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广电研究杂志官网  

征稿要求:

1.论文符合本刊宗旨与学术规范,具备较新的学术观点,使用较新的文献资料。评论性文章观点鲜明,语言生动,分析深刻,能够及时反映、探讨学界及业界的热点问题。 

2.所投稿件为作者本人 撰写并未曾在其他刊物公开发表过。    

3.稿件一律用电子邮件附件形式发送到电子邮箱:guangdianyanjiu@yeah.net    

4.附件请用Word文件,并注明文件名及作者名。   

5.稿件篇幅:论文原则上以6000字以内为宜;评论文章控制在1500字左右。    

6.稿件应注明作者的真实姓名、职称(职务或学位)及工作单位、详细通讯地址及邮编、联系电话(手机最佳)和电子邮箱。

 

来稿的处理流程是什么?

1.请勿一稿多投,也不要重复投稿。

2.收到稿件后,本刊编辑部认为符合要求或基本符合要求但仍需修改的,会主动与作者联系。投稿后30个工作日内未收到本编辑部处理意见的,可自行对稿件另作处理。

3.因经费有限,编辑部对特约稿件支付超标稿酬,一般稿件只能略付薄酬。  

 

文章格式有什么讲究?

1.标题。主题用1号黑体;副题用3号宋体。居中。    

2.作者姓名,用四号楷体,右对齐。

3.文本提要,小四号楷体,200字以内;关键词,小四号楷体,3-5个。    

4.正文,用5号宋体。1级小标题用小4号幼圆体,居中;2级小标题用5号黑体,左对齐并缩进两个汉字;3级小标题用5号楷体,左对齐并缩进两个汉字。

5.鉴于本刊区别于其他学刊图文特色 建议作者供稿时提供文章相关图片及作者照片,并确保图像精度。

6.文末标出作者单位及职称(或学位、职务),若有多个作者,用分号隔开;

7.注释一律采用尾注形式。注释二字,用小5号黑体。注释条目各项顺序依次为:作者姓名、冒号、《文章标题》、逗号、《刊名》某年第几期(《书名》第几页,某年版),用小5号楷体。

8.为节约篇幅,一般采用注释形式的文章,不再单独一页设立参考文献。

无人机航拍在电视新闻中的应用探析——以电视节目主持人为视角

 

随着电视新闻事业的发展,“采编播一体化”被提上议程,即节目主持人被要求参与电视新闻节目的策划、报道和制作过程。这不仅需要主持人有过硬的新闻播报能力,也需要有较强的新闻采编能力。通过深度参与,主持人可了解电视新闻节目各环节的要点,掌握节目的节奏和思想走向,更加得心应手地播报新闻。因此主持人出外景采集新闻素材,越来越成为主流。

为提高新闻采编的质量和效率,作为上海广播电视台《新闻坊》节目主持人,本人参加了慧飞UTC无人机培训,通过严格的书面和实操考试,获得了无人机驾驶证。慧飞UTC是2016年大疆公司联合中国航空运输协会通用航空分会、中国成人教育协会联合推出的培训考证体系。在实践操作的过程中,我对无人机航拍播报新闻加深了认识和思考。

 

一、无人机航拍适应主持人“采编播一体化”要求

电视新闻从采撷到播出,一般而言需要团队合力、系统运作。但在媒体激烈竞争的新形势下,在自媒体异军突起、视频直播常态化的当下,“采编播一体化”的要求被进一步凸显出重要性和必要性。从一名新闻节目主持人的立场出发,我认为,掌握无人机飞行技术并加以有效运用,让我的新闻播报工作更有效率、更出效果。

1.无人机航拍提升电视新闻主持人工作效率

主持人外出拍摄新闻现场时使用无人机拍摄,对某些选题而言,比用传统摄像机方便很多。传统摄像机分量重不便携,镜头的调整受干扰较多,无人机的出现弥补了这些短板。只需主持人一人便可直接在新闻现场播报新闻,有效增加了电视新闻的时效性,且大大节省了人力耗费。

