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广电研究杂志官网  

征稿要求:

1.论文符合本刊宗旨与学术规范,具备较新的学术观点,使用较新的文献资料。评论性文章观点鲜明,语言生动,分析深刻,能够及时反映、探讨学界及业界的热点问题。 

2.所投稿件为作者本人 撰写并未曾在其他刊物公开发表过。    

3.稿件一律用电子邮件附件形式发送到电子邮箱:guangdianyanjiu@yeah.net    

4.附件请用Word文件,并注明文件名及作者名。   

5.稿件篇幅:论文原则上以6000字以内为宜;评论文章控制在1500字左右。    

6.稿件应注明作者的真实姓名、职称(职务或学位)及工作单位、详细通讯地址及邮编、联系电话(手机最佳)和电子邮箱。

 

来稿的处理流程是什么?

1.请勿一稿多投,也不要重复投稿。

2.收到稿件后,本刊编辑部认为符合要求或基本符合要求但仍需修改的,会主动与作者联系。投稿后30个工作日内未收到本编辑部处理意见的,可自行对稿件另作处理。

3.因经费有限,编辑部对特约稿件支付超标稿酬,一般稿件只能略付薄酬。  

 

文章格式有什么讲究?

1.标题。主题用1号黑体;副题用3号宋体。居中。    

2.作者姓名,用四号楷体,右对齐。

3.文本提要,小四号楷体,200字以内;关键词,小四号楷体,3-5个。    

4.正文,用5号宋体。1级小标题用小4号幼圆体,居中;2级小标题用5号黑体,左对齐并缩进两个汉字;3级小标题用5号楷体,左对齐并缩进两个汉字。

5.鉴于本刊区别于其他学刊图文特色 建议作者供稿时提供文章相关图片及作者照片,并确保图像精度。

6.文末标出作者单位及职称(或学位、职务),若有多个作者,用分号隔开;

7.注释一律采用尾注形式。注释二字,用小5号黑体。注释条目各项顺序依次为:作者姓名、冒号、《文章标题》、逗号、《刊名》某年第几期(《书名》第几页,某年版),用小5号楷体。

8.为节约篇幅,一般采用注释形式的文章,不再单独一页设立参考文献。

【他山之石】模式孵化不是拍脑袋的产物

 

短短的三周学习,就是我电视职业生涯的一次充电,21天时间,我们密集地接触了十几位英国电视行业的老师、业界专业导演制片人、研发人员。21天里,他们给我们详细解读了英国电视产业发展的历史、运作模式,分享电视节目制作的秘诀,让我们汲取信息,开拓思路,干货满满,收获多多。

来自英国BBC资深导播尼克•派瑞的BAR COUTING课程、BBC资深纪实类娱乐节目制片主任茱莉亚•维登帮助团队确立制片工作的标准流程,在世界各地的工作保证符合专业水准,并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节目样式专家保罗•杨布鲁斯带来的英国著名电视节目巡礼让我们在最短的时间里快速阅览了当前各种最新的英国节目模式。还有著名选角导演Emma Charlotte Smith带来的英国选秀类节目真人秀选角和制作技巧、讲述了如何进行素人选角和选角的重要性,Dom Bird老师详细介绍了沉浸式创业面试秀《Dragons Den》、追踪户外真人秀《追踪》、技术达人秀《谁是年度最优秀的年轻屠夫》的制作过程和细节,也告诉我们每个节目背后都有着导演对于这个社会的洞察,所有好的节目都有很多层次,除了娱乐性以外需要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和价值,要成为正能量的公共电视平台。

 

一、节目研发是一项科学工程

一个节目创意和模式孵化,其实并不是拍脑袋的产物。克莱尔•汤姆森老师告诉我们,英国电视节目创意与研发,从节目创意到节目模式也是有迹可循的。如何提出正确的问题和目标?如何打破思维定式?如何广泛搜集创意素材和灵感?模式一定要继续“Kiss”的根本原则,即:Keep it simple and stupid。因为越是复杂的模式,越难被观众接受。而节目研发的整个过程更是包括了:分析、吸收、创造、评估、出售,覆盖了从一个灵光闪现的创意到一个完整的节目模式的全流程。好的模式来自电视人对于社会现象的洞察,同时也来自不断的分析评估,提炼,最主要的是要用最合适的呈现方式来付诸于节目模式。这个过程仿佛是一艘船的航程,在抵达终点的路上,每一站都将一部分舍弃,一部分加入,最后载着满船的同一目标抵达节目模式的彼岸。这个比喻很形象也很贴切,也告诉我们模式孵化有舍有得,目标明确,才能最终抵达。

 

