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广电研究杂志官网  

征稿要求:

1.论文符合本刊宗旨与学术规范,具备较新的学术观点,使用较新的文献资料。评论性文章观点鲜明,语言生动,分析深刻,能够及时反映、探讨学界及业界的热点问题。 

2.所投稿件为作者本人 撰写并未曾在其他刊物公开发表过。    

3.稿件一律用电子邮件附件形式发送到电子邮箱:guangdianyanjiu@yeah.net    

4.附件请用Word文件,并注明文件名及作者名。   

5.稿件篇幅:论文原则上以6000字以内为宜;评论文章控制在1500字左右。    

6.稿件应注明作者的真实姓名、职称(职务或学位)及工作单位、详细通讯地址及邮编、联系电话(手机最佳)和电子邮箱。

 

来稿的处理流程是什么?

1.请勿一稿多投,也不要重复投稿。

2.收到稿件后,本刊编辑部认为符合要求或基本符合要求但仍需修改的,会主动与作者联系。投稿后30个工作日内未收到本编辑部处理意见的,可自行对稿件另作处理。

3.因经费有限,编辑部对特约稿件支付超标稿酬,一般稿件只能略付薄酬。  

 

文章格式有什么讲究?

1.标题。主题用1号黑体;副题用3号宋体。居中。    

2.作者姓名,用四号楷体,右对齐。

3.文本提要,小四号楷体,200字以内;关键词,小四号楷体,3-5个。    

4.正文,用5号宋体。1级小标题用小4号幼圆体,居中;2级小标题用5号黑体,左对齐并缩进两个汉字;3级小标题用5号楷体,左对齐并缩进两个汉字。

5.鉴于本刊区别于其他学刊图文特色 建议作者供稿时提供文章相关图片及作者照片,并确保图像精度。

6.文末标出作者单位及职称(或学位、职务),若有多个作者,用分号隔开;

7.注释一律采用尾注形式。注释二字,用小5号黑体。注释条目各项顺序依次为:作者姓名、冒号、《文章标题》、逗号、《刊名》某年第几期(《书名》第几页,某年版),用小5号楷体。

8.为节约篇幅,一般采用注释形式的文章,不再单独一页设立参考文献。

英语电视名人专访的国际化表达及互动技巧的实践与思考 —— 以《以色列前总理西蒙•佩雷斯之子专访》为例

 

引言

笔者在上海外语新闻节目《直播上海》中,有幸多次专访外国政要、知名人士及其亲属。西蒙·佩雷斯是以色列的开国元勋,二十世纪杰出的政治家、诺贝尔和平奖得主,在其遗作《大梦无疆:勇气、想象和现代以色列的建立》中文版于2019年9月发布之际,笔者专访西蒙·佩雷斯之子,了解到佩雷斯所见证的以色列建国、发展和壮大的过程,以及不为人知的为父之道。本次访谈在外语频道(ICS)播出的同时,还通过ICS官方新媒体社交平台、微博、微信、脸书和推特进行推广,取得良好的传播效果。该访谈的成功,为进一步做好有特色、有效果的国际传播工作积累了经验,为英语新闻节目提供了一个值得探讨的案例。

 

一、英语电视名人专访的特点和意义

英语电视访谈节目在西方通常具有较高的收视率和广泛的影响力。[1]正如Clayman和 Heritage所言,新闻访谈的参与者默许于问答模式。而电视新闻访谈已经成为当今公共领域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值得从社会科学的角度对其进行研究。[2]

1.用英语进行电视访谈的优势和风险

以英语为母语的传播源迄今为止仍主宰着国际传播并形成“帝国传播”效应,世界上有三分之二的消息来源于只占世界人口七分之一的西方发达国家。世界上每天传播的新闻大约百分之八十来自西方的通讯社。西方发达国家流向发展中国家的信息量, 是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的100倍。[3]

直接用英语进行电视访谈,有助于减少语言的障碍和隔阂,以及有可能产生的翻译误解。使用外国嘉宾的母语或熟知的语言与他们进行深入交流,可以更直观地了解国外政要和知名人士的观点,聆听到他们对中国的评价,更自然地擦出智慧与思想的对话,也能让中国声音在国际舞台上传播得更广。

