元壁情趣表达中的SMART的后期制作”打CALL。当然还有这个节目传递出来的“慢下来,去生活”的定位,也颇能得到都市职场上劳碌打拼者的青睐。

赵复铭:

《机智过人》

2017年各地卫视的娱乐节目和上一年有很大的不同,优秀者不少,其中颇具新意和独具创新色彩的节目是央视《机智过人》。该节目的创意点是由一度成为世界焦点的阿尔法狗大战世界围棋高手、大获全胜而引发,节目将属于当今社会最先进科技的机器人和人类社会中的高精尖的技能展示独具匠心地组合在一起,由人类中的精英和机器人过招。然而,节目并没有停留在人机对战感官刺激上,而是由此激发起青少年对科技创新的兴趣和梦想。节目请来很多重量级科学家现场讲解,与青少年激情互动,使节目的社会意义更大,影响更深远。这档节目的设计模式,开创了娱乐节目的新样式。

唐萍:

《中国诗词大会》

《中国诗词大会》这一个看似传统、严肃,甚至有些学究气的节目,却在2017年的央视一播映就赢得收视与口碑双赢的佳绩。这绝非偶然,而是其实实在在地展现中华文化精髓与百姓人文才华,深深地打动人。观看这节目,你可以感受中华诗词的浩瀚博大,可以领略诗词曲赋的唯美意蕴,可以徜徉诗句词韵描画的情境,可以分享吟诗诵词的美感,可以惊讶于选手和主持的博学……所以,我推荐这档节目,并且推崇这个节目,更希冀中国的屏幕上涌现更多的有意思有意味的文化类综艺娱乐节目。

方佶敏:

《明星大侦探》

芒果TV独播节目中的又一个力作,节目制作模式引进自韩国JTBC节目《Crime Scene 犯罪现场》,“30%跌宕剧情+40%综艺搞笑+30%智能推理”,在市场上形成了差异化的内容优势。它的特点就是“小众、高粘度的受众群”——让喜欢这种节目类型的人,会非常喜欢,当然,也因为湖南的团队的确用心在做。除了精心设计、烧脑的剧本外,第三季更是用上了数千平米的实景拍摄,令其强势登上各档大综艺排行榜。在综艺节目普遍陷入一季不如一季的当下,《明星大侦探》却以不落窠臼的创意强力破局,值得推荐。

艾青:

《跨界歌王》

《跨界歌王》打破以往普通大众或专业歌手的音乐选秀竞技模式,开创性地将话筒和舞台交给了影视演员。节目嘉宾突破昔日的荧屏形象,让“演唱”重新回到“表演+歌唱”的综合艺术形态,把老歌唱出新意,极具话题性和粉丝效应。延续并升级2016年第一季“跨界”的创新特色,2017年《跨界歌王》歌手甄选范围更加多元,综艺评论团也彰显跨界效果,形成看点。而且,节目在视听效果上更加精致,顶级的灯光、音响、伴舞、造型以及实景化的整体舞台构建,将无形的跨界赋予有形的呈现,给观众带来了不亚于专业级的音乐剧表演,开创了综艺节目的全新模式。

 

2017年您心目中最值得推荐的非娱节目

沈睿:

《国家宝藏》

作为普通电视观众的一员,同时也是一个普通的家长,我推荐这档文博探索节目。该节目用普通观众的语言,借鉴年轻人喜欢的表达方式,但坚守着对学问、传统文化丝丝相扣的严谨认真态度,让我和家人从感觉好玩有趣,到好奇,再GET到博物馆学识,最后到自发去查阅相关资料了解馆藏背后诸多故事。这是一档符合央视国家台定位的节目。

赵复铭:

《社会主义有点潮》

湖南台的理论讲读节目《社会主义有点潮》以年轻人喜欢的轻松有趣的网综形式呈现,通过故事演绎和情景小品表演,另类诠释艰深的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理论。节目中的理论阐述者有中央理论研究室的权威专家,也有高校的理论教育工作者,他们的解读将原本枯燥的理论变得鲜活生动,以娱乐的方式实现了对高深理论的阐释和解读,新颖有趣,独树一帜。

方佶敏:

《局面》

作为曾经干过新闻的,深知在现下的媒体环境下,能坚持做深度新闻调查/访谈的不易,因此,更是要力荐王志安和他团队制作的《局面》。这个视频节目的成功,验证了传统媒体人天天挂在嘴上、发在朋友圈里的几个道理:1. 新的媒体传播环境,让播前、播后成为了很重要的传播环节,并让采编播的过程回归了制作本身;2. 微博作为舆论场在传播中的重要性,记者编辑要努力成为KOL3. 不是内容为王,而是优质内容为王,对新闻专业性的追求,不会因为传播环境改变而改变……当媒体格局开始收官,留给大家的时间,其实不多了……

唐萍:

《国家宝藏》

节目汇聚了中国九大国家级重点博物馆,每个博物馆甄选出三件镇馆之宝,由明星组成的“国宝守护人”讲述“大国重器”的前世今生,以此解读中华文化的基因密码,用镜头的语言带领观众游历于历史长廊,让观众感悟传统文化的深厚与自豪,感受文化生命的传奇!

