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广电研究杂志官网  

征稿要求:

1.论文符合本刊宗旨与学术规范,具备较新的学术观点,使用较新的文献资料。评论性文章观点鲜明,语言生动,分析深刻,能够及时反映、探讨学界及业界的热点问题。 

2.所投稿件为作者本人 撰写并未曾在其他刊物公开发表过。    

3.稿件一律用电子邮件附件形式发送到电子邮箱:guangdianyanjiu@yeah.net    

4.附件请用Word文件,并注明文件名及作者名。   

5.稿件篇幅:论文原则上以6000字以内为宜;评论文章控制在1500字左右。    

6.稿件应注明作者的真实姓名、职称(职务或学位)及工作单位、详细通讯地址及邮编、联系电话(手机最佳)和电子邮箱。

 

来稿的处理流程是什么?

1.请勿一稿多投,也不要重复投稿。

2.收到稿件后,本刊编辑部认为符合要求或基本符合要求但仍需修改的,会主动与作者联系。投稿后30个工作日内未收到本编辑部处理意见的,可自行对稿件另作处理。

3.因经费有限,编辑部对特约稿件支付超标稿酬,一般稿件只能略付薄酬。  

 

文章格式有什么讲究?

1.标题。主题用1号黑体;副题用3号宋体。居中。    

2.作者姓名,用四号楷体,右对齐。

3.文本提要,小四号楷体,200字以内;关键词,小四号楷体,3-5个。    

4.正文,用5号宋体。1级小标题用小4号幼圆体,居中;2级小标题用5号黑体,左对齐并缩进两个汉字;3级小标题用5号楷体,左对齐并缩进两个汉字。

5.鉴于本刊区别于其他学刊图文特色 建议作者供稿时提供文章相关图片及作者照片,并确保图像精度。

6.文末标出作者单位及职称(或学位、职务),若有多个作者,用分号隔开;

7.注释一律采用尾注形式。注释二字,用小5号黑体。注释条目各项顺序依次为:作者姓名、冒号、《文章标题》、逗号、《刊名》某年第几期(《书名》第几页,某年版),用小5号楷体。

8.为节约篇幅,一般采用注释形式的文章,不再单独一页设立参考文献。

用户思维下的广播“破圈”2.0

 

“人类由于无法始终保持分析全局的理性状态,往往会根据新近接收的信息来发现需求,判断事物价值。”这个经济学理论,在传播学领域同样适用。在网络时代铺天盖地的信息面前,人更容易受到所处场景中距离最近的信息的影响,无论是诉诸潜意识的潜移默化还是“标题党”的粗暴轰炸,都以“无形的手”影响着我们的行为。从看到微信群里一条来源不明的信息而八卦、鸡血、热血,到在网红直播间买了三年都用不完的卫生纸,再到交通出行时被大数据“杀熟”……信息传播成本的持续走低,让我们的判断成本越来越高。毕竟追求便捷(“懒惰”)是人性,要想理性辨别需求的真假、信息的真伪,意味着你要拿出毅力与自己的人性对抗,而一些信息发布者期待的正是你的“跟着感觉走”。

泥沙俱下时,清流可贵,但清流独善其身易,成为人见人爱花见花开的YYDS难。考验媒体的是,如何在作为社会价值观“引领者”、“把关人”的同时,拥有让生产的内容踩准传播节奏、让设置的议程能够引导舆论的能力,在充斥着噪音与泡沫的信息场里成为长期意见领袖、情绪导师,拥有“破圈”的传播能力。

广播、报纸、电视……从起名就可以看出,传统媒体受制于传播介质,于是全媒体多端传播成为“破圈”1.0。以广播为例,从传统媒体到融媒体,从电波到网络,从听众到用户……但这并不意味着影响力会随着名称、介质、对象的改变而同步转移。从1.0突破到2.0,必须实现自我破圈。

 

一、“破圈”即自我破圈

信息传播会遇到一个痛点,即“作为信息载体的产品能触达的用户是基本恒定的”,想要触达到“非我”的这部分群体就需要“破圈”。这不是简单地去开设新的“两微一端一抖”,不是做普通的拆条发布或是投入到内容生产的红海当中,而是在跨圈层连接的基础上,在技术的赋能下,发挥自身优势,主动出击,找到新用户并成功连接起来。

以全媒体的样态触达用户的全场景,广播“破圈”需要拥有自我拆解、自我组合的能力,主动触达用户,参与到用户生活当中去。比如,在一天24小时里,广播作为媒体产品,是否能做到全时段陪伴用户?如何融入用户生活,获得持续又长久的存在感?

