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广电研究杂志官网  

征稿要求:

1.论文符合本刊宗旨与学术规范,具备较新的学术观点,使用较新的文献资料。评论性文章观点鲜明,语言生动,分析深刻,能够及时反映、探讨学界及业界的热点问题。 

2.所投稿件为作者本人 撰写并未曾在其他刊物公开发表过。    

3.稿件一律用电子邮件附件形式发送到电子邮箱:guangdianyanjiu@yeah.net    

4.附件请用Word文件,并注明文件名及作者名。   

5.稿件篇幅:论文原则上以6000字以内为宜;评论文章控制在1500字左右。    

6.稿件应注明作者的真实姓名、职称(职务或学位)及工作单位、详细通讯地址及邮编、联系电话(手机最佳)和电子邮箱。

 

来稿的处理流程是什么?

1.请勿一稿多投,也不要重复投稿。

2.收到稿件后,本刊编辑部认为符合要求或基本符合要求但仍需修改的,会主动与作者联系。投稿后30个工作日内未收到本编辑部处理意见的,可自行对稿件另作处理。

3.因经费有限,编辑部对特约稿件支付超标稿酬,一般稿件只能略付薄酬。  

 

文章格式有什么讲究?

1.标题。主题用1号黑体;副题用3号宋体。居中。    

2.作者姓名,用四号楷体,右对齐。

3.文本提要,小四号楷体,200字以内;关键词,小四号楷体,3-5个。    

4.正文,用5号宋体。1级小标题用小4号幼圆体,居中;2级小标题用5号黑体,左对齐并缩进两个汉字;3级小标题用5号楷体,左对齐并缩进两个汉字。

5.鉴于本刊区别于其他学刊图文特色 建议作者供稿时提供文章相关图片及作者照片,并确保图像精度。

6.文末标出作者单位及职称(或学位、职务),若有多个作者,用分号隔开;

7.注释一律采用尾注形式。注释二字,用小5号黑体。注释条目各项顺序依次为:作者姓名、冒号、《文章标题》、逗号、《刊名》某年第几期(《书名》第几页,某年版),用小5号楷体。

8.为节约篇幅,一般采用注释形式的文章,不再单独一页设立参考文献。

与人民同心 与国家同进 与时代同行 续写主流广电的光荣与梦想

 宋炯明.jpg

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却纠缠不去,带来的危机强度之大、范围之广,前所未有,考验着我们的基础实力和应变能力。

面对危机,我们能否冲锋在前、勇担责任,放大主流广电的舆论引导力?面对危机,我们能否心系人民、应时而变,提升主流广电的节目创新能力?面对危机,我们能否保持定力、修炼内功,壮大具有核心价值的头部内容生产力?面对危机,我们能否胸怀大局、目光长远,把准时代的脉搏,自觉提高把握新机遇的战略判断力,把媒体融合推向纵深发展?

在这里,我要与大家分享的是上海广播电视台在疫情之下努力化危为机的探索和实践。

一、与逆行者同步,坚定提升主流广电的舆论引导力

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极大地考验着媒体的新闻专业能力。上海台凭借其多年一贯秉持的新闻立台理念,在此次防疫抗疫新闻报道中凸显了专业优势。

我们是全国第一家报道疫情的媒体。旗下财经专业媒体第一财经在第一时间现场调查并和武汉市相关部门电话确认后,于2019年12月31日10时16分率先在一财网端刊发相关稿件,成为国内主流媒体疫情报道的首发之作。

我们是全国首批向武汉派驻报道组的媒体之一。疫情暴发之后,跟随“逆行者”的步伐,我台于除夕之夜即派员跟随全国首批援鄂医疗队赴汉,前后派出四批包含9位广播电视记者摄像和13位纪录片摄制人员的工作团队,深入武汉抗疫一线,确保了新闻报道的一手来源、真实可信,与坚守在后方的新闻工作者一起,持续推动“7×24”小时信息流,打造疫情防控的全媒体权威发布平台。

我们推出省级卫视中最大体量的防疫抗疫新闻版面。东方卫视从1月27日起紧急加开《全力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特别报道》和《名医话养生》防控疫情特别直播节目,并汇同《看东方》《午间30分》《东方新闻》等新闻栏目形成覆盖全天的早、中、晚、夜“新闻纵贯线”,每天平均播出时长5.72小时,成为防疫抗疫新闻播出版面最长、播出频次最多的省级卫视。根据总局“中国视听大数据”反馈,东方卫视《看东方》《东方新闻》以及《全力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特别报道》均位列五大卫视中同时段第一,其及时性和权威性得到受众认可,也多次获得总局的肯定。

