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稿要求:
1.论文符合本刊宗旨与学术规范,具备较新的学术观点,使用较新的文献资料。评论性文章观点鲜明,语言生动,分析深刻,能够及时反映、探讨学界及业界的热点问题。
2.所投稿件为作者本人 撰写并未曾在其他刊物公开发表过。
3.稿件一律用电子邮件附件形式发送到电子邮箱:guangdianyanjiu@yeah.net
4.附件请用Word文件,并注明文件名及作者名。
5.稿件篇幅:论文原则上以6000字以内为宜;评论文章控制在1500字左右。
6.稿件应注明作者的真实姓名、职称(职务或学位)及工作单位、详细通讯地址及邮编、联系电话(手机最佳)和电子邮箱。
来稿的处理流程是什么?
1.请勿一稿多投,也不要重复投稿。
2.收到稿件后,本刊编辑部认为符合要求或基本符合要求但仍需修改的,会主动与作者联系。投稿后30个工作日内未收到本编辑部处理意见的,可自行对稿件另作处理。
3.因经费有限,编辑部对特约稿件支付超标稿酬,一般稿件只能略付薄酬。
文章格式有什么讲究?
1.标题。主题用1号黑体;副题用3号宋体。居中。
2.作者姓名,用四号楷体,右对齐。
3.文本提要,小四号楷体,200字以内;关键词,小四号楷体,3-5个。
4.正文,用5号宋体。1级小标题用小4号幼圆体,居中;2级小标题用5号黑体,左对齐并缩进两个汉字;3级小标题用5号楷体,左对齐并缩进两个汉字。
5.鉴于本刊区别于其他学刊图文特色 建议作者供稿时提供文章相关图片及作者照片,并确保图像精度。
6.文末标出作者单位及职称(或学位、职务),若有多个作者,用分号隔开;
7.注释一律采用尾注形式。注释二字,用小5号黑体。注释条目各项顺序依次为:作者姓名、冒号、《文章标题》、逗号、《刊名》某年第几期(《书名》第几页,某年版),用小5号楷体。
8.为节约篇幅,一般采用注释形式的文章,不再单独一页设立参考文献。
沪语节目和沪语播音:在坚守中新生
长期以来,人们对于广播电视节目,大多习惯于以内容进行分类,比如分为:新闻节目、音乐节目、少儿节目、戏曲节目、农业节目、体育节目等等。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无论是普通话还是方言,播出语言从未也无法和其他各种内容分类相提并论,因为语言只是节目的形式和手段,用来辅助内容的传播。而随着方言流失的加速,人们变得越来越关心身边各种传播方言的场合和方式,而以传播为使命的广播电视媒体,尤其是以语音作为主要传播手段的广播节目,自然成了众人关注的焦点之一。将“沪语节目”作为一种独立分类来进行讨论,也是基于这种关注而产生。
一、沪语曾是上海广播语言的主流
回顾上海广播的历史,上海话和普通话一样,长期地、广泛地存在于各类节目中,这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受教育程度和语言习惯是紧密相关的。数千年来,中国普通群众的主要交流语言无疑是地方方言,历史上的“官话”,也仅流行于少部分受教育程度较高的读书或为官人群中。诞生于20世纪20年代的广播媒体,一开始自然也是以地方语言作为主要播音语言。1932年国民政府制定“国语”(即新中国“普通话”的前身)后,以北京音作为基础的国家通行语,才慢慢在广播中开始使用并普及,但限于当时社会的教育普及程度,大部分的普通人,特别是南方人,也不可能马上都能听懂甚至掌握北京语音,况且当时作为主流娱乐而占据广播节目主要内容的各地方戏曲、曲艺,也无不是以各地方言为核心语言,广播节目的方言比例可想而知。直到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几轮大规模扫盲运动的展开和195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关于推广普通话的指示》的发布,普通话作为官方推广的语言才开始传播普及,广播电台中,逐渐加强了普通话的比例。我们在这里摘录一段《指示》的原文:
全国各地广播电台应该同各地的推广普通话工作委员会合作,举办普通话讲座。各个方言区域的广播站,在它们的日常播音节目中,必须适当地包括用普通话播音的节目,以便帮助当地的听众逐步地听懂普通话和学习说普通话。