2021年“七一”期间,上海人民广播电台用数字流全自动打破11套频率100位主持人不同时段的内容,打造了一个仅存在100 小时的“百年大党正青春”红色电台,带来的总传播量近1600万。这100小时的传播模式中,其背后隐藏的“破圈”基因值得关注。

 t9 副本.jpg

这里应用到的是AI语音语义分析及语音拆条与合成等音频技术,彻底打破线性传播形态,自动抓取全国合作广播的当下热点或关键词等相关内容,随时生成一个24小时的全天不间断并且持续实时更新的“热电台”,让用户在每个时间点、每个场景下,都能发现自己想要的电台,甚至可以自助生成自己想要的专属电台,释放双手、释放双眼,沉浸在自己想要收听的声音世界里。

设想一下,早上起床想知道自己错过了哪些国际时事,可以边洗漱穿衣收拾自己,边收听“国际新闻电台”,开始美好的一天;上班路上刷到关于大象的消息,可以打开“大象回家”热电台了解大象最新动向;午间休息时可以打开“故宫热电台”或“基金热电台”长知识;下班有台风可以收听“烟花台风热电台”;晚上跑步有“夜跑热电台”;在结束了一天繁忙工作的深夜,在“雨声”伴随的“白噪音热电台”中进入梦乡。每天24小时,让每一个时间点都成为电台陪伴、参与用户生活的重要节点。

介质破圈、内容破圈、传播破圈,基于技术赋能,实现多端打通,让内容无边界,延展传播能量。广播的“破圈”2.0,意味着主动出击,从用户思维出发满足需求,通过技术赋能越来越了解用户的需求,实现需求与内容、服务的连通,让广播成为各方连接起来的重要节点。

 

二、传播即陪伴成长

广播新人入职后,可能听到过老法师们讲的一句话:“你做节目用心不用心,是不是真的想和听众交流,一开口听众就清清楚楚。”这里说的核心是共情,通过内容以及表达与受众产生价值共鸣,通过提供的内容与服务,让受众觉得有所受益,带来成长,甚至两者共同成长,这样才能够让广播融入到“受众的生活当中”,从而实现传播“破圈”。

从生理学上来说,人类的感知由大脑中12对神经控制,分别对应感觉、运动与混合等。真正的破圈,除了基于场景的内容匹配、多元渠道的联动等主动触达用户,我们还需要用心地运营,让我们提供的产品真正触达用户的12对感知,而非一路追寻、一味贴合甚至讨好“更多的受众、更多的群体”的喜好,以至于忘了初心。

除了通过常态化广播音频节目,让主播们精心制作的或温情、或知性、或轻松风趣的内容成为城市上空温暖的声音以外,是否还有更能落地、更能深入触达的传播样态?

我们看到,目前已经有不少上海街镇开设了自己的网络家园电台。街镇社区居民可以收听24小时广播,通过富有社区特色的节目内容,获取社区的最新生活通知,还能借助新媒体的功能服务,参与社区线上福利互动,与同社区的居民共同记录自己的生活,参与社区的成长与建设。

比如,“重固镇福泉之声”家园电台,立足上海西郊青浦区的古韵小镇,“重固镇福泉之声”不仅持续更新本地方言节目,更是在每天的《街镇日记》里介绍自己地块上的好吃好玩好听之物,在疫情期间,还开展了社区居民一起尝试家门口旅游的特别体验。又如,“泾彩之声”是“浦江第一湾”所在地吴泾镇的家园电台,家门口的社区活动通过电台进行 “图文音视” 全程、全媒体直播,让来到现场和没有来到现场的居民共同感受社区的活力与欢乐,社区课堂也搬到了家园电台当中,居民可以线上打卡,实时参与互动。

这就是在“破圈而出”的同时对正在形成的新“圈层文化”进行维护与巩固。而所谓新广播、新传播”,就是在自我调整、自我成长的路上,不忘初心,让现有用户、新晋用户都能感受到“圈层文化”的触达,让用户在陪伴中感受参与其中、共同成长的触动。

 

三、结  语

广播的“破圈”,是一场广播的乘风破浪,更是与用户的共同成长。技术赋能,全场景触达用户,让广播成为生活当中的节点。如果说“我从小听着你的节目长大”是对广播人最好的褒奖,未来在广播全场景的陪伴下,期待听到更多人说出这句话。

 

(作者为阿基米德传媒首席合作官)

 

上海广播电视台 版权所有 沪ICP备10019291号-3
通信地址: 上海威海路298号 邮政编码: 200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