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广电研究杂志官网  

征稿要求:

1.论文符合本刊宗旨与学术规范,具备较新的学术观点,使用较新的文献资料。评论性文章观点鲜明,语言生动,分析深刻,能够及时反映、探讨学界及业界的热点问题。 

2.所投稿件为作者本人 撰写并未曾在其他刊物公开发表过。    

3.稿件一律用电子邮件附件形式发送到电子邮箱:guangdianyanjiu@yeah.net    

4.附件请用Word文件,并注明文件名及作者名。   

5.稿件篇幅:论文原则上以6000字以内为宜;评论文章控制在1500字左右。    

6.稿件应注明作者的真实姓名、职称(职务或学位)及工作单位、详细通讯地址及邮编、联系电话(手机最佳)和电子邮箱。

 

来稿的处理流程是什么?

1.请勿一稿多投,也不要重复投稿。

2.收到稿件后,本刊编辑部认为符合要求或基本符合要求但仍需修改的,会主动与作者联系。投稿后30个工作日内未收到本编辑部处理意见的,可自行对稿件另作处理。

3.因经费有限,编辑部对特约稿件支付超标稿酬,一般稿件只能略付薄酬。  

 

文章格式有什么讲究?

1.标题。主题用1号黑体;副题用3号宋体。居中。    

2.作者姓名,用四号楷体,右对齐。

3.文本提要,小四号楷体,200字以内;关键词,小四号楷体,3-5个。    

4.正文,用5号宋体。1级小标题用小4号幼圆体,居中;2级小标题用5号黑体,左对齐并缩进两个汉字;3级小标题用5号楷体,左对齐并缩进两个汉字。

5.鉴于本刊区别于其他学刊图文特色 建议作者供稿时提供文章相关图片及作者照片,并确保图像精度。

6.文末标出作者单位及职称(或学位、职务),若有多个作者,用分号隔开;

7.注释一律采用尾注形式。注释二字,用小5号黑体。注释条目各项顺序依次为:作者姓名、冒号、《文章标题》、逗号、《刊名》某年第几期(《书名》第几页,某年版),用小5号楷体。

8.为节约篇幅,一般采用注释形式的文章,不再单独一页设立参考文献。

全媒体时代访谈类作品叙事功能探索

 

因某个人、某个新闻事件、某些问题去访问知情者、当事人或专家,请他们对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运用谈话纪实的方式进行报道的节目或文章,即为访谈类作品。它具有抒情、叙事、议论等多重功能,其中叙事功能是其传播新闻资讯和进行深度解析的主体功能。

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短视频、音频、播客等融媒体形式广泛出现,新闻形态和样式日益呈现出多元化发展态势,冲击和改变了传统的报刊杂志、广播电视的龙头地位。作为中共上海市委党刊《上海支部生活》文化板块“人物坊”栏目的责任编辑,笔者拟结合工作实践,就全媒体时代访谈类作品叙事功能如何进一步拓展和延伸进行探讨,使之能更有效地满足受众需求,更好地适应新时期主流媒体转型发展需要。笔者认为,在坚持传递主流价值观和坚守内容为王的前提下,应在以下几个方面作出努力。

 

一、 需要找到能统领全篇的核心

无论报纸杂志、广播电视,还是各种新兴媒介乃至全媒体,访谈类作品最为核心的关键就是要找到能够统领全篇的核心,即中心思想。诚然,要作为访谈类作品的人物采访对象,其身上必然带有鲜明特色的标签,或者是劳模,或者是典型,或者是行业内的领军人物;又或者是普通的小人物,他们身上都有属于他(她)自己的故事。这就要求采访者要有独到的眼光,独特的视角,挖掘和找寻他们身上的闪光点。通过细致的观察和访谈,找到最适合采访的主题、角度和契合点,这样,塑造出来的人物形象才会丰满、有血有肉。

1.选择有新闻价值的访谈对象

对于电视访谈类栏目的节目形态,甘惜分教授在其主编的《新闻学大辞典》中这样描述:“新闻人物或有关专家、学者等在一起讨论问题的实况录像节目形式。参加讨论者由电视台邀请、组织,讨论活动大都由节目主持人主持,一般围绕某一新闻事件、某个社会问题或国内外形势,发表看法,交流意见。或原样播出,或剪辑后播出。题材、内容比较广泛。适用于新闻性和教育性节目,并可设专门栏目。” [1]

