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稿要求:
1.论文符合本刊宗旨与学术规范,具备较新的学术观点,使用较新的文献资料。评论性文章观点鲜明,语言生动,分析深刻,能够及时反映、探讨学界及业界的热点问题。
2.所投稿件为作者本人 撰写并未曾在其他刊物公开发表过。
3.稿件一律用电子邮件附件形式发送到电子邮箱:guangdianyanjiu@yeah.net
4.附件请用Word文件,并注明文件名及作者名。
5.稿件篇幅:论文原则上以6000字以内为宜;评论文章控制在1500字左右。
6.稿件应注明作者的真实姓名、职称(职务或学位)及工作单位、详细通讯地址及邮编、联系电话(手机最佳)和电子邮箱。
来稿的处理流程是什么?
1.请勿一稿多投,也不要重复投稿。
2.收到稿件后,本刊编辑部认为符合要求或基本符合要求但仍需修改的,会主动与作者联系。投稿后30个工作日内未收到本编辑部处理意见的,可自行对稿件另作处理。
3.因经费有限,编辑部对特约稿件支付超标稿酬,一般稿件只能略付薄酬。
文章格式有什么讲究?
1.标题。主题用1号黑体;副题用3号宋体。居中。
2.作者姓名,用四号楷体,右对齐。
3.文本提要,小四号楷体,200字以内;关键词,小四号楷体,3-5个。
4.正文,用5号宋体。1级小标题用小4号幼圆体,居中;2级小标题用5号黑体,左对齐并缩进两个汉字;3级小标题用5号楷体,左对齐并缩进两个汉字。
5.鉴于本刊区别于其他学刊图文特色 建议作者供稿时提供文章相关图片及作者照片,并确保图像精度。
6.文末标出作者单位及职称(或学位、职务),若有多个作者,用分号隔开;
7.注释一律采用尾注形式。注释二字,用小5号黑体。注释条目各项顺序依次为:作者姓名、冒号、《文章标题》、逗号、《刊名》某年第几期(《书名》第几页,某年版),用小5号楷体。
8.为节约篇幅,一般采用注释形式的文章,不再单独一页设立参考文献。
细节让电视更有生命力
“细节决定成败”。在新闻报道和纪实类的电视节目中,细节的获取和运用是一门大的学问,精彩的细节是节目的血肉和精气神。
细节是纪实类电视节目一个个具体的、生动的、真实的、细小的单元。它的构成是多元的,可以是画面,可以是解说,可以是同期声讲话,可以是事件发生时的现场音响,甚至也不排除配置得当的音乐旋律。这种由声画构筑的细节,能量巨大,魅力无穷。
当你看完一部好的纪录片,也许你已记不住多少具体的故事内容了,但你往往忘不掉影片当中某一个或某几个隽永的细节。它的奇妙的感染力会长长久久地浸染着你。细节这种形细而实巨的能量,使电视作品充满了生命力。
在电视新闻和纪实类电视节目的创作中,一个好的细节远比千言万语生动得多、丰富得多,也深刻得多。细节的运用,不仅直接影响节目报道的整体质量,细节的捕捉,更是记者人生阅历、思想情感和敏锐观察力的体现。
细节的作用
1.细节能够揭示事物的本质,深化电视节目的主题表达
细节的特点是以小见大,可以把事件的主题揭示得更深刻,把故事讲述得更加有血有肉,更富感染力。
上个世纪90年代初,上海电视台《纪录片编辑室》曾播出过一部纪录片《大动迁》[1],它说的是上海市一项重要的市政工程——成都路高架道路建设前期居民动迁的故事,这是一部历时半年多跟踪拍摄的纪录片,播出之后好评如潮、得奖无数。除了真实影像带给我们的震撼之外,还有许多精彩的细节令人印象深刻,尽管已是二十多年前的老片子,仍然思之有味,难以忘怀。成都路沿线10万市民大动迁,各种矛盾交织在一起,各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其中,有位住在闸北棚户区的老伯单玉山,家里人口多,房子不够住,无奈之下他只好一层又一层地向上搭阁楼,朝地下挖空间。