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稿要求:
1.论文符合本刊宗旨与学术规范,具备较新的学术观点,使用较新的文献资料。评论性文章观点鲜明,语言生动,分析深刻,能够及时反映、探讨学界及业界的热点问题。
2.所投稿件为作者本人 撰写并未曾在其他刊物公开发表过。
3.稿件一律用电子邮件附件形式发送到电子邮箱:guangdianyanjiu@yeah.net
4.附件请用Word文件,并注明文件名及作者名。
5.稿件篇幅:论文原则上以6000字以内为宜;评论文章控制在1500字左右。
6.稿件应注明作者的真实姓名、职称(职务或学位)及工作单位、详细通讯地址及邮编、联系电话(手机最佳)和电子邮箱。
来稿的处理流程是什么?
1.请勿一稿多投,也不要重复投稿。
2.收到稿件后,本刊编辑部认为符合要求或基本符合要求但仍需修改的,会主动与作者联系。投稿后30个工作日内未收到本编辑部处理意见的,可自行对稿件另作处理。
3.因经费有限,编辑部对特约稿件支付超标稿酬,一般稿件只能略付薄酬。
文章格式有什么讲究?
1.标题。主题用1号黑体;副题用3号宋体。居中。
2.作者姓名,用四号楷体,右对齐。
3.文本提要,小四号楷体,200字以内;关键词,小四号楷体,3-5个。
4.正文,用5号宋体。1级小标题用小4号幼圆体,居中;2级小标题用5号黑体,左对齐并缩进两个汉字;3级小标题用5号楷体,左对齐并缩进两个汉字。
5.鉴于本刊区别于其他学刊图文特色 建议作者供稿时提供文章相关图片及作者照片,并确保图像精度。
6.文末标出作者单位及职称(或学位、职务),若有多个作者,用分号隔开;
7.注释一律采用尾注形式。注释二字,用小5号黑体。注释条目各项顺序依次为:作者姓名、冒号、《文章标题》、逗号、《刊名》某年第几期(《书名》第几页,某年版),用小5号楷体。
8.为节约篇幅,一般采用注释形式的文章,不再单独一页设立参考文献。
【业务平台】电视综艺节目的创作原则
一、对电视综艺节目特性的认知
我之所以提出对电视综艺节目的认识问题,是因为这个问题对于我们做电视综艺节目的导演来说非常重要,它直接关系到我们对节目性质的认知和理解。问题很简单:我们所做的电视综艺节目究竟是一个什么东西?我曾经多次和同行探讨过这个话题,但很多从事电视综艺节目的导演对此的认识是非常模糊的,甚至直接说从没有想过这个问题。如果我们做电视导演的,连电视综艺节目的性质都搞不清楚,怎么能够把节目做好?
那么,它究竟是一个什么东西呢?我认为可以用九个字来描述它,它是一个“特殊形态的文化商品”。它具有商品的所有特性。作为商品,最重要的是要关注消费者的需求,要重视用户体验。那么作为“特殊形态的文化商品”的电视综艺节目,它的使用价值就是我们常说的“满足广大电视观众的精神需求”。因此,我们作为电视导演就应该充分了解电视观众的精神需求是什么,他们真正关心的点在哪里。
有许多导演经常抱怨我们现在的节目难做,观众不可捉摸,喜好多样,众口难调。那么,究竟如何抓住观众的需求点,如何满足观众的多样性,这就需要我们做导演的认真思考和研究了。其实,观众的喜好固然很多,但是只要我们抓住观众“共情”之处,就不难解决这个问题,所谓“共情”,即抓住人类共同的情感,如父子情、母子情、夫妻情、祖孙情、闺蜜情、兄弟情、民族情等等。这些所有的情感恰恰是人类共通的能够产生“共情”的兴奋点。在这些情感中,观众会看到自己的影子,从而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节目的粘连度就高,收视率自然就有保障。
二、综艺节目应遵循的导演逻辑
我们在策划和制作综艺节目的过程中,导演往往会充满创作热情地越俎代庖,把自己的喜好放在节目中,闭门造车,其结果却常常是事与愿违,节目播出后难有好的反响。这就是在导演逻辑上出了问题。
