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广电研究杂志官网  

征稿要求:

1.论文符合本刊宗旨与学术规范,具备较新的学术观点,使用较新的文献资料。评论性文章观点鲜明,语言生动,分析深刻,能够及时反映、探讨学界及业界的热点问题。 

2.所投稿件为作者本人 撰写并未曾在其他刊物公开发表过。    

3.稿件一律用电子邮件附件形式发送到电子邮箱:guangdianyanjiu@yeah.net    

4.附件请用Word文件,并注明文件名及作者名。   

5.稿件篇幅:论文原则上以6000字以内为宜;评论文章控制在1500字左右。    

6.稿件应注明作者的真实姓名、职称(职务或学位)及工作单位、详细通讯地址及邮编、联系电话(手机最佳)和电子邮箱。

 

来稿的处理流程是什么?

1.请勿一稿多投,也不要重复投稿。

2.收到稿件后,本刊编辑部认为符合要求或基本符合要求但仍需修改的,会主动与作者联系。投稿后30个工作日内未收到本编辑部处理意见的,可自行对稿件另作处理。

3.因经费有限,编辑部对特约稿件支付超标稿酬,一般稿件只能略付薄酬。  

 

文章格式有什么讲究?

1.标题。主题用1号黑体;副题用3号宋体。居中。    

2.作者姓名,用四号楷体,右对齐。

3.文本提要,小四号楷体,200字以内;关键词,小四号楷体,3-5个。    

4.正文,用5号宋体。1级小标题用小4号幼圆体,居中;2级小标题用5号黑体,左对齐并缩进两个汉字;3级小标题用5号楷体,左对齐并缩进两个汉字。

5.鉴于本刊区别于其他学刊图文特色 建议作者供稿时提供文章相关图片及作者照片,并确保图像精度。

6.文末标出作者单位及职称(或学位、职务),若有多个作者,用分号隔开;

7.注释一律采用尾注形式。注释二字,用小5号黑体。注释条目各项顺序依次为:作者姓名、冒号、《文章标题》、逗号、《刊名》某年第几期(《书名》第几页,某年版),用小5号楷体。

8.为节约篇幅,一般采用注释形式的文章,不再单独一页设立参考文献。

借力“耳朵经济” 做好共情传播 —以《70岁老人从方舱传出的声音》为例

 

自2022年3月初起,上海新冠疫情爆发,打乱了人们原有的工作、生活节奏,大众对于媒介势必会有更强的信息和情感诉求,希望第一时间获得真实可靠的信息,获得自身情感、情绪的投射。在突发重大公共事件的大背景下,与疫情相关的人物、事件成为各机构媒体和自媒体竞相报道的热点。

《70岁老人从方舱传出的声音》首发在浦东time视频号上,48小时之内全网点击量破2000万,并迅速被人民日报、新华社、央视新闻和上海各家主流媒体转载、跟踪,相关话题得到进一步发酵,成为疫情中的一个爆款传播案例。本文从该案例的传播形式、传播内容、传播主体等方面入手,浅析机构媒体如何借力“耳朵经济”,产生更大的报道影响力和舆论引导力。

 

一、传播形式:互联网时代“耳朵经济”突出重围

自1877年爱迪生发明留声机后,人类首次实现了声音信号的转换,也开启了人类对声音媒介的探索。互联网时代带来了大规模的信息聚集,迎来了泛娱乐浪潮,近10亿中国网民可以在互联网中掀起属于自己的浪花。2017年,语音直播、智能语音等新型声音传播形态崛起,泛音频平台大量涌现,吸引了一大波流量,音频广播经历了新媒体的出现、相融到纵深融合的过程,成为了新的增长点。

互联网时代,“耳朵经济”能收获一波红利是因为受众获取信息的习惯发生了转变。快节奏的生活状态下,良莠不齐的视频内容消耗了受众大量的时间和注意力,听觉场域转而成为可栖之所。现代人为了有效利用时间,更快捕捉信息,越来越多的受众会同时执行两项甚至多项任务,即“共时使用媒介”。不同于视频新闻或者报纸阅读,眼睛是主要的信息接收器官,而音频内容只需要听觉的参与,为“共时”提供了机会。

音频广播的本质是受众用耳朵接收信息,音频打破了画面的界限,不再拘泥于4:3或者16:9的边框,可以在观众头脑里构建无界的空间。画面直接展现在受众眼前,而相比之下,声音则更富有想象空间,就如国画里的“留白”。虽然广播里传递出相同的声音,但受众在不同的环境和心境之下就会产生不同的幻像体验。英国桑德兰大学教授安德鲁•克里斯尔(Andrew Crisell)认为:“广播与电视和互联网竞争不占优势,但是它可以做纯粹的声音、做理智的讨论而没有视觉干扰,没有直观刺激个人想象,声音带来的是一种亲密的感觉。”[1]就像《70岁老人从方舱传出的声音》音频下的许多留言提到,听到武阿姨的声音就像面对家中长辈一样,她的讲述中有生活的琐碎,也有上海人的体面,一下引起了大众的共鸣。

