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稿要求:
1.论文符合本刊宗旨与学术规范,具备较新的学术观点,使用较新的文献资料。评论性文章观点鲜明,语言生动,分析深刻,能够及时反映、探讨学界及业界的热点问题。
2.所投稿件为作者本人 撰写并未曾在其他刊物公开发表过。
3.稿件一律用电子邮件附件形式发送到电子邮箱:guangdianyanjiu@yeah.net
4.附件请用Word文件,并注明文件名及作者名。
5.稿件篇幅:论文原则上以6000字以内为宜;评论文章控制在1500字左右。
6.稿件应注明作者的真实姓名、职称(职务或学位)及工作单位、详细通讯地址及邮编、联系电话(手机最佳)和电子邮箱。
来稿的处理流程是什么?
1.请勿一稿多投,也不要重复投稿。
2.收到稿件后,本刊编辑部认为符合要求或基本符合要求但仍需修改的,会主动与作者联系。投稿后30个工作日内未收到本编辑部处理意见的,可自行对稿件另作处理。
3.因经费有限,编辑部对特约稿件支付超标稿酬,一般稿件只能略付薄酬。
文章格式有什么讲究?
1.标题。主题用1号黑体;副题用3号宋体。居中。
2.作者姓名,用四号楷体,右对齐。
3.文本提要,小四号楷体,200字以内;关键词,小四号楷体,3-5个。
4.正文,用5号宋体。1级小标题用小4号幼圆体,居中;2级小标题用5号黑体,左对齐并缩进两个汉字;3级小标题用5号楷体,左对齐并缩进两个汉字。
5.鉴于本刊区别于其他学刊图文特色 建议作者供稿时提供文章相关图片及作者照片,并确保图像精度。
6.文末标出作者单位及职称(或学位、职务),若有多个作者,用分号隔开;
7.注释一律采用尾注形式。注释二字,用小5号黑体。注释条目各项顺序依次为:作者姓名、冒号、《文章标题》、逗号、《刊名》某年第几期(《书名》第几页,某年版),用小5号楷体。
8.为节约篇幅,一般采用注释形式的文章,不再单独一页设立参考文献。
【他山之石】媒体融合中的“变”与“不变”
抵达英国的第一天,当大巴载着英国班学员们驶入伦敦市中心的时候,眼尖的学员率先看到了“伦敦眼”——矗立在泰晤士河畔,一座高达135米的巨型摩天轮。它在周围上百年的古老建筑群中,特别醒目。鲜有人知,“伦敦眼”的构想源自《泰晤士报》举办的一场竞赛,该报要求参加者提出庆祝千禧年最具野心的计划,两名建筑师异想天开地提议建造全球最大的摩天轮。谁知建成开放的第一年,就吸引世界游客300万人次左右,令伦敦旅游市场经济效益增加了10%,带动伦敦旅游就业约1万人,如今已经成为伦敦最受欢迎的旅游景点。
如果说,伦敦城里数不清的百年建筑是“不变”的代表,那么“伦敦眼”、金融城、碎片大厦应该是“变”的代言。在伦敦的学习和课余生活中,变与不变带给我的冲击比比皆是。
在戏院里,既有长盛不衰的《悲惨世界》《剧院魅影》,又有以宗教为题材的爆笑讽刺音乐剧《摩门经》;哈利波特纪念品店比比皆是,但哈利波特剧院里火热上演的却是与原作系列完全不同的新作,讲述哈利波特儿子的成长故事,主人公赫敏的肤色也从白换成了黑。
在课堂上,“变”更令人印象深刻。电视节目模式专家Paul Youngbluth用两个半天的时间,介绍了33档英国近两年来的新节目,涵盖纪实类、真人秀、生活类、娱乐类、游戏类和儿童类节目,涉及民众生活的方方面面。既有“两极之旅”,如极度贫苦、犯罪边缘的人,极度富有的精英人群,满足观众的好奇心;也有相亲、买房、养老等话题。
近两年大热的相亲节目《爱情岛》,与社交媒体紧密关联。选手每天都在Snapchat(类似美图秀秀)的社交平台上传自己的照片,节目组则在每天下午固定时间段,在推特(Twitter)等社交平台上传节目花絮。此外,节目还开发了自己的APP,观众不仅可以用它在直播时投票,还可以在上面订披萨,购买选手穿戴的服饰,买选手使用的防晒霜等。
