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稿要求:
1.论文符合本刊宗旨与学术规范,具备较新的学术观点,使用较新的文献资料。评论性文章观点鲜明,语言生动,分析深刻,能够及时反映、探讨学界及业界的热点问题。
2.所投稿件为作者本人 撰写并未曾在其他刊物公开发表过。
3.稿件一律用电子邮件附件形式发送到电子邮箱:guangdianyanjiu@yeah.net
4.附件请用Word文件,并注明文件名及作者名。
5.稿件篇幅:论文原则上以6000字以内为宜;评论文章控制在1500字左右。
6.稿件应注明作者的真实姓名、职称(职务或学位)及工作单位、详细通讯地址及邮编、联系电话(手机最佳)和电子邮箱。
来稿的处理流程是什么?
1.请勿一稿多投,也不要重复投稿。
2.收到稿件后,本刊编辑部认为符合要求或基本符合要求但仍需修改的,会主动与作者联系。投稿后30个工作日内未收到本编辑部处理意见的,可自行对稿件另作处理。
3.因经费有限,编辑部对特约稿件支付超标稿酬,一般稿件只能略付薄酬。
文章格式有什么讲究?
1.标题。主题用1号黑体;副题用3号宋体。居中。
2.作者姓名,用四号楷体,右对齐。
3.文本提要,小四号楷体,200字以内;关键词,小四号楷体,3-5个。
4.正文,用5号宋体。1级小标题用小4号幼圆体,居中;2级小标题用5号黑体,左对齐并缩进两个汉字;3级小标题用5号楷体,左对齐并缩进两个汉字。
5.鉴于本刊区别于其他学刊图文特色 建议作者供稿时提供文章相关图片及作者照片,并确保图像精度。
6.文末标出作者单位及职称(或学位、职务),若有多个作者,用分号隔开;
7.注释一律采用尾注形式。注释二字,用小5号黑体。注释条目各项顺序依次为:作者姓名、冒号、《文章标题》、逗号、《刊名》某年第几期(《书名》第几页,某年版),用小5号楷体。
8.为节约篇幅,一般采用注释形式的文章,不再单独一页设立参考文献。
【媒介观察】从台湾制片人视角看台综潮起潮落
上世纪90年代,台湾综艺、台湾艺人、台湾偶像剧,风靡了全亚洲,那时候有个传说,只要台湾火的,全亚洲都会看,台湾俨然是亚洲娱乐指标。去问问80、90后,哪个不是看台湾节目长大的?最有名的当数《鸡蛋碰石头》、《我猜我猜我猜猜猜》、《康熙来了》、《大学生了没》等。尤以《康熙来了》将台湾综艺推向最高峰!但随着康熙的停播,台湾综艺仿佛在此时画下了句点,消失在这片茫茫的台湾海峡中。为什么呢?
有人说,这是两岸经济实力的消长,导致了台湾综艺的下滑,也有人说,台湾市场那么小,当然没法做好节目。这些说法,也对,也不对。
从经济角度来说,客观地说,台湾经济没有成长,但是大陆却跳跃式地成长了数百倍,因此,在十多年前,国外节目开始以“know how圣经”的方式在世界各地兜售制作模式,大陆从七八年前开始,因为企图心,也有能力开始引进国外模式,这一波,开启了大陆电视制作的大门!敢于投资,开放冠名赞助,人才济济的各种条件下,一个个大型节目陆续开播,声光效果、节目内容都具备了国际水平,全国各电视台纷纷起而仿效,于是,大型综艺,从选秀到真人秀遍地开花,一盘盘的精致大菜摆在观众眼前,台湾那种小而美综艺,也就成了小菜一碟。
从市场角度来说,台湾市场是小,但是市场小和创意并不在一个天平上。台湾市场一直是小的,但是也因为小,所以靠创意取胜,靠扎实的制作功底取胜,加上台湾的地理环境、教育方式、多元文化的社会氛围、对世界文化的包容度,造就了更欢乐、无界限、天马行空甚至是有点疯狂的创意,这是台湾文化创意上一直以来的优势,只是,在各大国际品牌占据市场下,她就显得不那么起眼和必要。
这样的现象,是在说“台湾综艺已亡”吗?是的,不少台湾的制作人抱着这样的想法,笔者却不以为然。
每一个时代的人和产物都有它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台湾综艺就像一个变形金刚,被打散了,但分散的个体,却依然充满战斗力。
