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稿要求:
1.论文符合本刊宗旨与学术规范,具备较新的学术观点,使用较新的文献资料。评论性文章观点鲜明,语言生动,分析深刻,能够及时反映、探讨学界及业界的热点问题。
2.所投稿件为作者本人 撰写并未曾在其他刊物公开发表过。
3.稿件一律用电子邮件附件形式发送到电子邮箱:guangdianyanjiu@yeah.net
4.附件请用Word文件,并注明文件名及作者名。
5.稿件篇幅:论文原则上以6000字以内为宜;评论文章控制在1500字左右。
6.稿件应注明作者的真实姓名、职称(职务或学位)及工作单位、详细通讯地址及邮编、联系电话(手机最佳)和电子邮箱。
来稿的处理流程是什么?
1.请勿一稿多投,也不要重复投稿。
2.收到稿件后,本刊编辑部认为符合要求或基本符合要求但仍需修改的,会主动与作者联系。投稿后30个工作日内未收到本编辑部处理意见的,可自行对稿件另作处理。
3.因经费有限,编辑部对特约稿件支付超标稿酬,一般稿件只能略付薄酬。
文章格式有什么讲究?
1.标题。主题用1号黑体;副题用3号宋体。居中。
2.作者姓名,用四号楷体,右对齐。
3.文本提要,小四号楷体,200字以内;关键词,小四号楷体,3-5个。
4.正文,用5号宋体。1级小标题用小4号幼圆体,居中;2级小标题用5号黑体,左对齐并缩进两个汉字;3级小标题用5号楷体,左对齐并缩进两个汉字。
5.鉴于本刊区别于其他学刊图文特色 建议作者供稿时提供文章相关图片及作者照片,并确保图像精度。
6.文末标出作者单位及职称(或学位、职务),若有多个作者,用分号隔开;
7.注释一律采用尾注形式。注释二字,用小5号黑体。注释条目各项顺序依次为:作者姓名、冒号、《文章标题》、逗号、《刊名》某年第几期(《书名》第几页,某年版),用小5号楷体。
8.为节约篇幅,一般采用注释形式的文章,不再单独一页设立参考文献。
【业务平台】新媒体时代区县台纪录片的叙事策略探究
引言
区县台这几年来可谓在夹缝中生存,外面是风起云涌的新媒体市场的厮杀,而自身又缺乏创新内驱力。据了解,目前区县台多以新闻立台,真正专注于纪录片创作的团队已不多……难道纪录片没人看了吗?当然不是,从主流媒体播出的纪录片看,国产纪录片已摸索出一条从内容生产到营销的产业化新模式。不管是内容为王,还是营销为王,我们都应回归到创作的本源,踏踏实实地把内容做好,认认真真讲好一个故事,只有好的内容才有营销的价值。作为区县台,大成本的宏伟巨片做不了,那么“小人物大情怀”的选题可以是我们讲故事的方向。
习近平总书记说过:“在这个时代,中国不乏生动的故事,关键要有讲好故事的能力;中国不乏史诗般的实践,关键要有创作史诗的雄心。”而按照沪上资深纪录片人应启明的说法:“让中国的纪录片善‘讲故事’,这不仅仅是一种拍摄手法,更是符合现代人审美需求的一种表现形式。”可见,一部纪录片是否优秀,关键在于编导会不会讲故事。那如何讲好一个故事呢?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区县台的纪录片叙事策略。
一、纪录片叙事语境的本土化
习近平主席提出,文艺作品要扎根于中国文化。纵观这几年的国产纪录片市场,题材越来越体现中国元素,如《舌尖上的中国》、《本草中国》、《我在故宫修文物》以及《航拍中国》、《如果国宝会说话》等等,这些有关中国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凝结民族精神的纪录片,不仅打动人心,也打开了国际纪录片的市场,他们的成功除了制作理念上国际化,更重要的一点就是脱离不了中国土壤。
区县媒体覆盖率只在本区,所以它的地域性决定了它更依赖本土资源,聚焦本土文化,精准定位本地观众,才能实现差异化竞争。
