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广电研究杂志官网  

征稿要求:

1.论文符合本刊宗旨与学术规范,具备较新的学术观点,使用较新的文献资料。评论性文章观点鲜明,语言生动,分析深刻,能够及时反映、探讨学界及业界的热点问题。 

2.所投稿件为作者本人 撰写并未曾在其他刊物公开发表过。    

3.稿件一律用电子邮件附件形式发送到电子邮箱:guangdianyanjiu@yeah.net    

4.附件请用Word文件,并注明文件名及作者名。   

5.稿件篇幅:论文原则上以6000字以内为宜;评论文章控制在1500字左右。    

6.稿件应注明作者的真实姓名、职称(职务或学位)及工作单位、详细通讯地址及邮编、联系电话(手机最佳)和电子邮箱。

 

来稿的处理流程是什么?

1.请勿一稿多投,也不要重复投稿。

2.收到稿件后,本刊编辑部认为符合要求或基本符合要求但仍需修改的,会主动与作者联系。投稿后30个工作日内未收到本编辑部处理意见的,可自行对稿件另作处理。

3.因经费有限,编辑部对特约稿件支付超标稿酬,一般稿件只能略付薄酬。  

 

文章格式有什么讲究?

1.标题。主题用1号黑体;副题用3号宋体。居中。    

2.作者姓名,用四号楷体,右对齐。

3.文本提要,小四号楷体,200字以内;关键词,小四号楷体,3-5个。    

4.正文,用5号宋体。1级小标题用小4号幼圆体,居中;2级小标题用5号黑体,左对齐并缩进两个汉字;3级小标题用5号楷体,左对齐并缩进两个汉字。

5.鉴于本刊区别于其他学刊图文特色 建议作者供稿时提供文章相关图片及作者照片,并确保图像精度。

6.文末标出作者单位及职称(或学位、职务),若有多个作者,用分号隔开;

7.注释一律采用尾注形式。注释二字,用小5号黑体。注释条目各项顺序依次为:作者姓名、冒号、《文章标题》、逗号、《刊名》某年第几期(《书名》第几页,某年版),用小5号楷体。

8.为节约篇幅,一般采用注释形式的文章,不再单独一页设立参考文献。

“我爱在纪录片里看到的活生生的人”

 伍德.jpg

【编者按】
2016年,迈克尔·伍德创作的讲述中国历史的纪录片《中国故事》(The Story of China)在英国引发了关注,该纪录片向西方世界重塑并传递了真实的中国形象。2018年,伍德联合解读中国工作室,共同策划推出纪录片《中国改革开放的故事》。2020年4月6日,英国BBC电视台播放了一部纪录片《杜甫:中国最伟大的诗人》(Du Fu: China’s Greatest Poet)。迈克尔·伍德以杜甫一生的坎坷经历和诗歌创作为线索,重走杜甫生前的足迹,追溯了诗圣波澜壮阔而又颠沛流离的一生。

第26届上海电视节邀请他就新形势下如何“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进行分享。

 

历史就是我们当下文化生活的一部分

拍摄关于文化历史的纪录片,有各种各样的拍法。你可以向观众展现作品、艺术品、画作,也可以采访一些知名学者。我更喜欢让观众在片中见到普通的中国人—他们本身就是活生生的文化。因为对我来说,历史就是我们当下文化生活的一部分。

几年前我们在中国拍摄《中国故事》的时候,就见到很多普通人,说书人、路人、老人,在纪录片里能看到很多中国的普通人,英美观众对此也很喜欢,因为他们认为普通人使得电视内容更加丰富而且充满活力。在拍摄过程中,我发现中国人民非常热爱和喜欢谈论中国文化和历史。在去杜甫草堂拍摄之前,我们已经预想到,一定会在那里碰到很多热衷杜甫诗歌的人,虽然不知道会偶遇谁,不确定会发生什么,但是我相信一定会有一些很棒的内容可以拍摄下来,特别是在中国。所以在拍摄前我们只做一些松散的规划,然后到实地,开机拍摄,有时候魔法就会发生。