但用英语进行跨文化访谈也存在一定风险。英语访谈不同于日常生活中的简单交流,而是传播学意义上的专业沟通。它要求节目主持人具有良好的双语背景,努力克服第二语言的天然障碍,避免望文生义和误读。

2.英语访谈节目有效提升对外传播软实力

我国对外广播电视播出机构及国内广播电视的外语频道都担负着“向中国介绍世界, 向世界说明中国”的传播使命。打造跨文化谈话节目品牌, 有助于提升对外传播软实力。 [4]

英语跨文化名人访谈,可最大限度地展现出东西方文化的趋同点和不同点,增进不同政体、文化间的沟通与了解,在平等交流中给予观众启迪。国外政要和名人讲述他们与中国的故事,表达他们对中国真实而客观的评价,可以让观众产生共鸣或思考。此外,英语新闻节目的受众面更广,有助于我们新闻外宣工作的开展。

笔者还在2018年全国两会期间,专访了来自7个国家的8位外交官。这个特别访谈系列 “Diplomatic Insights”“外交官看中国”从驻华外交官的视角,围绕改革开放40周年、“一带一路”倡议、以及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等重点话题,吸引了丹麦、新西兰、土耳其、意大利驻华大使以及土耳其、英国、瑞士、以色列驻沪总领事的积极参与。各驻华使领馆在访谈播出后也纷纷转发到自己的朋友圈以及推特,进博会官方平台进行二次转发推介,有效扩大了“国际传播朋友圈”。

笔者在实践中感到,英语名人专访在推进、实施中有一些具体的步骤、方法和技巧,值得加以总结与研究。

 

二、英语名人专访的前期筹备工作

1.名人背景的调研和成功约访

(1)如何成功约谈境外知名人士

因身份的特殊性,外籍名人通常难以联络,似乎遥不可及。如何得知他们访华、访沪的确切消息,又如何建立关系,并成功约访到这些重要外籍人士?笔者认为,采访前的准备至关重要,外国驻华使领馆、当地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或者对外友好协会、有关国际问题的专家学者和涉外出版机构,以及嘉宾官方网站邮件乃至私人关系等都是行之有效的约访途径。国家级政要或重量级公众人士,可能还需要按照规定进行必要的审批,但一旦采访成功,影响就会非常显著,无论是对传媒机构还是国际传播主体,都十分有益。

(2)背景知识储备是成功访谈的基本功

电视人物专访,无论采访对象是谁,都应认真对待。了解知名人士的信息渠道较多,提前掌握他们的成长背景、工作、人生经历,以及公开发表过的理念和看法……这些要素将帮助采访者找到恰当的切入点。充分的前期背景知识储备,会让采访者在专访时旁征博引、应用自如。

(3)提前请教相关专家,提升采访深度与广度

除了必要的前期阅读,相关的前期采访可以帮助积累更多的专业信息。笔者在电视访谈前采访了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有关以色列问题的上海专家,了解到前总理佩雷斯执政期间在本国的主要政绩和对华外交态度,以及佩雷斯之子的一些人生经历,增加和被采访者的情感连接。专家还预测了他此次中国行的目的,使笔者在面对面访谈时胸有成竹。

 

三、访谈过程中的实践与思考

外国政治名人专访有一定的特殊性,如何确定访谈主题、如何提问、如何把控现场,以及在有限的时间内,怎样获得其对中国媒体的信任,谈到希望涉及的问题……这些都是专访面临的挑战。

1.正式访谈前的暖场部分尤为重要

嘉宾接受访谈,从某种程度上已经表达了愿意对话的态度。但受访者是否愿意分享更多不为人知的故事、细节、观点,正式访谈前的暖场部分尤为重要。

(1)主持人的外在形象关系到节目整体形象

一个发自内心的微笑是最自然、最好的开始。可以学习一句访谈对象的母语,用其家乡话问好,表示对嘉宾的友好和尊重;简短的自我介绍介绍所代表的媒体,真诚地阐述此次采访的目的。电视访谈着装一般以正装为主,从视觉上向嘉宾传递采访的诚意和用心,为接下来的访谈做正向铺垫。以色列的国旗是带蓝色“大卫之星”的蓝白两色的旗帜,笔者在此次访谈时,有意识选择蓝色西服和白色长裤,这些小细节往往会改变嘉宾对访谈者的态度。

