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稿要求:
1.论文符合本刊宗旨与学术规范,具备较新的学术观点,使用较新的文献资料。评论性文章观点鲜明,语言生动,分析深刻,能够及时反映、探讨学界及业界的热点问题。
2.所投稿件为作者本人 撰写并未曾在其他刊物公开发表过。
3.稿件一律用电子邮件附件形式发送到电子邮箱:guangdianyanjiu@yeah.net
4.附件请用Word文件,并注明文件名及作者名。
5.稿件篇幅:论文原则上以6000字以内为宜;评论文章控制在1500字左右。
6.稿件应注明作者的真实姓名、职称(职务或学位)及工作单位、详细通讯地址及邮编、联系电话(手机最佳)和电子邮箱。
来稿的处理流程是什么?
1.请勿一稿多投,也不要重复投稿。
2.收到稿件后,本刊编辑部认为符合要求或基本符合要求但仍需修改的,会主动与作者联系。投稿后30个工作日内未收到本编辑部处理意见的,可自行对稿件另作处理。
3.因经费有限,编辑部对特约稿件支付超标稿酬,一般稿件只能略付薄酬。
文章格式有什么讲究?
1.标题。主题用1号黑体;副题用3号宋体。居中。
2.作者姓名,用四号楷体,右对齐。
3.文本提要,小四号楷体,200字以内;关键词,小四号楷体,3-5个。
4.正文,用5号宋体。1级小标题用小4号幼圆体,居中;2级小标题用5号黑体,左对齐并缩进两个汉字;3级小标题用5号楷体,左对齐并缩进两个汉字。
5.鉴于本刊区别于其他学刊图文特色 建议作者供稿时提供文章相关图片及作者照片,并确保图像精度。
6.文末标出作者单位及职称(或学位、职务),若有多个作者,用分号隔开;
7.注释一律采用尾注形式。注释二字,用小5号黑体。注释条目各项顺序依次为:作者姓名、冒号、《文章标题》、逗号、《刊名》某年第几期(《书名》第几页,某年版),用小5号楷体。
8.为节约篇幅,一般采用注释形式的文章,不再单独一页设立参考文献。
融媒体背景下海派民生新闻的创新思考 ——以《新闻坊》沪语短视频为例
一、全媒体时代《新闻坊》的转型
《新闻坊》于2002年元旦出现在上海的电视荧屏,弄堂邻居王叔叔、李阿姨陪伴观众边吃晚饭边聊新闻。19年来,节目的时长和形式常有变化,但不变的是《新闻坊》一直以来的民生气质和海派特色,紧紧围绕“在你身边”的理念,做最接地气的新闻。近年来,《新闻坊》电视大屏收视保持坚挺,近期平均收视率达到3.9,市场份额超过22%,位列同时段上海地区各频道第一。
在媒体大环境的变革中,“新闻坊”微信公众号表现更为抢眼。2020年,共计近900篇文章的篇均阅读量超过10万,微信号目前粉丝数超过80万,其中18-35岁年轻用户占比超过75%,用户活跃度比肩百万粉丝级大号,位列省级电视媒体微信号第一,上海本地民生微信号第一。
本土化是《新闻坊》的一大特色。演播室的背景布置富有上海特色,主持人的举止言说体现家常气质,节目的内容和编排大多很接地气,其中的沪语特色内容更让观众产生亲切感。由王汝刚担纲的周末版新闻脱口秀《闲话上海》,自2016年3月播出以来,深受市民喜爱。节目以“谈谈身边事,带侬回到老辰光”为定位,成为都市人的集体回忆。这个子栏目延续至今,与近两年的短视频热相结合,不断推陈出新,受到各方关注。此外,秉持着“打开大门办节目”的理念,“大家讲白相”——《新闻坊》的宝宝沪语秀大赛,邀请普通家庭的孩子们讲上海故事、唱沪语童谣,也成为传承上海话、传播上海方言的品牌特色活动。