动迁为他家提供了一个改善住房的契机,记者本以为他会满心高兴的,没想到记者还没迈进他家的门坎,他就指着记者鼻子骂了,因为太激动骂得连假牙也掉了下来。记者没有放弃这个不期而遇的细节,如实地、完整地记录下来了。出乎意料的是,没过几天这位火气很大的老人,却又第一个搬走了。这反常的举动激起了记者跟踪拍摄一探究竟的冲动,通过一访、二访、三访,直到第四次深入采访,记者终于弄明白事情的原委:这次动迁因为时间紧迫,动迁新房来不及建好,大多数的居民是拿着政府发给的租金自行租房过渡的,要等到一年后动迁房盖好才能搬进新房定居。可是单玉山老人身患绝症,他怕自己还来不及住进动迁新房就死了,那就太委屈自己了。但是事后想想,他又十分理解政府为了解决上海交通难急于早日修通高架路的苦心,他不愿意因为自己的举动影响动迁大局,所以发了一通火之后,便立刻主动搬走了,他说要为高架道路建设带头让路[2]。这是一位多么有个性、多么顾全大局的老人!经验丰富的编导,抓住老人发火这一细节不放,一路追踪终于带出一串饶有意思的细节。正是这一连串细节,深刻地表现了改革开放初期的时代困境和人心所向,生动地刻画出单玉山这个人物的性格。单玉山老伯的一言一行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这些细节组成了纪录片中最为出彩、最深刻的段落。这个细节的成功捕捉和巧妙运用,堪称纪录片一份珍贵的经典。
如果当时记者细节意识不强,遇到了也不一定会记录下来,即便记录下来了,如果不作进一部追踪和深化,也可能会被淹没在众多的素材里无声无息。但是《大动迁》的编导紧抓不放,深挖不止,并大胆地用进了片子里,把它变成了深化主题的浓墨重彩,显示了不凡的胆识和功力。
纪实类节目的细节不同于文学创作的细节,它不允许虚构,只能是记录,它需要独具慧眼的观察、独具匠心的思考和独具阅历的生活积累。纪实影片的细节一定是原生态的,原生态细节可贵在于它的不可复制,但它要选择、提炼、浓缩和升华,只有这样,细节才经得起咀嚼和品味,才具有永恒的魅力。
2.细节能够“浓缩”信息量,增强可视性和感染力
细节的本质就是“浓缩”信息量,能把人物和事件表达得更加有血有肉,形神兼备。
细节的表现是全方位的,尤其在刻画人物性格时具有其他手段所不可比拟的优势。很多时候一颦一笑、一个眼神抑或一些细微的动作就可以把他(她)的个性或内心情感变化生动地表现出来。
优秀纪录片《我只认识你》[3],讲述的是一对共同生活了几十年的老年夫妻的生活状态。妻子患有老年痴呆症,周围的人她一概不认识了,唯一不能忘怀的只有自己的耄耋老伴,“久病床前无孝子”,是丈夫不离不弃,形影不离地照顾着自己的妻子。该片解说词很少,更多的是通过影像细节叙述着一个又一个家长里短,刻画着人物性格脾气,既鲜活又生动。比如:病中的老太太把鞋套当作帽子戴在头上,指着身边的儿子说是自己的外地亲戚;往日的记忆虽已忘却殆尽,但她仍保有一份爱美的天性,她不停地对镜梳头,反复地寻找发夹,甚至伸手在抽水马桶里寻找;她分明已经讲不清自己是谁,但依稀记住自己曾是某单位的小领导并以此为荣。这些细节都非常强烈而真实地让观众感受到她病情的严重和曾经的美好。对于老先生,片子同样也有大量感人的细节描写:妻子无端发火时他痛苦而无奈地叹息;带着妻子旅游和观看演出时,他周到地呵护;敬老院因为床位不足夫妻俩只好暂时分开时,他在门外久久不忍离去的牵挂。所有这些都让人感受到这对风雨相伴几十年的老人的感情是何等的深厚。这部片子没有曲折的故事情节,只有这些日常生活的细枝末节,编导通过巧妙的构思把它们汇聚在一起,做成一个多小时的纪录片,我们没有感到枯燥乏味,那些洋溢着人性温暖的画面,撞击在我们的心灵深处,引发无尽感慨和思考。
细节很小,但分量很重,小中见大,它承载着人生,承载着沧桑,承载着世道人情。
3.细节能够渲染气氛 ,引起共鸣
