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广电研究杂志官网  

征稿要求:

1.论文符合本刊宗旨与学术规范,具备较新的学术观点,使用较新的文献资料。评论性文章观点鲜明,语言生动,分析深刻,能够及时反映、探讨学界及业界的热点问题。 

2.所投稿件为作者本人 撰写并未曾在其他刊物公开发表过。    

3.稿件一律用电子邮件附件形式发送到电子邮箱:guangdianyanjiu@yeah.net    

4.附件请用Word文件,并注明文件名及作者名。   

5.稿件篇幅:论文原则上以6000字以内为宜;评论文章控制在1500字左右。    

6.稿件应注明作者的真实姓名、职称(职务或学位)及工作单位、详细通讯地址及邮编、联系电话(手机最佳)和电子邮箱。

 

来稿的处理流程是什么?

1.请勿一稿多投,也不要重复投稿。

2.收到稿件后,本刊编辑部认为符合要求或基本符合要求但仍需修改的,会主动与作者联系。投稿后30个工作日内未收到本编辑部处理意见的,可自行对稿件另作处理。

3.因经费有限,编辑部对特约稿件支付超标稿酬,一般稿件只能略付薄酬。  

 

文章格式有什么讲究?

1.标题。主题用1号黑体;副题用3号宋体。居中。    

2.作者姓名,用四号楷体,右对齐。

3.文本提要,小四号楷体,200字以内;关键词,小四号楷体,3-5个。    

4.正文,用5号宋体。1级小标题用小4号幼圆体,居中;2级小标题用5号黑体,左对齐并缩进两个汉字;3级小标题用5号楷体,左对齐并缩进两个汉字。

5.鉴于本刊区别于其他学刊图文特色 建议作者供稿时提供文章相关图片及作者照片,并确保图像精度。

6.文末标出作者单位及职称(或学位、职务),若有多个作者,用分号隔开;

7.注释一律采用尾注形式。注释二字,用小5号黑体。注释条目各项顺序依次为:作者姓名、冒号、《文章标题》、逗号、《刊名》某年第几期(《书名》第几页,某年版),用小5号楷体。

8.为节约篇幅,一般采用注释形式的文章,不再单独一页设立参考文献。

海派纪录片历史发展的四次浪潮(1993—2020)

 

2022年开年,东方卫视于每周二晚间专门开辟纪录片专栏,一批精品自制海派纪录片集中放量,选播的纪录片既有《太湖之恋》《江南村落志》《我们的美丽草原》等呈现中华地理、人文特点的纪录片,也有《人生第二次》这类聚焦小人物的社会现实题材纪录片,以及职业类纪录片《火线救援》《走出荣耀》等。虽然题材各异,但这些海派纪录片在内容呈现上都体现出强烈的时代意识和现实感,其精神特质与三十年前一脉相承。

海派纪录片乘改革开放之东风,勃兴于 90年代初期,以中国第一个纪录片栏目《纪录片编辑室》的建立正式起步。海派纪录片植根于浓厚的海派精神文化之中,具有汇纳百家的多元结构和外向型的开放姿态,恪守纪实美学底蕴,始终保持着对社会的高度关注,对人文的深度理解,在新技术和新型传播手段的添翼下,与时俱进地走出了一条风格鲜明的特色化道路。

据赖黎捷在《海派纪录片的地域特色》中介绍,它的流派特征主要表现在“其创作群体由于观念、趣味相似而形成的群体意识及作品特征上”。海派纪录片的主要代表是上海电视台纪录片创作群体的作品。三十年来,上海电视台纪录片创作群体以上海丰富的都市文化环境、独特的人文精神内涵为依托,紧扣时代脉搏,创作出了一大批具有鲜明上海地域特色和城市文化氛围的纪录片。

 

第一次浪潮:开创性的平民化风格确定(1993—2002)

海派纪录片立足本土文化,平民化的风格气韵作为突出的内在基因和底色,既区别于“京派纪录片注重宏观取材、宏大叙事以及主流意识形态的表达”,也不同于“西部纪录片注重特殊题材、精细雕琢以及哲理思辨的主题提升”。而这样一种着眼于凡人小事、注重现实题材的风格化表达的确立,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纪录片编辑室》栏目的建立和发展,处女地最终成为一片生长沃土,使其从隐约可见的雏形渐变为鲜明可识的标志性气质。

1993年2月,上海电视台的电视纪录片栏目《纪录片编辑室》开播,成为我国第一档正式以“纪录片”命名的电视纪录片栏目。这也是我国电视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是中国电视纪录片栏目创作史上的一座里程碑。《纪录片编辑室》的成立,使得纪录片播放打破了以往“无家可归、流浪式”的播出状态,拥有了固定的播送平台。正如上海电视台纪录片编导章焜华所说:“当时因为没有固定的栏目,我们的片子只能是由台总编室临时安排时间播出,而因为是临时安排,播出的时段不可能很好,经常是晚上11点,甚至更晚。同时由于时间不固定,观众收看不方便,难以形成相对稳定的收视群体,所以在很长时间,我们拍了不少片子,但观众并不知道,当然也就谈不上发挥多大影响了。”[1]