2021年,新媒体组尝试对全国首档跨平台融媒直播节目《民生一网通》进行新媒体多渠道推送,除“新闻坊”微信号、视频号之外,还在“新闻坊+”小程序里上线“民生一网通”模块,邀请市民共同参与,使这档融媒创新节目具有更强大的社会影响。
在自我创新、不断变革的路上,《新闻坊》逐步摸索到了一些自己的定位、优势和特点,并在学习和比较中不断精进。在《新闻坊》视频号、抖音号等多个平台尝试以沪语短视频的方式,将沪语新闻特色进一步发扬光大。
二、方言类新闻短视频的创新路径
在媒体深度融合的背景下,传统电视节目纷纷转型,很多新闻节目也在尝试突破和变革,出现了较以往不同的节目形态,以提升传统主流媒体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其中,方言类新闻短视频呈现出独特的创新路径。
1.小屏快节奏,直击社会热点
“碎片化”阅读是新媒体时代受众的习惯特征之一,短小精悍的内容使受众在短时间内可获取信息的关键内容。因为全媒体传播平台的建立,受众可以随时随地利用移动手机端获取新闻信息。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主播说联播》到上海广播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上海早晨》,越来越多的新闻栏目尝试在抖音、快手等平台发声,在简短的一分钟时间内,一针见血地评论新闻事件。而《新闻坊》栏目在《闲话上海》“周末脱口秀”基础上全新推出的《闲话上海•上海新闻》沪语短视频也是如此,选择每天版面中最具看点、最有话题性的一条新闻事件,用地道的上海方言来表述,使新闻更接地气、更深入人心。例如:王幸在“老价钿的物事囥囥好”中,介绍了有人因疏忽大意而丢失贵重物品的两则社会新闻,因为采用了沪语的表述,并添加了字幕花字,不仅让受众学会了“脱头落襻”、“木知木觉”、“囥”这些上海话的经典语汇和书面写法,也一下子拉近了节目与受众的距离,仿佛是在和邻居唠家常、“嘎讪胡”。
2.幽默风趣,主播形象个性化
新闻在受众的传统观念中总是严肃庄重的,新闻主播给人的印象也往往是正襟危坐、不苟言笑,然而在网络时代,一本正经的话语已经很难吸引受众的注意力。在《新闻坊》沪语短视频的拍摄制作中,新闻主播们一改往日的风格,开始“释放天性”,用逗趣的表情和幽默的网络话语,像是和老朋友聊天一样谈论热点话题。例如,在《新闻坊》视频号发布的“上海大降温”沪语短视频中,主播黄浩语言生动、表情丰富,提醒大家天冷要注意“两根管子”:水管、心脑血管,并配合动态字幕“冻成单身狗”及活泼的音效等,让受众感受到了节目的亲和力,也渲染了特定的情绪氛围,该短视频转发量达到4000多次。而在主持人自制的“抖音”沪语短视频内容《烧脑沪语》中,主播黄浩、舒怡化身段子手,利用沪语中一些容易混淆的字词或“谐音梗”制作搞笑短视频,例如在《樱桃VS樱花》这条短视频里,出现了樱桃、樱花、樱桃小丸子、樱木花道等都带“樱”字的词语,这些词在上海话里的念法相似却又有细微差别,主持人将这些相近词自编成风趣幽默的段子或者绕口令:“樱桃小丸子”和“樱木花道”在“樱花树”下吃“樱桃”,博取观众一乐的同时,更能教授上海方言、传播沪语文化。其单条点击量最高接近6万。
3.自然亲近,增强与观众黏合度
