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稿要求:
1.论文符合本刊宗旨与学术规范,具备较新的学术观点,使用较新的文献资料。评论性文章观点鲜明,语言生动,分析深刻,能够及时反映、探讨学界及业界的热点问题。
2.所投稿件为作者本人 撰写并未曾在其他刊物公开发表过。
3.稿件一律用电子邮件附件形式发送到电子邮箱:guangdianyanjiu@yeah.net
4.附件请用Word文件,并注明文件名及作者名。
5.稿件篇幅:论文原则上以6000字以内为宜;评论文章控制在1500字左右。
6.稿件应注明作者的真实姓名、职称(职务或学位)及工作单位、详细通讯地址及邮编、联系电话(手机最佳)和电子邮箱。
来稿的处理流程是什么?
1.请勿一稿多投,也不要重复投稿。
2.收到稿件后,本刊编辑部认为符合要求或基本符合要求但仍需修改的,会主动与作者联系。投稿后30个工作日内未收到本编辑部处理意见的,可自行对稿件另作处理。
3.因经费有限,编辑部对特约稿件支付超标稿酬,一般稿件只能略付薄酬。
文章格式有什么讲究?
1.标题。主题用1号黑体;副题用3号宋体。居中。
2.作者姓名,用四号楷体,右对齐。
3.文本提要,小四号楷体,200字以内;关键词,小四号楷体,3-5个。
4.正文,用5号宋体。1级小标题用小4号幼圆体,居中;2级小标题用5号黑体,左对齐并缩进两个汉字;3级小标题用5号楷体,左对齐并缩进两个汉字。
5.鉴于本刊区别于其他学刊图文特色 建议作者供稿时提供文章相关图片及作者照片,并确保图像精度。
6.文末标出作者单位及职称(或学位、职务),若有多个作者,用分号隔开;
7.注释一律采用尾注形式。注释二字,用小5号黑体。注释条目各项顺序依次为:作者姓名、冒号、《文章标题》、逗号、《刊名》某年第几期(《书名》第几页,某年版),用小5号楷体。
8.为节约篇幅,一般采用注释形式的文章,不再单独一页设立参考文献。
【广电茶座】上海题材纪录片:靠海吃海
上海广播电视台作为地方主流电视媒体,生产上海题材纪录片应当是节目核心内容之一,也是提高竞争力的有力手段。需要打造一批上海题材纪录片,较为系统化、全方位和多侧面地反映这座城市的生活、文化及历史等,展现其精神、追求、品位和价值,从而为城市的文化资源添砖加瓦,为后人留下丰富宝贵的影像,使之与上海的地位相匹配。
为此,我们需要宏大叙事的作品。
集中一个主题,以系列形式,打造成系统工程,形成传播的规模效应。2010年,市城市建设和交通党委会同上海文艺出版集团推出《巨变——上海城市重大建设实录》,以写实手法记录上海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建设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展示世界城市建设史中的上海传奇,再现上海城市建设为世界瞩目的一座座里程碑,为设计者立传,为领军者留名,为劳动者歌咏。内容有东海大桥、轨道交通和苏州河治理等,两辑共出版20本。我有幸忝列其中,参加其中两本的写作。
我写的《青草沙水源》以及另一作者的《新外滩》被台里看中,成为纪录片题材。青草沙水源地以总投资170亿元居“十一五”投资额最大的单体工程,为上海诞生一个新的历史坐标:一百三十多年来,上海人饮用水源主要靠黄浦江的历史由此改变,城市生活质量由此提升。这样的题材,不仅是要在节点推出,更要从长计议,有计划分批投放。
关注宏大叙事的同时,也应关注与日常生活题材的结合。
“大江东去”有惊涛拍岸的雄阔壮美,“小桥流水”也有令人回味的诗情画意。如:城市发展史、城市生活史、城市风情史、城市人物和城市佚事等系列……
在上海题材纪录片创作上,同样需要创新和开拓。上海是中国工人阶级的诞生地,也是中国最大的工业城市。以往,对于上海工业和上海工人阶级的文字记录多聚焦中央:对它生产、科研和革新等主业之外的边缘地带,却是未被开垦和深耕。它的荣光靓影,值得采写并予以展现。如工人澡堂、食堂、托幼、休疗养和劳防用品等。产业是个整体,中心离不开周边的簇拥和围护。它的光彩虽不及中心那般辉煌,但若没边缘之美,整体的光芒是会有所黯淡的。2016年,我发表了《上海产业边上》系列11篇近10万字,受到读者欢迎和有关部门好评,并将积集出版。我感觉到,受众对上海题材的兴趣度在不断提升。
可惜的是,2012年我策划了反映上海租界的5集纪录片《悬铃木下》,没被某频道通过。在近代中国租界中,上海建立最早、存在最长、面积最大。从某种意义上说,没有租界就没有近代的上海。它对上海成为中国最大和闻名世界的现代城市,对上海人的生活,均产生了重要作用及深远影响。对上海来说,租界是一段绕不过的历史。漠视和回避,都不是实事求是和唯物主义的态度。