我们打造的抗疫短视频全网刷屏。我台在短视频上全面发力,在疫情最高峰全平台生产相关短视频逾3000条,全网流量突破40亿,其中单条点击量过亿的短视频4条。1月29日,上海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张文宏说:“一线岗位全部换上党员,没有讨价还价!不能让老实人吃亏!”这条原创短视频系我台全网首发,全网流量突破4亿,可谓张文宏成为广大网友信赖的“硬核医生”的“引爆点”之一。

我们的新媒体传播取得突破性进展。由于电视新闻与全网传播的联动,在抗疫关键时期,东方卫视凭借30亿全网浏览量,成为省级卫视涨粉速度第一平台,看看新闻Knews疫情报道全网传播量突破21.4亿次,位居全国省级广电媒体第一阵营。第一财经网端总点击量突破22亿,凭借大密度、前瞻性的防疫抗疫报道脱颖而出。作为抗击疫情报道“声”力军的上海新闻广播,其“云”收听的表现也相当亮眼,融媒体云端点击量位居全国省级电台之首。可以说,对新闻立台理念的长期坚守,确保了上海台在危急时刻冲锋在前,不失声、不跟风、不盲动,在复杂舆论场有力担当起公众安全的“守望者”和防疫抗疫信息的权威发布者。

在“人人都有麦克风”的互联网时代,当主流专业媒体的“老先进”遭遇互联网异军突起的“新对手”之时,我们一度产生过自我怀疑。但是,通过抗击疫情这一仗,作为主流专业媒体的我们坚定了自信。因为我们有更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更清晰的主流价值观,更严密的组织架构,更强大的资源调配能力,更权威的媒体调查权,更训练有素的新闻专业能力。

只要我们坚持专业追求,坚守社会责任,危机时刻,也就必然成为我们展现实力的高光时刻。当然,前提是,这份实力我们是否还始终拥有?这份专业追求和社会责任我们是否始终在坚持坚守?

 

二、与人民同心,坚定提升主流广电的节目创新能力

沧海横流,方见“媒体”本色。无论是在疫情肆虐的高峰,还是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当下,作为上海的主流广电,我们更加坚定以人民为中心的本色,更加坚定人民至上的理念,以受众需求为先,调用全台资源,调整节目版面,激发主流广电的节目创新能力。

在全民抗击疫情的初期,面对陷入恐慌的民众,我们不仅调动旗下《名医话养生》《活过100岁》《名医坐堂》《X诊所》等一批科普养生栏目推出疫情特别节目,而且加快了节目研发和技术创新。第一财经商业数据中心(CBNData)将地图与病例大数据结合,快速于2月6日上线“防疫地图”,为用户提供最直观的疫情查询服务,上线一周,日活用户数即超过2000万,一个月内总访问量达到2.1亿。

面对无法正常回到课堂的学生,我们不仅调动丰富的频道资源,为青少年打造专属特色节目和版面,还迅速承接上海市教委开办“空中课堂”的任务。在广电总局的大力支持下,我台为全市中小学12个年级共143.5万学生,开通12个直播频道及重点课程点播专区,最大限度满足全市中小学生的学习需求。在“大屏为主、网络为辅”的空中课堂授课中,电视大屏在维护上课仪式感、保护学生视力、方便家庭督导等方面优势显著,通过我台旗下多个终端大屏观看“空中课堂”直播的学生数量占总数的93%。这种压倒性优势告诉我们,电视大屏仍然具有不可替代性。

面对疫情期间长期宅家的民众,我们加速推动电视节目创新制作。从地面频道到上星卫视,一批“云制作”“云模式”的新型观众互动节目快速登录荧屏,为电视机前的观众疏导心情、传递欢乐。东方卫视连续推出“云欢聚”的《今晚生活秀》、“云相亲”的《中国新相亲》、“云喜剧”的《云端喜剧王》、“云吃饭”的《亲爱的,来吃饭》等节目,构成了中国电视版面上第一个“云节目带”。其中《云端喜剧王》更创下全国云录制节目收视第一。