总体而言,海派纪录片起步、发展以及逐步走向栏目化,是基于优质的内容生产以及作品资源积累和交换之上的。1986年开始创办的上海友好城市电视节,实现了上海纪录片的“请进来”和“走出去”,不但令观众们大开眼界,为上海纪录片人打开了一扇看世界的窗户,更重要的是对《纪录片编辑室》栏目的开创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也彰显出上海纪录片人始终坚守的积极开放的学习态度。他们借鉴、学习了日本和欧美等外国纪录片的先进创作经验,例如,欧美的《信守诺言》《巴卡,丛林中的人们》,日本的《大地之心》《五平太流转》等。其中,由日本九州朝日放送拍摄的《五平太流转》对早期海派纪录片人产生的影响颇为深远,进而使其受到启迪,在开始调整纪录片拍摄手法与创作内容的基础上,初步展现出上海纪录片的特色。这个群体在新时期中国纪录片创作方面展现了领风气之先的风采,获得了广泛的社会赞誉和良好的传播效果,也为《纪录片编辑室》栏目的开办蓄力和奠定基础。在海派纪录片领军人物刘景锜的《纪录与人生》一书中,就对早期上海纪录片人与日本同行互相学习借鉴、上海友好城市电视台的创办过程及其对上海纪录片人的影响等有清晰具体的表述。

《纪录片编辑室》开播后,以“追踪变革大时代、讲述人生小故事”作为自身的方针定位,关注的是在社会大背景之下的平凡小人物的命运走向与情感,寻求“记录人,表现人的生存状态、折射人的命运”。这在当时引领着我国的电视纪录片栏目走向了一条全新的道路。由于上海纪录片人对于百姓社会生活的聚焦,电视媒介传播及创作的方式和内容都发生了质的变化,据此,上海戏剧学院教授方方认为,中国媒介社会从“英雄时代”开始走向了“平民时代”。在创作方式上,海派纪录片选择平视的视角来表现拍摄对象,从而构成一种平民话语叙述方式。这种平民话语一方面体现在始终以普通市民为记录对象,另一方面也体现在创作主体自身平民角色的认知上。这个时期的海派纪录片关注的不是伟人、英雄,而是芸芸众生中的小人物,从纪录片编导自身来说,他们并未将自已当作全知全能的精英,而同样也是一介平民。因而在与被记录对象的关系上,表现出来的是两者之间的双向尊重。而在拍摄内容呈现上,海派纪录片对平凡生活的细部记录采取客观和详尽的方式。一方面把镜头投向我们司空见惯的日常生活场景,如打麻将、刷马桶、买菜;一方面又力图捕捉生活中温馨动人的情愫,表现出温情脉脉的人道主义情怀[2]

吕新雨教授曾把《纪录片编辑室》栏目的开设看作“当代中国新纪录运动”在体制内确立的重要标志,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特质就是以边缘人群或小人物为主要表现对象。在《纪录片编辑室》的发展过程中,涌现出很多经典作品,它们均前所未有地贴近最基层百姓,重新回到现实,聚焦小人物最日常的生活以及他们的渺小与挣扎。由江宁导演的纪录片《德兴坊》将镜头对准上海的里弄,通过客观地跟踪拍摄三户人家,记录了他们的生存状态和喜怒哀乐,捕捉在城市改革的时代背景下由生活琐事产生的诸多新旧碰撞,同时全片又充斥着浓郁的人情味和包容体谅,真实再现了90年代初上海弄堂居民的住房困顿的生活状态和历史伤痛。王小平、赵书敬创作的纪录片《老年婚姻咨询所见闻》围绕老年人的再婚问题,拍摄老年婚姻介绍所里的日常故事,折射市井人情、社会风尚和家庭关系等世俗生活观念[3]。此外,王文黎的《毛毛告状》作为《纪录片编辑室》的首播纪录片,用镜头记录普通打工者的现实生活,讲述湖南“外来妹”谌孟珍抱着襁褓中的毛毛孤身来到上海打官司、讨公道的经历,一经播出便获得巨大反响和关注,赢得了高达36%的收视率,更掀起了一场争看《纪录片编辑室》的热潮。

时任上海市副市长龚学平曾专门撰文评述《纪录片编辑室》:“《纪录片编辑室》之所以受欢迎,我认为最根本的原因,是因为它贴近时代、贴近生活、贴近普通百姓。它为我们展示了一个相当广阔的时代画卷,从中我们能感受到时代脉搏的涌动,也听得到处于不同生存状态的人们心底的呼声。它的基调是昂扬的、向上的,又是真实的、深刻的。这是处于巨变中的当代上海的真实记录,为走向21世纪的上海和上海人留下了一份弥足珍贵的历史档案。”[4]确乎,这一阶段的《纪录片编辑室》匍匐着深入现实,贴近生活,生动刻画小人物,使得平民化创作观念在海派纪录片的呈现中不断得以张扬和确定,制作和播出的作品均获得很好的传播效果,在全国范围内产生了广泛影响。因此,这一时期也是海派纪录片标榜、打造具有自我地域特色和精神文化气质的百姓生活现实纪录片品牌的关键发展阶段。