主创者能够展开想象,突破表达,从博物馆的“文物”入手破题文化综艺类型,将纪录片的纪录气质与综艺的表现手法融合创造出一种新的气质。

艾青:

《见字如面》

《见字如面》在今天电视节目面临视觉图像被过度开掘乃至造成观众审美疲劳的困境之下,回到最本身的文字、回到“朗读—聆听”这一原初的交流形式,凸显出声音的力量和纯粹的仪式感,使观众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和机械的重复劳动中沉静下来,获得心灵的抚慰。该节目所选取的私人书信指向的是对被大历史遮蔽的个体生命状态的多维认知,引发观众的兴趣和共鸣,也展示出该节目开放理性的历史观和可贵的艺术人文精神。

金恒江:

《拉呱》

方言节目往往被认为是小众节目。然而山东电视台齐鲁频道《拉呱》这档长期保持着较高收视率和地方知名度的电视节目在山东家喻户晓,而电视节目主持人小么哥在山东更是成为了一种文化符号,被赋予了特殊的情感意味。接地气,故有生命力。

 

 

2017年您心目中最值得推荐的电视剧

沈睿:

《索玛花开》

讲述时代大背景特色下的不失真实感的人生体验故事,这样的电视剧往往值得一看,而《索玛花开》就是这样一部剧。

该剧讲述了在精准扶贫这一大背景下,一群植根乡村、发展乡村的年轻人的成长故事,而剧中的乡村场景、当地百姓的生活风貌、认知和环境有了落差后的人物成长过程等,都是该剧的一系列看点,同时剧中网络话题快速传播的情节、资源配置上的矛盾、普通百姓的生活故事等桥段,非常真实也非常具有时代意义。

赵复铭:

《我的前半生》

《我的前半生》是继《欢乐颂》之后,又一部时代感强、生活气息浓、上海味道重、故事设计精彩的很有看头的力作。这是一部反映当今上海都市女性生活、工作、家庭、情感生活的电视剧。全剧集中围绕着罗子君和家庭子女以及她身边的闺蜜、亲友们的情感纠葛展开,跌宕起伏,有眼泪,有伤痛,有欢笑,有追求,有真情,有坚强、有奋斗,展现了一幅上海都市韵味十足的社会风俗画卷。

艾青:

《那年花开月正圆》

以历史史实为背景,挖掘出清末陕西女首富周莹一生跌宕起伏的从商传奇。大女主、言情、商战、宅门为这个年代剧题材带来了多元鲜明的类型元素,着力塑造了一个独立有性格、自我意识觉醒同时又带有时代局限性的女性,如何在性别秩序森严的前现代社会松动乃至轰塌之际抓住种种机遇实现人生的逆袭,成为缔造一个商业帝国的女族长。此外,本剧描绘出了晚清末年国运颓废中现代工商业艰难发展的历史大环境,以清廷内部改良派与守旧派以及秦商与清廷之间的博弈作为政治暗线,在女性成长的主题中又展现了诚信忠厚为本、经商有道的中国商业文化,将商业传奇剧的家国情怀与民族大义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从而使本剧有了较强的现实主义价值。还值得一提的是,本剧从镜头语言、演员表演到场景道具都很注重细节,尤其是美出天际的服饰造型,每一次变化都与主人公的命运息息相扣,使得本剧可以跻身 2017年中国电视剧的良心制作。

金恒江:

《人民的名义》

2017年的《人民的名义》成为了不折不扣的现象级电视剧。

电视剧中,所有的人物不只是有“正”和“反”的区分,而是都是有血有肉有性格的人。性格刻画和情节推进催生出极高的网络讨论。《人民的名义》不仅成为了中国十年来收视率最高的电视剧,也被誉为近些年政治尺度最大的电视剧。它的热播,一方面体现了人们对于反腐剧的巨大需求,另一方面也揭示了长期以来人们对于反腐剧在电视荧屏中缺失的一种无奈。中国的电视剧市场更需要的是一种百花齐放的状态,而《人民的名义》的出现,它的强烈的现实关照性,无疑为中国电视剧市场注入了新鲜的血液。