主持人的外在形象是节目整体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给观众形成良好的第一印象的关键。塑造良好的外在形象, 是主持人的基本素质体现, 也是保证节目成功的关键所在。” [5]

(2)提升嘉宾的镜头表现力,增加访谈可看性

很多嘉宾虽然在某个领域是专家,但是他们面对电视镜头和闪光灯时也会紧张,采访者应竭尽所能,帮助他们适应环境。有些名人因为工作关系经常面对媒体,可能并不会紧张,但容易重复给出模版式的回复。此时,采访者可以适时引用嘉宾以前在媒体分享过的内容并加以发挥,当被访者感受到你是有备而来,而不是随便抄抄以前的访谈话题,或许可以给出不一样的回答。

2. 把握开场氛围是全片成功的关键

采访的开场非常重要。笔者的做法是,以恰当的提问引导嘉宾,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来分享他们所在领域的专长,或诉诸情感,或简单概括他们在大众及媒体心目中的形象,以此作为开场,再附加最想问的第一个问题。

比如《以色列前总理西蒙·佩雷斯之子专访》的开场:

笔者:您的父亲,西蒙·佩雷斯,不仅是历史的见证者,更是历史的创造者。您能谈一谈您和您父亲的关系吗?他曾对您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

佩雷斯: 如果在你的成长过程中有一个非常强大的父亲,你需要长出自己的筋骨,自己的血肉。我的父亲从不会要求我们去做什么,而是相信我们能发掘出自己的潜能,让我们去追求自己的梦想。我的父亲常常因为国务,与家庭分离。他将自己奉献给以色列。所以从我记事起,我的父亲就一直为服务国家而忙碌,从事着这份高尚的职业。我们一直牢记着,父亲的工作是非常重要的,比我们任何人都重要。在他生命最后十五年,我们变得十分亲近。我们分享了许多想法。我们一起阅读并且讨论感想。我们一起畅谈以色列的未来。我们也谈论各项世界大事。

3.访谈的语言艺术与对话技巧

访谈对象越是有名,主持人就越要挖掘已经被大家熟知的内容以外的故事。人物专访如同小型的人物纪录片,在短短的时间内要迅速提炼出精华,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要通过语言的艺术与对话的技巧层层递进,挖掘故事,提升感悟。比如《以色列前总理西蒙·佩雷斯之子专访》开场后的提问:

笔者:您有一个姐姐一个哥哥,您是最小的孩子。当你们聚在一起,谈起你们的父亲,我相信你们肯定有很多关于父亲的美好回忆。但当你想起他的时候,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是哪件事?

佩雷斯:我们印象最深的就是他经常提起要为更多的人服务,而不是只限于你自己,而且要追求一种有意义的生活。他还经常让我们保持一种乐观的态度,因为虽然悲观的人和乐观的人死去的时候都是一样的,但他们却活出了不同的人生。所以说乐观并不是指单纯、幼稚地看待世界,而是一种工具,它可以帮助你自己和你的国家走向更好的未来。我们还记得他经常让我们进行大量的阅读,他说如果你一天吃三顿大餐,你可能会变得肥胖;但如果你坚持每天读三次书,你就会成为一个智者。

真诚和自然的对话交流是电视访谈的必要, 控制恰当的语速、音调也是在访谈中尤其是在英语访谈中一个重要的技巧。非母语使用者往往倾向于用较快的语速来显示语言的流利程度,但过快的语速,会让嘉宾和观众迷失方向,或听不清、记不住我们所阐述的想法和提出的问题。此外,凡事如果可以再追问一个为什么,也许更好的回答就会出现在这里。

(1)开放式的提问依然是黄金法则

名人访谈的问题的设计应保持简介明了,可以由浅入深,保持真实和客观的态度。以开放式的提问给嘉宾开放式回答的机会,避免问“是或不是”的问题仍然是黄金法则。除了提问,聆听也非常重要,在嘉宾进行观点阐述的时候尽量不要打断对方,如果嘉宾跑题了,或在不断重复同一个观点,采访者可以在适当的节点接话,把握主动权,引导嘉宾,帮助他们再次整理思绪进入到下一个问题。如果嘉宾不能给予采访者满意的回答,可换一种方式提问,以得到想要的答案。