2020年“进博时间”,央视主播潘涛用上海话朗读《繁花》刷爆朋友圈,让很多上海人笑出了眼泪,尽管潘涛的沪语被网友们笑称是“散装沪语”、“一言难尽”,但不可否认,对于进博会东道主上海而言,这是求之不得的传播效应,它顿时拉近了国内外网友与上海的距离感。甚至《繁花》的作者金宇澄都开玩笑说:“伊(潘涛)应该谈两个上海女朋友。”这就是方言的力量,自然亲近,能让受众产生天然的共鸣。而在2021年新春之际,《新闻坊》的《闲话上海》视频号邀请SMG多位留沪过年的外地新闻主播用上海话给观众拜年,也在网络上引起了强烈反响。来自甘肃的施琰、辽宁的臧熹、四川的雷小雪、山东的徐惟杰、湖北的邢航,用各自或标准、或非标准的沪语祝福大家,让网友听出了日语+韩语+东北话+苏北话的味道,观众为之欢乐开怀。这个创意或许也可看作“海纳百川”的一种另类表达方式。视频转发量超过了17000次,人们在感受方言短视频带来愉悦的同时,也可以更高效地在趣味中“学上海话”。《新闻坊》为喜欢沪语的外地朋友提供了一个平台,也为上海的朋友交流沪语发音提供了一个渠道,大家在观看、关注、转发、点赞的同时,也感受着这座城市的文化底蕴和人文特色。
三、全媒体环境下海派民生新闻的创新思考
1.内容为王,技术融合
新技术的使用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内容。在传播的过程中,尽管技术手段一直在推陈出新,但受众对内容的需求不变。因此,在全媒体时代,应该学会利用新技术去更好地为内容生产服务,为目标受众服务。今后,《新闻坊》的沪语特色内容将继续发扬海派特色,发挥接地气的特长,进一步拉近与受众的距离,依托节目原有的本地优势和节目组对新技术形态的敏感度,从语言风格到内容编排,不断革新内容呈现方式,努力树立自身品牌形象,充分抓住媒体融合契机,实践主流媒体传递新闻、传播文化的使命,实现大小屏联动发展,切实提升节目的影响力。
2.改变传统语态,拓展话语空间
媒体融合催生了新的传播格局,由此引发了传统节目形态的改变。今后《新闻坊》的主持播报及沪语短视频可以在现有的基础上,继续深入改变传统语态,拓展话语空间,包括在用词选择和话语表达上大胆使用网络中最新最热的民间话语,并深入挖掘研究沪语特色,进一步增强受众的认同感,提升节目的可看性和品质内涵。
3.强化沪语传播在城市形象建构中的作用
方言,是地方文化的脐带,也是多元文化的根基。它蕴藏着地方文化独有的基因,是本土文化内在形式最丰饶的构成因素之一。对于民生节目而言,节目中说方言,不仅是出于保护和传承方言文化的媒体责任,也是因为方言最生动、最有辨识度,也最能打动人心。上海话与其所承载的海派习俗和文化底蕴,对于生长在上海、生活在上海的每一个人,都有一种出自本能的亲切和亲近感。因此,近年来出现了宝宝沪语才艺秀大受欢迎、公交地铁实行沪语报站、90后UP主靠推广沪语成为网红等传播现象,作为主流媒体的热播民生节目,《新闻坊》打造沪语特色是职责所在,也是传播城市形象的最佳方式之一。今后,《新闻坊》沪语短视频还可以在记录城市动态、传达城市理念、丰富城市形象、提升城市内涵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渗透到城市的每一个角落,成为外界了解上海的重要途径。
结语
媒体融合催生了新的传播格局,由此引发了传统节目形态的改变,也给主流媒体如何更好地利用传播渠道发挥其自身影响力带来诸多启示。《新闻坊》沪语特色内容改变了传统语态,利用和扩大了节目的品牌影响力,但未来融合发展之路并非一路坦途,而是不进则退。下一步应立足当下新的传播环境,探索新的传播模式,进一步拓展话语空间,用上海人熟悉的乡音,彰显海派文化特色,着力壮大民生新闻的影响力。
(作者单位:上海广播电视台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