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广电研究杂志官网  

征稿要求:

1.论文符合本刊宗旨与学术规范,具备较新的学术观点,使用较新的文献资料。评论性文章观点鲜明,语言生动,分析深刻,能够及时反映、探讨学界及业界的热点问题。 

2.所投稿件为作者本人 撰写并未曾在其他刊物公开发表过。    

3.稿件一律用电子邮件附件形式发送到电子邮箱:guangdianyanjiu@yeah.net    

4.附件请用Word文件,并注明文件名及作者名。   

5.稿件篇幅:论文原则上以6000字以内为宜;评论文章控制在1500字左右。    

6.稿件应注明作者的真实姓名、职称(职务或学位)及工作单位、详细通讯地址及邮编、联系电话(手机最佳)和电子邮箱。

 

来稿的处理流程是什么?

1.请勿一稿多投,也不要重复投稿。

2.收到稿件后,本刊编辑部认为符合要求或基本符合要求但仍需修改的,会主动与作者联系。投稿后30个工作日内未收到本编辑部处理意见的,可自行对稿件另作处理。

3.因经费有限,编辑部对特约稿件支付超标稿酬,一般稿件只能略付薄酬。  

 

文章格式有什么讲究?

1.标题。主题用1号黑体;副题用3号宋体。居中。    

2.作者姓名,用四号楷体,右对齐。

3.文本提要,小四号楷体,200字以内;关键词,小四号楷体,3-5个。    

4.正文,用5号宋体。1级小标题用小4号幼圆体,居中;2级小标题用5号黑体,左对齐并缩进两个汉字;3级小标题用5号楷体,左对齐并缩进两个汉字。

5.鉴于本刊区别于其他学刊图文特色 建议作者供稿时提供文章相关图片及作者照片,并确保图像精度。

6.文末标出作者单位及职称(或学位、职务),若有多个作者,用分号隔开;

7.注释一律采用尾注形式。注释二字,用小5号黑体。注释条目各项顺序依次为:作者姓名、冒号、《文章标题》、逗号、《刊名》某年第几期(《书名》第几页,某年版),用小5号楷体。

8.为节约篇幅,一般采用注释形式的文章,不再单独一页设立参考文献。

【业务平台】传承与超越:历史影像学建构与广播电视研究界域展拓

 

历史影像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相关学术研究成果并不多。对历史影像学进行建构并建立一种研究范式,拓展广播电视研究新论域,必须先从基础入手,回答三个问题,即什么是“历史影像学”?历史影像研究与广播电视研究有什么关系?推进历史影像学研究有何社会功用?

 

一、从史料到学科:“历史影像学”的建构

历史影像特指拍摄时间久远并保存下来,拍摄内容主要以记录事实为目的的影像素材。如果从更广义的角度看,所有已完成拍摄的影像,都可称为历史影像。

然而,众多记录社会历史变迁的影像,在历史流变过程中,由于战争、社会动荡等原因,存在内容丢失、源流不清、保存不善、碎片化剪辑等现象。许多新闻影像、风景影像中的地标、人物等内容,拍摄者并未标明,后人须对内容进行研究考证方能应用。因此,亟待加强对历史史影像的分析与研究,并建立有关历史影像研究范式与开发利用综合模式,历史影像学应时而生。

目前,对历史影像的研究已在艺术、历史等多个学科内展开。20世纪早期,德国艺术史大师瓦尔堡的“图像学”提出了影像证史的,并助推历史影像研究发端。1988年,美国学者海登•怀特发表Historiography and Historiophoty[1]一文,宣告了历史影像学研究的正式开启,他解释“Historiophoty”为“the representation of history and our thought about it in visual images and filmic discourse(以我们在视觉图像和电影叙述中对历史的思考呈现历史)”,“Historiography”为“the representation of history in verbal images and written discourse(以语言图像和文本叙述来呈现历史)”。法国年鉴学派学者马克•费罗《电影与历史》是首位把电影作为史料来研究的学者,认为电影一直具有见证历史的功能。[2]华语世界对于历史影像研究起步并不晚,1993年,台湾中兴大学教授周梁楷在《书写历史与影像史学》中,将Historiophoty一词译为“影像史学”[3]。王凌霄从画面品质、运镜交错、视角观点、叙事资源、逻辑脉络等角度解读历史影像进行了论证。[4]王镇富《影像史学研究》[5]较系统的梳理了影像史学的概念和相关理论。吴琼《从影像史料到影像史学》[6]认为当下对影像史料的广泛应用,促进了影像史学的开拓。此外,国内老一辈电影工作者也对历史影像进行了整理,如单万里著《中国纪录电影史》、[7]高维进著《中国新闻纪录电影史》、[8]方方著《中国纪录片发展史》[9]等,对我国的纪录影像的脉络与发展历程进行了梳理与研究。2015年1月10日,全国首届“历史影像研究与社会——首届全国影像史学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师范大学召开,我国历史影像的研究已从单纯的功能研究上升为全面的系统的社会研究。[10]