 

 

 

 

 

2017年您心目中最值得推荐的电影

沈睿:

《海边的曼彻斯特》

2017年我心目中最值得推荐的电影是一部关注普通人物人生历程和内心声音的作品《海边的曼彻斯特》,一则是因为影片主人公的选择视角,真实而感人;二则,对于温冷感的文艺片而言,导演对镜头等拍摄技术的拿捏,处处给观众一种身边人身边事的亲切感,很容易陷入一种与主人公同呼吸共命运的历练欢畅感。虽然这部影片的票房并不火爆,但就从作品内容传递出的情感共鸣而言是非常值得一看的作品。

赵复铭:

《战狼2

2017年《战狼2》高扬主旋律,真切展示了中国的国威、军人的铁血、国人的团结、祖国的强大。该影片可谓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影片讲述的是我国政府实施海外撤侨的真实故事,以悬念跌宕的大片叙事结构,加上动作片的惊险刺激,真实再现了那段令全世界感佩的中国故事。它也诠释了这样一个道理,优秀影片真正的艺术感染力在于其所能够真切传递的主流价值观和社会正能量。

唐萍:

《摔跤吧爸爸》 《羞羞的铁拳》

这两部电影,分属于不同的风格,前者是久违的严肃的现实题材,取之于真实的人物和事件。在所谓的奇玄、科幻、未来充斥的影像世界里,却涌现出这样一部近乎传统的老土的电影敢去直面当今电影市场,最后赢得十多亿的票房,着实让人刮目相看;而后者,走的是轻喜剧的风格,超现实的情节设计,大夸张的演绎手法,别具匠心的细节处理,还有反转式的片名,无不渲染着开心麻花体的花式喜剧,在捧腹爆笑中同样赢得了高票房。两部电影,充分证明:励志的精髓、不折的追求、理想的渴望,是当代人的精神寄托,也是影片打动人心的基石。

方佶敏:

《追龙》

2017年有点小遗憾,有几部“不能推荐”的电影,权衡之下,为了“不媚俗”,只好果弃《敦刻尔克》,推荐《追龙》。《追龙》营造了一个“浪漫主义”江湖。电影开头的剪辑风格以及甄子丹第一次走进九龙城寨一镜到底的拍摄,让人觉得又回到了黑帮电影的鼎盛时期,过瘾!“五亿探长”依然是特别出演的刘德华,比起年轻时,多了一份“油腻”。和TVB电视剧一样,香港电影也经常“3分逗哏、7分捧”,而《追龙》里的配角们,基本可以打上8.5分。郑则仕、黄日华、汤镇业……这些老戏骨都算中规中矩,最出彩的就是吴毅将——在2017年另一部网剧《反黑》里他也有上乘演出。

艾青:

《嘉年华》

选择儿童性侵的敏感话题切入社会问题,导演文晏采用了世界性的艺术电影视听语言讲述中国故事,以平实、隐忍、克制的叙事和充满视觉隐喻的画面展现出强烈的个人风格和作者意味,尤其有意地以无言而冷酷的旁观者视角,在受害者小文和窥视者小米之间构成对照应和的命运关系,不仅提供了对当代中国社会结构的现代性之嘉年华式转型过程中每一个个体的关切反思,而且上升到整体性的大众集体无意识观照。

金恒江:

《战狼2

尽管评价有褒有贬,但是《战狼2》已然成为2017年中国票房无法超越的高峰。电影自7月上映开始,关注度便不断走高,成功源于该电影众多吸引眼球的因素:超“燃”的剧情、各种武器的出现、众多特效的运用、中国元素的强化等等。而好莱坞大片的既视感,更是让“中国电影究竟距离好莱坞还有多远”一度成为了讨论的话题。

 

 

2017年您心目中最值得推荐的网络节目

沈睿:

《明星大侦探第三季》

《明星大侦探》进入第三季却仍然能让人眼前一亮,我看到了节目的升级成长。虽然这档节目上线颇费周折,作为一位学生家长,对有些剧集的话题和明星们不经意的“谈话内容”或“谈话方式”也曾有过担忧,但该节目的神编剧在剧情走向、现场细节、线索排布等方面依然让我叹为观止,此外第三季在节目定位和传播引导力方面也通过明星现身说法,将节目立意引导到正面的思考方向。

赵复铭:

《中国有嘻哈》

该节目以超2亿元的投入刷新了中国网络综艺的投资纪录,强化“主张表达、强调态度”的制作理念。通过选手在节目录制过程中的表现最大程度展示选手的个性特点,放大个人的才华和表演风格。节目邀请吴亦凡、张震岳、热狗(MC Hotdog)、潘玮柏等担任明星制作人两两对阵,他们的表现也十分契合网络喜好,助推了节目在年轻人中成功吸粉。但是这个节目在贴近年轻人的喜好和娱乐精神的同时,缺少了对年轻人应有的文化正向引领和主流价值观的积极引导,在对社会问题的关注上也不够真诚,有的还偏于恶搞。因此,对这一节目的走势及能否良性发展颇有担忧。

唐萍:

《了不起的匠人》

《了不起的匠人》自2016年在优酷上线第一季后,广受关注好评,在2017年继续推出第二季,是工匠系列中的佼佼者,堪比《我在故宫修文物》。

节目用微纪录的形式,将镜头对准极具匠心的亚洲手艺匠人和他们手中精妙的器物。每集一个鲜活的匠人,一场细腻唯美的器物制作呈现过程,一个最具匠心的故事。在每件器物与每个匠人之中,传达着一种东方的美学,传达着一种无尽的文化意蕴。文化的自信与自信的文化,在这些匠人身上融合;古老的传承与传承的古老,在这些匠人生命中延续……

方佶敏:

《超级版大事发声》

“周华健过分了,比唱片还好听!”——这是我第5遍听现场版《难念的经》之后的感叹。最纯粹的音乐在Live,这是《大事发声》这档网综的魅力所在。Live Studio的模式,给了音乐人一个最好的回归方式;而被网媒称为“北京最有情怀”的录音棚,更像是这些资深音乐人玩票的舞台。最后,综艺节目虽会被冠名娱乐,但依然需要诚意满满;切莫过度娱乐,更不要自娱自乐,最后一地鸡毛……这一次,腾讯让人刮目相看。

金恒江:

《奇葩大会》

各类有才华的人士齐聚,为观众提供了一场独特的烧脑娱乐。如同“奇葩”二字所言,《奇葩大会》几乎所有的嘉宾都习惯用奇葩的语言讲述一些奇事和一些歪理,不由得引发观众们的爆笑。但是这档节目的价值也在于此,看似离谱的话语背后传递的却可能是一个个真切的道理。

 

 

 

 

2017年您心目中最值得推荐的网剧

沈睿:

《军师联盟之 虎啸龙吟》

首先推荐《虎啸龙吟》这部剧。之所以推荐此剧,除了因为新老戏骨的高超演绎外,剧情的故事性更值得反复推敲品味:不同性格类型的军师们演绎着自己的理想、抱负,在那个雄才辈出的时代纵横捭阖。此外,剧中的对白也颇显编剧功力,在粗放型的网剧市场中实属不易。

赵复铭:

《大军师司马懿》

《大军师司马懿》通过“虎啸龙吟”“军师联盟”两大架构,展现了司马懿卓越的军事生涯、安邦定国的雄才大略,也展现了一个波澜壮阔的后三国英雄时代。它更颠覆了古往今来人们心目中司马懿是奸佞小人、在诸葛亮面前不足挂齿的负面形象。尤其是吴秀波饰演的司马懿谋略超群,沉稳淡定,和原先人们心中的司马懿完全不同,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在冗杂悠远的历史中,客观理性,辩证展示,体现了新的历史唯物观,也呈现了一个个精彩的故事。

唐萍:

《白夜追凶》

这部优酷独播的悬疑罪案剧,堪称超级网剧,豆瓣评分9.0,点看流量近50亿次,是一部让人看了非常过瘾的高手品质剧,也是近些年稀有的有独到创意性的侦案悬疑剧,被称为具有冷冽气质的硬汉派剧。在剧中潘粤明一人分饰多角,白天黑夜接力,互换身份,特别的难点在于让观众接受和确信情境下的反串的真实性。潘粤明的演技分寸把握之细腻、人物揣摩拿捏之精准,堪称该剧看点之一绝。白夜剧着重人物塑造,以特别的人设来构造戏剧矛盾冲突,很见编剧、导演和主演的功力。

方佶敏:

《河神》

既然2017年定出了“不媚俗”的推荐风格,那就推荐《河神》。从编剧、置景营造的旧时天津的色调,到演员阵容里的一众新人,都有出色的发挥。天下霸唱的原著中,多线并进的叙述模式其实挺难改编的。但是,《河神》的编剧保留了原著的内在气质,有很多细节的地方又把原著揉碎了填上——这种“原著既视感”的改编方法最不容易,既尊重了原著,又满足了IP忠粉。这部剧的另外一个亮点是演员阵容。在“人气即流量”的大环境下,敢启用一批“生面孔”绝对是大胆的决定,他们演得也相当卖力。

