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稿要求:
1.论文符合本刊宗旨与学术规范,具备较新的学术观点,使用较新的文献资料。评论性文章观点鲜明,语言生动,分析深刻,能够及时反映、探讨学界及业界的热点问题。
2.所投稿件为作者本人 撰写并未曾在其他刊物公开发表过。
3.稿件一律用电子邮件附件形式发送到电子邮箱:guangdianyanjiu@yeah.net
4.附件请用Word文件,并注明文件名及作者名。
5.稿件篇幅:论文原则上以6000字以内为宜;评论文章控制在1500字左右。
6.稿件应注明作者的真实姓名、职称(职务或学位)及工作单位、详细通讯地址及邮编、联系电话(手机最佳)和电子邮箱。
来稿的处理流程是什么?
1.请勿一稿多投,也不要重复投稿。
2.收到稿件后,本刊编辑部认为符合要求或基本符合要求但仍需修改的,会主动与作者联系。投稿后30个工作日内未收到本编辑部处理意见的,可自行对稿件另作处理。
3.因经费有限,编辑部对特约稿件支付超标稿酬,一般稿件只能略付薄酬。
文章格式有什么讲究?
1.标题。主题用1号黑体;副题用3号宋体。居中。
2.作者姓名,用四号楷体,右对齐。
3.文本提要,小四号楷体,200字以内;关键词,小四号楷体,3-5个。
4.正文,用5号宋体。1级小标题用小4号幼圆体,居中;2级小标题用5号黑体,左对齐并缩进两个汉字;3级小标题用5号楷体,左对齐并缩进两个汉字。
5.鉴于本刊区别于其他学刊图文特色 建议作者供稿时提供文章相关图片及作者照片,并确保图像精度。
6.文末标出作者单位及职称(或学位、职务),若有多个作者,用分号隔开;
7.注释一律采用尾注形式。注释二字,用小5号黑体。注释条目各项顺序依次为:作者姓名、冒号、《文章标题》、逗号、《刊名》某年第几期(《书名》第几页,某年版),用小5号楷体。
8.为节约篇幅,一般采用注释形式的文章,不再单独一页设立参考文献。
上海科技馆 张云飞
引言
随着全民科学素质的持续提升,科普工作迎来了发展的新纪元。自然教育以其使人置身自然以体验和认识自然的特性,成为了寻求保护自然环境与发展城市建设的平衡点的重要方式,也是科普工作的一种主要形式。自然教育(Nature Education)是在自然中体验关于自然的事物、现象及过程的认知,目的是认识、了解、尊重自然,从而形成爱护、保护自然的意识形态[1]。然而,由于时间和地域上的局限性,自然教育需寻找新的突破口,发挥更大的作用。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科普手段和形式越来越丰富,并呈现出了数字化、移动化、网络化以及互动化的发展趋势[2],疫情影响下的应急科普更是使网络科普迎来了快速发展的窗口期。随着网络科普的进一步发展,科普微视频作为视频行业的垂直细分领域,通过微视频产品扩展了知识的边界,打破了传统科普的知识传播壁垒,降低了公众理解科普内容的门槛,符合移动互联网时代知识碎片化传播的市场偏好和用户需求[3,4]。《2018年中国网民科普需求搜索行为报告》数据显示,移动端的科普方式已经成为科普搜索的首选渠道[5]。本文对科普微视频的定义是:以普及科学技术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和弘扬科学精神为主要内容[6],播放时长介于30秒~20分钟的视频。在我们的实践中,视频长度以3~10分钟为主,内容广泛,表现形态多样,适合于所有终端,尤其是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媒体终端浏览和展示[7]。“移动”展出已成为连接新媒体技术和博物馆的桥梁,不仅拓宽了历史文化学习的渠道,还丰富了历史文化展出的形式,更是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的创新,塑造了线上博物馆新的品牌形象[8]。“短”“平”“快”的科普微视频,在信息技术与移动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的背景下呈现出传播速度快、影响范围广、传播领域深的特点。此外,科普微视频作品还具有以适合通过社交平台分享的形式进行网络人际传播的特点。这些因素共同导致优质的科普微视频作品容易在短时间内实现迅速、广泛、深度的传播[9,10]。与其他类型的微视频相比,科普类微视频更具知识性和学术性,其表达方式独特,传播内容严谨,知识含量高;所以科普类微视频的制作更需要具有专业性的制作团队来对质量进行保障[11]。