 

第二次浪潮:社会性的专业化基调演进(2002—2014)

随着时代的发展,上海电视台在推出栏目、产出大量纪录片作品的基础上,再开风气之先,整合了东方电视台和上海科教电影制片厂纪录片拍摄制作力量及相关资源,并于2002年首创了专业的纪录片播放平台—纪实频道。这是中国第一家纪录片专业频道,彰显出海派纪录片人再次为中国纪录片发展做出巨大贡献。在分众传播的发展趋势下,纪实频道打开了中国纪录片产业制播分离的新局面,拉开了海派电视纪录片栏目专业化发展的序幕。

上海纪实频道在媒体改制的背景下应运而生。2001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中央宣传部、国家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关于深化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业改革的若千意见>的通知》,明确要求积极推进广电集团化建设,实行跨媒体、跨地区经营,把集团做大做强[5]。同年11月,整合了上海人民广播电台、上海东方广播电台、上海电视台、上海东方电视台、上海有线电视台等单位的上海东方传媒集团有限公司(后更名为上海广播电视台台属、台控的上海文化广播影视集团公司,SMG)成立。次年1月1日,上海纪实频道正式开播。这场自上而下的传媒业改制,极大地推动了频道专业化,使得分众传播成为电视媒体发展的大势所趋:受众不再是同质化、无差别的“大众”,而是多元化、具备主观能动性的社会主体。因此,媒体的传播必须走专业化路线,从粗放发展转向精耕细作,以满足不同受众的需求。以SMG为例,纪实频道是其下设的13个电视频道中负责制作、播出纪录片的专业频道。传媒业改革推动了广电行业的制播分离与转企改制。其核心举措是,逐步将经营性资源从事业体制中分离出来,按照现代产权和企业制度组建公司,实现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6]。2009年,中国第一家电视台体制下的纪录片公司—真实传媒有限公司成立,独家经营纪实频道内容生产和整合营销。2010年1月1日,中国教育电视台正式成立了中线传媒公司,负责电视纪录片的制作。这意味着纪录片产业的发展告别了过去纯粹依靠内容生产的作品化时代,演进为借助平台建设、频道专业化生产和经营纪录片的时代。

回看这一时期,一是自制节目创作踊跃。由图1可以看出,从2004年开始,上海纪实频道自拍量大幅度上升,2005—2014年维持在每年自拍量600—1000条之间。

二是从自产自播发展到以控制版权为主的各种模式合作,其中有与独立制片人的合作,有跟社会工作室的合作,有跟兄弟电视台的合作,有投资购买社会制作公司或社会制作机构所做节目,纪实频道的生产和播出规模进一步迅速提升。

纪实频道当时的宗旨是,以纪实的影像关注社会现实问题,强调文化的思辨性和辩证公平地呈现事实真相。频道成立后,吴海鹰的《婆婆妈妈》(2004)、郭静和柯丁丁的《马戏学校》(2005)、王小龙的《一个叫做家的地方》(2007)、干超的《红跑道》(2008)等一部部记录现实、打动人心的优秀纪录片应运而生。

tt1.jpg

从90年代末开始,整个中国纪录片从平民化进入社会化阶段,海派纪录片也不例外。所谓纪录片的社会化实际上就是指纪录片从一种孤立的影像创作逐步融入到社会关系的网络中,与社会系统中的其他要素如市场、受众、媒体等相互配合,寻求整体发展。探究其转变原因,主要是随着电视行业的市场化改革的推进,我国的电视纪录片栏目的生存不能仅仅依靠电视台的出资,而是要吸引投资商,要有可供纪录片销售的平台,要有一套市场化的运作模式。只有产、供、销各个环节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电视纪录片栏目才能拥有一个好的生存环境。以前的电视纪录片栏目创作往往采用精英文化的视角,电视纪录片栏目个性创作至上。面对市场化的态势,海派纪录片制作须放弃孤芳自赏的态度,适应、迎合当下的生存环境,主要表现在纪录片从选题、制作到发行过程,难以摆脱市场的指挥棒。