好的细节可以铺垫并渲染气氛,从而引起受众的共鸣。
荣获中国农民艺术节2018年度一等奖的纪录片《轮椅上的翻译家》[4],讲述的是残疾人张可平自强不息的故事。本片的成功得益于对细节的大量捕捉与渲染运用。张可平17岁时上体育课颈部受伤,成为高位瘫痪的残疾人。但他没有被疾病压垮,生活无法自理但意志顽强的张可平,每天坚持在狭小阴暗的陋室里自学英语,他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终于自学成才成为一名翻译家。我们是在他尚处于自学阶段就开始拍摄的,陆续跟踪拍摄的时间跨度达18年之久。大量细节镜头的积累,为我们后期制作时的气氛渲染和深层刻画,提供了极大方便,你能看到这样一些感人的细节:他双手变形无法握笔,就用绳子把笔绑在手上写字,常常一绑就是十几个小时;同是残疾人的妻子帮助他穿衣、洗脸,为他挪动身体、按摩四肢;妻子艰难地摇动着残疾车带着他到户外享受新鲜的空气和灿烂的阳光;在僻静处他们尽情拥抱、亲吻和欢笑。所有这些通过摄像师前期的耐心捕捉一一记录到位,然后在后期剪辑时编导又以别出心裁地构思,把这些细节细腻地加以铺陈和渲染,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张可平自学时的艰辛和执拗、患难夫妻的亲密相处相濡以沫。我们还真实地记录了张可平在妻子去世后的极度痛苦,他沉沦到几乎难以自拔,我们的镜头拍下了他泪水在眼眶里打转,仰望天空久久发呆的神情。所有这些都引起观众的强烈共鸣。细微之处见真情,这正是细节的魅力所在。
真实生动的细节,对于画面修辞功能的发挥,对于人物性格的刻画,对于人物情感的表达,对于环境氛围的渲染,对于节目风格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值得我们在实践中认真探讨。
细节的捕捉
1.捕捉细节需要有敏锐的观察力
纪实性节目,尤其是纪录片,是发现的艺术,它需要敏锐的观察力。而敏锐的观察力与阅历有关,需要我们在日常的工作或生活中不断学习和用心积累,不断努力地提升分析问题和解读问题的能力。
由于细节可以是画面,可以是声音,也可以是声画组合,所以,在拍摄现场,你必须要充分调动你的五官,既要眼观六路,又要耳听八方,不放过任何有价值的细节:一个情节、一段对话、一个表情或者一个动作等。当然对于身边发生的这一切,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感受、见解和看法,产生差异的原因除了每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不同外,也与各人的人生经历和文化素养紧密相联。生活中并不缺少美,缺少的往往是发现美的眼睛。这就给编导人员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获奖纪录片《打工妹的故事》[5],讲述的是一对农村姐妹花进城打工的故事。刚满17岁的安徽小姐妹来上海打工,一路拼搏历经坎坷。25年后,姐妹俩终成一方小有名气的美容美发行业经营者。记者在与姐妹俩交流采访中,通过仔细聆听、观察、分析、思考,挖掘出许多具有感染力的细节:为了邀请培训老师来她们店给员工上课,姐妹俩在春节期间千里迢迢赶到培训老师老家上门邀请,虔诚的举动最终打动了老师,老师成为了姐妹俩最好的帮手;为了扩大经营规模,需要租借更大的店铺,但是上海房东因为姐妹俩是外地人,提出要有上海本地人做担保才愿意把店铺租给她们。在上海举目无亲的妹妹让自己刚出生的女儿成为上海一户人家的干女儿,并在这户人家的担保下租下店铺。从此,姐妹俩美容美发事业蒸蒸日上。两个细节,把姐妹俩执着、坚强、聪明、真诚的性格表现得非常充分。《打工妹的故事》就是在许多这样的细节串连下,故事演绎得精彩而感人。