博物馆作为科普工作的重要阵地,在科普微视频的制作上走在第一线,数字博物馆和智慧博物馆都致力于运用新媒体技术开拓实体博物馆的网络空间。其中的自然类博物馆,以其科学性和知识性形成极具特色的科普力量。国外的自然类博物馆在科普微视频的运用上走在前列。欧洲最大的自然博物馆——英国自然博物馆,已经实现了线上线下全媒体发展,基于馆内的展览和藏品,制作并发布系列视频,让观众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其特色展品,充分利用本馆的科学家资源,介绍科研过程及最新科学成果,科普科学知识[12]。美国史密森自然历史博物馆于11年前已经开始发布科普短视频,如今发布的科普微视频内容覆盖面则更广,形式更丰富。除了介绍博物馆科研成果外,在藏品展示上以专题的形式呈现,如三叶虫专题、人类进化专题。此外在展览方面,结合时事热点在展厅进行展品的介绍,例如基于珊瑚礁探讨全球气候变化。值得一提的是,博物馆还以人物为切入点,划分出女性科学家和儿童科学模块,更容易精准对标受众群体。我国的自然类场馆在科普微视频的建设上起步较晚,作品数量较少[13]。“指尖博物馆MuseuM”作为移动端的入口和平台,紧跟当前微视频的潮流,在科普微视频领域布局,利用微视频进行科普,受到广泛关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指尖博物馆MuseuM”微视频科普平台的传播特色
“指尖博物馆MuseuM”是上海自然博物馆(上海科技馆分馆)与上海广播电视台纪录片中心联合制作的微视频科普平台,以科普内容建设为重点,主题关注全球变化、生物多样性保护,视频基于标本和自然现象,集中在物种的描述、物种的分布以及物种间关系,阐述进化的原理和物种保护的道理,同时展现科研工作的方法与过程。
1.1内容制作:一半是鱼,一半是渔
“指尖博物馆MuseuM”的科普微视频以丰富的馆藏藏品为依托,以藏品数字化成果为基础,围绕藏品及科学研究进行选题,一方面展示标本与其背后的科学内涵,另一方面呈现科学家进行科学研究的原理与方法。主题聚焦于自然与科学,研究内容覆盖范围广泛。
1.1.1立足藏品,形成特色科普资源库
博物馆的藏品中用于展示的仅是其中一小部分,“指尖博物馆MuseuM”将库房中的标本以丰富的形式呈现出来,形成了范围更大的特色科普资源库。例如“库房没有秘密”系列主要以上海自然博物馆(上海科技馆分馆)的藏品为立足点,讲述未展出的博物馆库房珍品的故事,如老自然博物馆的镇馆之宝矛尾鱼、百年间往返中法的匀点尺蛾等。这一系列的内容作为藏品数字化的延伸成果,让更多库房里的标本呈现在公众面前。除了单一的标本讲述,“指尖博物馆MuseuM”还创办了“指尖展”系列,即推出博物馆藏品线上展,如《珍稀+珍惜》特展,展览精选了十三件来自上海自然博物馆(上海科技馆分馆)的珍稀标本,均为中国一、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同时,展方从上海广播电视台片库挖掘到了这些物种的珍稀影像,用“珍稀+珍惜”为关键词解读这些珍品,以达到帮助受众认识物种从而保护物种的目的。
1.1.2聚焦科研,展示科学研究方法原理
“指尖博物馆MuseuM”微视频最根本的特点是知识性与科学性,在标本之外,还希望向公众呈现从原理到方法的最完整的科学研究过程。例如“看不懂博物馆”系列以博物馆入门小知识普及为目标。“科学家朋友们”系列用科学家访谈以及科普文章、论文的分享和解读,使公众了解科学文献的学习方法。“我们一起野”系列,观众可跟随科学家的镜头到野外深度了解科学考察的全过程,培养科学考察的兴趣。“快来Q我吧”系列是提升互动性的一个模块,观众可以将想了解的动植物或想问科学家的各种问题,通过文字或者图像传达,由科学家来回应和解答后台留言。此类互动除了能直接满足公众的科普需求外,也有利于接收公众的兴趣反馈,为后续选题提供参考。此外,“指尖博物馆MuseuM”也紧跟时事热点,由科学家为热门事件与话题进行科学的解读与引导。如杭州动物园金钱豹事件,平台在第一时间进行追踪与解析,为公众解答对此类事件的疑问。这类以科学家为主导的内容,直观地展现了科学研究理论的辩证客观与严谨,最终达到引发公众对科学研究的兴趣和思考的效果。