由此可见,到1956年时,各地广播的“日常播音节目”才刚刚开始被要求“适当地包括用普通话播音的节目”,而“当地的听众”也需要“帮助”,才能“逐步地听懂普通话”。
再来看一则材料,1955年的《每周广播节目报》,刊登了作为省级电台的上海人民广播电台每天新闻节目的播出安排:
从预告表中我们看到,仅就最官方、最正式的新闻节目而言,上海话播报比例占据着“大半壁江山”(甚至还包括当时流行的苏联歌曲节目),更别说大量的越剧、沪剧、滑稽、评弹等文艺节目,沪语无疑是当时广播语言的主流,广泛存在于各类型节目中,最多时,上海电台曾有三套频率完全以沪语播出。而在当时,人们也不会特地去关注这一点,因为,一切稀松平常,一切只是为了适应当时的听众需求,为了更好地传播内容。
二、1993年,随着《城乡经济》改版,上海电台方言节目淡出视线
这一种平常,一直持续到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在几十年中,随着普通话的深入普及,听不懂普通话的人群大幅减少,广播中方言的“刚需”也就逐渐减弱,广播中听到沪语的总量不可避免地逐步减少。不过,上海话依然存在于新闻、音乐、农业、戏曲、服务等诸多类型节目中。据统计,截止1987年,仅就上海人民广播电台而言,沪语播音节目大约占全台文字节目的25%。当时在全市范围内举办的“你最喜爱的播音员”评选活动中,得票最多、获得一等奖的是上海电台著名沪语播音员顾超。沪语更多地以一种贴近生活、接地气的广播语言而出现,当时除了常规新闻播报外,《听众信箱》(服务类)、《对农村广播》(后改名《城乡经济》,农业、经济类)、《四季可乐》(音乐点歌类)、《九曲桥》(社教类)等都是以沪语播出并深受听众欢迎的知名栏目,除此之外,大量的南方戏曲曲艺节目依旧始终以沪语播送为主。
1992年,国家语委将推广普通话工作方针调整为“大力推行、积极普及、逐步提高”,并在强化政府行为、扩大普及范围等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此后到1993年《城乡经济》改版为止,上海电台沪语播音节目被大范围中止,有的改为普通话,有的则停播,最尴尬的时候,甚至一些南方曲艺节目,本就以上海方言词汇取名,像独脚戏《白相大世界》、《啥人嫁拨伊》等,播音员报题时,只得完全以普通话按字面来播读,好比把“加油”的英语翻成“add oil”一样,听得人啼笑皆非。而专职沪语播音员则不得不改以普通话来进行播音或主持其他节目。上海电台的沪语节目基本淡出人们的视线,只剩下零星的沪语广播作为点缀。
三、2002年,沪语节目“阿福根”重现上海广播
进入新世纪后,随着方言流失的形势日益严峻、传承保护沪语的呼声开始出现。伴随相关政策的松动,广播节目中开始重新出现了沪语。2002年,上海广电系统再度改革,成立文广新闻传媒集团,多个频率改版重组,原上海电台《对农村广播》节目中的广受群众喜爱的著名小栏目《阿富根》以独立节目的形式重新回到节目版面,更名为《谈天说地阿富根》,成为唯一一档由专业沪语播音员演播的节目,并延续至今。大约从那时起,它在无形中成了人们心目中沪语广播节目的代名词,以至于到今天,附加在这档节目身上的沪语光环早已经超过它原有的农业内容定位。进入新世纪以来,特别是上海广播电视台成立后,沪语节目的生存空间变得相对宽松,除“阿富根”固定播出以外,沪语在上海广播节目中越来越多地以各种形式出现,除原有的戏曲曲艺节目顺理成章地恢复大量沪语主持外,不少节目的主持人也有意识地在节目中穿插使用上海话,有的还以上海话作为节目特色来制造宣传点。如生活话题类的《阿拉上海人》、《男人帮》、《越播越扎劲》;新闻类的《阿拉听新闻》;故事类的《闲话上海滩》、《阿拉讲故事》;财经类的《理财应建中》;体育类的《王小毛体育茄山河》,还有宝山台的《滨江新农村》、《开心过日脚》等等,有的昙花一现,有的坚持多年并小有名气。
以上简要地回顾了上海广播中“沪语节目”的历史沿革。虽然当下广播电视存在着为数不少的上海话节目,而且在网络新媒体逐渐占据传播主导地位的今天,各式各样的沪语传播产品更如雨后春笋,从数量和种类上看,似乎并不亚于五六十年代的媒体的沪语传播环境,但为何人们对传承、保护沪语的呼声和紧迫性依旧在逐年升高呢?恐怕有一个问题值得我们研究——权威性规范的缺位。
