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稿要求:
1.论文符合本刊宗旨与学术规范,具备较新的学术观点,使用较新的文献资料。评论性文章观点鲜明,语言生动,分析深刻,能够及时反映、探讨学界及业界的热点问题。
2.所投稿件为作者本人 撰写并未曾在其他刊物公开发表过。
3.稿件一律用电子邮件附件形式发送到电子邮箱:guangdianyanjiu@yeah.net
4.附件请用Word文件,并注明文件名及作者名。
5.稿件篇幅:论文原则上以6000字以内为宜;评论文章控制在1500字左右。
6.稿件应注明作者的真实姓名、职称(职务或学位)及工作单位、详细通讯地址及邮编、联系电话(手机最佳)和电子邮箱。
来稿的处理流程是什么?
1.请勿一稿多投,也不要重复投稿。
2.收到稿件后,本刊编辑部认为符合要求或基本符合要求但仍需修改的,会主动与作者联系。投稿后30个工作日内未收到本编辑部处理意见的,可自行对稿件另作处理。
3.因经费有限,编辑部对特约稿件支付超标稿酬,一般稿件只能略付薄酬。
文章格式有什么讲究?
1.标题。主题用1号黑体;副题用3号宋体。居中。
2.作者姓名,用四号楷体,右对齐。
3.文本提要,小四号楷体,200字以内;关键词,小四号楷体,3-5个。
4.正文,用5号宋体。1级小标题用小4号幼圆体,居中;2级小标题用5号黑体,左对齐并缩进两个汉字;3级小标题用5号楷体,左对齐并缩进两个汉字。
5.鉴于本刊区别于其他学刊图文特色 建议作者供稿时提供文章相关图片及作者照片,并确保图像精度。
6.文末标出作者单位及职称(或学位、职务),若有多个作者,用分号隔开;
7.注释一律采用尾注形式。注释二字,用小5号黑体。注释条目各项顺序依次为:作者姓名、冒号、《文章标题》、逗号、《刊名》某年第几期(《书名》第几页,某年版),用小5号楷体。
8.为节约篇幅,一般采用注释形式的文章,不再单独一页设立参考文献。
【他山之石】去英国学“捕鲸”
“拿着照片造汽车——只有汽车的外形,却开不了。”这是英国班的导师Clare在课堂上分享的话,之所以将它作为开篇引言,是因为它准确概述了此次海外学习的最终目的:学习先进的电视节目制作技能,最终完成从原先模仿、复制欧美日韩节目模式,到未来用先进的创作技能原创、自制我们的中国模式。
中国有句古话“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收获鱼产品,不如收获捕鱼的技艺,而鱼也有大小、种类之分,我将这次去英访学称为“学习补鲸”之行,可见收获的可不是一般的“捕鱼技艺”。这次经历收获之大、感悟之深,远超我在出发前的预期。A4纸承载不了全部的所学所思,这里我将通过电视工业化流程、创新技能和学习的持续性三个方面分享我的心得体会。
一、节目制作工业化流程中的专业化分工,不吃大锅饭
在国内,我们仿佛吃惯了“大锅饭”,“好饭也是一起吃,馊饭也是一起吃”,这好像成了表面团队协作实际“混日子”的真实写照。究其个人,到底为团队、为项目做出了什么贡献,实难衡量。久而久之,即便刚毕业进入电视行业、踌躇满志的年轻人也开始有样学样,过起了“集体”生活。
而在英国,电视工业化流水作业是其行业有效高质创作的根本,专业的分工、明确的制度,使得整个行业“野蛮生长”却又不缺乏规范,举一个例子:在我们这次英国班的课程安排中,12位导师,每一位都有极强的行业背景。其中,有专门从事选角的导师Emma Smith,英国能数出名号的素人真人秀节目都由她的团队负责选角,丰富的经验、专业的素养都是在一个个实战项目中积累的;而在国内,这样专业、持续的选角导演分工还没有形成,电视编导还在凭借第六感和直觉在进行选角工作,而这些导演,往往在一个岗位上刚刚摸到门路,下一个项目又要接手一项新的工作,又要从零、从依靠第六感开始。