1.2专业团队:兼顾科学性与艺术性
“指尖博物馆MuseuM”微视频科普平台的创作主体主要分为三部分:一是上海自然博物馆(上海科技馆分馆)的科学家团队,负责选题及内容的策划与科学把关,保证了传播内容的科学性、权威性;二是上海广播电视台纪录片中心的专业视频制作团队,负责内容的制作与传播,保证科普微视频的艺术性与可看性;三是相关领域的专业机构、科普自媒体等单位,提供内容的支撑与传播,使科普视频多元化。“指尖博物馆MuseuM”的科普微视频始终把科学性放在第一位,辅以差异化、创新性的内容形式和趣味性表达。
1.3传播效果:开放多元,输出稳定
“指尖博物馆MuseuM”微视频科普平台的特别之处在于不局限于简单图文和音视频的科普内容,而是通过各类不同的视听风格使科学知识能最大程度地呈现给公众,提升公众对科普知识的理解度和接受度,同时提升科普手段的丰富度和趣味性。“指尖博物馆MuseuM”微视频的传播类型可以分为讲解类(真人形象结合同期声,如“我的科学家朋友”、“快来Q我吧”)、实景类(实景画面结合解说,如“我们一起野”)、宣传视频类(画面素材结合人物解说,如“库房没有秘密”)。灵活运用多种组合,使得科普微视频的形态多样,能满足不同年龄层次用户的需求。
以每周四开始分四次推送的固定频率更新,可最大程度地增加用户与平台的黏性,提高用户的忠诚度,提升科普平台影响力。固定的更新频率使“指尖博物馆MuseuM”成为科普爱好者尤其是博物爱好者和自然爱好者的集聚地,一起在平台上互动、分享,从而扩大传播力和影响力。传播渠道涵盖了纪实人文卫视、微信公众号和视频号、微博、知乎、B站以及学习强国等主流媒体渠道,受到广泛关注。
2.“指尖博物馆MuseuM”科普微视频发展方向
作为国内科普微视频传播领域具有影响力的新平台,“指尖博物馆MuseuM”在探索科普微视频的道路上,仍然面临用户参与度不够、版权保护难等问题。未来“指尖博物馆MuseuM”工作发展的重点突破方向主要有以下四方面。
2.1重视线上线下结合,提升参与度
通过线上线下结合提升用户的主动性,调动公众的积极性。在移动互联网语境下,科普应用平台的创新和研发,应该具有互动、开放、共享的特点[14]。因此,实现线下活动与线上传播的有机结合,进行优势互补尤为重要。“指尖博物馆MuseuM”平台计划未来开发更丰富多样的线下活动和文创产品。例如“指尖博物馆”特展系列、科学家主题分享会、博物馆合作定制课程、青少年科学探索营、“我们一起野”跟着科学家去科考、“我在自博修标本”动手系列以及文创产品等。
2.2运用新兴科技,丰富科普视频形式
在科普微视频产品的形式上,要加强探索运用3D动画、虚拟现实、全息投影等新技术,不断创新表达方式,增强吸引力和生命力,使科普知识更有交互性、更具趣味性。
2.3与科学权威机构、专家合作,拓宽信息源
“指尖博物馆MuseuM”计划与更多场馆及科研机构建立联系,共担科普使命。其中与科学家和科学机构的合作空间巨大,例如与科学家们进行积极的沟通,结合具体的话题、新的科学成果等,及时向专家咨询。又如与上海辰山植物园、故宫博物馆、中国科学院武汉水生生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人类研究所、同济大学、上海动物园、上海植物园、辽宁朝阳鸟化石国家地质公园、西藏博物馆、内蒙古博物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等协作单位合作,实现藏品及成果共享,进一步丰富视频内容,拓宽信息源。
2.4 创建品牌,实现联动传播,保护版权
“指尖博物馆MuseuM”传播生态体系覆盖传统的纪实人文卫视,更扩散到了多种新媒体渠道。然而,各个平台在定位与机制上存在很大差异,需要创建品牌、发挥品牌的整合效应,同时在技术层面借助大数据等新方法,对标受众需求,积极发挥不同渠道的传播优势[15]。在版权保护方面,要构建良好的短视频版权授权合作机制,努力推动形成共融共生、共享共赢的良好版权秩序。
3.结论与讨论