首先,选题上以大众口味为标准。海派纪录片题材上从原来的拍市民、边缘人物为主变为历史、现实、地理、科技、自然等多种题材并存[7]。封志强在《类型学视角下SMG纪实频道节目叙事策略研究》中,将这一时期SMG纪实频道的9档自制栏目分为四大类:社会纪实类型,包括《纪录片编辑室》《眼界》;历史评述类型,包括《档案》《往事》《大师》;文化访谈类型,包括《经典重访》《文化中国》《风言锋语》;百姓娱乐类型,包括《DV365》等。2008年推出的《眼界》更多地将视野投向那些具有广泛社会性、新闻性、国际性的选题,弥补了《纪录片编辑室》选题偏重边缘化、底层化和个性化的不足。其次,拍摄手法日趋丰富,从执着依赖跟踪拍摄的纪实手法转变成守住非虚构的纪录片理念,并积极借鉴电影创作、电视娱乐、摄影、绘画、音乐等其他艺术领域中所惯常使用的表现技巧和叙事手法,运用悬念设置、情景再现等方式,生动活泼地将电视纪录片栏目中所需要记录的事件呈现到受众面前,吸引大众眼光。《大师》《档案》等历史纪录片栏目均采用了戏剧美学的表现方式,增加纪录片的娱乐性。

《档案》前身是东方电视台自1998年起推出的周播历史题材剧情类电视纪录片栏目《星期五档案》,该栏目对历史人文专题片进行再编辑并系统化地进行播出,为历史人文类电视纪录片开启了新的发展空间。后随着SMG纪实频道的开播,更名为《档案》并转至该频道播出。自2002年更名播出至今,《档案》栏目近20年间累计播出节目2000多集,内容涵盖了国内外重大的政治、军事、外交题材,以及社会、刑侦、名人题材,并且一般都成系列推出。《档案》栏目组还多次接受委托,承制了《生死地》《大上海》《大后方》等重大题材纪录片,引发各界好评[8]。《档案》围绕历史题材,重现真实故事,讲究悬念和情节,节目强化主持人的讲述能力,在历史真实、事件真实、人物真实的基础上,构建悬念和故事,以多元的手法使纪录片的情节、节奏和表现更具可看性,更加引人入胜,长期保持“国产纪录片档目销售冠军”的地位。《档案》节目均以自制、联合制作或委托制作为主,根据SMG版权资产中心数据资料库的影像资料数据可知,在2005年至2019年制作播出的1975期节目中,完全自制节目共1518个,占比绝大多数(见图2)。同时,随着电视纪录片栏目市场化发展和国家政策对于电视纪录片栏目的扶持,全国多家电视台向SMG购买《档案》栏目的转播权,栏目影响力和市场价值得到进一步凸显。

tt2.jpg

 

除《档案》栏目以外,纪实频道的《大师》栏目选择用讲故事的方式代替过去一味地对社会生活的自然主义记录,通过人的活动来见证重要事件,在题材选择和表现内容上偏向于人文世界的深度挖掘,推出了《闻一多》《林语堂》《梁思成》《梅贻琦》等近百集纪录片,产生较大的传播影响力。

总体而论,这一发展阶段中,以纪实频道的诞生为标志节点,逐步构建了公司化运营平台。纪实频道在率先实现频道专业化的基础上,借助制播分离举措,推动海派纪录片走向专业化生产的道路,进一步打响了品牌、赢得了口碑,作品社会传播的影响的深度和广度也随之加深和拓宽。

 

第三次浪潮:产业性的市场化接轨尝试(2014—2018)

前期海派纪录片追求制播专业化以及社会化的认同,紧接着在传媒体制改革的浪潮中转向产业化运作,进行商业化发展尝试。这一时期,随着纪实频道成功上星,海派纪录片的全国影响力得以有效提升。

上星后,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以及落地费的沉重负担使得频道的经营和发展面临巨大挑战。为应对市场变化、打破发展困境,SMG成立云集将来传媒有限公司,专注精品纪录片的制作和运营,推动了海派纪录片大步迈进商业化以及融入国际传播的发展主流。

2014年6月16日,上海纪实频道上星,制作内容全面升级,由此开始,海派纪录片的传播可以直接覆盖全国。作为国内首家上星的地方专业纪录片频道,纪实频道的上星落地,对上海形象的展示、频道品牌的树立和海派文化的传播起到了积极作用,让频道在整体上有了走出上海、放眼全国的可能。纪实频道的传统和优势在于对现实题材和人文题材的持续关注。上星后,纪实频道的版面总体定位是有较强全国影响力与创新性、以现实题材为主要特色、强调“因你而真”的综合性纪实节目播出平台。因此,除保持《纪录片编辑室》《档案》《大师》等品牌栏目外,还整合了更为丰富的国内外优秀纪录片资源,开发全新的季播板块,探索创新形态的纪录片产品,打造了《海派真生活》《纪实72小时》等新栏目。同时,纪实频道也严格控制海外纪录片播出比例,国产纪录片播出比例保持在70%左右,自制版权年产量近500小时,在全国纪录片频道中原创能力名列前茅,力求成为优秀国产纪录片的集中播出平台。纪实频道上星后,多部重点纪录片在重要宣传节点推出,获得主管部门的肯定以及专业人士、广大观众的认可,例如,围绕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七十周年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制作播出的大型历史纪录片《来自延安的报告》《生死地—1937淞沪抗战实录》《行走战场》,以及优秀短纪录片《把光明点燃》等。又如展现异域自然风光和人文气息的4K纪录片《西藏,自然之路》,从西藏丰富多样的自然地理入手,结合人文故事,展现了西藏人民在高原环境中的生存之道,也体现了上海纪录片团队在自然、人文题材上的制作功力。