综上所述,目前学界大都将历史影像作为一种新型史料,正如英国历史学家彼得•伯克认为影像“所提供的有关过去的证词有真正的价值,可以与文字档案提供的证词相互补充和印证。”[11]但若仅作为一种史料,历史影像将囿于提供史证的框架中,但历史影像学要突破这种限定。

历史影像学是一门对于历史影像研究较完整、系统的知识体系,包括历史影像的研究理论、研究方法与实践应用。目前国内学界对于历史影像的研究主要聚焦于影像史领域,注重历史影像的记录功能与史料功能,对于历史影像专题编研、社会市场应用、产品开发等并未进行过多思考,历史影像研究仍有很大的拓展空间。随着学界和社会各界的重视程度与日俱增,历史影像学已成为学界一个研究热点和高地,但仍需加强基础性研究,以夯实历史影像学科发展的理论基础。

 

二、从内容到产品:历史影像研究为广播电视节目注入新动能

广播电视(Radio and Television)是通过无线电波或通过导线向广大地区播送音响、图像节目的传播媒介,统称为广播。只播送声音,称为声音广播;播送图像和声音,称为电视广播。广播电视节目编创,依托于丰富的影像素材,而历史影像是影像素材的重要部分。

历史影像之于广播电视,是素材内容与形式关系。长期以来,历史影像在广电节目(以历史文献类节目为主)以史料旁证的形式而出现。历史影像学发展至今日,要求从宏观上对历史影像进行架构,进行深层次编研与多维度应用,既丰富历史影像的内涵,又拓展历史影像的使用价值。

历史影像作为历史的记录,是一种史料,在历史文献片、纪录片中应用广泛。历史影像具有真实性、稀缺性的特质,能让观众了解过去历史的真实场景,使节目内容更加接近真实历史。譬如1898年来自美国爱迪生公司拍摄的《上海警察》、《上海街景》,是现存最早的上海影像。历史影像学研究以历史影像内容为基础,对历史影像深度挖掘,寻找发现更多的历史镜头,以供节目影片编创。著名纪录片导演陈晓卿曾对影像资料的发掘和运用提出了严格要求:(1)极具震撼的历史镜头,应该是观众从未见到的部分;(2)尽可能寻找重大事件的当事者,这样的历史证言应为观众闻所未闻;(3)最新发现的揭秘史料,此史料应得到学术界公认。[12]陈晓卿所提的三点要求,都要基于历史影像研究带来的突破性发现。

历史影像可作为独立主题编创。留存于世的历史影像极其丰富,关于同一主题,可能存在多种纪录影像,譬如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既有中国电影制片厂摄制的《抗战特辑》,也有日本导演拍摄的《支那事变后方纪录》、荷兰导演伊文思拍摄的《四万万人民》、苏联导演罗曼•卡尔曼摄制的《中国在战斗》等。[13]这些历史影像的利用,要先从整体上对影像的内容与价值进行判定,以此为基础进行节目主题编创。这既是历史影像学研究的方向,也是对历史影像学研究的要求,更是历史影像学的实践性要求。

此外,近代重大历史事件宣传离不开历史影像。电影发明之后,新闻界很早便开始用摄影机摄制新闻,用于新闻报道或电影放映,如五四运动、十九路军抗战、开国大典等历史事件,皆有历史影像存世。许多历史影像也需要继续挖掘,譬如2011年上海音像资料馆发现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任总书记陈独秀、第二任总书记瞿秋白以及出席中共“一大”的代表王尽美、邓恩铭、刘仁静、张国焘等建党初期重要领导人的影像资料,便很好地配合了中共建党90周年纪念宣传活动。[14]而且,这些影像的史料价值、社会意义等仍可挖掘。历史影像学研究的推进,将有助于重大题材历史影像的发现,促进媒体的舆论宣传工作。

历史影像为广播电视节目编创提供史实参照。近代历史影像所记录的社会图景,反映了社会生活的全貌和变迁过程,广播电视节目近现代题材内容的编创,如近现代题材类节目剧中的生活样态、军队着装、枪械、战斗布置等,都有真实影像佐证,可以进行场景复原,尽最大可能还原历史真实。

媒介一个重要功能就是反映人们身处世界的处境和状况,让人们知晓周遭世界的变化,从而为其认知、行为提供判断。历史影像的综合运用是一门系统的学科,既需要理论指导,也需要实践检验。历史影像从内容资料到独立主体产品的发展,我们需要传承历史影像的已有功能,并更新其开发使用模式,为广电领域的发展注入新动能。

 

三、从传承到超越:新媒体时代下历史影像综合研究机制与社会功用

“新媒体”是一个不断更新的概念。当下“新媒体时代”指涉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是指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以后发展起来的新的媒体形态,是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移动技术,通过互联网、无线通信网、卫星等渠道以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机等终端,向用户提供媒介信息和娱乐服务的传播形态和媒体形态的一个新时代。

