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稿要求:
1.论文符合本刊宗旨与学术规范,具备较新的学术观点,使用较新的文献资料。评论性文章观点鲜明,语言生动,分析深刻,能够及时反映、探讨学界及业界的热点问题。
2.所投稿件为作者本人 撰写并未曾在其他刊物公开发表过。
3.稿件一律用电子邮件附件形式发送到电子邮箱:guangdianyanjiu@yeah.net
4.附件请用Word文件,并注明文件名及作者名。
5.稿件篇幅:论文原则上以6000字以内为宜;评论文章控制在1500字左右。
6.稿件应注明作者的真实姓名、职称(职务或学位)及工作单位、详细通讯地址及邮编、联系电话(手机最佳)和电子邮箱。
来稿的处理流程是什么?
1.请勿一稿多投,也不要重复投稿。
2.收到稿件后,本刊编辑部认为符合要求或基本符合要求但仍需修改的,会主动与作者联系。投稿后30个工作日内未收到本编辑部处理意见的,可自行对稿件另作处理。
3.因经费有限,编辑部对特约稿件支付超标稿酬,一般稿件只能略付薄酬。
文章格式有什么讲究?
1.标题。主题用1号黑体;副题用3号宋体。居中。
2.作者姓名,用四号楷体,右对齐。
3.文本提要,小四号楷体,200字以内;关键词,小四号楷体,3-5个。
4.正文,用5号宋体。1级小标题用小4号幼圆体,居中;2级小标题用5号黑体,左对齐并缩进两个汉字;3级小标题用5号楷体,左对齐并缩进两个汉字。
5.鉴于本刊区别于其他学刊图文特色 建议作者供稿时提供文章相关图片及作者照片,并确保图像精度。
6.文末标出作者单位及职称(或学位、职务),若有多个作者,用分号隔开;
7.注释一律采用尾注形式。注释二字,用小5号黑体。注释条目各项顺序依次为:作者姓名、冒号、《文章标题》、逗号、《刊名》某年第几期(《书名》第几页,某年版),用小5号楷体。
8.为节约篇幅,一般采用注释形式的文章,不再单独一页设立参考文献。
【庖丁解牛】网生新派纪录片是怎样炼成的 ——专访哔哩哔哩(B站)纪录片高级顾问朱贤亮
《上海广播电视研究》:您的从业经历非常丰富。体制内出身,上海电视台文艺编导起步,参与创办上海纪实频道并担任主编,是纪录片领域资深专家。退休后曾任北京纪实频道艺术总监,现在是哔哩哔哩(B站)的高级顾问。从上海到北京,从体制内到体制外,从传统纪录片的代表到网红纪录片的顾问,从百万到千万级播放量……跨界和不设限,可谓是您的标签。很好奇您在跨越地域、平台和年龄的过程中有何感悟?
朱贤亮:我是上个世纪80年代初招聘进入上海电视台文艺部做编导的,大约做了十年的文艺导演,主要是做晚会和文艺专题。90年代初调到社教中心,开始从事纪录片创作,担纲台里一些大型纪录片的制作。本世纪初,台里让我参与纪实频道的创办,并在纪实频道工作,这是中国第一个纪录片专业频道。
2010年退休后,北京电视台正好要筹办纪实频道,邀我过去,我在那里工作了六年多。所以同事们开玩笑说我是中国唯一一个参加过两个纪实频道创办的人。2017年B站要发展纪录片,邀我加盟,我就去了B站。因为我爱纪录片,不管是在电视台还是在新媒体,能一直从事这项工作我感到很荣幸很开心,也愿意尽力把它做好。
长久以来,纪录片的定位是三高(年龄高、学历高、工资高)人群,圈层化比较明显。但是B站打破了这一点,成功出圈,全新赋能纪录片,让曾经小众的片种变成了网红爆款。您怎么看待《我在故宫修文物》在央视受冷遇,在B站却意外走红呢?您如何看待纪录片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传播?
《我在故宫修文物》这部纪录片也不能说在央视遭冷遇,只是看的人少了一些。而在B站成爆款,是因为B站的主要用户是年轻人,他们的特点是都受过良好的教育,普遍热爱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而且他们观看纪录片基本都在网上,这些原因造成了《我在故宫修文物》在B站的走红。而B站也因此受到启发,决心要大力发展让用户喜爱的纪录片。而且,最近几年几个主要的新媒体平台发展纪录片的势头都挺猛的,这也促进了B站纪录片的发展。
其实,纪录片的传播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上是同等重要的,而纪录片工作者很多也都是同时在为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生产纪录片,在新媒体工作的纪录片人,很多都是来自传统媒体(包括我),我们的业务能力多是在传统媒体时得到锻炼和提高的。所以,不管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纪录片人都有着共同的情怀,可以在不同的岗位上为中国纪录片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
B站的弹幕文化很有意思,让曾经严肃刻板的纪录片有了欢快和另类视角的“二度创作”。比如在《人生一串》纪录片中,香味四溢的美食让人忍不住发出了年度词汇“AWSL”("啊,我死了!")的感慨。您会看这些全民创作的弹幕互动吗?用户的快速反馈会让节目组对节目做出调整吗?