前几年嘉定电视台制作了不少有关嘉定文化的专题纪录片,颇受好评。我们闵行台也围绕着非遗、民间手艺人创作了系列作品,比如七宝的皮影戏、颛桥剪纸艺人、马桥手狮舞等等。2015年我们记录了一个外来鼓乐团落户上海马桥发展的故事,跟拍了半年之久,成片取名为《融合》,取此片名意在表达外来文化和本地文化的融合与碰撞,作品隐含着对传统文化艺术传承发展的忧虑。节目播出后,收到了很好的社会反馈,并接到一些热心观众的电话,他们表示很关注鼓队的后续发展。同时还有一些打击乐爱好者和当地的企业在收看此片后,联系鼓乐队,希望能在他们的指导下组建自己的鼓乐队。从收视反馈看,作为区域媒体的纪录片,它的叙事空间有一定地域性,但只有贴近百姓,才会和观众有更多共鸣。尤其在新媒体时代,媒体市场竞争如此激烈,越是渗透着本土文化根基和时代烙印的作品,未来才会有更多生存空间。
二、纪录片叙事角度的微观化表达
这几年不管什么选题的纪录片,导演们都不约而同地从宏大叙事视角转向微观视角,这是一条讲好故事的黄金准则。假大空的东西没人爱看爱听,而微观化叙事更容易构建情节,设置悬念,引发观众兴趣。例如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把目光放到修文物的人身上,显然关注人比关注文物有趣多了,人的情感是活的,而文物是死的,鲜活有趣的人物也赋予了文物生命。人文地理类的纪录片《航拍中国》全片虽然都是气势恢宏的航拍镜头,然而切入点都是一个微小的故事,把飞机经过之地作为一根叙事轴,一个个小故事像珍珠一样被串联起来,仿佛是上帝的视角,让人产生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其中有一集是讲秦岭现存的一些动物,讲到了秦岭的野生大熊猫,解说词活泼有趣,拟人的手法和《地球:神奇的一天》有异曲同工之妙。
所谓的微观化,是一种叙事理念的转变,这种表达方式稀释了观众对宏大主题的距离感,也给观众更多想象空间。作为区县媒体,闵行电视台经常会接到一些政府指令性片子的任务,比如纪录某个小区、某个街镇的拆违整治任务等等。作为电视人既不想丢弃自己对作品的理解和专业性的追求,又要按时上交一部让各方都满意的作品。这时候,宏观背景的微观叙事往往能让我们讨巧地完成任务,而且这条准则屡试不爽。2017年编导蹲点100天拍摄完成的《旧小区新家园》就是记录了某小区的环境综合改造工程,这本来是一个政府汇报片,编导选择了微观化视角,把小区的居委书记桑群作为故事主角,讲述了她与几个家庭之间的故事,这种讲故事的方式和以往政府宏大的汇报片不同,反而收到了很好的传播效果,让观众从生动鲜活的故事中感受着政府以民为本的工作理念和人文情怀。
三、纪录片叙事画面的感染力
随着新科技的不断更迭,智能手机横行天下,人人都可以成为导演的新媒体时代,观众的审美情趣也在不断提升,时代给专业的电视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给画面插上想象的翅膀
艾伯特-拉斯洛•巴拉巴西在《爆发:大数据时代预见未来的新思维》一书中写道“想象力是一切创造的核心,任何对想象力的破坏或限制,都会使其中的趣味丧失。”[1]“从电影的发展善于交流的历程来看,电影在历史上发展的危机都是源于视觉表达想象力的匮乏与束缚”,[2]同样是依赖画面传播的电视亦是如此。