那么,我们在策划和制作综艺节目的过程中,应该遵循什么样的节目逻辑呢?其实,策划和制作综艺节目,首先考虑的应该是“观众逻辑”。而所谓的“观众逻辑”是从客观出发,认真考虑观众在想什么,观众关心的是什么。正如我在第一个问题中提到的“要重视用户体验”。所以,我们电视导演要学会用客观的逻辑来设计节目,在策划过程中要采用“沙盘推演”的方法,将自己放到观众的角度来反证节目的设计逻辑是否符合观众的观赏逻辑。
我们来看一个实例。央视一套有一个节目叫《等着我》,这是一档关于找人的公益节目,节目在刚刚播出的数月时间里,收视率始终在0.2左右徘徊,为此节目组非常苦恼,这样一个具有人文精神的节目怎么就这么一点点收视率呢?于是节目组找了专家进行分析,发现问题是出在了节目呈现的叙事逻辑上。节目原来的叙事逻辑是,求助人到现场向主持人讲述自己要找的人是谁,是怎么分离的,离开了多少年,家庭因为这样的变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故事叙述完毕后,节目组放一段5~6分钟的找人过程的视频,然后回到现场,主持人说前面有一扇“希望之门”,请求助者往前走,站在门前,“为缘等待,为爱坚守,请开门”,于是门被打开,分别多年的亲人相见……从节目的叙事逻辑上我们可以看出来,之前节目的叙事逻辑是按照我们通常的思维逻辑,讲故事—找人—开门(人找到/没找到)—团聚。但是我们发现,之前的节目恰恰忽略了观众逻辑,观众在看故事的时候是很有兴趣的,在听完故事后,他们最关心的一件事就是,人找到了吗?至于你节目组千辛万苦地找人的过程则与他们无关,再加上这个节目是一档10:30之后的深夜节目,你还放了那么长的一段视频,观众就没有耐心了。之前节目的叙事逻辑从收视曲线上也体现为,在叙述故事时曲线稳定,一到找人视频播出收视曲线就立刻下滑,这样一集几个故事下来,平均收视率就可想而知了。找到了问题所在,节目组将找人的视频改为只有30秒左右长度,迅速进入开门阶段,这样一来,收视表现立刻回升,后来基本上维持在0.8左右。这对一个深夜节目来说是非常优秀的表现。
从上面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出来,导演做节目的逻辑是多么的重要,如果重视了“观众逻辑”,那么我们做的节目才会有好的收视表现,好的收视表现就代表了好的传播率,这才是我们所有电视导演所希望达到的专业水准。简而言之,我们做电视导演的在体现主流价值观的前提下,观众关心什么我们就做什么。一句话,请重视“观众逻辑”!
三、故事线怎么走
在我们的综艺或者真人秀节目里,人物的故事叙述往往是必不可少的。尤其是真人秀节目更是如此。那么,如何讲好故事就成为我们节目导演的基本功。尽管这样说,但是我们许多的导演在遇到要讲故事的环节时,往往不知道从哪里入手,故事的叙述逻辑是怎样的。其实,节目中故事的叙述逻辑是有一定的规则可循的,那就是“简单一条线,核心打一点”。
如何理解这句话?“简单一条线”是指在故事内容的选择上要简单明了,要选观众都能够体会的具有“认同感”的事件来作为故事的主线;“核心打一点”是指在情感的选择上紧扣一个点。
下面我们来具体说说故事怎么讲。首先,是要了解讲述人的原生态的素材,通常是通过与讲述人初步的聊天而获取的,然后经过筛选整理出一条清晰的符合节目核心价值观的故事线,比如某位选手,为了自己的歌唱梦想来到了舞台上,她希望自己能够走上专业歌手的道路。有了这样一条线,接下来就应该寻找她的情感核心是什么,假设她从小和父母亲生活在一起,那么我们就根据采访得来的素材,选择“母女情”或者“父女情”来作为故事的情感核心。这样一来,节目故事的叙述逻辑开始明晰了——有一个怀揣歌唱梦想的女孩,在母亲(或者父亲)的关怀和鼓励下,登上了梦想的舞台,在舞台上她叙述着母亲(或者父亲)是如何地爱自己,自己又如何地想报答母亲(或者父亲)的养育之恩。说到这里,一定会有人问,为什么不是父母亲一起说,而是单挑母亲或者父亲?原因非常简单,那就是如果父母亲一起上,在叙述故事的时候是有三条线要同时存在,即父子/女—母子/女—夫妻,这样三条情感线的并存交叉,对于故事的叙述和展开就会显得复杂,不易讲透,观众容易看不懂或不耐烦,这恰恰是在电视上讲故事的大忌。所以,在讲故事的时候我比较主张“简单为王”。
