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稿要求:
1.论文符合本刊宗旨与学术规范,具备较新的学术观点,使用较新的文献资料。评论性文章观点鲜明,语言生动,分析深刻,能够及时反映、探讨学界及业界的热点问题。
2.所投稿件为作者本人 撰写并未曾在其他刊物公开发表过。
3.稿件一律用电子邮件附件形式发送到电子邮箱:guangdianyanjiu@yeah.net
4.附件请用Word文件,并注明文件名及作者名。
5.稿件篇幅:论文原则上以6000字以内为宜;评论文章控制在1500字左右。
6.稿件应注明作者的真实姓名、职称(职务或学位)及工作单位、详细通讯地址及邮编、联系电话(手机最佳)和电子邮箱。
来稿的处理流程是什么?
1.请勿一稿多投,也不要重复投稿。
2.收到稿件后,本刊编辑部认为符合要求或基本符合要求但仍需修改的,会主动与作者联系。投稿后30个工作日内未收到本编辑部处理意见的,可自行对稿件另作处理。
3.因经费有限,编辑部对特约稿件支付超标稿酬,一般稿件只能略付薄酬。
文章格式有什么讲究?
1.标题。主题用1号黑体;副题用3号宋体。居中。
2.作者姓名,用四号楷体,右对齐。
3.文本提要,小四号楷体,200字以内;关键词,小四号楷体,3-5个。
4.正文,用5号宋体。1级小标题用小4号幼圆体,居中;2级小标题用5号黑体,左对齐并缩进两个汉字;3级小标题用5号楷体,左对齐并缩进两个汉字。
5.鉴于本刊区别于其他学刊图文特色 建议作者供稿时提供文章相关图片及作者照片,并确保图像精度。
6.文末标出作者单位及职称(或学位、职务),若有多个作者,用分号隔开;
7.注释一律采用尾注形式。注释二字,用小5号黑体。注释条目各项顺序依次为:作者姓名、冒号、《文章标题》、逗号、《刊名》某年第几期(《书名》第几页,某年版),用小5号楷体。
8.为节约篇幅,一般采用注释形式的文章,不再单独一页设立参考文献。
广播新闻场地及工具之进化史(1988-2018)
我在80年代末入行广播,从事广播新闻工作。三十年来,我所在的新闻编辑部门办公场地几经易迁,编辑工具也已鸟枪换炮。回头在脑海里检视这些变化,如同行走在虚拟的广播博物馆中,不仅可以触摸到这一代广播人负重前行的深深足印,也可以管窥到这三十年来这座城市的风云变幻。这一场地及工具的演进,全息般反映出广播新闻这三十年的进化。让我们就从物质层面这条线,来说说广播新闻这些年的变化。
上篇:场地篇
(一)场地1.0 北京东路2号
1988年的7月,是我入台报到的时间。那个时候,改革开放已经推行了近10年,南方各地春潮涌动,有不少同班同学热血沸腾地去了刚刚建省的海南。而地处东海之滨的上海作为“共和国长子”,还在以经济上的巨大付出默默地支撑着整个国家脱胎换骨的变动,并蕴积着未来一鸣惊人的能量。
当时的广播大楼地址是北京东路2号,就坐落在黄浦江畔,紧贴着现在的“外滩源”。这幢英国新古典主义风格的大楼说起来是满满的故事。上海开埠后这幢大楼所在地还是黄浦江畔的泥滩地,1856年德商禅臣洋行来上海拓展,在该地建造行屋。一战德国战败,英商格林邮船公司收购了敌产禅臣洋行, 1922年在原址建起新大楼。二战时期大楼又被日军接管。抗战胜利后,美军占用,作为美国海军办公楼。直到上海解放,北京东路2号终于回到人民手中,上海人民广播电台从大西路(即现在的延安西路)搬迁到黄浦江边。
80年代末的上海,外资还没有大规模入驻,学习外语相关专业的去向基本就是各个国营进出口公司,一些复旦毕业的学生以去刚建起的中国第一个外资管理的五星级华亭宾馆当服务生为荣。外滩是政府机构、事业单位及大型国企的地盘。在外滩的“万国建筑群”里独占一幢楼,显示的是广播的举足轻重的分量和不容置疑的地位。