艾青:

《白夜追凶》

该剧从编剧、表演到拍摄制作都保持了较高且稳定的专业水准,在场景设计、道具灯光、服装妆容等方面也都体现出该剧着力打造高口碑的良苦用心。该剧没有IP加持,剧本由有着十几年律师职业背景的推理小说家指纹历经三年创作,展示了中国原创剧本的高度。许多案件、人物取材于现实,剧情逻辑经得起推敲,节奏明快,基本保证三集讲述一个案例,从体量上保证了对犯罪、侦破、抓捕等环节的精雕细琢,尤其是从细节处力求真实而又专业的呈现。

金恒江:

《河神》

作为一部奇幻色彩的网剧,《河神》一经上线就引起了网友们的广泛关注。这部由网络小说改编的网剧从一开始就饱受书迷们的关注。而《河神》网剧精良的制作、细致的画面感、高超的编剧水平、流畅的故事情节更是将中国的网剧制作水平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2017年您心目中最值得推荐的网络大电影

唐萍:

《伏妖•白鱼镇》

《伏妖·白鱼镇》,该片在爱奇艺上线48小时流量突破1000万。故事讲述的是民国三年白鱼镇上捉妖家族马家后人,以善妖勇斗恶妖、降伏金娘教恶魔、平定白鱼镇妖法作恶的故事。故事的编撰确实一般,但是拍摄、演员、场景倒是按照电影的套路制作的。由此想起前年上演的《捉妖记1》,赢得24亿票房大赚。而2018年《捉妖记2》又将问世。其实降妖伏魔的题材长久以来一直是热门题材,古典的聊斋、悟空、西游,当今的《捉妖记》甚至《美人鱼》等都蕴含了这些元素,而且都创造出了高亮的票房,具有一定的商业价值,在网大题材中,也成为一大热门门类,占比百分之二十。

对于网大电影,因为其制作的低成本和题材的剑走偏锋,所以往往被认为是以满足二三线城镇观影者的口味为主的一类创作,故而大多猎奇、搞怪、荒诞、神秘、无厘头。随着近几年的发展,而今网大制作经费提升了,制作水准也在提高,其内容的严肃性、艺术的表现力和主题的意义性也在不断强化。

方佶敏:

“人在做!谁在看?”这是网上一个短视频节目采访网大导演时用的标题。其实,2017年真的已经很难推荐这个板块了,或许,真的就是网大在三年高速发展后遇到了“拐点之年”。排除一些“不可对外”的原因,网大的快消特性,和院线电影相比有着明显的差异化,这也是它能突然爆发的原因——周期短,产量大,指不定就能中一个,这种特质也的确像互联网的打法。但是,随着对内容尺度的管控,以及电视剧、电影、网剧在质和量两个层面的集体爆发,来自两边的挤压,网大的发展空间已经很小了。希望明年这个时候,我们能看到一个扬长避短的网大市场,能诞生一两部破壁而出的、真正具有网络电影特质的作品来。

艾青:

《哀乐女子天团》

这是2017年网络大电影中的一部诚意品质之作。这部小成本制作情节并不复杂,讲述了三个有摇滚梦想的音乐女孩为生活所迫成为了殡葬歌手,并且结识了“唱丧二姐妹”,历经五场具有代表性的葬礼风波,五个女孩见证了人世间的种种告别,逐渐成长,最后达成自己心中的梦想。影片突破了青春类型片的惯常套路,远离校园与恋爱,瞄准了“唱丧歌手”这个具有吸引力的角色身份展现励志主题和对多元人生的体谅,在探讨东方生死话题的同时也不乏幽默,不会给观众沉闷之感。画面亦有日系电影温和治愈的力量,可称作网大电影的一股清流。

金恒江:

《激斗街篮》

青春题材永远是电影圈里独特的题材,而大电影《激斗街篮》更是完美地呈现了少男和少女对于篮球的梦想和对于生活的梦想。尽管情节有些简单,故事仍然存在一定的瑕疵,但是《激斗街篮》的背后展现的却是“青春”和“梦想”这两个永不褪色的主题。日系小清新的拍摄风格,兄弟情义和男女爱情的夹杂,以及时光的流逝令人感叹,给人深刻印象。《激斗街篮》并没有像很多的网络大电影一样选择奇幻或古装题材,相反,这部电影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回忆青春的角落。每个人都可以从中找到自己的影子。

 

 

上海广播电视台 版权所有 沪ICP备10019291号-3
通信地址: 上海威海路298号 邮政编码: 200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