二、真人秀节目的制作秘诀

大卫•威南,资深制片人,原ITV著名飞行制片人,前国际模式总监,他说,真人秀的本质就是通过细节的把控,来展现人性。

1.导演就是那个把控细节的人,如何将嘉宾的特点凸显出来?导演要学会打破舒适区,让嘉宾的个性呈现清晰。

2.逆推节目结构,打破顺序思考的方式,从节目的结束场景开始思考,逆推整个节目的结构,依次想出每个场景和步骤,从而把整个节目的结构梳理清晰,这样的思考方式比顺推更有力。

3.完整镜头处理,完整展示人物个性,真人秀的嘉宾个性,往往都藏在一些时间发生后的微表情,剪辑时,千万不要剪辑得很紧,要让嘉宾的情绪和表情有时间充分展示,往往最后的微表情完整体现了人物的个性,最后的反打镜头才是一个段落的结尾,要保证情绪的完整性。

 

三、数字平台对于传统电视节目的助力

新媒体的课程是此次培训的新课程,由两位老师,梅根•古德温和芙拉瑞•博吉托教授。她们是国际版权管理公司联合创始人,为很多公司项目提供社交媒体咨询服务。她们主要用多样化的推广手段使用户可以通过短信、在线购买、微支付等多种方式加入游戏。全球所有的电视行业都受到了新媒体的冲击,当年轻观众离开电视平台、转投网络媒体的怀抱的时候,电视人将何去何从?两位老师为我们介绍了她们探索的路径。如何在多平台开发电视节目?如何用数字平台来建立围绕电视节目的传播环境?第一,要从源头开始,也就是节目模式策划的初期,就应该把社交媒体的元素考虑进去。Paid—Earned—Shared—Owned,让网络观众通过这几个方面真正开始参与到传播流程。第二,要分析不同的数字社交平台的生命周期和特性。比如,朋友圈和微博的区别(受众的年龄、受众的使用习惯)。第三,社交媒体虽然是一个24小时都可以发布的地方,但是其实也是有时段因素的,比如强情感和负能量的信息建议早上上线,因为网民还有能量消化,到了下午就是全民情绪的低谷,传播效果差,适合逃避现实类的物料投放。第四,社交媒体投放的物料(图片、视频、动画)需要专业的团队按照网络社交的镜头语言和剪辑节奏专门制作,不能将传统电视媒体平台的视频片段直接上线使用,否则传播效果达不到。电视节目的社交平台要做到三点:将电视观众引流到数字平台;吸引16-24岁的年轻受众从社交平台开始关注节目;增加赞助商的露出平台和机会。未来收视率的统计也不是单一的来源,因为很多观众不是通过电视机来观看节目,而是通过多平台来关注一个项目。数字平台与新媒体的结合大有所为。

 

四、众人助力的《古典也疯狂》节目孵化历程

本次学习最主要的一个目的就是要孵化我们在上海创意的《古典也疯狂》节目,通过班主任大卫•摩根斯坦的深泉工作坊,同学们开诚布公的红蓝帽子的讨论,帮助我们迅速找到了我们节目的优缺点,哪些是需要保留的,哪些是要改进的,哪些是要剔除的,特别是要感谢我们的导师Celina Parker谢莉娜•帕克尔,她是BBC音乐频道研发总监、制作人。她自己就做过《音乐大师》(Maestro)、《金唱片乐队:来自皇家的邀请》(Goldie’s Band:By Royal appointment)、《一起来:管弦乐队大挑战》(All together Now: The Great Orchestra Challenge)等多档古典音乐的真人秀节目。她曾就读于切特汉姆音乐学校和剑桥大学,在转行做电视节目前,是一名专业的大提琴演奏家。所以她给予了节目非常细节的指导和建议,包括每一集的人数、主题、内容等,并且根据自己制作节目的经历,给我们很多宝贵的实操案例。新媒体的两位老师,也为节目在新媒体方面的研发提供了很多思考的角度和方向,新颖的logo设计、跨界的乐手、Youtube的短视频、选手后台花絮、Instagram 图片精选、Snap、Ticktick、Facebook的运用键盘电子游戏的开发、智力音乐知识点的线上答题、每个竞争者都有自己的网络账号、可以与网友或者选手交换乐器甚至还可以让不能来现场录像的网友在家里体验VR音乐会。这一切都给予节目许多深入、宽广的思考方向,也让整个节目的模式方案更加清晰、明朗。

21天里,我们用脚步丈量这座城市,相信在威斯敏斯特学习的知识,很快会融汇运用在上海的工作中,尤其是体现在我们的《古典也疯狂》节目孵化中。每个节目诞生都要经历千辛万苦,但是我坚信,世上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

上海广播电视台 版权所有 沪ICP备10019291号-3
通信地址: 上海威海路298号 邮政编码: 200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