疫情期间,简单、直白、方便操作、易于扩散的音频传播成为引人瞩目的传播现象。音频可以是电话录音,也可以是微信语音录屏,还可以从视频中进行节选,一定程度上保障了真实性。正如美国传播学者约书亚•梅罗维茨(Joshua Meyrowitz)所说:“媒介决定情景,情景决定人的行为。”音频在疫情期间流行,还由于它相对而言更具隐私性。对于一些敏感的话题,有些人不愿意出镜,而愿意以音频的形式表达自己的处境、情绪和立场,这类音频主观性、目的性较明显,但往往很有冲击力,如疫情期间一位上海市民与疾控中心负责人关于“健康云”的对话、一位科普作家关于奥密克戎疫情特性的电话采访、一名“预防医学博士”关于防疫所涉法律问题的音频,以及一个将被拉去方舱的德国人的发飙等等,传播范围广泛,传播效果显著。虹口区通州路香港丽园小区居委书记刘苗与辖区内医护人员的对话、徐汇区天平路街道永康居民区张臻书记与感染新冠的求助老人的对话,这两则引发受众强烈关注的音频在广为传播后促使事态朝着正面的方向解决,永康路于文明老人很快被送往医院,得到了及时救治。爆款音频不断获得关注,有关方面对于民众呼声较高的问题给予回应,安抚了民心,从中也体现了音频传播巨大的传播效能。

 

二、传播内容:重大公共事件中的共情传播

新冠疫情成为了21世纪继“非典”之后最为严重的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尤其是在上海的本轮疫情中,来自机构媒体和自媒体的以音频为特色的“共情传播”,在特殊时期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传播效果。

疫情期间,各行各业涌现出了一大批为抗击新冠做出贡献或牺牲的公众人物和普通群众,相较于遥不可及的公众人物,带有强烈生活气息的可亲可感的主人公往往更能够引发受众的共情心理。新闻报道中的人物身份、经历会成为一种受众投射于自我意识中的符号,被受众下意识地加之以情感倾向再进行传播。特定的身份符号可能会有一种“天然优势”,对故事的情绪感染力产生进一步的叠加影响。“70岁老人”“方舱”,本案例标题中的这些关键词,在疫情特殊的时空下,立即就能形成共情的基础。感染新冠的老人,这个身份标签触到了受众敏感的神经,加上一开头就是熟悉的沪语方言,人们会再因其身份符号产生情感倾向的预判。

简单直白的音频之所以成为传播热点,多段音频能够不胫而走,也与互联网时代音频的伴随性、专注度、感染力、共情性有关。《70岁老人从方舱传出的声音》是由微信语音添加少量字幕进行再创作而成的,全片很自然地运用了第一人称“我”进行绘声绘色的叙述,没有多余画面干扰耳目,向外甥女(东方财经浦东频道陆洋)描述亲身经历的感染力强于其他任何人称,受众很自然地会代入“外甥女”的角色。“我”的表达直观上来看是不加修饰的,可信度十分高,通过“我”的阐述让受众更加能够“润物细无声”地与人物产生共鸣。“书记拉着我的手一个劲儿地说对不起我。”“我从方舱出来后,大家问我米有吗?菜有吗?”以主人公武阿姨的自述为主要内容,用第一人称的视角带受众旁观了一个新冠患者从感染到康复的真实经历。

共情手段将情感融于信息,对受众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其中,信息的故事化是情感传播最有效的手段。《70岁老人从方舱传出的声音》不是冷冰冰地用数据说话,而是通过讲述自身的故事,用时间线串联起了做志愿者被感染、在方舱里的生活条件、出舱后周遭的情况等等,人物奇特的经历和故事通过生动语言的推进,成功地将自身情感传达给对方,一起找到情感经历、情感体验的交叉点和共同点。当然,故事化不仅仅指当事人对于情感故事的讲述,还包括受众在接收信息后自行进行二次创作。现在音频平台的内容十分多元,喜马拉雅 FM有专门设置了情感生活的板块,里面有许多人通过或感性或知性的声音讲述着情感故事,再佐以舒缓的背景音乐,很容易就能让受众感同身受,产生情感共鸣。