当时的广播大楼,襟抱黄浦江,目极东上海。2018年上半年刷屏朋友圈的电影海报《荞麦疯长》画面就是以广播大楼勾勒出前景的建设中的东方明珠。当时登上广播大楼天台,可以远眺整个还未被摩天大楼覆盖的陆家嘴和如同一张满弓般展开的外滩“万国建筑群”。上海电视台还在这幢大楼楼顶架设固定摄像机,为天气预报提供背景画面。广播大楼一侧,现在的半岛酒店当时则是上海仅有的几个涉外商店之一“友谊商店”,天天有一车一车的外国游客被指令性地带到那里了解我国的丝绸文化。
1988年的北京东路2号大楼基本还保持着1922年英商格林邮船公司样貌。底层和第二层用花岗石砌筑,拱形大门两边竖立着花岗石立柱。门厅采用黑白相间的大理石地坪和大理石楼梯。新闻编辑室作为台里最为重要的部门,占据了楼里最好的位置之一:五楼正中。办公室保留着拼花柚木打蜡地板及三扇钢框窗户。值得一提的是新闻编辑室窗外有一条半米来宽的挑檐线,在关键时刻成为了保障播出安全的挑战线。有一回,因为刮大风,编辑室门突然被锁上。眼看节目即将播出,而稿件还被锁在门里。当时的编辑室领导(现在是SMG领导)果断决定以身试险,从隔壁房间窗口翻到挑檐线,在高空小心翼翼横行4-5米,再从编辑室窗口翻回去。后来有一次本人值班忘带钥匙,也依法复制了一次,那情景如同不带保险绳拍摄《碟中谍》,现在想起来还是令人后怕。
1992年东方电台横空出世,广播事业在竞争中突飞猛进,北京东路2号不敷使用。再则,大楼虽然风华依旧,但里面设施却已老态龙钟,原先沉实的核桃木办公桌椅、墨绿色铁质台灯早不见踪影,代之的是便宜的简易桌椅与塑料台灯。广播要破壳而出,必须找到新的发展空间。
当时曾有计划,把原来的上海博物馆大楼(就是在延安东路河南路口,由杜月笙造的中汇银行大厦)给到广播,还有一个备选地块是在真北路。但最后市领导还是拍板未雨绸缪,给广播建造一个新的足够的空间。而北京东路2号在给广电局使用一段时间后,成为了银行间市场清算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上海清算所)的所在地,为上海向国际金融中心迈进再立新功。
(二)场地2.0
虹桥路1376号 主楼二楼·三楼(五楼)
上海广播选定的地址虹桥路1376号历史上与广播有着深厚的渊源。这个地址最早是国民政府广播事业管理处所属中央广播器材修造所,解放上海时上海市军事管制委员接管并改名为上海广播器材修造厂。该厂北迁后,原地建起广播发射机房。这一地块原先还有一幢带有游泳池的别墅,与有钱人的郊外别墅区连成一片。
90年代的上海城区还远没有如今一样规模,对习惯在外滩上班的广播人来说,去趟虹桥等于去趟郊区。广播大厦背后就是水稻田、菜田、鱼塘和养猪场,属于虹二村、龚家浜、沈家宅、马更浪,这些淳朴乡土的名字与现在的红宝石路、蓝宝石路、玛瑙路、黄金城道放一起看对比鲜明。从伊犁南路的职工小区出来上班,得骑车在黑漆漆的田埂上拐十几个弯,等闻到刺鼻的猪圈气味,基本就到电台边门了。
但广播大厦本身还是相当气派、现代的。当时一套是北方风格、方方正正的敦实大楼设计,一套是现代风格、轻灵活泼的圆弧大楼方案。被选中的方案就是放在二十多年后现在看来,其曲线立面、飞碟屋顶、玻璃幕墙在虹桥地区也不显落伍,除了对现在汽车社会估计不足造成设计车位少了一些外,大楼各项功能并没有明显短板。当然,设计者不会想到,正是其估计不足的汽车社会的到来,成了广播抵御未来冲击的最大支撑。
搬迁时间是1996年。上广、东广的新闻编辑室分别被安排在主楼2楼与3楼正中位置,层高都达到罕见的6米,是普通民用住宅的2倍多。编辑记者的空间顿时舒展了开来。
21世纪初广播再度整合后,作为上海电台新闻频率编辑部门的负责人,我参与了编辑室的改造。虽然,我想把6米层高的编辑室往Loft方向发展的想法因各种原因没有实现,但编辑室也按照当时最风靡的北欧风格进行了设计再造。以浅蓝色为主色调,地上是浅蓝木纹复合板,桌子是浅蓝有机玻璃,椅子是浅蓝聚酯塑料。我将原先设计的照明灯具直接翻了一倍,亮度也是提升一倍,办公室显得极为光亮通明,其隐藏的动机是让大家提神醒脑。早班同志一走进上广编辑室,被高亮度灯光一照,顿时精神飒爽,斗志昂扬,带动了收听率稳居第一。