再举一个合作分工的实例,在一堂分镜头脚本撰写的实战课程中,英国电视人把国内导播录制切割镜头的工作做了分工上的细分,从导播主导转化成多工种的协同有效作业:视觉导演负责撰写秀的分镜头脚本;导播负责录制时按照分镜脚本切割镜头;两位导演助理,一位负责数旋律节拍,另一位则负责提醒摄像拍摄进度;摄像团队,则根据分镜脚本和上述指令按步骤操作,完成拍摄。这样一来,原本由导播一人主导、摄像被动参与的工作,拆解成了由4人小团队和摄像团队合力完成。这一工作流程有着十分明显的优势:注重前期准备,各工种照章办事,避免直播时导播、摄像忘记重要节点和做出随意调整;更重要的是节约了成本,提高了摄像器材的使用率,有了分镜头脚本,原先7台摄像机才能完成的拍摄,可以缩减至5台甚至更多。
二、模式创新!是用科学的方法,不是蛮干
我刚刚进台之时,我的带教老师就有去英国班学习,回来后把极其精华的部分向我们年轻导演做了分享,对日后我们在工作中的成长产生了极其有益的帮助,四年里电脑换了一代又一代,可是英国班的笔记如今依然存放在我的电脑里。
这次亲身去英国班学习,同样也做了大量详尽的笔记,比较两份笔记,同样的课程所讲内容却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五年里,行业环境、技术环境和人文环境不断更新、变迁,导师们所授内容净是当下英国电视最前沿、最先进的理念,可见英国电视人从未停止创新和革新的脚步,整个英国电视行业本身就是一个创新的“温床”。
从节目创意上讲,在中国,有不少节目模式都是学习欧美日韩,但往往大部分节目的最终呈现都像是“拿着照片造汽车---有汽车的外形,但却开不了”。从最开始的“抄”舞美,到现在的模式学习,回顾过去10年中国电视综艺市场我们的确有了进步,但依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电视节目模式缺乏自主创新的核心问题。通过这次英国班的学习,我们收获了英国电视人研发制作新节目的方式方法,不是“拍脑门式”的决断节目方向,而是通过诸如:刺激物法则、“yes and……”原则、打破规则法、深泉工作坊等一系列科学有效的研发手段深耕节目内核,这样一来,新模式才能有稳固的基础,经得起推敲的核心价值。只有学到方式方法,才能做出真正有中国特色的原创性电视节目,才能从“拿着照片造汽车”转化成“拿着图纸造汽车”。
三、学习是一辈子都要做的事
在我曾经合作的团队中,碰到过两类这样的导演:一是,只对他爱好以内的事物感兴趣,对其他知识、专业极其抵触和不屑;二是,做新节目,不做行业调研和数据分析,上手就开干。我一直坚信作为一名电视节目导演应该是“全才”,应对所有事物保持热情和好奇,新闻、艺术、科学和娱乐八卦对媒体的从业者而言同样重要。
通过这次在英国班和英国电视人的深度接触,我深深感受到他们身上所具备的专业本能,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求知欲。对中国市场好奇、对亚洲模式好奇、对整个世界好奇,正是这种对未知事物的渴望才让英国这样一个岛国,在大航海时代成为“日不落帝国”。
导师Clare给我们分享了他日常学习积累的心得:
(一)做电视的人应该突破舒适区,不要只对你喜欢的事物感兴趣。始终对时事新闻、艺术、科技等保持好奇;
(二)在英国,电视导演写一份相亲节目调研报告和做一份牛津学术论文的态度是一样的;
(三)你了解的细节越多,你对节目的把控力越强;
(四)调研是日常一直要做的,不是要做节目时才开始调研;
(五)年轻人抱着手机说:“我没想法……”放下你的手机去读本书。
以上五句话句句扎心,作为年轻的制片人,对自己、对团队都应该如此要求,这也是课程结束回到上海后,我和团队分享的第一课,我坚信这将有惠于我和他们未来的职业生涯。
上述三点,是我这次英国班学习的些许收获,但远远不止于此。虽然为期20天的访学已经结束,但其产生的价值和影响才刚刚开始。网已下海,我期待,我的收网时刻,和我的“鲸鱼”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