以上所说的还只是大体的故事叙述逻辑框架,接下来我要说的是在故事的叙述逻辑框架下如何把故事讲透。讲这个问题我想用我们中国的“孔桥”做比方。中国的桥从“单孔桥”到“九孔桥”都有,我们讲故事就是从桥的这一端走到另一端。从上桥开始,我称之为故事的“原始动机”,即为什么要来这个舞台,这也是观众最想知道的,“原始动机”强烈不强烈直接决定了故事的张力。而且这个“原始动机”还必须是能够让观众产生强烈的认同情绪。还是用前面的例子来说明,女孩来到这个舞台,为的就是实现自己当专业歌手的梦想,能够靠唱歌来养活自己,不让父母再为自己操心,并希望自己的歌唱事业能够发展,让父母过上更好的生活。在解决了“原始动机”的前提下,我们必须解决细节问题。故事是需要细节来支撑的,为了说明一个故事,至少要有三个具体细节来支撑,比如,1.自己的父母是如何省吃俭用地支持自己的学习(要有具体的实例,数字);2.自己为了学习唱歌是怎样地克服各种困难(同样要有具体行动实例);3.为了这次的登台又牺牲了什么(比如在当地有人给她找到了一份工作,但是如果她来参加节目,这个机会就没有了……这表现出她为了实现自己梦想的决心)。之所以要有三个以上的细节来支撑故事的叙述,是因为三人成众、三木成森的道理,只有这样观众才会信服,才会认可她真的是在为她的梦想奋斗,才体现出所谓的“孜孜不倦”。而这些细节就是我所说的桥墩,桥墩越多,这座桥就越美丽,故事就越丰满,故事的张力就越大。
四、小众题材节目如何大众化
在新的形势下,我们许多电视台开始注重文化类、科技类节目的开发,不断推出新的节目。但是,大家都碰到了同样的一个问题,那就是文化类、科技类节目听上去很高雅,做起来很累,收视表现往往令人不敢奢望。其实这主要是因为节目题材的高端化、小众化所形成的。如何使高端化、小众化的节目做到大众能够接受,也就是说小众题材的节目如何大众化,这个问题值得关注。
要解决这样的问题,首先我想借用一个概念,那就是“翻译”。因为我们的电视节目是通过画面的呈现来实现的,如何将文化(大部分是文字的东西)的内涵、科技的原理变成可以在电视里呈现的画面,而且还是观众能够理解、看得懂进而喜欢看的节目?对此,我们电视导演要学会当好“翻译”。
这个“翻译”是什么意思?其实非常简单,就是通过我们导演对节目题材的理解、剖析和提炼,用普通观众能够理解、认知和接受的语境来叙述,用观众一眼就能够看明白的呈现方式来表现。例如,央视一套热播的文化类节目《经典咏流传》,这是一档将古诗词和音乐相结合的节目。在这档季播节目里,有一个节目单元,是说有一个乡村教师为古诗《苔》谱曲,并通过吉他弹唱教孩子们学这首“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小米,也学牡丹开”。整个节目呈现优美感人,让观众体会到了古诗词的魅力。导演很好地解决了古诗词离我们现代生活很远的问题,充分运用综艺节目的手段,运用以歌声讲故事的方式,表达了每个平凡人都是有价值的这样一个理念。节目导演通过“古诗—诗歌—故事—欣赏—呈现”这个符合观众欣赏习惯的“翻译”的过程,成功地做到了将《苔》这样一首并不为现代人们所熟悉的、却富有人生哲理的古诗词传递给了观众,让观众记住了这首诗、这群人,最终达到了观众喜欢的呈现效果。
上面所说的“翻译”, 简单来说其实就是要和观众建立关系,让观众产生兴趣。节目题材越是小众,越容易让观众觉得陌生,认为和自己无关,从而导致观众不愿意看这样的节目,收视表现当然不理想。由此可见,如何做到小众题材让大众喜欢,需要我们做电视导演的认真研究和解决。