我在拍摄《中国故事》时,常常有这样的魔法时刻。比如我们去开封,走到古旧的巷子里。大家如果看过《中国故事》的话,会知道关于开封建城,有一个传说:两个小男孩被放在篮子里,他们就是开封的创城祖先。我们在开封胡同里行走的时候,看到一位老人,穿着一个背心,躺在竹床上读书,我们问:你听说过开封创城祖先那两个小孩的故事吗?他一听,马上站起来,绘声绘色地把传说讲给我们听。这就是现场拍摄的魔力了。

 

每一部纪录片都是一场冒险旅程

我们希望,历史与今天能交相辉映。杜甫的人生跌宕起伏,经历了“安史之乱”。他的人生历程反映在他的诗作中。所以我们觉得最好的办法是跳上巴士,在他的故地,跟随他的脚步,来复制一遍他的旅程。这样一来,对影视工作者来说,就有了更多动态拍摄的可能。我作为纪录片的主持人也可以动起来,每到一地就和当地人进行互动;摄影师也可以移动起来,他的镜头不是静止的。这是最好的讲述一个历史人物的方法。我们每一部纪录片都是一个旅程,甚至可以说它是一场冒险。

 

中国人就是中国故事的宝库

中国到处都有鲜活的历史。中国人对他们的文化记忆深刻而丰富。有些学者说,历史断了,我们这代人是最后一代能够记得以前的文化传承以及历史故事的了,我对此并不认同。比如我们去贵州拍摄的时候,发现一些当地人对他们的历史文化的积累非常丰富、细致,他们有家族传说,有家谱,有口口相传的故事等等。所以我认为历史不一定由历史学家承载,中国的历史在很大程度上通过普通人传承至今,中国人本身是活生生的历史。今天给到我的题目是“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我想在这里表达的是:中国人就是中国故事的宝库,我们要和活生生的中国人交往。不要以为这些故事都消失了,不,它们没有消失。所以我们作为当代的纪录片创作者在做历史纪录片时,这点意识很重要。

 

除了寓教于乐,还有同理心——历史纪录片的黄金标准

我认为纪录片最伟大的目标在BBC创始人100年前创建BBC的时候就说出来了,他说:如果你制作的节目能够给观众知识、起到教育作用,同时又能寓教于乐的话就非常好。我补充一句,如果你能把片子拍摄得非常美,给观众看他们之前没有看到过的东西也非常好。我拍的第一个关于中国的纪录片是1989年,那时候我们到了中国,拍摄关于中国古代文化的题材。这个纪录片上映之后我收到一封美国来信,是一位住在得克萨斯州的女士写来的。她说我必须要写这封信,因为在看这部纪录片之前,我从来没有梦想到过,这样美好的器物居然真的存在。作为一个纪录片的制作人,能够得到这样的反馈真是非常愉悦。

电视节目通常瞬间即逝,但是拍摄出好的纪录片,可能会让它有持久效应,比如说很久过去了,学校的孩子们还在观看你拍摄的纪录片。我再补充一点,这是我个人的目标。

我们正生活在一个全球化的世界里。《中国故事》和《杜甫》这样的纪录片放映之后,给我们来信的粉丝既有中国观众也有英国观众。正如在杜甫草堂的经历教给我的一样,不管走到世界哪个角落,都会碰到渴求知识、热爱文化的人。《中国故事》系列纪录片是个很大的项目,历时三年,开拍前我们开了一个会,我跟同事们说了,我希望除了历史方面可以厘清和搞定,最关键一点是,希望拍摄中体现出同理心,我们对中国、中国历史、中国人民的情感和温度。你知道有的西方人和中国之间可能会有一定距离感,特别是目前,可能会增加一些冷淡感,可是我觉得,对中国人的同理心非常重要。这么多年我一直来往于中英之间,我爱中国的人,我希望观众看到我的纪录片之后也会有这样的想法,说“我爱纪录片里看到的活生生的人,我希望我也能够去到那里”。

对我来说,同理心在纪录片的拍摄中最重要。

 

上海广播电视台 版权所有 沪ICP备10019291号-3
通信地址: 上海威海路298号 邮政编码: 200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