之后,广播新闻编辑室为迎接新的生产模式挑战,再度进行整合改造。办公区域曾短暂在广播大厦5楼穹顶之下进行了过渡。
(三)场地2.1
虹桥路1376号 裙楼二楼·三楼
2003年,我负笈到海外求学,在2008年回到广播时,新闻编辑室已经迁入广播大厦裙楼直播区。这一搬迁,不是简单地理位置的变化,而是新闻竞争理念的升级。编辑室与导播室合二为一,与直播室一面玻璃相隔,剔除了新闻生产流程中冗余的链条,密切了编播之间的联系,提升了突发新闻的反应时间。
新的编辑室空间构架,让编辑不用再为一条稿子来回过武警岗哨,却让整合后的新闻中心三审监制在两个楼面来回跑断了腿。那时,监制一次早新闻,得来回在二楼、三楼跑五六趟,强度抵得上一次早锻炼。
(四)场地3.0
虹桥路1376号 主楼三楼·四楼
时序进入2014年,东方广播中心成立。将原先分散的上海广播资源统合在了一起,各个新闻资讯类频率的竞争合作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更为重要的是,面向移动终端的新媒体锋芒毕露,向广播AM/FM发起咄咄逼人的挑战。
作为广播“深度融合、整体转型”战略中“硬件、软件、机制”三大支柱之一,广播新闻场地再度进行升级。这次升级之所以是3.0而不是2.2,是因为其理念更新、资金投入都有了一个跃迁。
新的新闻编辑部门场地在原先广播大厦的会议大厅,也就是广播大厦环抱的半球中展开,并扩展至两端过道。新的场地设计贯彻的理念有两个:一是“资源整合”。在这个空间里,不仅要放进去上广、东广编辑室,还要容纳交通、财经、体育、驾车等资讯类广播。每个频率都安排了一个开放的圆环作为主要工作区域,必要时通过桌面电脑登录,可随时增加工作席位。各个频率在同一个宽敞透亮的屋顶下工作,声气相通,身影相见。会议室、录制间大家分享,会客沙发在两个楼面走几步就有。这个百分百就是现在风行一时的“共享办公”模式。从纽约起步的“WeWork”在2016年才进入中国,而上海广播在2014年就设计出了这个基于“新闻资讯广播资源整合”概念之上的联合办公。而对于三审监制来说,在各个频率间游走不再是一件体力活了。
新场地设计的另一个理念是“面向未来”。我们不能精确预言未来广播是什么模样,又需要怎么样的设施,但我们为未来预留好了足够的接口。在五楼,我们建有电视摄影棚标准的多功能厅;在各个直播室,我们安装了语音触发智能导播的摄像系统;在每一个工位,我们都配备了多媒体编辑系统。
本人有幸在职业生涯中第二次参与新闻编辑场地的规划。设计者为现代建筑设计下面的一个台湾人工作室。当时还曾考虑过一个前卫方案,走美术馆路线,清水混凝土立面,全隐藏式照明,请艺术家设计装置艺术,但最终还是选定了目前这个老少咸宜的风格。甲方乙方是各种精疲力竭的互相折磨,其间还经历各种批文旅行、地基巩固、电力改造等等磨难,2015年上海广播节期间这个空间首度向全国各地同行展示时,那是“锣鼓喧天,鞭炮齐鸣,红旗招展,人山人海”。本人还受命在各个频率抽调人员组成“临时导游团”,设计固定参观线路,准备导游词和游客问题标准答案,以应对如长假旅游般来临的各路参观者。
这个场地,广播人叫她“广播新闻梦工厂”。
(五)场地4.0 未来……
“广播新闻梦工厂”在很多地方借鉴了英国BBC的设计并有所超越,2015年落成时本人曾对参观者自我夸赞“这个梦工厂在亚洲绝对领先,在全球也是排名前茅。其领先至少可以保持五年,其适用至少可以保证十年。”
到2018年的年中,我们可以看到“广播新闻梦工厂”依然在广播新闻领域处于领先地位,而且,其各项潜力还可以进一步挖掘。
但这并不是终点。广播自身在发展,周边竞争也在推着广播向前走。对广播新闻场地4.0,我们期待不要那么早出现,因为,我们是那么热爱现在的“梦工厂”;同时,我们又期待能早一点出现,因为,那是广播再一次凤凰涅槃的标志。
下篇:工具篇
从我80年代末入行广播到现在三十年,不仅是我所在的新闻编辑部门办公场地几经易迁,编辑工具也已鸟枪换炮。