每逢节假日,沪杭高速公路江桥收费口挤满出沪和入沪的车辆,拥堵场面颇为壮观。以往新闻画面播报基本是从地面近距离拍摄,无法有效展现全景,作为主持人,只是单纯站着播报,说车辆如何多,道路如何堵,即便努力架高摄像机进行拍摄,效果也不够直观。2018年4月5日清明节,我和同事首次做了突破性的尝试。接到《新闻坊》节目的报道任务后,我们带着无人机来到新闻现场,勘察现场情况后,即操作无人机升空,在空中拍摄到江桥收费站前后七公里车辆排队的壮观景象。通过传回的画面,人们可一览扫墓期间高速公路拥堵的场景,同时辅以高空俯拍和低空动态画面变换,加上近景、远景等景别变换,这条新闻的画面非常有冲击力,更具可看性,主持人的现场播报也就更有说服力。

2.无人机航拍增加主持人现场体验感,节省制作成本

根据目前“采编播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如果要让节目更具有趣味性和生动性,主持人不仅承担播报者、编辑者的角色,更是现场体验者和采访者。在Discovery探索频道《荒野求生》的多期节目中我们发现,无人机的使用让主持人作为体验者的形象变得饱满。在野外荒原中,节目主持人兼拍摄者,将摄像机固定在特殊位置或者绑在自己身上进行拍摄,条件许可时还常使用无人机拍摄现场,展现野外全貌和主持人的境遇,极具现场感,观众会因获得不一样的视角。这也充分体现了无人机对于节目主持人的优势:适应轻量化、灵活化、个性化、即时化的播报趋势,适合危险或复杂场合的内容呈现;单枪匹马采制的节目有时同带上一个制作团队的效果一致,在制作成本和工作效率上更胜一筹;增加主持人现场体验感,增加观众的身临其境感。

 

二、无人机航拍与电视新闻的价值体现

新闻是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新闻产品须具有一定的价值。新闻价值是指一个事件、一件事实所具有的足以构成新闻的特殊因素,对媒体来说是可以实现交换价值的对事实的选择标准,对读者来说是使用价值[1]。无人机航拍技术对新闻产品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增强了新闻的时效性,强化了新闻的真实性,丰富了新闻的表现力。

1.无人机航拍增强电视新闻的时效性

新闻具有强烈的时效要求。电视新闻产品需播放最新发生的且是大众所不了解的事件,尤其强调要及时播报和内容新奇。抢新闻,抢的就是时间,时间越近,新闻价值就越高。在现代信息社会,新闻产品要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关键是要把握热点事件的时效性。相比传统新闻,无人机航拍可以突破时空的束缚,以最快的速度取材新闻,帮助电视新闻抢占新闻效率制高点,因此对增加电视新闻的时效性有着巨大的潜力。

新闻的时效性不仅仅体现在对新近发生的事实进行报道,更是对正在发生的事实进行动态报道,这种形式更能满足观众的好奇心和窥探欲。在1994年美国体育明星辛普森涉嫌杀妻一案中,辛普森开车逃跑,警方在公路追捕,电视台使用了直升机跟踪拍摄,新闻主持人不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电视观众也不知道,就牢牢守在电视机旁,时刻关注事态发展。直升机航拍发展至今,有了更轻便、高效、安全、更低成本的无人机航拍可以替代,无人机航拍和直播的结合,会有不同角度和不同空间层次的呈现,视角会更加丰富,新闻传播效果会更好。

2.无人机航拍强化电视新闻的真实性

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镜头可剪辑,但新闻报道中每个具体的事实细节和整体的氛围情境必须合乎客观实际。因此无人机航拍展现的长镜头对新闻的价值具有重要意义。无人机运动灵活,适应性强,可以实现大型摇臂、地面滑轨、飞猫索道摄像系统等多种大型设备的功能[2]。飞手通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可自如地操纵无人机飞行。只要时间允许,策划得当,无人机可在高空中展现长镜头的魅力。一镜到底的拍摄方式能保证时空的完整性,更好展现事件原貌,满足受众“身临其境”的心理需求。如《航拍中国》第二季“成都篇”中用不经剪辑的长镜头介绍成都宽窄巷:无人机从宽窄巷子升起到屋檐上方展示俯拍全景,后进入一家酒楼,镜头跟随服务员上菜,全景介绍展示美食,紧接着镜头焦点从前景的服务员变更到后景的川剧舞台,舞台上正在表演变脸,观众的视角跟随转变。在1分40秒中这一系列的场景变换极其流畅,让观众目不暇接,充分展现了无人机航拍长镜头的魅力。