频道上星以后,对栏目品质的要求有所提高,高昂的落地费使纪录片的制作门槛骤然提高,而原本可以用来制作节目的经费被迫转移到支付落地费用上,内容创作受到威胁。同时,频道日常运营多以栏目制运作,结合市场需求的空间受到限制,加之内容生产人员创新动力不足、对接市场意识不强,现有的管理模式、生产方式、人员结构都难以适应新的市场变化,广告收入和收视情况呈现全面下行的态势,总体局面呈现疲软状态。政策是海派纪录片产业市场化发展的一大驱动力。2009年,我国第一部文化产业专项规划—《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审议通过。随后2010年,国家广电总局颁布了《关于加快纪录片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这是国家管理部门第一次对中国纪录片的产业发展正式提出了纲领性的指导意见,意味着在政策的推动下,中国纪录片要按照市场规律致力于建构完整的产业链。

在诸种背景之下,2015年6月11日由SMG控股、团队持股,在真实传媒旗下设立了纪录片制作平台—云集将来传媒(上海)有限公司。云集将来自成立后,立志会聚国内外纪录片顶级人才,打造纪录片开发、制作的产业高地,以市场化的视角,打造IP聚合系统,不断强化自身的造血功能;并提出要借助产业耦合,实现多元资源利用效率的最大化、资源要素流向的最优化,旨在构建纪录片全产业链平台,塑造真实类内容领域的产业标准,为上海纪实频道立下一个标杆式的创业案例。云集将来面对广阔的商业前景,目标明确,大胆创新发展模式,初创时与频道在人员架构上就有所区别,建立了项目制片人中心制,正式转向尝试市场化运作。时任云集将来总经理龚卫就多次强调这一发展目标策略:“原来我们做纪录片,总觉得自己有点清高,老是沉浸在自己的作品中,你说不好,就是你看不懂,没水平。现在我觉得纪录片还是要跟产业结合起来,要有尊严地活下去,首先就要打开市场的局面,兑现纪录片应该有的价值。”也就是说以前只要怀揣理想就可以做事,但现在还要装一块“市场”到口袋里。

自然探索类纪实真人秀《跟着贝尔去冒险》是云集将来投入制作的第一个节目,由“野外生存第一人”贝尔带领众人,进行荒野求生,聚焦极限下的智慧勇气,寻找时代的真偶像。这个项目的总投资达7500万元,而公司当时自有资金只有300万元。面对巨额的资金缺口,云集将来选择了进行市场化募资,做出了商业化运作的尝试(见表1)。不仅如此,云集将来将目光对准了互联网视频播放平台,已完成的作品除了在传统电视媒体上播出外,还在优酷、爱奇艺等视频网站上做投放。与此同时,为了实现商业价值的最大化,海派纪录片创作更多地呈现出遵从媒介载体的传播特征,趋向于模式化、系列化的创作思路。这一时期的云集将来在内容行销和IP开发上做了许多努力,致力于打造平台、制作、新媒体和商业开发四位一体的产业格局。

《本草中国》是云集将来开发的又一个IP。《本草中国》所展现的人与本草相生相依的情缘和人文情怀,成功迎合了人们对养生的追求、对传统文化的追捧[9]。随后制作出品的精品纪录片《伟大的一餐》被称为“舌尖上的本草中华”,也取得了良好的市场效益和社会口碑。《本草中国》系列后来又迎来了第二季、第三季,成长为一个金牌大IP项目,拥有固定的忠实受众群,自带品牌效应。而《跟着贝尔去冒险》的衍生题材节目《越野千里》在开拍两个月之前,就有四个国际知名企业抢夺冠名权,播出后赢得了1.09%的高收视率。

云集将来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发展模式改革、经营方式革新,不仅坚持高标准的节目制作要求,精品频出,产生了良好社会效益,使海派纪录片名头更加响亮,更重要的是,它以不俗的经济回报兑现了纪录片的价值,人们开始以市场化的视角看待纪录片产业的发展,扭转了“纪录片是赔钱买卖”的传统观念,初步搭建起海派纪录片产业化、市场化发展的架构。

随着市场因素的介入,这一阶段的海派纪录片更多寻求在传播方式、内容形态和表达语境上的内外整合,具体表现在一个个“纪录片+”模式的诞生:“纪录片+监控摄像”,2014年生成国内首档大型急救纪实真人秀《急诊室故事》;“纪录片+新闻”,2018年生成《生命时速·紧急救护120》;“纪录片+娱乐”,2015年生成国内首档大型自然探索类纪实真人秀《跟着贝尔去冒险》,2017年则衍生出《越野千里》;“纪录片+商业广告”,2015年生成高端商业广告片《横穿美利坚》;“纪录片+新媒体”,生成短视频PGC和微纪录片《上海100》[10]……