两年后的2014年,央视播出9集纪录片《五大道》,由中央台和天津台合拍。“讲述了五大道以及九国租界的前世今生,再现了近代中国百年历史和天津的风云际会的故事。” 2015年,央视推出5集《法租界巡捕房》。一集一人,分别为包打听黄金荣、探长程子卿、翻译陆殿栋、特级督察长薛耕莘和警务总监萨尔礼。
立足上海,靠海吃海。上海这片土地上的宝藏有待进一步挖掘。就以企业家为例,改革开放四十年,上海涌现出不少优秀企业家。上海是国企改革的主战场之一。在争当排头兵和先行者过程中,更是英雄辈出。我并不反对拍摄外省的企业家,但也不用遇到节点宣传和重大报道就两眼朝外看。
先人说得好:“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要借助他人研究成果,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记得1984年进台时,时任广电部长的吴冷西指出,电视要“扬独家之优势,汇天下之精华”。要形成优势,汇天下精华是不可或缺的。
这些年来,上海学的研究硕果累累。就我个人所购的相关图书来分析,大致分为五类:一是系列丛书,如《上海城市社会生活史丛书》、《上海史研究译丛》等;二是专题研究,如《霓虹灯外——20世纪初日常生活的上海》、《上海资本家的最后十年》等;三是从晚清到近代的老外的回忆录,如《上海下海——上海生活35年》、《巴夏礼在中国》等;四是上海人的回忆录、日记,如《银元时代生活史》、《市民底层笔记》等;五是重编出版的晚清至民国、国外及上海报刊的图片、报道、随笔等,如《遗失在西方的中国史:《<伦敦新闻画报>记录的晚清1842~1873》、《旧上海风情录》等。这些内容都是挖掘上海题材的富矿。
此外,我们还有SMG版权资产中心大量的影像资料。我手里有一组数据:上海音像资料馆(SMG版权资产中心)对SMG旗下15个电视频道、11个广播频率所有音视频资料实施管理。内容资源包含:110万盘SMG旗下广播电视节目资料;46.4万小时广播电视数字化资料;每年5万小时新增广播电视节目资料。另外,共有10万盘关于上海这座城市的其它影像资料,涵盖1898年至今的各类新闻纪录片、专题片及素材档案;307万条音视频内容资源,通过内部的媒资网呈现,实现广播、电视、文稿、图片、图书等全媒体资源“一站式”检索、浏览和下载;11000个媒资百科词条,梳理、汇总及整合媒资网音视频资源,提供资料创意,激发节目创作灵感。(数据截至2014年5月)以上数据显示,我们拥有一座何等丰富和珍贵的宝库,不至于老是从老外拍摄的《愚公移山》和《中国》里,翻箱倒柜找画面。
写到这里,想起读过的那本《改造日常:新民晚报与社会主义上海生活空间之建构(1949-1966)》。作者对“文革”前十七年《新民晚报》上海日常生活空间及衣食住行等近25000个文本的重访,“通过新闻报道、政府导向、读者参与、社会效应等方面的解读,仔细解剖分析日常生活中的政治和新闻媒体的社会作用,从一个重要的侧面重塑上海这座中国最资本主义化的城市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的人民生活和精神状态。”这样的视角和解读方式,是对媒体资料宝藏的有效再利用。
2016年,我与《人民画报》合作,写作《人民影像中的上海生活》一书(即将出版),选取1950年至2010年《人民画报》360幅拍摄上海的照片,涉及时事、生产、城建、商业、教育、文体及日常生活等诸多方面,以我上海生活的体验和感受,解读这些照片中的人、事、景、情。我由此想到,我们对60年来的上海电视新闻的丰厚积累,也可做如此这般的厘清、解构和重建,我相信,这也是非常有意义的,随着时间流逝,其价值会更加凸显。
与做什么同等重要的是怎么做。
在2010年的一次讨论时,我提出过一个设想:建立上海题材纪录片“中央厨房”。即在上海广播电视台全台范围里,集合力量,集中制作,然后在相关频道播出,以减低制作成本和人力成本。此外,我还有一个可能会引起一些非议的想法,领衔节目的,最好是熟悉上海、具有感悟体验、有想法和创作能力的本地人。必须强调的一点是,这不是地域歧视,而是为了节目。2009年我参与《外滩》节目,颇有感触。主创皆非上海人,问题的关键是:你开的书单来得及读么?生活积累他有么?等等。
作为一个上海人,作为一个上海电视人,期盼能在荧屏上,看到更多更好的上海题材的纪录片。这是上海电视人的使命与担当,是我们对上海这座城市应有的奉献与回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