2012年,一部《舌尖上的中国》在电视界引起了轰动和追捧,它的题材、摄影和文案都令大家耳目一新。虽然《舌尖上的中国》是一部美食的纪录片,但是它把焦点放在人物和美食的故事上,而且片中大量运用了大画幅摄影器材拍摄的镜头,大光圈小景深、自然光影的营造,摄影师独特的拍摄视角,如模拟主人公主观视角拍摄,多角度拍摄食物烹饪过程等,《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中还使用了水下摄影,航拍、微距、延时拍摄等技巧,这些充满创意和想象力的画面都让作品看起来生动有趣。传统纪录片长期以来制作粗糙、节奏拖沓的印象被改变。导演们开始尝试融入更多的电影化的拍摄手法,逐渐与国际纪录片的叙事方式接轨。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想象力画面的获得也需要相应的技术手段去实现。在这样一个大环境下,各大区县台相继进行了高清设备改造,像嘉定台、浦东台的专题纪录片水准都有了大的提升,不仅拍摄器材升级换代,制作理念也与时俱进。2018年闵行台也完成了高清设备的改革,在技术上我们也完全可以实现拍摄手法的创新,当然除了“武器”先进,更重要的是镜头后面的那一双手、一双眼睛和一颗头脑,只有在现场善于思考,敢于突破,才能创作出有想象力的画面。
《舌尖上的中国》里一个转场空镜可能是蹲上数日拍摄而成,陈可辛导演的微电影《三分钟》据宣传是用苹果X拍摄而成,片中为了从孩子的视野叙事,摄制组让孩子夹住手机;为了拍摄空中的镜头和列车并行的镜头,摄制组还运用了无人机,甚至把手机放在了火车头。我们纪录片导演要做的就是,运用所能利用的一切手段,成功地把观众身临其境地带入画面,一起完成一次完美的叙事体验,这是我们需要努力的方向。最近闵行电视台也在策划运用航拍来拍摄制作一部体现闵行人文地理的《航拍闵行》,这是一次可喜的创新。
2.细节是最有力量的画面
好故事需要好的情节,而情节又需要一个个感人的细节去支撑。“用好细节,就像在整个框架上连缀成一个个美丽的珠子,使整部片子发出耀眼的光环。”那些优秀的电视作品中的人物形象都是靠细节才塑造的。只有细节,才能刻画人物性格;只有细节,才能表达真挚情感,细节是最有力量的画面。
当然,细节的捕捉非常考验一个摄像的功力,在现场不仅要有敏锐的触角,同时还要对人物性格有一定的了解,对事态发展有预判,这样才不会错过任何一个细节。因为细节都是转瞬即逝,即使在不违反真实的情况下,重新再摆拍一次,那也会失去那种现在进行时的真实感。
在闵行台的专题片《轮椅上的翻译家》中,编导跟拍了一位高位截瘫的翻译家张可平,作品非常感人,关键还是细节起了决定性作用。摄像捕捉到了翻译家和爱人之间的眼神交流、拥抱、嬉闹等一些生活场景细节,这些细节真实感人,无需过多解说词,就从镜头中直观地感受到两人的真挚美好的爱情。这些细节穿插剪辑在爱人去世后,张可平抬头仰望爱人遗像的那种落寞的表情后面,这种情绪的反差,像一颗催泪弹。尽管这些细节当时是用标清设备拍摄,画质在如今看来并不精致,但是它的力量不容小觑。
3.好故事需要时间的积累
如今,碎片化阅读和快餐式文化成为了互联网传播的主要方式。在很多人看来,现在再花很长时间去跟拍纪录片有些不合时宜。我们得承认,时代在变化,我们在摄影技巧、剪辑创意上需要迎合时代的审美,但是作为一个纪录片导演,最重要的是不能丢掉一颗初心和情怀。如果人物故事的情节需要花时间去构建,那跟拍就是必需的。深入百姓生活,和拍摄对象交朋友,哪怕只是坐下聊聊天,也能获得最真挚的语言,这种情感的震撼力,是你拿着拍摄提纲摆拍的效果没法比的。
所以,导演在拍摄手法的选择上,永远没有过不过时,只有适不适合。现在技术上的发达,解决了纪录片画面的粗制滥造,但是作品的价值并不仅仅依赖画面的美感,而是要看作品所承载的思想内涵。《满山红柿》的导演彭小莲在香港科技大学人文学院谈纪录片创作的时候说到:“纪录片导演的等待是一种修炼,你可以在等待里观察。等待的时候,是要有想象力的,你要走前一步。不能事情发生可再去拍。你是有预见性的,你知道什么会发生。等到事情发生时,你一下就捕捉到了。”一部好的纪录片是由时间慢慢沉淀出来的。所以我认为纪录片的等,不是盲目地等,而是一种甘于沉下心来的记录,是一种甘于在浮世里守住寂寞耐心品味的态度,是对现世的观照,对纪录精神的践行。正如格里尔逊评说纪录片大师弗拉哈迪:“为了挖掘素材,弗拉哈迪也许要花上一两年工夫与拍摄对象一起生活,直到‘故事’脱颖而出。”日本纪录片导演小川绅介也是用八年时间深入农村,去积累素材。对我们区县台来说,没有收视率压力,反而能沉下心来做点好片子。这些年我们也尝试用这种方式做了一些符合本土特色的作品,比如《娜娜的故事》、《急救天使》、《旧小区新家园》、《融合》等等,编导倾注心血,不分日夜地跟拍,和拍摄对象吃在一起,甚至还住在一起,无不体现着纪录片人的朴素情怀和人文素养。