内外整合还表现在海派纪录片由从前的偏向于学习国际上的纪录片创作观念和方法,逐步扩展为对制作、传播、消费整个过程的研究和消化,进而确立了以市场化为基础的国际化方向。而创作人员国际化、广泛展开中外双方共同制作的国际合作、实行国际化营销,这些都成为了海派纪录片国际化发展的主要趋势。《海上丝绸之路》《伟大的一餐》《本草中国》等一批由国际团队摄制,并努力跳出“在地化”表达的纪录作品都是其中的典型。

 

第四次浪潮:衍生性的多维化发展迸发(2018—2020)

媒介融合是当下中国纪录片产业发展所处的新的媒介环境和技术背景。新媒体崛起,成为纪录片产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网络短视频进入产业繁荣期,全媒体矩阵有效提升纪录片的传播影响力。同时,伴随着市场化程度的加深,多角色入局赋能纪录片产业,造成产业主体分化加剧,纪录片的内涵外延不断扩展,边界形态模糊。在这样的大背景之下,海派纪录片与时俱进,这一阶段的产业发展态势总体呈现“低”、“短”、“融”、“特”的表征。

“低”是指低姿态创作,主要涵盖两个方面的内涵。一方面是指从用户思维出发,纪录片人注意到网生时代的主要传播对象为年轻群体,内容转向年轻化表达,尝试开创“潮文化”;另一方面则指在创作上倾向于继承和延续对现实的关照,捕捉真情实感,呈现出平民主义的特质。

首先,从受众视角看,越来越多的平台数据显示,纪录片不再只是“四高”(高学历、高阶层、高收入、高年龄)群体的偏爱,互联网带来了受众年龄和各种基数的真正下沉。腾讯发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腾讯纪录片频道“00后”用户占比为21%(2018年为17%),“90后”用户占比为49%(2018年为46%),“80后”用户占比24%(2018年为28%),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出18~29周岁的用户已经成为纪录片受众的真正主力,用户年轻化趋势明显。[11]

2019年,由云集将来传媒联合腾讯视频和Discovery探索频道共同出品的《水果传》第二季,升级技术手段,应用4K超清拍摄、高速拍摄等多种摄影手段,新增动画演示,给观众提供更加惊艳的视听奇观,以达到关于水果的五味通感。作为一部整体基调轻松的人文自然纪录片,水果这个选题本身就代表着新鲜、活力,加上“魔幻”、“时尚”的表现手法,迎合了年轻受众的口味。

此外,“低”还表现在这一时期海派纪录片坚持以新闻内核、平民视角,把握时代发展脉搏,对现实深度关注,描摹现实,呈现日常生活里的人世百态。虽然遭受市场化的强烈冲击,海派纪录片强大的基因依旧可以遗传和显现在当下强调集约性和新奇性的纪录片创作理念之中,让新海派纪录片在时尚的装扮下能够保持上海文化的传统,焕发出较强的生命力。比如,由上海市公安局和上海广播电视台联合推出的全景式警务纪实片《巡逻现场实录2018》倔强地透射出关注底层叙事和从日常生活状态入手的特点。这是市民文化的力量使然,它来自一个城市的地理空间特征,来自一个城市的人文历史底蕴,生生不息。该纪录片真实记录了城市治安管理一线的状态,分12个不同主题,每期涵盖7到10个故事,辐射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将镜头对准身边的人民警察,通过一个个案例展现出民警绣花般的细心、耐心和卓越心。而随后推出的《大城无小事—派出所的故事 2019》《城市真英雄2021》延续前作,通过跟拍的方式,聚焦上海基层派出所的日常工作,把大城小事背后的警民互动模式以有血有肉的方式呈现在观众面前。也正因为这种极具真实感的现实主义风格,该片才能延续海派纪录片一贯的亲和力和感染力,直抵人心。

“短”主要表现为在移动直播技术不断成熟和短视频移动播出平台日益便捷的时代背景下,使海派纪录片类型得以丰富的是单个体量微小的作品形态—微纪录、微视频、UGC短视频[12]。这些新的纪录片类型蓬勃发展,以短小的体量和精要的内容,推动海派纪录片在新时期持续广泛传播,赢得口碑和市场。其中,微纪录片契合现代人生活的节奏,满足了受众在碎片化的时间里接收更多信息的需求,相比传统纪录片而言,制作流程简单、周期短,可以在短期内快速将人们关注的社会热点事件拍摄记录下来,以个性化的表达方式呈现。传统纪录片同质化、模式化的限制被打破,创作者主体也更加丰富多元[13]。例如,为讲述早期中国共产党人在上海的红色峥嵘往事,上海市档案局(馆)联合真实传媒有限公司策划制作8集微纪录片《上海记忆:他们在这里改变中国》(每集8分钟),该片以珍贵文献、历史画面、实地探访等多种形式,全景式地再现了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至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16年间,中国共产党在上海波澜壮阔的发展历史。另外,隶属于上海报业的“新民网报”融媒体于2018年5月起推出《十分上海》系列微纪录片,定位城市现实题材,拍摄周期控制在8至12小时,每集10分钟片长,契合互联网短视频传播规律,将镜头对准公共空间内的普通人,把市民日常故事真实地展现在受众面前,反映当下上海城市生活现状。2020年广受好评的抗疫纪录片《心声》《城市的温度》也均为系列微纪录片,其中时长6分钟的《心声》由用户自行上传至快手平台,时长5分钟的《城市的温度》是上海市文明办与上海纪实人文频道携手合作的产物。

