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稿要求:
1.论文符合本刊宗旨与学术规范,具备较新的学术观点,使用较新的文献资料。评论性文章观点鲜明,语言生动,分析深刻,能够及时反映、探讨学界及业界的热点问题。
2.所投稿件为作者本人 撰写并未曾在其他刊物公开发表过。
3.稿件一律用电子邮件附件形式发送到电子邮箱:guangdianyanjiu@yeah.net
4.附件请用Word文件,并注明文件名及作者名。
5.稿件篇幅:论文原则上以6000字以内为宜;评论文章控制在1500字左右。
6.稿件应注明作者的真实姓名、职称(职务或学位)及工作单位、详细通讯地址及邮编、联系电话(手机最佳)和电子邮箱。
来稿的处理流程是什么?
1.请勿一稿多投,也不要重复投稿。
2.收到稿件后,本刊编辑部认为符合要求或基本符合要求但仍需修改的,会主动与作者联系。投稿后30个工作日内未收到本编辑部处理意见的,可自行对稿件另作处理。
3.因经费有限,编辑部对特约稿件支付超标稿酬,一般稿件只能略付薄酬。
文章格式有什么讲究?
1.标题。主题用1号黑体;副题用3号宋体。居中。
2.作者姓名,用四号楷体,右对齐。
3.文本提要,小四号楷体,200字以内;关键词,小四号楷体,3-5个。
4.正文,用5号宋体。1级小标题用小4号幼圆体,居中;2级小标题用5号黑体,左对齐并缩进两个汉字;3级小标题用5号楷体,左对齐并缩进两个汉字。
5.鉴于本刊区别于其他学刊图文特色 建议作者供稿时提供文章相关图片及作者照片,并确保图像精度。
6.文末标出作者单位及职称(或学位、职务),若有多个作者,用分号隔开;
7.注释一律采用尾注形式。注释二字,用小5号黑体。注释条目各项顺序依次为:作者姓名、冒号、《文章标题》、逗号、《刊名》某年第几期(《书名》第几页,某年版),用小5号楷体。
8.为节约篇幅,一般采用注释形式的文章,不再单独一页设立参考文献。
武宁路桥下的一盏灯,一场与配送小哥的深夜对话
“满城飞奔的外卖小哥封控中回不了所居住的小区,有一些只能在路边将就过夜。武宁路桥下一家亮着灯的咖啡馆门外,每晚会有几十位小哥打地铺。”这条上海人民广播电台“话匣子”视频号在4月18日时发布的视频报道,被网友们广泛传播,在微信视频号上的播放量超1000万次。新闻的背后,还有“一盏灯”的暖心故事。
暖黄色的灯光和“最难约的男人”
“桥洞下的咖啡店特意为小哥留了灯!”这是上海广播资深主持人金亚提供的一条独家线索,一同发来的还有一位志愿者在帮助社区居民配药途中拍摄的几张照片。画面里,咖啡店外十几米长的四级大台阶上,歪歪扭扭睡了不少人。昏暗的街面配上顶部的LED灯带,颇有电影画面的感觉。
不满足于隔屏遥望,金老师提出,是否能让记者去现场看看。她说,小区封控多日,多亏这些小哥的奔走,才保证了无数上海家庭急切而细微的生活需求。他们成为在特殊时期许多上海市民的“手足和口目”。他们过得如何?市民们也想关心。
得到消息后,我把同在单位“闭环”的同事问了一圈,大家对武宁路桥并不陌生,但桥下空间都没怎么去过。4月中旬,室外的气温也就十多度,是什么原因让他们睡在桥洞下?我和同事楼嘉寅约上采访车司机王师傅,在晚上10点多出发一探究竟。
桥洞下,咖啡店大门紧闭,不营业,但暖黄色的灯光依然亮着。谁也没有想到,这群“上海最难约的男人”入夜后就像约好了一般,骑着电动车赶回桥洞下,有经验的已经选好“有利地形”,铺开了一床被褥,甚至还支起了小帐篷。几位小哥说,住桥洞实属无奈,出于防疫考虑,小区“只出不进”是普遍现象,他们只能在外过夜。
4月7日的上海疫情防控工作发布会,是小哥们走出封控小区、出门开工的一个重要时点。发布会提出:“允许非涉疫原因被封控在小区的快递小哥等保供人员,走出封控区,回到保供岗位。”
不过,无论是外卖还是快递小哥,走出封控区后大多都面临住宿问题,网点堆满货无处落脚,一些众包骑手也没有网点可去。如果继续待在小区,意味着没有收入,有房租压力;走出小区,又没有酒店愿意接收。大部分酒店都被用作隔离用途,好不容易找到一家,每天300-400元住宿加三餐的打包价还是让小哥们连连摊手。
印象最深的,是一位外卖小哥毛先生,看到有人来采访,主动说出了自己的故事。他曾骑了10公里电动车买到睡袋,害怕被赶,晚上就睡在地铁站旁的草坪上……“别人都说在上海一天能赚几千到一万,但我今天就赚了60元,你可能会觉得我很懒,但在有疫情的情况下,大家都不想被感染。”毛先生说。