抗疫与创新,相伴相随。在疫情防控常态化之下,为了满足人们对品质生活的追求,刺激经济全面复苏,我们着力探索电视直播带货的“东方模式”,在淘宝直播、苏宁直播、抖音、快手等渠道建立入口,成为省级卫视中带货直播间推进最快的平台之一;配合上海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我们推出“2020五五购物节”全球大直播,成为“上海购物”新名片的最强辅助,在4小时直播中汇集了阿里、拼多多、东方购物等电商平台,创造了89亿元的预售天价;我们以“综艺品牌+商业品牌”的“双牌共振”模式带货上汽新款车型,当晚59城收视率排名同时段第一,网络直播观看人数达到649万,开启“电视电商”新业态。

实践证明,越是重视受众需求并坚持创新赋能的媒体,越能收获受众的关注和信任。第一季度,上海广播电视台成为晚间收视份额最高的省台,旗下各频道在上海地区的全天和黄金时段收视率较去年同期均有上涨,其中东方卫视增幅达到100%。而整个上半年,东方卫视在实现省级卫视收视保二争一的同时,以CSM35城全天收视增幅78.4%、黄金时段增幅119.6%,拿下省级卫视增速第一。

 

三、与国家同进,坚定提升头部内容生产力

此次疫情期间电视平台的强势回归,充分证明内容为王依然不过时。而背负国家使命的主流广电媒体,面对全球疫情冲击下愈加充满不确定性的世情、国情,更应保持定力、修炼内功,坚定提升头部内容生产力,深入实施“新时代精品工程”,为国家写史、为民族铸魂。

疫情之下,我们加速挖掘创制抗疫题材精品力作。我们凭借纪录片制作的雄厚实力,向武汉抗疫一线派出13人的纪录片摄制团队,第一时刻记录珍贵镜头和画面,由此创制的纪录片《人间世》抗疫特别节目,一经问世就获得多方点赞;我们在总局的指导下,联合湖北广播电视台,还将在下半年推出6集纪录片《江城》,用国际语态客观记录中国战疫实况;我们还推出了首部展现各行各业抗击疫情的系列微纪录片《城市的温度》、首部全民合拍的抗疫题材长纪录片《温暖的一餐》,以及《生命日记》《方舱》《上海日记》等多部抗疫纪录片,从不同视角记录这段特殊的历史;我们不仅创制了《特殊房客》《金银潭24小时》等多部抗疫广播剧,还在总局大力组织和指导下,集结了国内现实主义题材创作领域的优秀编剧、导演和一线演员,全力筹拍“时代报告剧”《在一起》,生动展现全民抗疫的中国故事,该剧目前已经完成了8个单元故事的拍摄,计划今年国庆期间在一线卫视和互联网平台同步播出。

疫情之下,我们的大型活动第一时间恢复演出,还创下多个第一。4月,我们联合全球近百位音乐家,推出规模空前的线上音乐会“用音乐温暖世界—世界地球日特别直播”,创下古典音乐界历史纪录;5月,我们举办发生疫情以来全国第一场大规模户外古典音乐现场演出《辰山草地音乐节》;6月,我们推出剧场复工后上海第一场话剧演出《热干面之味》;7月,我们制作出品全国首部抗疫音乐剧《那年那时那座城》,举办疫情以来全国也可能是全球第一场带观众的大型室内流行音乐演出“《东方风云榜》颁奖盛典”。

疫情之下,我们实施“新时代精品工程”的节奏不断不乱,有序推进。围绕“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这一贯穿全年的宣传主题,我们正重点打造三部纪录片《并肩的地方是晴天》《小康中国》和外宣纪录片《行进中的中国》,并立足主旋律精品大剧《大江大河》的成功创制经验,将在今年年底推出《大江大河2》。围绕“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国家战略,我们继续遵照中宣部领导指示,继《长江之恋》大型媒体项目之后,联合江苏、浙江等长三角兄弟台力量,共同打造集全媒体新闻行动、4K纪录片、高端论坛为一体的《太湖之恋》大型媒体项目,在疫情缓和的3月就恢复了项目的拍摄创制。围绕“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我们创制了纪录片《不动摇—浦东开发开放纪实》。围绕“建党100周年”这一明年重大主题,我们提前规划,已经有了一定规模的项目储备,将联合龙华烈士纪念馆打造广播剧《龙华颂》和纪录片《革命者》,将重磅推出系列纪录片《理想照耀中国》、品牌节目《闪亮的名字》10集特别节目,还将创制《战上海》《功勋》两部电视剧和一部动画电影《七月黎明》,隆重献礼“建党百年”。

