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广电研究杂志官网  

征稿要求:

1.论文符合本刊宗旨与学术规范,具备较新的学术观点,使用较新的文献资料。评论性文章观点鲜明,语言生动,分析深刻,能够及时反映、探讨学界及业界的热点问题。 

2.所投稿件为作者本人 撰写并未曾在其他刊物公开发表过。    

3.稿件一律用电子邮件附件形式发送到电子邮箱:guangdianyanjiu@yeah.net    

4.附件请用Word文件,并注明文件名及作者名。   

5.稿件篇幅:论文原则上以6000字以内为宜;评论文章控制在1500字左右。    

6.稿件应注明作者的真实姓名、职称(职务或学位)及工作单位、详细通讯地址及邮编、联系电话(手机最佳)和电子邮箱。

 

来稿的处理流程是什么?

1.请勿一稿多投,也不要重复投稿。

2.收到稿件后,本刊编辑部认为符合要求或基本符合要求但仍需修改的,会主动与作者联系。投稿后30个工作日内未收到本编辑部处理意见的,可自行对稿件另作处理。

3.因经费有限,编辑部对特约稿件支付超标稿酬,一般稿件只能略付薄酬。  

 

文章格式有什么讲究?

1.标题。主题用1号黑体;副题用3号宋体。居中。    

2.作者姓名,用四号楷体,右对齐。

3.文本提要,小四号楷体,200字以内;关键词,小四号楷体,3-5个。    

4.正文,用5号宋体。1级小标题用小4号幼圆体,居中;2级小标题用5号黑体,左对齐并缩进两个汉字;3级小标题用5号楷体,左对齐并缩进两个汉字。

5.鉴于本刊区别于其他学刊图文特色 建议作者供稿时提供文章相关图片及作者照片,并确保图像精度。

6.文末标出作者单位及职称(或学位、职务),若有多个作者,用分号隔开;

7.注释一律采用尾注形式。注释二字,用小5号黑体。注释条目各项顺序依次为:作者姓名、冒号、《文章标题》、逗号、《刊名》某年第几期(《书名》第几页,某年版),用小5号楷体。

8.为节约篇幅,一般采用注释形式的文章,不再单独一页设立参考文献。

谢谢你们来过上海

 

5月20日,正是本轮上海疫情扑朔迷离之时,绝大多数上海人被封禁在家。

这一天,我和新民晚报社的同事孙中钦、张荣明,以及全国劳模张国樑等一些“小伙伴”,一起来到虹桥火车站外,给即将离沪的滞留者,送上了开水和泡面,并对他们说了一句:“谢谢你们来过上海!”

这个公益活动,出圈了。

送泡面的过程,在我的《谢谢你们来过上海》公众号文章中,已详细介绍,不再赘述。有几个点,事后想来,值得一提。

 image001000.jpg

一、想法是如何产生的

5月17日,孙中钦骑着共享单车,在威海路和虹桥火车站之间,骑了个来回。回到报社后告诉我,虹桥火车站有大量滞留者。他提到,有一个小伙子,送了40份盒饭,但广场上他周边的滞留者就有300多位。

由此,激发了我们去送泡面的初衷。我连夜请教了全国劳模张国樑,决定把公益活动放在520这一天,还对活动细节进行了梳理。

20日,在去虹桥火车站的路上,我想出一句话:谢谢你们来过上海!

 

二、活动是如何公开的

其实类似的公益活动,我们这个团队已经做过多次,从未公开。但此事得到公开报道,要感谢孙中钦。

送泡面当天,现场有上海日报的团队在拍摄。后来他们拍出了爆款《在路上(Away from home)》。我当时对孙中钦摆摆手,意思我们不用入镜了。孙中钦还特地与摄制组沟通,对方表示理解。

当晚回去的路上,孙中钦和我沟通,他觉得,既然现场有别的媒体在拍摄,而且这件事本身也有报道价值,那么我们不如自己先呈现。我有点犹豫,孙中钦说,他先剪一个只有发盒饭的牛老板和发泡面的张国樑镜头的视频。我表示赞同。

后来,晚报最早报道的这个视频,在视频号上播放量破百万。

到了当天夜里,孙中钦突然又给了我一个剪辑得很不错的视频,说,这个是今天活动的剪辑,你留作纪念也可以,在“晏秋秋”视频号上发也可以。我一看,来了兴趣。和孙中钦商量,换了一个音乐,字幕调整了一下,到了凌晨1点,就在自己的视频号上发了。

这个精剪的视频,播放量也超过了百万。

5月21日凌晨5点,我醒来时,发现这个视频点赞已经破万,而且评论区好评如潮。大家一个共同的呼吁是,有没有更多的能外出的人,到虹桥火车站外,给滞留者送上一份温暖。

这时,我萌生了一个想法,是不是在“晏秋秋”公众号上,写一篇文章,标题就叫《谢谢你们来过上海》。孙中钦、张国樑均表示赞同。这篇文章早上8点多发出后,最终阅读数超过了200万,这个公益活动就此出圈了。