四、沪语播音艺术在现代传播语境中的融合尝试
经常会有人提出这样的问题,上海话到底有没有标准?我们究竟应该学习、传承什么样的上海话呢?有人说,电影《花样年华》里的老派上海话抑扬顿挫、委婉动听,现在听不到了;也有人说,语言是发展的,现在大街上人们说的上海话,就应该是新时期上海话的标准。关于什么才是上海话的标准,人们似乎莫衷一是。
其实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首先要分清两个概念,即“说话”和“播音/表演”。因为这两者对运用语言的要求是截然不同的。“说话”是用语言来表意,只要对方听明白就行,对用词、语音的要求并不是很高。打个比方,很多南方人普通话不标准,他们到了外地,用带有地方口音的普通话进行交流,同样能够准确传递语意,一般不会有人指责他们前后鼻音不分、平翘舌音不分等等。但“播音/表演”就不同了,除了表意外,它对每个字的发音准确以及语音的亮度、厚度、音量、节奏、韵律、起伏和感情色彩等都有一定的规范和要求。同样用普通话举例,我们无法忍受一个话剧演员在舞台上用带有口音的普通话进行常规对白,而《新闻联播》的主持人普通话考出一级甲等也是他们最基本的能力。这就是“说话”和“播音/表演”的区别,后者是在前者的基础上提炼并进行一定艺术化后的表现,往往也是前者的规范和标杆,前者具备的是实用价值,而后者除实用价值外还蕴含着美学价值。
从这点来看,无论是普通话,还是上海话,抑或其他方言,都是同理。的确,所有的语言都在不断发展,从“说话”的层面上说,我们不可能也没必要要求21世纪的上海人依旧分清尖团,用几十年前的上海话进行交流。但如果是广播电视播音员,抑或从事沪剧、滑稽艺术的表演者,就必须掌握并遵循沪语“播音/表演”的规范,它对用词、发音的要求都比生活用语要高得多。除了普通话外,恐怕汉语任何一种方言都没有国定标准,但作为国家广播电视从业者,其语言又毋庸置疑地存在着示范作用,而成为人们学习的榜样。几十年来,上海人民广播电台的沪语播音员,从第一代的万仰祖、钱英菲、邓平生,到第二代的顾超、李征、朱慧,再到第三代的叶进、肖玲,他们一脉相承,经过不懈努力,早已树立起了整个社会公认的沪语播音的权威形象,建立起了上海话的行业规范。几十年来,无论是国内外研究方言的学者,还是业内外从事上海话相关工作的各种从业者,如果需要找靠谱的、权威的上海话语音范本,就一定会找上海电台的沪语播音员。上海各个郊县广播站建立后,经常邀请他们前去授课,对播音员进行培训;沪剧院的演员会打电话到电台播音组请教相关发音,一些高等学府或教育机构编写上海话研究著作或教材,也一定会找沪语播音员作为发音录制人。1988年,上海电台还曾采纳英国驻沪总领事的提议,开办了英语沪语教材,为在沪的外籍人士教授上海话,节目由沪语播音员和英语播音员示范对播讲解。1994年,作为中国社会科学院重点项目和“九五”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现代汉语方言音库》录制和编写工作正式启动,前后历时5年,共建立了汉语的40种方言音档,每种方言音档配套录制1小时示范录音,其中的《上海话音档》,正是由上海电台沪语播音员顾超和普通话播音员方舟对播录制。之所以如此,正是因为上海电台的沪语播音在人们心目中的标准和典范地位,它始终坚持着“播音/表演”对语言的美学要求。当然,和普通话标准也会修订一样,沪语播音的标准并非泥古不化、一成不变,只是较之生活中上海话的变异速度来说,它的发展则是缓慢而谨慎的,而始终不变的,是播音主持们在话筒前传递出的语言美!
今天,电台的沪语播音员依然在节目和网络中,尝试用各种适合当代传播节奏的产品来传承、推广沪语播音,比如上海戏曲广播在其微信公众号推出的《沪语朗读者》系列,选取古今中外各种文学名篇,从诗词歌赋到散文小说,经沪语播音员深情朗读,再精心配乐,给人以艺术的享受,也达到了很好的传播效果。在传播手段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希望始终有人能够传承、发展上海人民广播电台建立的沪语播音艺术,把与时俱进的沪语“美”传播到这座城市的各个角落。
(本文作者为上海人民广播电台戏剧曲艺广播副总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