“变”不仅是应用于新节目研发,热播节目的每一季都离不开“变”。19年前,英国第四频道开播了一档节目:《我是明星让我出去》(I’m A Celebrity,Get Me Out Of Here!)。这档节目一直高居收视率榜首,至今每一季仅冠名权仍收入逾4000万英镑(约3.6亿元人民币),相应的制作费约2000万英镑,净赚2000万英镑。这一常青树的背后,是不断创新研发带来的驱动力。
曾多年担任节目制片人的Matt Wilkinson介绍,秋季播出结束后,休息两个月,从2月开始到5月,都是节目组的研发时间,做的就是创新和升级改版。一个鲜明的例证是:在过去的5年中,节目组发现,社交属性强的节目才能得到市场认可,因此,在每年的研发阶段,制作网络分发段视频的数字团队即逐年扩编,已经从原来的2人,上升到15人。相应地,前期策划阶段已经将短视频需求考虑在内,将节目环节进行切分,为每天的短视频准备足够多的“料”。在节目播出时,数字团队使用这些素材,针对各大社交平台的需求,在不同时段上传不同爆点的节目宣传短片,保证节目内容在社交平台上不断形成热点。近年来,节目也升级为直播投票的形式。正如老师Megan Goodwin(英国数字媒体咨询公司联合创始人)所说:“人们使用的是社交平台这一工具,但是讨论的话题紧紧围绕电视台制作的内容转。”
“变”带来了品类繁多的节目样式,但变的背后还有“不变”(专业化和高效率),它们共同组成了英国节目模式形成产业和生产力的秘密。
威斯敏斯特大学高级讲师Rob Benfield在讲授《电视节目执行脚本制作》一课时,播放了一条乐队进行演播室表演的短片,画面剪辑一气呵成,效果如同精心拍摄的MTV一样。他介绍,这个短片是英国一档音乐访谈节目制作的,和英国大部分的制作团队一样,常年使用分镜头脚本进行录制和剪辑。
所谓脚本,即脚本导演提前将内容切分成数十或上百镜头,按照机位的特点进行分配,并标注每个镜头的机位号、景别、画面主体、运动方式、节拍数量等,之后导播、摄像、灯光、节奏导演等工作人员讨论修改脚本。进入演播室后各工种各司其职,大大压缩了演播室的使用时间和后期剪辑时间,可以做到次日播出。如果是音乐节目,即按照节拍进行切分。
在这个短片中,有着多年合作经验的摄像和导播,早已将自己的工作烂熟于心,并且非常默契。当天的乐队虽然是临时请来客串表演的,没有来得及撰写脚本,但团队的合作仍然令人过目难忘。且做到了无剪辑播出。其专业性和高效性令人叹服。
这个节目组另一个有意思的细节是它的组建原因。原来,多年前,电视台发现,有一间演播室的下午时段处于空置状态,为了做到资源最大化利用,就组织了一支四五个人的小型摄制团队,打造了一档低成本节目。
除了制作过程中,“不变”的专业性还体现在节目研发制作的全环节中。例如,在节目创意阶段,头脑风暴有着详细的规定:6人以下;不受干扰,不带手机;携带刺激物(图片、物品)到场;使用“你说得对,而且还可以……”(yes,and…)建设性句式等。
在模式研发阶段,纪录片先行,试验先行,以高度专业化态度严谨对待。以《乐高大师》(Lego Masters)为例,项目启动之前,创作团队先拍摄乐高专业认证大师纪录片,将自己变成“专家”,之后将纪录片投放市场,观察观众反响,获得高收视率和观众良好反响后,开始研发真人秀节目。再以《杀手夏令营》(Killer Camp)为例,创作团队模拟拍摄场景,组队花几个月时间反复“玩”“真人版”《狼人杀》,在游戏中打磨模式和细节,从启动到节目模式成型花费约4个月。
回味我在英伦21天的学习和感受之旅,“变”与“不变”的背后,是对市场和用户的重视。与中国电视媒体一样,英国同行同样面临互联网的巨大冲击,18岁到34岁人群中,有73%从社交媒体中获取信息。市场在变,用户在变,渠道在变,电视节目更要变,而“变”得成功与否,比拼的是“不变”的专业、高效、资源的整合和最大化利用,比拼的是谁更能洞察当下的行业与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