台湾综艺节目最兴盛时期所培养出的一批人才,个个都有着以一挡百的能力,相较于大陆的人海战术,台湾更擅长用精简的人力、无限的创意,精准的执行方式,以最有效率的方式制作节目,因此在那个时代培养出一批从前置到后期都有功底的制作班底。那个时代,一个助理到制片人的养成,需要五六年以上的积累,从助理、通告、行政、财务、脚本、rundown、现场导演、后期都必须经历过一轮,才能坐上制片人的位置,即使身为制片人,都还是扮演节目灵魂角色,整个节目的核心价值,都是以制片人的思想为依归。加上节目经常一年必须更新一次模式和单元,节目寿命更是两三年一轮,所以接触和制作的节目类型也相对地多,造就了这一批人才有一种“无所不能”的能力。
反观大陆,从早期模仿各地节目,到后来购买模式向国外取经学习,也造就了一批菁英人才,擅长操作大型、宏伟、故事线复杂的节目。动辄几千万几个亿,这些钱,该怎么花,把你带进一个上万平米的摄影棚,该怎么组建这个舞美布景,该调动多少部摄像机,该把上百名工作人员怎么依照细分工作摆在适当的位置,这是一门学问,我们常开玩笑,这一大笔钱、这一大堆人放在一个台湾制作人面前,他都不见得知道该怎么用。而这样的能力,也是许多大型节目精彩程度的分野。尤其在这几年,不再一味购买模式而提倡以原创节目拼搏的此时,更是高下立见。有的节目吸收过往的精髓,在同一个主题下做出了新的精彩,有的节目则是选错模式,在亮丽的外衣下,看不见节目的精神,做节目热闹有余、深刻不足的大有人在,殊为可惜。
拿内容来说吧!放眼望去,主题雷同的节目比比皆是,主题雷同的状况下,连内容都差不多,难道一个主题的节目就只有一种表现形式吗?不应该。而有的节目试图创作新的模式,但却选择了不是最合适的方式,或者,并没有把故事讲好,徒有大场景、真人秀、幕后貌似感情牵动的故事线纠结,但却无法打动观众的心,为什么?以笔者在台湾的制作经验,加上在两岸接触许多制作单位的体会,认为是这几年受到大资本和大模式的影响,新起的这批制作人,在节目创意上,依循了太多的模式,少了自我训练,更遑论走过自我探寻和摸索的这条道路,因此,很多时候,对于节目的成功,并没有深刻的体会。
一个节目的成功,首要是在节目内容,是否有意义、是否打动人心、每一个环节是否都紧紧扣住观众的心弦、是否接地气、是否让观众在看完节目之后得到一些触动,不论是快乐或是悲伤,而非只是感官上的刺激,貌似有冲突的对立,所谓真心诚意,所谓深刻,都逃不过摄像机的每一帧纪录。而在过去几年的模式养成教育,以及细化工作的分配上,这一点并没有被放大传承,所以这两年,脱离了模式,现象级节目越来越少。
此外,真实且即时的记录和呈现,也是节目必要的一个条件,我们经常看到大量的摄像机在摄影棚内流窜,撇开外景真人秀和幕后真人秀,其实棚内的录制,优秀的导播其实比后期来得重要,一个优秀的导播,能掌握现场最佳气氛,把现场最即时的美好、表演者和参与者的第一反应、喜怒哀乐以及整场的节奏尽收眼底,这是后期无法达成的。这并不是抹煞后期的努力,反而是减轻后期的压力,一个好的导播,可以帮助我们把第一线的素材捕捉到位,后期只需要寻找可以放大现场情绪的镜头加以补强,而不是从几十台摄像机所录制的百万分钟素材中,几乎重组现场导播所录制的画面,这既不科学也浪费资源。但是,这几年大陆的部分电视制作机构对于导播的养成教育似乎也放弃了,导播变成一个只是进来可以切画面的人就好,切不好没关系,后期可以补,这其实是本末倒置且浪费力气的做法。想想,当考试后期同学时间压力大到一个程度,大家连夜看这么多素材,看到眼神麻痺、筋疲力尽的时候,是不是只能交出一个勉强及格的成绩单呢?
环顾市场上不少来自台湾的北漂人才,台湾这些“解体的变形金刚”,有擅长脚本的,有创意疯狂的,有温暖深刻的,有懂得挖掘艺人特色的各种制作人才,而台湾的导播至今依然有着严格的训练,在现场调度和切镜头上,不论节奏或者现场氛围掌握都相当精准。试想,如果这时候,能够把台湾这些散落的人才集合在一起,善用他们的创意和经验,融合过去所有节目创作的精华,加上大陆现有制作菁英操作大体量节目的经验,也许,属于中国人自创的原创节目就产生了!
(作者为台湾资深媒体人,曾任台视、东森、TVBS电视台节目部总监,制作过《微笑百事达》《绿光森林》等偶像剧,与大陆电视媒体有多年合作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