博物馆作为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科普工作中承担着引导、协助和促进的重要角色,而科普工作已经不能仅仅局限于科研成果的简化和单调的图文注释。如何让陈列在博物馆里的藏品离大众更近一步,如何让藏品发挥超越其标签信息的价值,如何将科学研究的原理与过程毫无保留地展示给热爱科学的人,是科普工作前进的方向。对博物馆而言,其要义是立足藏品、提供实证、尊重科学、深入阐释。也就是说,用详细的观察、记录、分析的过程,完成从科研到科普的转化,打破标本与观众的隔阂。自然教育的目的是为了认识和保护自然生态,那么通过科普微视频来有效地重现科研过程,让观众沉浸式地体验、揣摩,能在无法置身自然环境的情况下最近距离地接近自然,能在无法从事科学研究的条件下最大程度地体验科研。“指尖博物馆MuseuM”也将在以科普微视频实施自然教育的道路上持续做出新的探索,充分发挥这一新兴媒介的优势,实现具有自然博物馆特色的科学传播。
(本文作者为上海科技馆自然史研究中心副主任)
参考文献
【1】Palmer J A .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in the 21st Century: Theory, Practice, Progress and Promise.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in century theory practice progress & promise, 1998.
【2】郑璇.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的科普类微视频传播创新分析[J].智慧中国,2020(09):76-77.
【3】陶贤都,周欢.“科普中国”App微视频的传播特色与发展策略[J].科学教育与博物馆,2020,6(05):359-364.
【4】CrosA ,Bassols M M , Torrent A M . Emotionalization in new television formats of science popularization[J]. Pragmatics, 2013, 23:4(2013):605-632.
【5】 2018 年度中国网民科普需求搜索行为报告[EB/OL]. (2019-04-16).www.kepuchina.Cn/more/201904/t20190416_ 1041674.shtml.
【6】 余舟.科普微视频传播现状分析[J].新闻研究导刊,2016,7(17):43-44.
【7】 戴景丽. 微视频的内容定位与盈利模式[D].上海师范大学,2013.
【8】 李以超,彭畅畅,戚观泽.新媒体背景下区域博物馆研究[J].文物鉴定与鉴赏,2020(22):108-110.
【9】 赵怡森,杨雨薇,王胜源,吴一波.高传播指数类科普微视频作品的多维质量评价——以新冠肺炎话题为例[J].新闻研究导刊,2020,11(18):18-20.
【10】Erviti M C ,Stengler E . Online science videos: an exploratory study with major professional content providers in the United Kingdom[J]. Journal of Science Communication, 2016, 15(6):A06.
【11】郑璇.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的科普类微视频传播创新分析[J].智慧中国,2020(09):76-77.
【12】杨梦霞.自然类博物馆科普短视频创作分析——以英国自然博物馆为例[J]. 新媒体研究, 2020(12).
【13】杨天丽.短视频:新媒体时代下博物馆宣传教育的新阵地[J].东方收藏,2020(17):78-81.
【14】Shukun, Tang. Some Reflections on Science Popularization and Science Culture in China*:[J]. Cultures of Science, 2019, 2(3):227-234.
【15】B,GALLAVOTTI.Science popularization between crisis and opportunity[J]. Il Nuovo CimentodellaSocietaItaliana di Fisica, C. Geophysics and space physics, 2011, 2011(1):141-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