四、纪录片叙事营销的创新
“媒体融合的实质,不是简单地消灭现有的各种媒体,而是在继承每一种媒体优势的基础上,去创造能更好地符合信息传播规律、更有生命力的新媒体。”
新媒体时代,随着人们收视习惯的改变,纪录片的制作模式和营销策略都在发生重大变革,实现了从电视到手机到院线的全覆盖。依托新媒体,一系列适合手机播放的“微视频、短视频”走进大众视野,如《如果国宝会说话》、《中国字》、《中国微名片》等等。再比如,山东莱州电视台通过官方微信平台,对莱州月季花节进行了大型网络直播,开启了一种全新的报道模式和观众参与模式,并通过网络直播积累一批粉丝用户,从而提高了节目的曝光率,扩大了栏目的影响力和美誉度。
不管是中央台还是地方台,我们都从这些成功的案例中能得到一些启示。首先利用新媒体的特点,进行多元化故事化营销。互联网时代,各类手机app、视频网站、社交媒体的出现,给观众提供了更多选择,他们不再像以前那样准点守在电视机前等待某节目的播出。对于节目覆盖率低的区县台而言,新媒体是一个很好的自我传播的平台。平时在拍摄纪录片过程中,编导可以有意识地拍摄一些幕后花絮,然后剪辑成短视频片花在栏目微信公众号播放,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除了微信公众号,我们还试着把拍摄的专题片《星男孩》的剪辑上传至热门短视频app抖音,没想到才一天时间就获赞两万。这些微视频或是画面精致的、或是有故事悬念的、或是某个抓人眼球的小片段。
其次,在传播中融入IP概念。IP,英文为“intellectual property”,即知识产权,也是一种品牌的象征,围绕IP概念可以开发一系列周边衍生品,它是近几年在影视圈大热的一个词,可以说是有很大的市场空间。从《舌尖上的中国》取得的商业成功中纪录片人也尝到打造IP的甜头。我们区县台也曾经围绕着“闵行工匠”这个主题做过系列纪录片,这完全可以打造成一个“匠心IP”,整合全台资源,打通新闻、专题、广播、新媒体部门壁垒,制作宣传海报和短视频在新闻及微信上播放,发出“全民寻找闵行民间的工匠”的邀请,并在微信公众号和观众互动,观众可以将自己发现的工匠拍摄成短视频,向电视台投稿。然后策划评选出十大工匠,拍摄制作纪录片,最后还可以为他们的作品办一场展览,让他们的作品面向市场。
纪录片人在埋头制作优质内容的同时,也要抬头看看这个变化的世界,纪录片不再是曲高和寡,孤芳自赏,而是紧跟时代,融合创新的传播模式,把我们本土的故事、地域的文化和城市的精神传播出去。
结语
这是一个信息爆炸、技术更新日新月异的时代,这是一个新媒体泛滥的时代,风起云涌,一场大浪淘沙之后,谁能走到最后?在很多人看来,曾经傲娇的传统媒体遇到了有史以来最艰难的时刻,然而这并不是最坏的时代,挑战与机遇并存。在这样严峻的时刻,我们不仅要迎着时代的潮流,利用新媒体的传播平台,掌握符合大众需求的传播手段,更要放下一时的功利心,继续埋头打磨出优秀的作品,永远不要忘记一个纪录片人的精神,做一个有温度的人,做一档有温度的节目,勇敢地把正确的舆论大旗给扛起来,传递正能量,输出价值观,时代永远不会抛弃我们。
(作者单位:上海闵行区广播电视台)
【1】
[英]艾伯特-拉斯洛·巴拉巴西:《爆发:大数据时代预见未来的新思维》,第1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