下面我再举一个例子来说明这个问题。央视一套有一个已经播出了三季的大型挑战类节目《挑战不可能》。节目中有许多项目和高科技有关。如何将这些项目做得观众爱看、能够理解,节目组的导演动了很多脑筋。比如有一个项目是关于医生做微创内窥镜手术的,内窥镜手术对于观众来说可能听说过,但是由于内窥镜手术是将微型手术刀伸入到人体内部进行手术的,所以在电视呈现上就有很大的困难,更要命的是这跟大部分观众没有什么太大的关系。导演组的导演们了解到微创内窥镜手术的相关知识,得知其根本目的就是为了让患者在去除病灶的前提下,让创口尽快愈合,而创口愈合的快慢和伤口缝合的好坏有关。于是节目组导演想出了让挑战者在鸡蛋上缝合蛋膜这样一个挑战项目。鸡蛋是我们观众最熟悉不过的食物,鸡蛋易碎是人人都知道的常识。这个项目要求,先在一个鸡蛋上取下一块蛋膜,在另一个鸡蛋上剪去同样大小的蛋膜,再将前面取下的蛋膜缝合上去,而且缝合好了必须倒过来10秒钟,其间蛋清不能溢出才算挑战成功。于是原先看起来离观众比较远的一个医学专业的项目就这样呈现在了观众眼前,整个挑战过程紧张、惊险、刺激。当挑战者挑战成功时,观众的情绪达到了高潮,播出的收视效果也十分好。由此可见,将小众题材的节目做到大众化不是没有可能,而是我们有没有认真研究从小众题材到大众传播之间的“介质”是什么,找到这个“介质”问题就会迎刃而解。还是上面说过的,要用观众熟悉的认知和习惯的语境来“翻译”题材,用观众生活中熟悉的事物来做“介质”,并用“观众逻辑”来做节目。
五、电视综艺节目的创新原则
电视综艺娱乐节目研发创新的原则,我个人认为不外乎四个字,即“新、奇、特、简”。这里所指的“新、奇、特、简”当然是以健康的社会道德标准为前提的,遵循这个原则的关键在于尺度的把握和拿捏。那么究竟什么是“新、奇、特、简”,如何定义它们?
1. 何谓新
所谓新,耳目一新。是指我们所研发创新的电视综艺娱乐节目,是中国电视观众很少见到的,或者说到目前为止没有见过的样式和形式。当然,我这里所指的“新”必须符合我们当下主流社会道德价值观的审美标准,体现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
2. 何谓奇
所谓奇,出奇制胜。是指我们所研发创新的电视综艺娱乐节目的主体内容具有它的特别性、独创性,甚至是唯一性的。例如,2010年首次引进国外大型真人秀节目模式并轰动全国的真人秀节目《中国达人秀》,以及后来引进的歌唱类真人秀《中国好声音》等等都是这个原则的成功案例。
3. 何谓特
所谓特,特征鲜明。是指我们所研发创新的电视综艺娱乐节目所呈现出来的独有的综合气质,有别于其他任何节目的特征表现。这其中包括节目环节设置特征、舞美特征、节目口号、主持人特征、服装特征、化妆特征、节目包装特征,甚至到音乐特征。归根结底是一个差别性问题。例如:由东方卫视制作的模唱类综艺节目《隐藏的歌手》就是这样的一档综艺节目,它的节目特征极具特色,辨识度极高,可以说是已经成为了模唱综艺节目的经典版本,后来的类似节目总能找到它的影子,可见它的影响力。
4.何为简
所谓简,简单为王。人们常说大道至简,我们做创新,要有化复杂为简单的能力。比如在节目的构成上往往是以抽屉式结构呈现,即节目中呈现的各个单元之间是平行关系,互相之间往往没有逻辑关系,这符合现今观众的收视行为。例如:《中国达人秀》、《中国好声音》、《非诚勿扰》、《出彩中国人》等等,大凡好节目基本都具备这样的特征。
下面我就用我本人参与导演过的东方卫视的《舞林大会》和前三季成功的《中国达人秀》这两档真人秀节目为例,来分享在研发创新电视综艺娱乐节目中遵循了“新、奇、特、简”原则而为我们带来的成功经验。用这两个节目来举例是因为它们至今为止依然是经典的成功案例。
例1:东方卫视《舞林大会》
新——当年是全国最新的一档以国际标准舞为核心内容的季播类明星真人秀节目;
奇——是一档以比赛为基本模式,由全明星的非职业舞者参加的综艺娱乐真人秀节目;
特——是一档独有海派文化特点,具有明星真人秀特质的综艺娱乐节目;