“融”是这个时期海派纪录片的突出特征,具体表现为传播方式、宣发渠道和制作手段的融合。伴随着总体产业格局的“融媒化”,在国家媒体融合战略不断走向深入的语境下,海派纪录片也在积极进行自我调适,更加主动迎合融媒体时代的传播和收看特点。融媒体思维作为一种技术性的智能化思维,助力海派纪录片生产、传播模式的个性化及精准化。而媒介融合重塑传播体系格局,也给海派纪录片产业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思路和机遇。例如,医疗新闻纪录片《人间世》就是实现全媒体分发传播的一个成功实例。SMG积极尝试台网深度融合互动,不断创新纪录片的融合传播新路径。《人间世》第一季和第二季除在电视大屏端播出外,更多聚焦于《人间世》纪录片如何在互联网上扩大传播力和影响力。该片不仅在爱奇艺、腾讯这两大国内视频网站进行全网播出,还依托“两微”矩阵群,包括在粉丝量破千万的“看看新闻KNEWS”进行充分的宣传报道,并分发至今日头条、B站、秒拍、新浪新闻、网易新闻、Facebook、Youtube等10多个海内外平台,在互联网上形成持续多月的舆论热度。在“线上”引发热议的同时,《人间世》系列纪录片也在“线下”积极架构起医生与患者之间的桥梁,通过打造10场“人间医事”线下推广活动,从不同角度、用更接地气的方式讲述医疗卫生行业的故事,推广活动的足迹遍及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无锡市人民医院等地。以“人间世”品牌为矩阵的融合传播,使其真正成为了一个现象级的网红产品,全网总浏览量突破5亿,2020年网媒报道量1.49万篇,排名第四(见表2)。可以说,《人间世》纪录片的融合传播模式,体现了媒体从“为播出服务”到“为传播服务”的重要转变。

 

排名名称网媒报道量(篇)

1 风味人间2.65万

2 国家监察2.17万

3 中国医生2.03万

4 人间世1.49万

5 航拍中国第二季1.40万

6 风味人间21.32万

7 舌尖上的中国21.29万

8 我们走在大路上1.29万

9 航拍中国第三季1.16万

10 从《中国》到中国1.16

表2:2020年度纪录片网媒报道量TOP10

 

除了融合互动的传播方式和宣发渠道,“融”也表现在制作手段、表达方式和题材选择的融合上。全媒体时代,“纪录片+”效应在纪录片制作中侧重体现为与高科技手段的融合以及题材融合的跨界选择。首先,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新的技术手段更新了传统纪录片的拍摄方式、表达方式以及互动方式。VR、AR、航拍、4K、8K高清等技术不断推陈出新,给纪录片的发展带来了全新的模式[14] 。比如“隐蔽摄像”成就了全景式警务纪录片《巡逻现场实录 2018》的真实和精彩。由上海广播电视台牵头,联合长江经济带11省市卫视拍摄的《长江之恋》则更是典型的“纪录片+科技”的代表,作为国内首部4K拍摄的纪录片,该片全景式、浸润式、立体式记录和讲述了长江儿女在社会变迁、绿色转型中的鲜活故事。

其次,媒体融合也促进了纪录片的类型创新和题材多样化。我们梳理了上海广播电视台1992—2020年期间的自制节目,从中选出79部影响力大、具有行业代表性或获得重要奖项的优秀纪录片,其题材分布如图3。从2017年开始,优秀海派纪录片创作题材和数量较历年有大幅度增长。

最后,“特”是指海派纪录片在这一阶段对上海城市气质和上海文化特征有着独特视角的记录和呈现。上海作为中国的特大都市与国际化程度最高的城市之一,自20世纪初叶以来便承担起中国乃至亚洲“现代橱窗”的展示功能。在许多民众的想象和记忆里,上海与其说是一座由钢筋、玻璃、混凝土搭建而成的城市,不如说是一个早已抽象化的现代符号[15]。但刨除这样的单一而刻板的印象,上海自身有很多突出的特点值得去深入挖掘和反映。上海的城市形成过程就是以商业经济发展为主导的市民社会兴起的过程,因而“海派文化”具有鲜明的市井情趣旨向,由此发展出了围绕市民生活(家庭、婚恋、消费、饮食、求医等)而展开的、能够较好地满足市民口味和需求的市民文化,形成了“海派文化”雅俗共赏的特征。