广播电视新媒体时代需要面对更加垂直通畅的传播渠道、更加丰富多彩的表达展现形式、更加细分的受众群体,更加复杂的社会情境。历史影像研究要在广播电视新媒体时代,关注并解决社会问题,进行理论思考、学术探索、文化借鉴,努力找到适合历史影像发展的新方位,以便发挥其独特的社会功用。

1.新媒体时代历史影像发展应以内容研究为导向,建立历史影像综合研究机制(包括来源渠道采集机制、分析研究机制、开发利用机制)。我国广播电视领域正经历剧烈变革的阶段,网络媒体、移动新媒体快速发展给传统媒体带来了巨大挑战,需要从内容资源的深度挖掘、节目栏目的形式创新、相关制度的创建完善、新技术的引进开发、节目经营策略的改进提升等方面来适应新形势。但不管技术手段如何进步,展示手段如何变化,都是基于素材内容的加工。这要求从采集、研究、开发三方面打造历史影像学的研究团队,建立历史影像的综合研究机制:第一,构建历史影像全球采集平台或渠道;第二,打造一个具有深度编研能力的团队,对大量未知内容的影像进行解读、考证和学术研究;第三,搭建历史影像开发的新媒体平台,锻炼一批适应新媒体传播的历史影像开发团队。

新媒体时代全新的编辑与展示模式,历史影像变得更可触摸、更可编排展现,创新形式的历史影像新媒体产品,以其珍贵的“真实历史”镜头,更易走进普通大众的眼界。正如记录电影之父格里尔逊论在《纪录电影的首要原则》中讲道:“我们相信,原初(或天生)的演员和原初(天然)的场景能更好地引导银幕表现当代世界,给电影提供更丰富的素材,赋予电影塑造更丰满的形象地能力,赋予电影表现真实世界中更复杂和更惊人的事件的能力。”[15]

2.历史影像在城市更新、文化传承中发挥“影像的力量”。历史影像的核心价值在于对历史的记录,它作为一种史料,是一种记忆资源,正快速成为国家记忆体系建设的重要部分。这种记忆资源,在当下的城市文脉传承与文化遗产保护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城市是历史影像记录的重要场域,以上海为例,其作为外国摄影师来华第一站并进行了大量拍摄,这些是我们探寻上海早期城市面貌、寻找城市记忆和传承城市文脉重要的资料,也是广播电视节目编创重要的故事来源。

3.做好新时代的记录者。历史影像的特质,可以提供非常强烈的艺术体验,以及它所记录时代和地域的、穿透人心的人类生存景象。历史影像学认为今天的影像便是明日的历史,在当下不断发生的大规模城市更新中,历史影像学研究团队要加强对城市肌理、建筑、社会风俗等领域的全面记录,为明天留下珍贵的历史影像。历史影像比文字更生动、更易于展示、更易被大众接受。留下影像,便是为社会留史,但在记录时代的过程中,必须坚持“真实性第一”的原则。

2017年12月,正逢上海出台《关于加快本市文化创意产业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简称“上海文创50条”),将影视产业作为上海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着力点,焕发中国电影发祥地的新活力,振兴上海影视产业,构建现代电影工业体系,推进全球影视创制中心建设。丰富的历史影像是上海音像资料馆的特色资源,全面记录了近代上海发展的发展历程。社会各界应重视这笔珍贵的历史遗产,加强对历史影像研究的投入,以历史影像学科建构为契机,促进广播电视研究新界域的拓展。

 

(作者单位:上海音像资料馆)

 

 

参考资料

1[] Hayden White, Historiography and Historiophoty, American Historical Review, Vol.93, No.5, December 1988.

2[]马克·费罗著彭姝祎译《电影与历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3】周梁楷译:《书写历史与影像史学》,《当代》1993年第88期。

【4】刘维开主编:《影像近代中国》,政大出版社2013年版,第210-211页。

【5】王镇富:《影像史学研究》,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1年。

【6】吴琼:《从影像史料到影像史学》,《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学刊》2013辑刊。

【7】单万里:《中国纪录电影史》,中国电影出版社2005年版。

【8】高维进:《中国新闻纪录电影史》,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3年版。

【9】方方:《中国纪录片发展史》,中国戏剧出版社2013年版。

【10】吴琼、危文瀚:《“历史影像研究与社会——首届全国影像史学学术研讨会”综述》,《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学刊》(2015)。

【11】[英]彼得·伯克著,杨豫译:《图像证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65页。

【12】王镇富:《影像史学研究》,山东大学2011届博士学位论文,第43页。

【13】高维进:《中国新闻纪录电影史》,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3年版,第30~41页。

【14】翁海勤:《陈独秀、瞿秋白等早期珍贵影像发现记》,《档案春秋》2012年第7期。

【15】[英]约翰格里尔逊:《纪录电影的首要原则》,单万里主编《纪录电影文献》,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年版,第501-502页。

 

 

上海广播电视台 版权所有 沪ICP备10019291号-3
通信地址: 上海威海路298号 邮政编码: 200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