 

三、爱心是如何接力的

这个公益活动获得一些传播效应:人民日报、全国总工会、申工社、新闻坊等十多家媒体或机构转载,市慈善基金会、市总工会迅速跟进,虹桥管委会改进管理措施,十几家企业爱心接力。

我们这个小小的公益团队,拒绝了所有媒体的采访。大家事后聚谈时,都觉得这样一件事情,引发如此热议,真的没有想到。

我想主要讲一下善款。原本,我们这个公益团队,没多大影响,也没想过要有多大影响,只是这次以新民晚报记者身份的活动出圈之后,坊间评价甚高。

这让我感到压力有点大。毕竟,很多问题要考虑周全。尤其是《谢谢你们来过上海》那篇文章,有将近4000名网友打赏,打赏总金额超过10万元。

这钱又退不回去,怎么办呢?

而且,很多认识的朋友,给我们团队个人打款。当然我们都退回去了,点对点的捐款是不适合收的。

有一家房产公司的老总,个人提出捐款10万,我们婉拒了。

有一个朋友,提出捐款300万,资助疫情期间的困难人群。我们商量了一下,没这个能力,建议他找其他公益组织。

凡事涉及钱,就很麻烦,一笔一笔要记录清楚。所以我又在自己的视频号上,录了一个视频,讲述这件事的后续,讲述了相关政府部门的努力,另外讲述了打算怎么使用打赏款。

视频就在报社4楼的职工休息室录的,没有音乐,没有美颜。这个名叫《打算》的视频,没想到转发和点赞也都超过了10万+。由此可见,人们对此事的关切,以及上海市民骨子里的善良。

 

四、这段职业经历如何回顾

在《谢谢你们来过上海》这篇文章中,我写了一个细节—

有人问,你们是哪个部门的?

我回答,我们是普通的上海市民。

没错啊,我到现在都这么认为。我们做了很多封禁在家的上海人想做而没有做的事情。所以,我不是什么“良心”,我只是一张“飞入寻常百姓家”的报纸的记者。

能做成这件事情,首先当然应该感谢报业集团,在4月15日疫情最恐怖的时刻,破格同意我“归队”,并提供良好的后勤保障。

其次感谢报社,给我办了疫情期间的采访证,让我自由发挥。写评论、写文章、搞活动都可以。

我觉得,我也对得起这张采访证。拿到证后的每一天,我都外出采访,哪怕在疫情最可怕的那几天,我都毫不犹豫直往外冲。即便是一次无目的的扫街,都是宝贵的财富。这种财富,不一定会马上形成文章,但会在我今后的职业生涯中,像一个核反应堆一样,时时爆发出能量。

在本轮疫情之中,我很多次感受到,过去十多年,我采访世界杯、奥运会、欧锦赛、全国两会时的激情回来了。在单位的每一天,我都是在兴奋中度过的。这种兴奋感,会在我的大脑皮层留下永久的记忆。人最宝贵的,是职业经历。我希望,以后年老力衰躺在床上时,依旧有足够的职业记忆,帮助自己不断回味,成为一个精神层面始终健康的人。

所以,在疫情的总结会上,我郑重向报社提出一个请求:如果未来有战事,我第一个报名,当战地记者。

 

五、媒介是如何融合的

本轮疫情,由于邮递的关系,报纸没有送到老百姓的手上。而且说实话,每天坚持看电子版的读者,不多。

有人问,传统媒体还有用吗?

我的回答是,当然有用!这一轮的疫情证明,一张有底蕴和功力的报纸,一张和老百姓心连心的报纸,能够发挥巨大的作用。

同样,在媒体融合的大趋势面前,不同传播手段、各种媒介工具,已不再有大的鸿沟;在疫情面前,传统媒体的记者,也能适应。

疫情这种舆论氛围,当然是越骂越有流量。因为爱的力量包容,恨的力量尖锐。不过,我觉得体制内、正能量,不意味着就是小流量。记者对话题的把握度,当然高于自媒体作者。

我在疫情期间,在“晏秋秋”微信公众号、视频号以及“秋秋你怎么看”抖音号上,坚持用老百姓听得懂的话,解读政府发布的各项防疫措施;坚持上情下达、下情上达,当好政府与老百姓之间的沟通桥梁;坚持正本清源,为民发声,批判丑恶社会现象。事实证明,也有大流量。

报纸,报纸。随着时代前行,纸作为一种媒介,可以没有。报作为一种情怀,一定存在。

对此,我信心十足。

上海广播电视台 版权所有 沪ICP备10019291号-3
通信地址: 上海威海路298号 邮政编码: 200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