访谈类作品的访谈对象包罗万象,不受限制,但很显然其中很多是各行业的先锋和领军人物。媒体希望借助名人效应,达到提升阅读率、收听收视率的目的。然而,“名人效应具有枯竭性和消耗性,其生产周期相对较长,此类电视节目的制作非常难。”[2]这里的枯竭性和消耗性,就是指可能因为是名人,已经被很多媒体报道过了,要想挖掘出新的新闻线索,达到传播正能量、体现思想性的高度,起到鼓舞和振奋人心的作用,这对采访者的职业素养,是个不小的考验。

笔者2018年2月曾经对中国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开闭幕式总导演、国家一级导演滕俊杰作了人物访谈。作为一个本行业叱咤风云的领军人物,在“高大全”的光鲜外表之下,如何才能写出他一路走来,曾经也遭遇人生中“至暗时刻”最无助的一面?通过两个小时聊天式访谈,我了解到,在那个特殊年代,一心想“为国争光”的滕俊杰,因为大舅解放前就去了美国,在当时被视为有非常的“海外关系”,他成长中的大门被一一关死。后来政策有所松动,再逢征兵,因为有乒乓球的特长,滕俊杰被破例录取。得知消息的滕俊杰在三九严寒天,激动地一路从普陀区武装部狂奔到武宁路桥,直到在桥上冷得打哆嗦,才发觉竟然把棉袄忘在了武装部……作为文化艺术界大咖,滕俊杰被很多媒体作过人物访谈,但他的这段经历,我是第一个挖掘者。文章刊出后,解放日报《朝花时文》第一时间转载,阅读率在当月排名第一。

2.体现访谈人物鲜明的性格特征

曾经,充斥在各类媒体上的不少人物访谈类作品受访对象和访谈模式程式化、同质化现象较为严重,创新能力不足,使大多数作品反响平平。近年来,随着全媒体时代的来临,在新的竞争态势下,媒体表现的语境、形式和手法不断在发生深刻变化,不再停留和拘泥于原来脸谱化的人物塑造,表现出的人物性格特征也有了明显的变化,更为直观、更加亲切了。2020年新冠疫情袭来,2月7日傍晚17时44分,一架载运着第五批援鄂医疗队中山医院136名队员和9吨自带防疫物资的东航MU200航班从上海虹桥机场起飞。抵达武汉天河机场时,偌大的停机坪上只有这一架飞机孤零零地降落。2月26日晚,一段长度为49分37秒的音频在微信朋友群中广泛流传,内容关于疫情初起时的武汉惨状和医务人员的压力。虽然看不见讲述者的脸庞,但他的几度哽咽、唏嘘的背后,气氛凝重得让人的心不禁一阵阵地抽紧。音频讲述者,是上海市第五批援鄂医疗队领队、中山医院副院长朱畴文。在没有硝烟的战场,他们正经历着一场生死大考。55个日日夜夜后,4月1日,136名第五批援鄂医疗队员一个也不少地回来了!4月10日,在青浦赵巷隔离宾馆,上海市第五批援鄂医疗队领队、中山医院副院长朱畴文接受了笔者的远程访谈。“必须把医护人员当人看!”“没必要把新冠疫情视为洪水猛兽!”“帮助武汉,就是帮助我们自己!”“写外婆剥橘子皮,蛮好白相额!”虽然不是面对面访谈,但在语音访谈的背后,一句句铿锵有力的话语,承载着科学、理性、专业的态度和行动。一个饱含深切的人文情怀、富有一颗悲悯之心的朱畴文医生,给笔者留下深刻的印象。此文作为上海市作家协会约稿,刊发在同年4月24日的《上海纪实》上,获得良好的反馈。笔者由此认为,访谈类作品需要找寻、挖掘和有意识地去塑造像朱畴文这样有血有肉有鲜明特征的人物典型,惟有如此,媒体和作品才能独树一帜,打动人心,在众多同行的惨烈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3.围绕当下热点,表现作品主题

“全媒体”的“全”不仅仅包括报纸、杂志、广播、电视、音像、电影、出版、网络、电信、卫星通讯在内的各类传播工具,还涵盖视、听、形象、触觉等接受资讯的所有感官。通过媒体深度融合,满足不同受众的心理需求,表现作品的深刻主题,已经成为一种新式的双向交流,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人们的生活和精神文化需要。