一般认为,B站的弹幕质量是比较高的,这是因为在B站只有会员才能发弹幕,而会员又有严格的准入制,必须通过一百道题的考试,考题中就有关于弹幕礼仪的。我一直认为B站的弹幕对纪录片来说是非常重要的,通过弹幕,让作者与观众进行了一次隔空的交流、狂欢和共情,这是完成了对作品难得的而且卓有成效的第二次创作。现在,我们在创作自己出品的纪录片时都会充分考虑弹幕的发酵作用,特别是像《人生一串》《历史那些事》,我们在创作时就会考虑设置弹幕的引发点,并预留弹幕发酵的空间,能让更多的用户来一起互动与参与。这种创作思维在我过去做传统媒体时是从未有过的。
我们注意到,B站以前的纪录片是隶属于科技类目下面的一个子栏目,但现在已经自立门户变成了“放映厅”,B站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布局纪录片的?从一个纯粹的购买播映权的共享平台,到后来的联合出品,再到今天的原创出品,是什么促成了B站的改变?
我是2017年年中去B站的,一去就感觉到B站在发展纪录片这件事上,从上到下都是认真的,并且是全力投入的。2017年的年终,在广州国际纪录片节的新闻发布会上,B站发出了《哔哩哔哩纪录片寻找计划》,正式向外界宣布进军纪录片的愿望。第二年,B站首次开始作为主出品方生产纪录片,第一部作品就是《人生一串》,第二部作品是《历史那些事》,这两部作品受到B站用户的极大欢迎,迅速走红成为爆款,并在社会上和纪录片圈都引起了很大反响,这也是对我们工作的肯定和鼓励。现在这两部作品都已经出品了第二季,继续保持着很好的势头。而B站的版面也作了调整,纪录片成为了一个独立的频道。
B站纪录片,从总体而言,个人觉得可以打上不拘一格、剑走偏锋的“实验性”标记,比如《历史那些事》里让苏东坡唱RAP、《但是还有书籍》请胡歌献声、《人生一串》里总导演秀出非专业配音之类。B站选择纪录片的标准是什么?和传统纪实频道、和爱优腾等视频网站,在创作理念、题材选择和表现手法上有什么不同?
大家都知道,B站主要用户是年轻人,而且黏性特强,最近的统计是月活用户已达1.28亿。我们生产纪录片,首先要让我们的用户喜欢,你做得再好,用户不看也是白费劲。所以B站在2018年全国互联网视听大会上提出的目标是“在B站,让更多的年轻人爱上纪录片”,这就是要慢慢培养年轻人观看纪录片的习惯,努力引导(但不是迎合)年轻人对纪录片的兴趣。
我觉得B站的气质是年轻创新,生产的纪录片也必须符合这个气质。而《人生一串》《历史那些事》正是符合了这要求,才创造了B站历史上纪录片最高的播放量和最好的评分。也正因为这些纪录片打上了B站年轻创新的烙印,所以与传统媒体甚至其他新媒体平台的纪录片都有所不同,富有自己的特色。B站为此还提出了“网生新派纪录片”这个概念,这是对B站纪录片的总体要求。我们在具体操作时,也提出了“求新,求变,求跨圈”这样的创作想法,这些都在《人生一串》《历史那些事》《但是还有书籍》上得到了很好的体现。特别是《历史那些事》,在豆瓣的评分第二季还高于第一季,这种现象是比较少见的,这也说明我们那些“实验性”的做法慢慢得到了更多观众的认可。
让我们仍聚焦本期的主题节目,您担任总编审的《人生一串》。它创造了第一季7000多万,第二季8000多万,两季加起来1.5亿的播放量神话。民以食为天,美食类题材一直很受欢迎,但是没想到这么受欢迎,为什么会选择聚焦“烧烤”呢?《人生一串》的撰稿、配音相对传统纪录片,可以说是“放飞自我”,能和我们分享一下成功之道吗?
《人生一串》能取得这样的效果,是大家事先没想到的,现在想来,这部作品是以“接地气”的美食主题,以及打破传统的表现手法来赢得观众的。央媒曾有文章称赞这部纪录片是在“向平凡人的平凡生活致敬”,这个评价其实就指出了作品成功的原因。另外,在当今众多美食纪录片中,《人生一串》能独树一帜,也归功于主创团队极具用户思维,精心制作,努力出新,才能创作出这样一部现象级的纪录片精品。最近,由B站授权的《人生一串》线下体验店也已开张,生意火爆,一部纪录片有这样的后续效果,这在中国纪录片圈也是首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