台阶上,一些床铺旁摆放着方便面、八宝粥等物资,甚至还有一盒鸡蛋。小哥告诉我,由于街面的店铺都处于闭店或者只接团购的状态,偷偷开门的超市不卖单桶泡面,于是他买了一箱,分了一半给朋友。没有热水,桶装泡面也只能干吃。
对于“一天一万收入”的传言,外卖小哥和快递、跑腿小哥都摇起了头,“也就是最初4月5日-10日运力极少的时候,有些顾客打赏高一点。现在一般挣个1000多元一天算‘封顶’了。”
金亚老师在她的个人公众号“老有味道”里写道:“这些平时在夹缝中生存的普通人,常常被人们所忽略。只有在这种非常时刻,人们才发现他们的重要和伟大。有人羡慕他们收入高,但他们所经历的,为了让家庭经济有所改善所受的苦难与心酸,也不是常人可以承受的。”
奥密克戎下的采访风险
如果没有意外,“深夜对话”的持续时间可能会更长。采访完第7个小哥后,他悄悄告诉我说,虽然他们都有做核酸,但不远处的屋子里有人可能是“阳性”,提醒我们注意安全,不要往那边走。虽然当时我和同事都穿着“大白”防护服,但听到这一消息后还是有些意外。
奥密克戎(Omicron)是2019新型冠状病毒变种,传染力相比德尔塔毒株增加不少。虽然我有2020年武汉疫情期间采访的经验,但在本轮上海疫情中,绝大多数都是上街采访,不再有医院的“院感监督员”帮忙检查防护服穿脱是否合规,我和同事只能通过预判场景,来决定采取什么样的防护。
当时对于快递和外卖小哥的管理,还停留在纸质通行证阶段,那张名片大小的纸片,经过道口时需要向交警出示。这些城市保供人员按规定必须每48小时完成一次核酸检测才能接单,但在“电子通行证”实施前,总会有“漏网之鱼”。
好在当晚出发前,担心近距离接触“满城跑”的小哥存在一定危险,所以我们都戴齐了N95口罩、面屏、手套等,做好了防护。回台后,大家小心翼翼地脱去防护服,连采访车的后排座椅,都用消毒水喷了三四遍。
“好人还是多”
武宁路的桥下空间采用全木质结构,灯光柔和,照在木材表面有一种温暖明亮的感觉。短片中,也用了不少镜头展现桥下空间的具体场景。即便遇到了很多困难,桥洞底下的小哥仍然心存感恩,说有顾客给他们送去了口罩、充电宝,还有人为他们送上一口热饭。
“前天下大雨我感冒了,有三个姐姐在微信上给我拿了药,今天又有个姐姐给我拿了口罩、洗手液、手套这些,好人还是多。”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外卖小哥发出了这样的感慨。
更多小哥感谢为桥洞留灯的人,让他们能有一个遮风挡雨的临时住处。
上海,从未失去温度。采访的视频播出后,附近小区的居民和一位家住古北的陈女士为桥洞下的小哥送去了爱心午饭、方便面、面包、饮料等物资,感谢他们的辛苦付出。有爱心企业得知消息后,拿出了自己用于开年会的大会议室,为一批小哥提供可充电、可洗澡的住宿场地。浦东一小区的业委会成员拉了一个爱心群,大家轮流捐款,每天中午都在小区门口供应100盒客饭给小哥。上海的多个区也积极行动,利用文化馆、体育馆、闲置地块等,开辟“小哥驿站”和“集中安置点”,让小哥们不再露宿街头。
上海,继续出发
桥洞下留的一盏灯,最终变成了一场全城关注的爱心行动,这是上海广播在全媒体平台传播力的体现。从广播、客户端,到微博、抖音、头条、快手等,收获网友们的大量好评。一位“小熊”网友留言说:“(报道)让大家看到外卖小哥的真实情况,希望相关部门给予这些为市民生活奔波的小哥们更多的支持和帮助。”还有网友说:“看完视频,眼睛潮湿,鼻子发酸……为小哥们的坚韧、坚持、坚守点赞。”还有一个词网友们提的次数很多,就是“真实”。确实,全片不加修饰,不预设话题,是小哥们真情流露。一部好的作品,在揭露问题的同时,也要给人前进的力量。融媒体时代,无论是广播还是纸媒都加入到短视频的制作和传播中。变的是传播形式,不变的是对社会的观察,对人心的共情和对生活的热爱。“桥洞小哥”这一选题的发现,离不开资深广播前辈的新闻敏感,以及对上海这座城市的发自内心的爱。
我曾好奇地问金老师,当时咖啡店不在营业中,为什么还会留下那盏灯?金老师调查后回复说:“灯是咖啡店的主理人开的,对于这间店铺,她倾注了太多的心血。虽然身处桥下,却一直有光。3月底咖啡店暂停营业的那一天,主理人打开了位于店内的射灯开关,想着也许会有附近没有封闭的小区居民来此坐坐。在她看来,家,就是有灯的地方。”
当时短片末尾的屏幕上,写有这样两句话:“希望城市的烟火气早日归来”“希望小哥早日回到城市中属于自己的小窝”……如今,骑手归家,各大网点有序恢复,告别了桥洞下的风餐露宿,配送小哥们在上海,继续出发。
(作者单位:上海人民广播电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