3.无人机航拍丰富电视新闻节目的表现力

电视新闻画面拍摄经过多年积累,模式已相对固化,创新、创意镜头不多。传统电视新闻画面大都以水平视角为主,景别多以中近景为主进行细节描述。因此镜头信息量小,不生动,趣味性和吸引力弱。而无人机所呈现的影像给目前的电视新闻摄影带来了新的解决方式,高空俯视再配合以大景深的镜头设计,可突出新闻图片或者视频的包容度,不同的视角景别产生不同的视觉效果,使得电视新闻产品更具吸引力。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

第一,高空俯拍大全景呈现,独特的上帝视角。无人机拍摄可全景直击新闻现场,清晰还原事件发生状况。无人机还可以到达人类正常无法到达的位置,突破角度和空间的限制。无人机航拍拥有独特的飞翔体验,其俯拍角度也可增强空间纵深感,为观众带来更加强烈的视觉体验。麦克卢汉说,媒介即人的延伸,亦就是说,媒介的发展可以延伸人类器官的使用范围,同样作为媒介的无人机使人类的视觉从普通平视延伸到高空俯视。其独特的优势突破了人类自身局限,开阔了人类视野。

第二,无人机航拍的速度变化和节奏变换。航拍的高度、无人机的飞行速度以及镜头的切换速度等决定了画面的韵律感。速度对于航拍来说其实就是节奏的快慢,不同的节奏能让观众产生不同的视觉感受和心理变化,但节奏变换对飞手的操作水平要求也很严格。飞手需要一段时间的训练,才可自由控制无人机的飞行速度和拍摄角度。目前,因为无人机航拍还没有解决同期收录的问题,一般出来的成片为无声效果,需后期配上音乐或解说弥补声音问题。在纪录片中,如果背景音乐和航拍画面节奏配合适当,便可产生很好的视听效果。在电视新闻报道中,主持人解说和航拍画面节奏完美配合,可更好地向观众呈现新闻现场。

第三,无人机航拍在电视新闻中的空镜运用。无人机航拍拥有无可比拟的空间呈现能力,对于交代空间、地点有很大优势,尤其是在纪录片中,空镜呈现出的山川壮景,交代环境情况非常清晰直观。而在电视新闻报道中,交代时间、地点、环境、事件概况也很明确。无人机航拍空镜的运用加上适当的背景音乐具有强烈的抒情作用,可显示宏大的叙事力量感,这也是无人机航拍独有的魅力,比如最近庆祝建国70周年的上海成就系列报道中就有大量无人机空镜运用,效果令人惊艳。

第四,无人机新闻报道突破地域空间的限制。无人机有着先天的体积和重量优势,通过飞手的操作可突破地域等条件限制进行新闻报道。而根据国家民航局对民用无人机飞行规则的要求是,其飞行高度最高一般在120米,飞行目视视距内半径最大在500米。这样的高度和飞行半径已经能够使无人机担当摄像或记者的角色,拍摄危险的新闻现场。无人机可在保障新闻记者人身安全的同时,抢拍出突发新闻和灾难新闻的最新镜头。

 

三、探讨电视新闻如何有效运用无人机航拍技术

无人机在拓展电视新闻采编方式、丰富电视新闻表现形式的同时,一些问题也随之出现:内容雷同缺乏创新,画面陷入高视角、大景观、单纯宏大空洞叙事的误区,缺少技术和内容创新。同时无人机在使用时也逐渐暴露出一些漏洞,如安全问题、隐私问题、技术问题、道德问题等。面对这些问题,无人机航拍是否还有潜力可挖掘呢?答案是肯定的。事实上只要方式正确,应对得当,无人机技术作为新技术发展的可能性和未来还是可期待的。