简——是一档结构模式极为简单,观众在任何时间进来都能够看懂的电视综艺娱乐真人秀节目。
所以当年该节目一推出就引起了全国广大电视观众的收看热情,取得了很好的收视效果。尤其在“特”这一方面,《舞林大会》还是一档具有浓厚上海文化特征的综艺娱乐节目。从历史上看,上海从解放前的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开始,就有一种“舞厅文化”氛围,从百乐门到仙乐施舞厅,交际舞盛行,即便在战争年代依然如此。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到60年代的上海,从老锦江俱乐部到各单位的大小礼堂,每每华灯初上之时总会传出悠扬的舞曲。跳舞在那个时代的上海依然是时髦和流行的。尽管“文化大革命”期间这种文化现象因被批为“资产阶级腐朽的生活方式”而被迫中断了十年,在“四人帮”被打倒的第一时间里,黄浦江畔又响起了久违了的舞曲声,直至今天的大街小巷。由此可见,《舞林大会》在上海的成功与上海的独特文化氛围有着密不可分的因果关系。
例2:东方卫视《中国达人秀》
当年东方卫视大获成功的第一季《中国达人秀》的版权是向英国模式方购买的。当年《中国达人秀》的十三场比赛(从10场初赛到2场半决赛再到1场总决赛)可以说收视率是一路上扬,在总决赛直播的当天晚上,出现了万人空巷的情景。当天本地收视率达到了34.88%,全国收视率达到了5.70%,超过了央视春晚在本地收视率的两倍。
东方卫视第一季的《中国达人秀》之所以取得了如此令人骄傲的成绩,是因为它的运作符合电视综艺娱乐节目研发创作之“新、奇、特、简”的基本原则和规律。纵观第一季《中国达人秀》的节目内容和样式,基本上都是在英国模式方的专家指导下严格按照模式“宝典”执行的,所以第一季《中国达人秀》的制作无论从形式的包装,还是内容的选择都是有严格的模式规定和原则的,正因为这样,东方卫视的第一季《中国达人秀》从节目样式到内容体现都表现出与其他节目不同的气质。《中国达人秀》是一档真正以全中国平民百姓为主体的演艺比赛真人秀节目,是以《英国达人》为母版的,在节目形式上(包括舞美、灯光、装置、道具、机位、评委台、主持人站位等等)与《英国达人》和《美国达人》完全一样(除文字以外),严格依照模式方给予的“宝典”执行的真人秀节目,是一档充满中国文化元素和人文精神、利用欧美先进电视模式加以表现的真人秀节目。自从我们国内出现“真人秀”这样一种娱乐节目形式以来,无论规模、参加人数、影响力、美誉度和收视率,当年的《中国达人秀》都堪称最为成功,创造了中国真人秀节目的奇迹,为以后更多更好的真人秀节目的出现奠定了模式基础和制作团队的人才基础。
归根结底,无论什么节目要想获得成功,在研发阶段就应当充分考虑到“新、奇、特、简”的基本原则和规律。这个原则和规律还和电视这个媒介特点有很大的关系。
电视和其他的视屏媒介有很大的区别。比如说电影,四面墙都是暗的,只有一个大屏幕是亮的,观众进入电影院只有一个视点,那就是银幕,它多少带有强迫性,观众只能看银幕,没有其他的选择。再比如说电脑视频和手机视频,由于屏幕比较小,不盯着看就没法看,所以无论是电影、电脑还是手机视频,它们的浸润感都要好过电视。电视恰恰是浸润感最差的一个媒介,大家脑补一下自己在家看电视时的情景就知道了。这边电视开着,那边在看手机,在干着别的事情,有看没看地看一眼,生活环境对于电视节目的干扰是很大的。所以,如果我们在做电视节目的时候,再把电视节目做得逻辑繁杂,环节重生,观众一会儿就不知道你在说什么了,这样的观看体验就无法留住观众,收视表现也就可想而知了。
总而言之,电视节目的“新、奇、特、简”这个基本原则和规律,是根据电视节目的特性而总结出来的经验,尤其是简单为王,是我们做节目的最重要的原则。许多成功的节目无不证明了这一点。
(本文作者为上海东方卫视导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