同样,我在拍摄纪录片《从“农民工”到“总管家”》时[6],发现这位农民工身份的总管家之所以能把一百多人的蔬菜园艺场管理得井井有条,原因之一是他身上有一种与生俱来的诚恳和朴实。可是怎么把这一点通过画面表现出来?想到过用解说词,也想到过采访他的同事,但是总觉得一般化,不够精彩。一次到他家拍摄,正巧看到他和妻子在厨房洗菜、做饭,于是随口说了一句:“你们家吃的菜一定是园艺场刚采摘的吧?你看多新鲜呀!”谁知说者无心,听者有意,一句打招呼式的问话,竟引出了他妻子的一串“牢骚”:“我家吃的菜都是从小菜场买的,园艺场的菜他是一点也不往家里拿的。”“有一次我从园艺场拿了一点番茄,被他看见,狠狠地训了我一顿,当着那么多人的面警告我说,下次你不要到园艺场来了。”编导耳尖手快不失时机地录下了妻子的埋怨,并把这段同期声放到片子里。一个细节,把这位农民工总管家公私分明、本分老实的品德表现得生动而有力。 “四两拨千斤”,这就是细节的魅力,这就是跟踪拍摄的奇妙。
是的,能够把这段同期声捕捉到手固然得益于摄像师过硬的基本功,但能够掂量出这段“牢骚”的价值,则需要即兴的准确的判断力。二者缺一不可。只有做到这些,你才有可能把握拍摄现场,敏锐地发现并处置事发现场有价值的东西,才能及时捕捉到最能触动观众情感和最具感染力和表现力的细节镜头。
2.捕捉细节需要耐得住寂寞
纪实片任何有价值的细节,都不是摆布出来的、搬演出来的。纪实的细节具有突发性和不可预见性的特点,能不能及时地捕捉到手,对于编导来说,是一场挑战,需要有足够的警觉和耐心。
观看获奖纪录片《婆婆妈妈》后[7],在与主创人员交流中得知:这部片子他们拍摄了整整一年,积累的素材达100多个小时。几乎每天早上8点记者准时赶到居委,和“婆婆妈妈”们一起上班 ;日常的拍摄就像是“守株待兔”,有时等了一天,压根就没拍到一个满意的镜头;有时遇到了好素材,一下就拍掉六七盘带子。这部纪录片最大的成功之处在于它把细节表现得非常充分,给观众带来了强烈的现场感和真实感。“当居委干部沈阿姨走进办公室时,发现编导身上叮着好几个蚊子,他却浑然不知,沈阿姨拿把扇子,坐在他身边,默默地为他驱赶蚊子;摄像师在拍摄一户居民搬家,开始主人只是在一旁冷眼旁观。不知过了多长时间,汗流满面的摄像师突然发现,主人递过来一条辨不出什么颜色的毛巾和积满了茶垢的搪瓷茶缸”[8]。如果不是经过长时间观察,没有人与人心灵的接近,这样生动感人的细节,是无法捕捉到的。这部用时间堆积而成的纪录片,创下了当时上海电视台纪实频道最高收视率,这就是细节给电视带来的生命力。
当然,如果事先预知采访内容和主题,做好采访预案,是有助于细节捕捉的。
在《旧小区 新家园》[9]采访拍摄中,我们预知了闵行区整治违法建筑的整体规划,于是提前做好预案并进行初步的摸底工作。整治违法建筑,必然会触动部分居民利益,居委会干部更可能要得罪一些人。所以,我们做的拍摄方案就是蹲点跟踪拍摄,而蹲点拍摄最重要的目的就是捕捉过程中的细节。这部历时100多天拍摄完成的纪录片,很多细节就是记者在现场通过跟踪拍摄获得的。比如:居委干部到一名刑满释放人员家中宣传拆违,被赶了出来,那人甚至扬言谁敢拆他家的违建,就用刀劈了谁,吓得居委会干部没人再敢去敲他家的门。但是,我们坚持盯住这个人不放弃。因为我们知道,越是难啃的硬骨头,越能体现主题。终于,当居委会书记再次来到他家时,他说出了这样一段话:“我搬过来这么多年,桑书记你对我是可以的,所以你打电话给我可以,平常人我是不会理的。”回忆起当年自己刑满回归社会时,桑书记到处奔波为他安排工作的情景,他哽咽了,他改变了态度,转而支持拆违工作。又比如:88岁的董阿水年老多病,儿女们为了方便照顾他,在一楼天井搭了一个房间给父亲居住。居委会干部几次上门动员要拆除,儿女们有不同意见。董阿水是上海市的老劳模,他把 “响应国家号召”当成自己一生的荣誉和信仰,他拥护拆违,并努力说服子女小局服从大局,不拖小区后腿。老劳模的这份坚持终于打动了儿女们,全家支持拆违。这部片子就是通过这样一个个鲜活的细节,把小区居民和干部建设美丽家园的美好愿望,非常细腻而真实地表现了出来!观众对这部片子给予很高的评价,他们说:“和片中流露出来的真情实感相比,说再多的话都是苍白无力的。”
