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广电研究杂志官网  

征稿要求:

1.论文符合本刊宗旨与学术规范,具备较新的学术观点,使用较新的文献资料。评论性文章观点鲜明,语言生动,分析深刻,能够及时反映、探讨学界及业界的热点问题。 

2.所投稿件为作者本人 撰写并未曾在其他刊物公开发表过。    

3.稿件一律用电子邮件附件形式发送到电子邮箱:guangdianyanjiu@yeah.net    

4.附件请用Word文件,并注明文件名及作者名。   

5.稿件篇幅:论文原则上以6000字以内为宜;评论文章控制在1500字左右。    

6.稿件应注明作者的真实姓名、职称(职务或学位)及工作单位、详细通讯地址及邮编、联系电话(手机最佳)和电子邮箱。

 

来稿的处理流程是什么?

1.请勿一稿多投,也不要重复投稿。

2.收到稿件后,本刊编辑部认为符合要求或基本符合要求但仍需修改的,会主动与作者联系。投稿后30个工作日内未收到本编辑部处理意见的,可自行对稿件另作处理。

3.因经费有限,编辑部对特约稿件支付超标稿酬,一般稿件只能略付薄酬。  

 

文章格式有什么讲究?

1.标题。主题用1号黑体;副题用3号宋体。居中。    

2.作者姓名,用四号楷体,右对齐。

3.文本提要,小四号楷体,200字以内;关键词,小四号楷体,3-5个。    

4.正文,用5号宋体。1级小标题用小4号幼圆体,居中;2级小标题用5号黑体,左对齐并缩进两个汉字;3级小标题用5号楷体,左对齐并缩进两个汉字。

5.鉴于本刊区别于其他学刊图文特色 建议作者供稿时提供文章相关图片及作者照片,并确保图像精度。

6.文末标出作者单位及职称(或学位、职务),若有多个作者,用分号隔开;

7.注释一律采用尾注形式。注释二字,用小5号黑体。注释条目各项顺序依次为:作者姓名、冒号、《文章标题》、逗号、《刊名》某年第几期(《书名》第几页,某年版),用小5号楷体。

8.为节约篇幅,一般采用注释形式的文章,不再单独一页设立参考文献。

【庖丁解牛】新媒体并不改变传播的内核

 庖丁解牛 7 高贵武 副本.jpg

我自己在反思、在反省,作为一个教师待在学校的象牙塔里,久而久之会形成一个所谓的精英的知识分子优越感。所以我对于新媒体,以及新媒体呈现的东西,对这些网生内容总是或多或少有一些偏见。

但《人生一串》让我改观很大,它不再是粗制滥造的、散乱无意义的,而是品味人生甚至展示情怀的。更重要的是,它的创作过程是有组织、有目的、有匠心的,就像创作人员所说,花了很多时间寻访了上百人,才凝炼出这些故事。这部片子的成功不仅是视觉语言和低姿态的功劳,归根结底还是拍摄技术和艺术追求上的坚持。第二个感觉,看了这部片子之后,我感觉人生比戏剧精彩,生活比烧烤有味。表面上我们在看一部关于烧烤的纪录片,视觉呈现的是烧烤,但它的解说词、它的故事、它所体现出来的主题,真正涉及烧烤不多,还是在品味人生,挖掘生活背后的故事和味道。

那么这部片子为什么让我们觉得好看?好看之后对它还有什么进一步的要求或需求? 进而我们探讨一个更深入的命题,在新的媒体环境之下,纪录片该怎么去进一步发展?

从纪录片的角度来讲,我始终坚持,虽然新媒体创造了很多新的渠道、新的平台,新媒体可以在某种程度上改变传播的方式和路径,但新媒体并不改变传播的内容和实质,也不能改变我们在传播中的感受。白岩松经常举这样的一个例子,过去年轻人谈恋爱,看到心爱的人写的情书的时候,都是非常兴奋、非常激动的。但无论这个情书是手写的还是电脑打的,只要它真正渗透了我们的情感,表达了我们的真情,它的效果都是一样的。所以我觉得今天的媒体环境不管怎么变,传播的内核是不可改变的。

再来回答第一个问题为什么好看?笼统地说,一个好的作品,要能够产生一个好的结果,无非就是这样几个方面,一个就是满足了我们受众的需求,看完之后得到了我们想要的东西;另外一个,激发了我们本能的一些东西,比如观看过程中觉得肚子饿等等;还有就是对我们的心灵激荡。《人生一串》不管是视觉呈现,还是故事架构,不管是人物设置,还是情感宣泄,我觉得都不失为一个好作品,这是我讲的第一点。

第二点,它未来该怎么改进和提升呢?从好作品的衡量上,无非还是这样几个方面,首先是要讲故事,我在看这部片子的时候,有时会觉得遗憾,有些东西其实真的可以再展现得更完整、或者更深入一点,让人物的故事再丰满一些。比如说国外念书回来的儿子为什么就想着要继承父亲的事业,而且还有两个儿子愿意接他的班,这个中间还有很多的故事,不知道出于什么考虑,在片中匆匆掠过。因为这部片子是在网络平台首播的,不用太考虑篇幅或者素材的问题,实际上可以做得更充分一些。

其次,美食的作品,或者说关于食物的纪录片,最后真正呈现出价值的还是文化的内涵。从我们中华文化,特别是饮食文化的角度来讲,我们有特别多可挖掘的东西,可以跟某个地方的地理、地域或者历史结合起来,但《人生一串》在这个方面几乎没有呈现。比如吃老鼠,在这部片子中,有把它称作是老鼠,也有介绍是田鼠。但田鼠和老鼠是不一样的,因为田鼠在中国很多地方是可以吃的,吃田鼠是有很悠长的历史文化在里面。以后要是做第三、第四季的话,在这些方面可以试着去挖掘一下。

最后,还要看人生,要看人性。一部优秀的纪录片看完之后是什么让我们泪流满面,是什么让我们砥砺前行,或者说治愈了我们的心灵?这都是人生折射出来的一种力量,一种精神,一种价值,需要在今后的片子里去挖掘。虽然说对于一个视觉作品,观看先于思考,但从传播学的角度来讲,视觉呈现是第一步,也是浅层次的,真正能够深入人心打动我们的,还是它的价值或精神,真正激荡我们心灵的东西。

关于第三个问题,《人生一串》带来什么启发,或者说在新的媒体环境之下,纪录片该怎么去进一步发展?我在我们的研究生中做了个调查:你们对B站这么感兴趣,我特别好奇内容所占的比重有多大,还是其他的元素更吸引你们?他们的回答是内容,特别是好的内容大概能占到七成左右,另外三成就是新媒体的呈现手段了,比如说弹幕,或者互动,或者网上社群。基于这样的受众喜好,未来发展的话,一个要向受众去靠近,之所以有那么多的弹幕,是受众找到了他们特别想去表达的一些东西。这些呈现手段,背后是靠拢受众的意识,不管哪种媒体都应该有这种意识。基于对受众的分析,我觉得可能在未来的纪录片中,很多历史的、青春的题材,这些都是特别好的点,纪录片生产者可以从中找到爆点。

虽然说媒介的环境有变化,媒体的平台有变化,但是我们对于一个好作品的衡量,对于好作品的评价,它是不会变的。

 

 

上海广播电视台 版权所有 沪ICP备10019291号-3
通信地址: 上海威海路298号 邮政编码: 200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