1.拍摄之前策划先行,尽量避免事故发生

在进行无人机航拍之前进行适当策划和地形规划,明确拍摄内容,根据不同的拍摄内容选择航拍设备。进入现场进行航拍前,报道者可观察场地,标记新闻采集的重点区域,勘察地形地势,规划好航线,确保无人机飞行所采集镜头的信息价值。目前市面上无人机续航力基本在30分钟左右,大疆Mavic 2作为御系列的新一代机型续航时长是38分钟,其他无人机机型飞行续航时间大致在30分钟,因此要掌握好拍摄时间。一旦电池用尽,无人机便会从几十米甚至几百米的高空坠下来,后果不堪设想。在有充分准备的情况下再进行航拍实践,有备无患,方能有效避免“炸机”等事故发生,最大限度地提高拍摄效率。

2.确保电视新闻画面多层面立体呈现,优化传播效果

通常情况下,无人机航拍镜头和普通镜头有比例地交替使用是电视新闻的有效运用方式。全景配合近景使用,大全景交代地点和新闻现场,中近景描述事件细节,相互配合让新闻呈现更加立体。要避免一味的宏观镜头呈现,失去对细节的把握,让观众视觉疲劳失去新鲜感。目前,电视新闻中无人机航拍画面并非主要形式,常作为空镜头使用,单纯交代新闻环境,会有视角单一、航线相似、画面构图不美观等问题。因此无人机航拍画面与其他角度和景别的镜头配合使用可解决电视新闻画面过于单调的问题。

3.完善相关法规和管理,增强无人机飞手职业素养

第一,出台有效措施,加强监管力度。目前我国多个省市意识到无人机安全问题,设立了禁飞区域,发布了无人机飞行规范。据《中国国防报》称,2017年8月31日后民用无人机使用者需按管理规定进行实名登记,否则其飞行将被视为非法行为[3]。这个措施使得无人机安全飞行有了指导和规范。但是随着无人机的发展,这些规章制度依旧需要完善和及时跟进。地方权力或行政机关应明确民用无人机监管和执法部门,明确无人机违规生产、销售、使用应承担的责任、处罚,明确相关规章制度。

第二,提高飞手操作水平和职业素养。无人机新闻的有效采编和安全飞行归根到底是掌握在飞手身上。无人机飞手应规范持证上岗,确保其能熟练掌握飞行技术,以良好的心理状态应对各类突发状况,避免发生事故。无人机飞手同时也应加强自身职业素养和道德意识,飞之前做好申报工作,不该飞的地方不去,不该拍的内容不拍,增强自律,避免触碰法律底线。不断加强管理,将事故责任细化到个人,可有效避免无人机航拍的各类安全和隐私问题。

第三,无人机生产厂家也可研发相关程序,增加科研投入。进一步加深对无人机飞行器的规范,是从源头治理的一种方式。民用无人机要具备电子围栏功能及时定位,且有可将飞行路线上传到云备份的功能,实名登录,在无人机闯入禁区时可自动报警回避。虽然,这些措施无法完全禁止“黑飞”等有安全隐患的行为,但能很有效地防止一些普通飞手在无意中闯入机场禁飞区范围的状况[4]

  

结语

无人机航拍在新闻实践中有着巨大潜力,新闻从业者包括新闻节目主持人应努力尝试,创新突破,适应采编播一体化的趋势和媒体竞争的态势。但任何新技术的适应期都会遇到各种问题,很难一帆风顺,无人机航拍新闻亦是如此。不能因为有问题就全盘否定,需要政府部门细化规章,需要电视媒体优化细节,提升工作人员的技术能力和自律精神,以解决这些伦理道德和法律层面的问题。如此,无人机新闻可在电视报道中大展身手,为电视新闻目前裹足难行的状态带来新的动力方向。

 

参考文献:

【1】陈力丹,新闻理论十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4:35

【2】周会峰,无人机航拍之“上帝视角”[J],载《视听界》,2014(11)

【3】臧美晨,无人机在突发性新闻报道中的应用[J],载《新媒体研究》,2018(03)

【4】张世瑜,无人机航拍日趋规范,智能化决定未来[J],载《中国摄影报》,2019(01)

 

 

 

上海广播电视台 版权所有 沪ICP备10019291号-3
通信地址: 上海威海路298号 邮政编码: 200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