工具就是武器,工具就是能力,工具就是生产力。
(一)工具1.0 北京东路2号
当我1988年盛夏首次踏入北京东路2号5楼的新闻编辑室后,领到的工具就是一瓶糨糊、一把剪刀。糨糊装在类似墨水瓶一样的塑料容器里,剪刀则是普通的塑料柄剪刀。
当时的工具就是这么简单。PC机是不存在的。电台有专人守护接收新华社电传稿及传真机,一有新发稿件便要第一时间送到编辑室。电传稿从针式打印机打出来后是一长卷,传真稿也是长短不齐,编辑需要撕下需要部分粘贴在A4纸上以保持格式齐整;同样从报纸上剪下来的豆腐干也需“装裱”以方便编辑检索。作为编辑室领导,其特权是可以有实习生专门守在旁边为其在A4纸上粘贴稿件。
记者的稿件写在方格稿纸上,写满一页300字。如果时间紧张,就直接拿到录音室里让播音员来播。那个时候记者和编辑的潦草手书没少被播音员抱怨过,本人的字也被播音员公认为最“让人抓狂”的;如果时间充裕,稿子就需打印出来。这时,就是油印室出场了。在电台有专门的油印室,除了打印给领导看的正式文件外,还兼给新闻部门打印稿件。用的技术是“古法”——活字印刷,打字员需眼疾手快,从满坑满谷的几大版铅字中挑出“活字”进行排版。印刷出来的头一两张稿件往往油墨太重而变成黑乎乎一片被废弃。编辑播音员拿过这刚刚印出来的稿件,也是满手油墨余香。
文字编辑工具上我们能省就省,但音频编辑上我们用起资金来毫不手软。广播电台作为“喉舌”出不得任何差池,所以我们用的技术设备都是全世界范围内最为专业、最为可靠的,同时也是最为昂贵的。我们用的设备包括瑞士思德利公司(STUDER)出产的调音台和录音机。看过一个资料,说我们标配的STUDER采购价是2万美元,而当年美国市场上一辆新车平均价格为1.4万美元,一台录音机相当于1.5台新车。而当时,上海电台就有几十台这样的录音机。这个品牌的录音机是音乐史上众多传奇作品的“产房”,时至如今,依然是音响发烧友心目中的“圣杯”,被视为欣赏HIFI音乐的终极武器。
当时录音机用的是开盘带,使用之前需要先上机器进行消磁,过程中需要把左手背在后面以免机械手表收到磁场影响。能够精确操控的录音设备让广播人在上面发明出许多技巧,如录音的“多轨合成”,如播出过程的“跳绷”。但没有上盖的开盘带也是让编辑、播音及值机员噩梦连连的渊薮。几乎每一个需要与开盘带打交道的都遇到过“带子飞了”或是“吃面条”变成一团乱麻的惊险场面,如果是在制作过程还好,最多麻烦重来一遍;如果是播出过程中,那就是“红色警报”拉响了,收拾好稿件和心情,战战兢兢进行全直播。
开盘录音机慢慢退出广播是20世纪初的事情,但彻底离开一线还是2010年。新闻编辑部门是将这个设备用到最后的部门。之后,这台机器除了技术和媒资部门需要采集历史素材保留少许外,远离了广播人视线。
(二)工具2.0
虹桥路1376号 主楼二楼·三楼(五楼)
办公地点搬迁到虹桥路,空间扩展的同时,新闻编辑的工具也在迭代。90年代后期,PC机陆陆续续进占了每个人的桌面。当时的广播从业人员并不是天然的“电脑一代”,每个人都需要进入培训班,从电脑ABC学起,从背五笔打字口诀学起,从处理最简单的Word文档学起。对当时年龄稍大的广播人来说,那基本就是一场颠覆性的“革命”。看到当年那些老同志对照五笔输入口诀表,一个键一个键地在键盘上来回寻觅、迟疑不决地按着键不肯放,都让人感佩其追赶时代的决心和行动。
这场“革命”也为跟不上的同事留下了后门。新闻编辑部门专门设置了电脑打字员的岗位,打印记者稿件,打印编辑版面,为编辑工具转型提供了足够的缓冲。
这个时期的音频编辑“革命”开始萌芽。记者采访设备从沉甸甸的索尼皮革护套磁带背包机升级到小巧至一手握持的MD机,实现初步的数字化。音频编辑也是从各盘磁带的来回倒腾转变为在Cooleditor软件上的非线性操作,其便捷性不言而喻。
(三)工具2.1
虹桥路1376号 裙楼二楼·三楼
本人离开广播五年,在2008年回归的时候发现,广播新闻的生产工具已然全面升级换代,如果不迎头赶上的话真就要被时代淘汰了。