细节运用的思考
在纪实类电视节目拍摄中,“挑、等、抢”是一条重要经验。“挑”是指对拍摄的内容要有鉴别;“等”是说拍摄要有足够的耐心,等待精彩的出现;“抢”讲的是在拍摄过程中要始终保持临战的警觉状态,绝不让精彩的画面失之交臂。
我在实践中感到,“挑、等、抢”尤其适用于跟踪拍摄过程中对于细节画面的捕捉。细节稍纵即逝,非常考验捕捉的功力,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跟踪拍摄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拍摄细节。“挑、等、抢”应该成为纪实片创作人员终身修炼的基本功。
今天,处在媒体融合发展的趋势下,传统电视媒体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在激烈的竞争中我们要凭什么取胜?“打铁还需自身硬”,是到了重提苦练基本功的时候了。每一个电视门类都有自己的基本功。做好纪实类节目从“细节”开始,也许也算是其中重要的一项吧。让我们共同努力!
(作者为上海闵行广播电视台专题部副主任)
【1】《大动迁》1994年获上海广播电视奖一等奖、中国电视纪录片学术奖长篇特等奖;2019年入选“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的记录者”和“上海改革开放40年二十部优秀文史影视纪录片”
【2】章焜华、黄新炎:《上海电视纪录片30年纵横谈》 《电影评价》 2016年13期
【3】《我只认识你》2016年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年度最佳纪录片、最佳长纪录片、最佳国际传播中国纪录片;2016年中国纪录片学院奖 入围最佳纪录长片
【4】《轮椅上的翻译家》获第十届中国新农村电视艺术节专题片一等奖
【5】《打工妹的故事》第三届中国新农村电视艺术节专题片一等奖
【6】《从“农民工”到“总管家”》获得首届新农村新农民中国农村小康故事优秀奖
【7】《婆婆妈妈》获2004年度上海广播电视奖“电视社教”一等奖,2003年度中国电视纪录片学术奖系列片二等奖
【8】傅庆萱、张裕:《900多个日夜—纪录片〈婆婆妈妈〉背后的故事》文汇报2004-5-11
【9】《旧小区 新家园》2017年上海广播电视奖二等奖
参考文献:
【1】[美] 希拉.柯伦.伯纳德:《纪录片也要讲故事》(第2版)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 2011年3月第1版 ISBN 978-7-5100-2819-9/C.121
【2】[美] 斯蒂芬.阿普康:《影像叙事的力量》 浙江人民出版社 2017年6月第一版 ISBN 978-7-213-07981-8
【3】陈国钦:《纪录片解析》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7-05-01 ISBN:9787309054699
【4】聂欣如:《纪录片概论》复旦大学出版社 2018-07-01 ISBN:9787309072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