2018年元旦开始每晚9点30分,接连五天,由上海广播电视台下属融媒体中心和东方卫视中心联手打造的访谈类特别节目《不负新时代》在东方卫视播映。访谈在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院长、国家高端智库理事会理事张维为的生动讲述中拉开序幕。作为全国首档“浸入式大型访谈节目”,该节目试图以全新视角打开观众的视野——讲述这个故事时,张维为就站在中国第一高楼上海中心大厦第126层。“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创作团队藉此向观众传达更深层次的含义。该节目在黄金时段突破综艺重围,最高收视率挺进全国前三。后续趁势推出的《这里是中国》成为引爆国内舆论场的现象级作品。此举也说明,即使是相对枯燥、严肃的政论题材的访谈类作品,如果做到紧跟时代、紧随热点,回应社会关切,展现观点交锋,同样可以和其他形式一样,甚至超过其他表现形式,引发社会广泛关注。

 

二、访谈类作品的叙事功能

英美学术界著名的大众文化理论家约翰•费斯克将“叙事”定义为:“一则故事(虚构的或真实的)组织成前后相继的时间时,制约这一过程的手法、策略与惯例:‘然后如何如何’。”[3]换言之,文本要使事件、背景、人物和视角相连通,以合适的手法、策略与惯例推进事件的叙述。

笔者以为,访谈类作品的叙事功能,主要需要遵循以下规律:

1.建立共情:构筑关系连接

共情,是指可以深入他人的感受、理解他人的能力,这是由人本主义创始人罗杰斯所阐述的概念。共情为现代精神分析与人本主义的融合搭起了一所桥梁。

访谈类作品离不开作者前期对受访对象的采访。要进行深入采访,需要和被采访者建立互动关系。必须事先做足功课,对被采访对象有周详、深入的了解,采访时能够和被采访对象同频共振,所思所想有所吻合,在此基础上,能够产生共情,被采访对象才会对你打开心门,畅所欲言。这样,很可能会得到一些平时难得采访到的独家细节;同时,还要争取和被采访对象构筑良好的甚至是长期的个人关系。笔者和著名国画家戴敦邦先生的亦师亦友关系,就是很好的例子。2017年3月,笔者采访了著名国画家戴敦邦先生。文章刊发后,年已八十的戴敦邦先生认为真实、真切,感动之际,先后约请笔者为他的《戴敦邦画说水浒传•逼上梁山》《戴敦邦画说红楼梦•大观奇缘》作序,为《戴敦邦手录红楼梦诗词》作注,为鸿篇巨著《<资本论>绘本》作节录。受访对象中无论是在世的戴敦邦、汪观清以及近年去世的陆春龄、高式熊等老先生,他们有需求,第一时间会向我述说,接受访谈更是不在话下。此举说明,和被采访对象建立共情、构筑良好关系的重要性。

2.提供观察:捕捉场景动态

在做访谈类作品的准备时,有些内容,譬如对采访者的了解等等,可以事先充分做好准备;但有些事情,采访者没有办法事先准备,根本没有选择的余地。这时,需要采访者善做有心人,用新闻记者的职业敏感,细致入微地观察现场的场景,及时捕捉被采访者的即时动态和每一刻表述。

今年上半年,上海的新冠疫情虽未处于严重状态,但也外松内紧,医院更是一级战备。为了在更有现场感的环境下采访,笔者在被采访对象上海肺科医院胸外科副主任赵晓刚的带领下,七拐八拐,曲径通幽,终于走进一个狭小的手术医生休息室。在两三张医生休息的小床前,笔者坐在一只小圆凳上,见缝插针地进行了人物访谈。采访过程中,有病人家属来问赵晓刚医生询问家人的病情及做手术前的准备,赵医生和蔼可亲地回答了患者家属,并再三叮咛手术的注意事项,笔者在旁悉心观察和默记,为访谈类作品增加了生动的细节。由此可见,有时候访谈环境并不拘泥于静态的固定的场景,还可以是动态的、变化的、有时空转换的。有时候恰恰就是一个个小细节,构筑出被采访对象有血有肉的真切形象。

3.机动灵活:表现手法多样性

因为受访谈类作品故事情节逻辑、句法和结构、叙述的行为所限,传统的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媒体形态有着一定的约定俗成。但全媒体时代就不同了,表现手法可以更加丰富多彩——根据实际情况,文字的篇幅可长可短,可完整可片段,可精致可粗糙,可塑性和感染力增强了;短视频、音频、播客等则根据受众的不同年龄、不同时段,既可以长,长到一个乃至数个小时;也可以短,短到几分钟、几秒钟,非常适合读图时代的阅读方式,可以随处看、随身听。