情感传播,在某种意义上说也传递着一种价值观,具有一定的舆论导向。传播学领域中关于传播特点与传播效果的研究曾经局部展示了感情与传播效果的联系,如“诉诸理性与诉诸感情”“诉诸恐惧”以及“诉诸幽默”等等,将共情这一本来属于心理学范围的观点引申到了传播学的范畴 [2]。人物报道是各机构媒体进行舆论引导的重要方式之一,人物是讲述故事的最有效载体,新冠疫情期间主流媒体报道的人物,不仅仅只是一个单纯的人物个体,更被默认为是一个群体的代表。《70岁老人从方舱传出的声音》音频下许多人在留言中说到,武阿姨的大气谦和、乐观体面也代表着上海的城市精神。疫情时期负面舆情不断,舆论场众声喧哗,在这样的背景下出现了武阿姨这样的讲述者,她的经历不仅是私人的,也可投射成疫情时期的一个缩影,这样的正面人物对于凝聚社会共识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最后,就共情传播而言,信息制作者、发布者、传播者能否及时感知受众的情绪变化,也是影响传播效果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从疫情初期受众的惶恐不安,到疫情中期的忿忿不平,再到疫情后期人们的情绪变得相对缓和,《70岁老人从方舱传出的声音》发布于2022年4月26日,音频报道的受众也恰好迎来了第三阶段,虽然仍有对封控生活的痛苦抱怨,但是更多的人在经历网络上一轮轮的情绪发泄后,将目光投向了身边的志愿者、热心邻居、外卖小哥、医务工作者等,这些普通人在疫情面前的坚守,能消弭许多戾气,武阿姨感恩、豁达的心态也契合了众人的情绪变化和情感需求。情感起伏的曲线和报道推出的时机也会潜移默化地影响传播效果,传播者需及时调整情感表达类型、表达策略和表达时机,与受众共同构建一个“情感共同体”。

 

三、传播主体:疫情期间机构媒体的责任担当

新媒体时代,重大突发公共事件意味着“全民参与”的高介入度,在微博、抖音、微信视频号等泛娱乐化和分散化的平台上,每个人都可以是信息的发布者、传播者,本轮疫情中有相当数量的爆款音频就出自个人或自媒体之手。因为中国人口基数庞大,疫情信息和传播载体的数量不容小觑,带来的情绪煽动和舆情冲击不容忽视,机构媒体也面临着如何突出重围的挑战。

对于专业的机构媒体,特别是主流媒体来说,进行疫情报道首先要在价值观上站高一线。在注重共情传播的同时,需要感情与理智并存,最基本的立足点是,不能违背新闻真实性的原则。其次,拓宽新闻渠道、挑选报道对象和提高新闻含金量也是专业媒体应该认真考虑的因素。报道对象应该侧重选取与受众有较近心理距离的,最好是受众身边能够看得见、摸得着的人物和事件。这些与受众关系紧密的共情对象更能够唤醒受众相似的情感体验,达到引领主流价值观的要求。

新媒体时代的新闻传播发生了显著的趋势变化。首先是载体变得更加多元,除了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外,新媒体平台成为了受众最多、应用最广的传播媒介,信息权力的下放使得大众传播真正大众化,人人均可生产新闻虽造成话语权的分散,但总体上能够帮助人们更靠近真相。同时,在大环境影响下,许多机构媒体入驻了第三方平台,为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主体的多元化发展进一步提供了条件。另外,随着技术的迭代更新,包括“耳朵经济”的崛起在内,新闻传播的手段和形式也变得更加多样化。机构媒体以专业性见长,更有着作为社会公器的责任担当,应充分利用自己的专业优势和资源优势,尝试各种行之有效的传播手段,对受众感兴趣的议题和相关事实进行及时的跟进报道,全面、及时、有效发声,阐明事实的真相。《70岁老人从方舱传出的声音》的发布方浦东time是上海广播电视台与浦东新区政府、区台联办的东方财经浦东频道官方视频号,这条信息发布后,收到了意料之外的强烈反响,成为新型主流媒体通过音频手段、做好共情传播的典型案例。上观、话匣子、澎湃新闻、央视新闻等主流媒体此后纷纷跟进,更进一步挖掘到武阿姨康复后作为志愿者依然活跃在抗疫一线的新闻故事,满足了人们对后续新闻的期待,也为疫情中受众的情绪和认知提供了正向的引导。

综上所述,《70岁老人从方舱传出的声音》成为爆款音频,既是偶然也是必然。它关注到了受众的情感需求,抓住了具有代表性的典型人物,以音频与字幕相结合的传播形式,制作了与普通人共情的传播内容,起到了非同凡响的传播效果,从而践行了主流媒体的社会责任。

 

(作者单位:上海东方财经浦东频道)

 

 

 

 

 

注释:

【1】
孟伟:《互联网时代英国广播最新发展趋势—专访英国桑德兰大学终身教授安德鲁·克里斯尔》,《中国广播》,2020年第9期。

【2】
孙燕,徐影,刘华.心理共情在科学传播中的应用—以柴静为例[J].铜陵学院学报,2016,15(02):99-101。

 

 

 

 

 

 

 

 

 

 

 

 

上海广播电视台 版权所有 沪ICP备10019291号-3
通信地址: 上海威海路298号 邮政编码: 200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