这些重大项目,无不紧扣重大节点,响应国家战略,凸显上海特色,传递中国精神。在国际形势波诡云谲、全球疫情持续蔓延的当下,全力打造这样的精品力作,深入实施“新时代精品工程”,既是完成国家交托的重大使命,也是主流广电危中寻机、转危为机,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内在需求。

 

四、与时代同行,坚定提升把握新机遇的战略判断力

2020上半场,我们经受住了疫情的考验,我们看到电视收视在上涨,电视文化在复兴,但我们也深知不能为表象所迷惑。站在时代大变革的关键点上,我们必须提升把握新机遇新变化的战略判断力,胸怀大局、审时度势,继续坚定推进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

从行业层面看,5G时代的来临正在引发新一轮技术创新,5G、4K、物联网、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将为广电行业带来无限可能;从地域层面看,上海在国家新一轮发展中作为排头兵、先行者,正全力推进总书记交办的三项重大任务,这是新时代国家赋予上海新的战略机遇;从国家层面看,当代中国正经历着我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也正在进行着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从世界层面看,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蔓延全球的疫情正在加剧不稳定因素,世界格局正在酝酿新一轮的洗牌。

历史表明,社会大变革的时代,一定是媒体大发展的时代。从上海电视台发展史来看,我们从全国最早的省级电视台起步,创造了业界多个第一,中国大陆第一条电视广告、第一台电视春晚、第一家电视购物频道、第一个外语专门频道、第一家文化类上市公司等等。我们的每一次改革创新,都是赶上了国家发展、上海发展、行业发展的大好时机,都是把准了时代的脉搏,抓住了时代的机遇,打开了一番新天地。

因此,站在当下大变革的风口浪尖,我们必须抓住新的历史机遇,顺应全媒体时代的“大趋势”,写好媒体融合发展的“大文章”。

我们将以BesTV+流媒体战略为引领,带动我台在5G时代整体转型。当互联网视频媒体发展进入平台期,流量入口分散、流量红利见顶之后,盘活存量的“流媒体模式”成为传统广电实现转型的重要探索路径。我们将借助5G、AI等技术发展提供的机遇,借助上海在线新经济的发展势能,以倡导品质生活方式为主打概念,全面整合我台和东方明珠上市公司的内容生产、渠道终端、用户数据,充分发挥我台丰富的都市资源和品牌影响力,提供跨平台、跨终端的内容服务,打造一个重点面向都市成熟人群的BesTV+流媒体平台,为用户提供5G环境下“内容即消费,所见即所得”的视频消费新生态。

我们将主打“智慧广电”战略,借助“智慧媒体制播应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重点实验室”的建立,联合国内外一流的科研单位、高校、行业领先企业等技术合作伙伴资源,开发适应媒体业务场景和需求的新技术产品,为传统广电的转型深化提供技术支撑。

我们将试水超高清产业,在最新开播4K超高清数字频道“欢笑剧场”的基础上,依托自身内容、技术以及东方明珠上市公司的优势,在4K内容生产、8K精品创制上全面发力,打造一个超高清内容集成播出分发平台、一个产业投资基金、一个5G+8K实验室和一座东方智媒城,不断拓展下一代视听娱乐发展新领域。

我们深知,时代大潮浩浩荡荡,媒介的迭代势不可挡,作为渠道和终端的传统广电媒体终将迁移和进化。但是,当我们把目光投向深邃的历史和久远的未来,当我们把媒体的发展与时代的发展联系起来,我们就能获得一种植根时代厚土的自信,就能获得一种我辈不孤的激励。只要我们坚持与人民同心,与国家同进,与时代同行,我们就会有“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的豪气,和“会当水击三千里”的胆气,我们就能毫无畏惧面对当前的一切困难和挑战,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续写新时代主流广电的光荣与梦想。

 

上海广播电视台 版权所有 沪ICP备10019291号-3
通信地址: 上海威海路298号 邮政编码: 200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