 

三、媒体融合语境下访谈类作品叙事功能创新

媒体的语境、叙事方式和传播途径,在全媒体时代,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未来,访谈类作品叙事功能如何更进一步拓展和延伸,使其更好地顺应新时期发展的需要,笔者认为可以有如下途径:

1.访谈内容的创新:叙事要体现价值追求和艺术感染力

传播介质丰富化、传播渠道多元化、传播内容海量化,这是全媒体时代的鲜明特征。内容海海,质优者胜。对于访谈类作品的叙事功能,首先,尽量不要按部就班,不要拘泥于传统、保守的现状,可以有创新、有突破,将优质内容以合适的表现方式呈现给受众;其次,媒体融合的环境下,如同万花入眼,要有的放矢,塑造出自己独到的媒体特色;再次,要有品牌意识和专业水准,通过树魂塑形,打造出一个响当当的媒体品牌。

美学家莫里茨•盖格尔阐述:“每一个值得让人们花时间欣赏的故事或戏剧,都不仅表现了人的本质、各种情境的本质、人们之间相互关系的本质,以及各种事件的本质,而且还表达了人们在其中发现了所有这些东西的这个世界的本质。在每一出戏剧、每一个故事的背后,都存在着没有表达出来的意思——生活就是这样,世界就是这样。”[4]

访谈类作品最显著的叙事特征即以“事件”为核心,在对事件内容的选择上,要考虑到该作品的审美价值,充分体现媒体的价值追求。这也是积累深厚的主流媒体的传统优势所在,但想要引起当代受众的共鸣,需要顺时而变,顺势而为,在内容的创新上起到调整、适应继而引领的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变化发展,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水平有了明显的提升,越来越多的老百姓对精神生活有所追求。全媒体作为一种交流平台,大众文化、主流文化、精英文化在此碰撞和融合,访谈类作品叙事功能体现了被采访对象的价值追求和艺术感染力,在分享被采访对象人生经历的同时,也给受众带来强烈的震撼,产生同频共振。

2.受访对象的拓展:缩短媒体与受众的心理距离

全媒体时代,人人都可以是主角。媒体光环不只是笼罩高大上的人物。作为一种富有特色的表现形式,访谈类作品的叙事功能也可以着力挖掘普通人身上的故事,讴歌普通人的真实情感,通过“谈话”的方式,审视世俗社会中人们的悲欢离合,探究访谈类叙事中人物真实的内心世界。普通百姓逐渐成为大众传播的访谈类叙事作品的主角之一,缩短了媒体与受众之间的心理距离。

3.分发手段的多元:提升访谈类作品叙事功能影响力

现今媒体深度融合,全媒体以势不可挡的态势,出现在各大媒体。报纸可以搞直播,广播可以玩视频,严格意义上的纸媒、广电媒体已经不复存在。新闻机构运用最先进的数码设备,或仅仅手持一个小小手机,就可在融媒体状态下实现采编播一体化。以上海的纸媒为例:记者现场采访,可以即拍视频,立马上传;可以有文字,也可以录音频,第一时间通过APP客户端和其他各种传播端口发布,营造出一种亲切、直观的交流情境,打破了以往采访者与受众之间“我传你受”的壁垒,缩短了媒体与受众之间的心理距离,使彼此的互动性得到进一步的增强。具体到访谈类作品也是如此,在采制时就要充分考虑到多元分发的需求,通过相应的多样化的表现手段,最终提升访谈类作品叙事功能的影响力。

 

结语

全媒体时代,舆论生态、媒体格局、传播方式的不断变化,对访谈类作品叙事功能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作为媒体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板块,全媒体时代访谈类作品叙事功能必须顺势而为,在增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上做足功夫,打造出有温度、有热度,更有“融合度”和“能见度”的作品及品牌。

 

(作者单位:《上海支部生活》杂志社)

 

 

 

 

 

 

【1】甘惜分:《新闻学大辞典》,河南人民出版社 1993 年版, 252 页

【2】郭凯 《当下电视访谈节目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分析》[J]传播与版权,2017(03):83-84)

【3】约翰·费斯克,2004,《关键概念:传播与文化研究辞典(第二版)》,北京,新华出版社,第 178 页)

【4】莫里茨·盖格尔,1999 年,《艺术的意味》,华夏出版社,第 161 页

 

上海广播电视台 版权所有 沪ICP备10019291号-3
通信地址: 上海威海路298号 邮政编码: 200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