这个时期,能够集成新华社广播、兄弟媒体文稿、记者自发稿并且能让编辑在上面进行修改和排版的紫光文稿系统将剪刀、糨糊都基本赶出了编辑室。虽然系统老旧、BUG也不少,但实事求是地说,紫光系统总体是靠谱的。它忠诚地为广播新闻服务了十几年,至今还是最重要的编辑工具之一。
音频编辑“数字革命”同时全面降临。模拟的录音设备除新闻编辑还在“维稳”之外,都被请出了录音棚和直播室,取而代之的是全套“Infomedia”数字化系统。记者采用该系统采访机采集素材,录音员采用该系统软件录制音频,频率管理员采用该系统编排全天节目。直播室里的值机员没了用武之地,全体转型去从事其他保障、开发工作。
数字时代的进步是不容置疑的。
(四)工具3.0
虹桥路1376号 主楼三楼·四楼
应该说,没有移动互联网咄咄逼人的攻势,以紫光和Infomedia为代表的广播新闻编辑工具还是挺好用的。问题是,移动互联网发起了挑战,我们拿着紫光和Infomedia就能与其在传统FM/AM及新媒体各个战场展开全面对搏吗?
答案显然是不行。从2012年左右,广播新闻及技术就开始密谋一场新的“革命”,而我本人也是“密谋者”之一。“革命”成果就是有着上海广播独有知识产权的@Radio系统。这套在全世界范围看也是领先一步的广播制播系统不仅打通了从移动设备、PC到播出设备各个终端,打通了广播新闻生产从采集到分发全流程,也打通了之前我们一直在分开叙述的文字编辑和音频编辑两个平台。
简要来说,@Radio系统就是一个野心勃勃的广播整体解决方案。记者通过客户端,可以采集编辑文字、图片、音频、视频,也可以在PC上进行进一步加工;编辑同样可以通过客户端进行全媒体操作,并分发到包括传统广播到移动APP各个平台;主持人可以把网上采集的音频直接拉到桌面上播出;导播可以以此建立听众数据库。而这一切,都基于我们自己建立起来的“云平台”。
@Radio系统的融入功能还在不断扩展,它将触角伸入了Infomedia的升级版“X1”,使音频调用更加便捷;它还将API对接上上海广播的两个重量级APP——“话匣子FM ”和“阿基米德”,将整个上海广播的各个新媒体打造成一个气息贯通的整体。
之前的上海广播只是一个被动的文字与音频编辑工具购买者与使用者,而@Radio系统的问世,意味着我们掌握了工具的开发能力,获得了工具的输出能力。现在,已经有郑州、吉林等台引进了这套工具,还创制出不少新的玩法,需要我们反过去上门学习。
以@Radio系统为代表的新闻工具,是现在我们这个“广播梦工厂”的真正实力所在;而对新工具的开发能力,是上海广播人的未来潜力所在。
(五)工具4.0 未来……
工具迭代永无止境。在@Radio继续扩展其排版功能及改善其使用可靠性同时,我们已经把目光投向下一代战略性工具。
这是一个基于人工智能的语音文字工具,可实现语音文字的自动转换,而且可实现文字语音编辑的自动同步。到这个软件成熟的时候,编辑是否可以省下时间从事更有创造性的工作,模板化的天气、股票等等播报是否会被机器替代,一切都可以尽情畅想。
其实,这些变化不会来得很晚的。
我大学毕业是1988年。从这个时候算起,广播一直就没有被人看成是最强大的媒体,也没有被人视为最有潜力的媒体。当电视如日中天的时候,有人为广播惋惜;当移动互联网崛起的时候,又有人为广播担忧。但广播就在这一路唱衰声中默默努力,到现在已经成为SMG的“钱袋子”,成为媒体版图中一块不可缺少的拼图,成为从FM到APP全方位的平台。
秘诀就在于广播的“自新”能力。从场地的易迁,到工具的迭代,广播从来没有落后于时代,更时时超越于时代。广播的生命力就来自其“自新”能力。
“存活下来的物种,不是那些最强壮的种群,也不是那些智力最高的种群,而是那些对变化做出最积极反应的物种。”——查尔斯·罗伯特·达尔文
我觉得,达尔文这句话说的就是广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