(2)尖锐、敏感问题的最佳提问时机

电视人物访谈的风格可以是亲和大气,具有专业性和感染力;也可以是尖锐直截,显示洞察力和敏锐度。用心的问题设计,可使嘉宾在很短的接触时间里,愿意分享更多的不为人知的故事。

专访接近尾声时,一般是嘉宾最放松的时刻,笔者认为,这是在受访者放下戒备心时最好的提问时机,可以得到一些最开始提问时得不到的回答。比如《以色列前总理西蒙·佩雷斯之子专访》的问题铺垫:

笔者:你的父亲比任何其他以色列领导人来中国的次数都要多。习近平主席说他的去世对中国来说是失去了一位老朋友。那么(你认为)他希望看到未来的中以关系走向何方呢?

佩雷斯:我父亲的梦想就是世界上所有的国家都能在这个科技主宰的时代紧密合作,从而解决所有由人类自身制造的各种威胁,比如气候变暖、恐怖主义、全球化经济,以及被迫逃生的难民。

此外,好的电视访谈是会留给人们回味和思考的,嘉宾在节目中的真实情感的流露也确实能使很多受众为之动容,能在某种程度上提高节目的视听率。因此我在这次访谈临近结束时也做了些尝试:

笔者:他会说他小时候的梦想不是成为以色列的总统,而是成为一位牧羊人或是一名诗人。我相信,他的这些愿景都实现了。

佩雷斯:是的,他写了很多诗,也做了一个“放羊人”,可以说他是一个知识分子,一个建造者和创造者。我不认为他只是一个有远见的政治家或是领导人,更确切地说,他是一个艺术家,而且我很欣赏他身上的艺术细胞和他无穷的智慧。

4.精炼的点评为访谈节目增色

除了提问,节目过程中主持人还要适时进行点评。正如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高贵武所指出的,就新闻类、访谈类的节目而言,主持人点评不仅是节目过渡的必要环节,而且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为整个节目增色。主持人要使点评获得成功,不光要富有主见,有精辟的论断,还需要讲究一些艺术。[6]

在挖掘出嘉宾的答案后,需要一个精炼的总结和点评,既不抢嘉宾的风头,又能对访谈进行小结和提升,自然引入下一个问题,或进入整个访谈意犹未尽的尾声。

5.功夫在诗外 为人物访谈画句号

在专访结束和播出后,笔者认为,应该为每一次专访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包括主动提供作品的链接和拷贝,让嘉宾第一时间看到访谈的成果。如果有机会问询并得到反馈,就要虚心地倾听他们对访谈的建议,为将来的对话奠定基础。每一次采访后,应礼貌地写感谢邮件或卡片,对他们所付出的时间和真诚表示感谢。努力建立与访谈人之间的信任和友谊,即便那只是一面之交。

 

结语

英语电视名人专访的技巧可以通过实践逐渐培养锻炼,也可以通过广泛学习和深入反思进一步习得。最重要的是应铭记,我们访谈的目的是替观众问出他们想知道的问题,向他们分享我们所获得的信息和答案,在此基础上,履行一个中国媒体人的职责与使命。作为电视人,职业的要求是通过面前的话筒、通过方寸的屏幕传递信息,传达所代表的媒体、城市乃至国家的形象。电视人物访谈的最终目的并非访谈者在职业生涯中遇见过多少位名人或成为他们的朋友,其更重要的意义在于, To inform and to inspire——传播与启迪。

 

(作者为上海广播电视台主持人)

 

 

【1】    王正.英语电视访谈的功能文体特征.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2(03):426-429

2Clayman S, Heritage J.The News Interview:Journalists and Pub-lic Figures on the Air[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2

【3】 林海春.论英语节目主持人与跨文化认知风格的关系.今传媒, 2011,19(06):120-124

【4】 陈萌.“十六字密码”提升跨文化谈话节目传播效果[J].中国传媒科技,2012(10):95-98.

【5】    叶萍.电视谈话节目主持人形象调查分析.新闻传播,2012(12):203

【6】    高贵武.浅论节目主持人的点评艺术.电视研究,1997(10):48-49

 

上海广播电视台 版权所有 沪ICP备10019291号-3
通信地址: 上海威海路298号 邮政编码: 200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