海派纪录片《人间世》第二季,延续第一季的制作基调和策略,却又独辟蹊径。第一季侧重探讨生命命题,主题宏大;第二季更多聚焦于人,反映优质医疗资源集中的大城市的另一面,对上海城市文化进行另类挖掘,将医院发生的众生相客观呈现,由小及大凸显上海现阶段发展状态的特殊性。《人间世》第二季是由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与上海广播电视台联合策划制作,通过蹲点拍摄,记录了一个个发生在医疗行业的真实故事和人物,关注生老病死、人情冷暖,倡导尊重生命的价值,在医患关系紧张的当下,呼唤沟通和理解,构建出另一重“生命之城”的上海想象。正如导演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人间世》并不是讲一个医疗故事,而是通过医疗故事来讲述人与人、人与社会该如何相处,人与喜怒哀乐、生老病死该如何相处。”总之,《人间世》抓拍了许多“如监控录像般真实”的“上海瞬间”,记录下许多复杂而真实的人物,使观众感受到上海对于生命的珍视与尊重,体会到海派文化的悲悯和超然,领悟到人性的层次及力量,同时也从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医疗层面,带领观众更加全面地领略上海城市文化的突出特质[16]。此类作品还有《巡逻现场实录 2018》《大城无小事—派出所的故事 2019》《城市真英雄2021》以及《人间世》的体育篇《走出荣耀》。上海城市文化造就了海派纪录片以生动、感人的细节取胜,又能深入浅出、虚实相生地呈现出历史进程中的社会发展轨迹。

中国纪录片网负责人张延利认为,“创作多元化、表达年轻化、视野国际化是未来纪录片的发展趋势”,这一阶段的海派纪录片的创作特色,正好印证了上述趋势。

 

结语

正如智利纪录片导演顾兹曼所说:“一个国家没有纪录片,就像一个家庭没有相册。”海派纪录片作为中国纪录片的重要组成部分,早期关注平凡小事,深入基层现实生活,形成平民意识创作风格;中期借助频道专业化生产,打造海派纪录片品牌,再到尝试市场化、产业化经营运作,有效扩大了影响范围,开辟了国际传播赛道;如今进入融媒体时代,在多维驱动和多屏互动的传播环境下,发展出“低”“短”“融”“特”的特征,呈现出新的时代风貌。总而言之,海派纪录片开辟了官方、正统之外的新天地,将时代的话语权交给小人物,主张从简单平凡琐碎的生活中体验时代变迁、社会转型,同时,在宏大视角、重大主题、历史人文和自然生态等多元化题材上也体现出雄厚的创作实力。

海派纪录片走过30年,做到了凝聚中国精神、展现中国特色、关照社会现实、突出上海特点,并以其集团性、群体性、专业性成功走向世界,成为中国纪录片史上不容小觑的一支。传承这份光荣与梦想,继续着眼于“小人物、大情怀、正能量”的主流化、精品化、年轻化表达,海派纪录片的未来值得期待。

 

(作者单位:上海广播电视台总编室)

 

 

 

 

参考文献:

【1】章华,黄新炎.上海电视纪录片30年纵横谈[J].电影评介(13期):1-6.

【2】雷卫.真实就是力量纪录创造价值[M].四川大学出版社, 2012.

【3】王冬冬.基于城市文化特征的海派纪录片及物性叙事分析[J].同济大学学报(2期):1-8.

【4】龚学平.创造辉煌[J].电影新作.1996.2:3.

【5】黄薇.从栏目化到频道化[D].西南大学.2006.

【6】邢虹文,崔然.上海电视纪录片产业链发展分析[J].上海艺术家,2019,000(003):50-52.

【7】冯越,如何突破“中国式”困局[J].新闻前沿关注.2016.2:4.

【8】黄新炎.上海纪录片研究(1980—2017)[D].

【9】邢虹文,崔然.上海电视纪录片产业链发展分析[J].上海艺术家,2019,000(003):50-52.

【10】黄新炎.上海纪录片研究(1980—2017)[D].

【11】韩飞.中国纪录片进入“网生时代”—2019年中国网络纪录片发展研究报告[J].传媒, 2020,No.325(08):40-43.

【12】赵曦,秦基伟.2018中国纪录片发展综述[J].当代电视,2019,000(004):15-19.

【13】 赵砚.媒介融合时代下中国纪录片的现代化发展[J].西部广播电视,2020,v.41;No.487(23):153-155.

【14】张家新,陈红梅.融媒体时代中国纪录片发展新趋势[J].戏剧之家,2020(20).

【15】刘吉元.海派医疗纪录片《人间世》对上海城市文化的另类开掘[J].上海艺术评论, 2020(5).

【16】刘吉元.海派医疗纪录片《人间世》对上海城市文化的另类开掘[J].上海艺术评论, 2020(5).

 

上海广播电视台 版权所有 沪ICP备10019291号-3
通信地址: 上海威海路298号 邮政编码: 200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