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广电研究杂志官网  

征稿要求:

1.论文符合本刊宗旨与学术规范,具备较新的学术观点,使用较新的文献资料。评论性文章观点鲜明,语言生动,分析深刻,能够及时反映、探讨学界及业界的热点问题。 

2.所投稿件为作者本人 撰写并未曾在其他刊物公开发表过。    

3.稿件一律用电子邮件附件形式发送到电子邮箱:guangdianyanjiu@yeah.net    

4.附件请用Word文件,并注明文件名及作者名。   

5.稿件篇幅:论文原则上以6000字以内为宜;评论文章控制在1500字左右。    

6.稿件应注明作者的真实姓名、职称(职务或学位)及工作单位、详细通讯地址及邮编、联系电话(手机最佳)和电子邮箱。

 

来稿的处理流程是什么?

1.请勿一稿多投,也不要重复投稿。

2.收到稿件后,本刊编辑部认为符合要求或基本符合要求但仍需修改的,会主动与作者联系。投稿后30个工作日内未收到本编辑部处理意见的,可自行对稿件另作处理。

3.因经费有限,编辑部对特约稿件支付超标稿酬,一般稿件只能略付薄酬。  

 

文章格式有什么讲究?

1.标题。主题用1号黑体;副题用3号宋体。居中。    

2.作者姓名,用四号楷体,右对齐。

3.文本提要,小四号楷体,200字以内;关键词,小四号楷体,3-5个。    

4.正文,用5号宋体。1级小标题用小4号幼圆体,居中;2级小标题用5号黑体,左对齐并缩进两个汉字;3级小标题用5号楷体,左对齐并缩进两个汉字。

5.鉴于本刊区别于其他学刊图文特色 建议作者供稿时提供文章相关图片及作者照片,并确保图像精度。

6.文末标出作者单位及职称(或学位、职务),若有多个作者,用分号隔开;

7.注释一律采用尾注形式。注释二字,用小5号黑体。注释条目各项顺序依次为:作者姓名、冒号、《文章标题》、逗号、《刊名》某年第几期(《书名》第几页,某年版),用小5号楷体。

8.为节约篇幅,一般采用注释形式的文章,不再单独一页设立参考文献。

从“主播台”到“居委会” —疫情中的传播现象与媒体责任

 

2022年春,上海经历了一场前所未有的新冠疫情大考。3月28日起,浦西、浦东相继被封控,繁华热闹的大上海失去了往日的喧闹,整个城市按下“暂停键”,魔都经历了一个极为魔幻的春天。为了配合防疫,笔者从3月14日起居家隔离49天,直至5月1日返岗工作。但作为媒体人,即便封控在家,在突发的社会公共事件中,也很难停下来“袖手旁观”。为此笔者从新闻“主播台”转战社区“居委会”,加入小区“媒体宣传”志愿服务,探索如何居家讲述社区一线的防疫故事,并尝试利用传播的力量为小区居民服务。

 

“离岗”但不能“缺位”

疫情之下,突然的小区封控、居家隔离,让很多人猝不及防,媒体人也不例外。但不管在怎样的条件下,在重大事件发生时,新闻人的首要职责就是观察与记录。作为沪上民生新闻《新闻坊》栏目的主持人与记者,笔者采访过不少基层一线,但的确对自己所住的小区居委了解甚少,在疫情初期的隔离期间,也对如何居家办公、传递社区声音显得有些手足无措,直至我发现不少的广播节目在疫情封控初期,开始制作云连线;不少记者在小区封控第一时间,拿起手机记录、报道社区一线的防控故事。不难发现,在新媒体发展如此迅猛的今天,一部手机、一台电脑足以支撑起一场现场报道。受此启发,在疫情封控后的一周,笔者尝试在家云连线录制了一期访谈节目《“疫”心一意—市民议事厅特别报道》,通过微信视频连线,云采访了同样被封控在社区的两位记者,展现疫情初期基层社区所面临的考验。

这期节目的播出得益于后方团队的支持。尽管大部分画面和采访内容都是在家录制完成,但后期包装、剪辑播出仍需要在台驻守的后方编辑配合协助。而在居家隔离初期,恰好上海童谣创作人王渊超创作了一首沪语歌曲《蛤蜊炖蛋》,在沪语中“蛤蜊炖蛋”与“隔离等待”发音相同,以此把很多市民长时间居家的焦虑化作了宽心、鼓劲的歌曲。《新闻坊》作为沪语特色的新闻栏目,在团队的策划和支持下,笔者在家用手机录制了这首歌曲,与创作人王渊超完成了“云合作”,在电视端以及新媒体端广泛传播,为上海市民加油打气,同时也在上海发布、直通990等众多平台传播,得到了不错的社会反响。

经历了一段时间的居家云连线、云采访之后,笔者发现,这样的操作尽管在技术上、形式上发生了改变,但在选题上、内容上并无实质变化。为了提升连线效果,笔者在仍有快递服务的时期,迅速网购了话筒、直播灯等设备,并且密切留意新闻事件、新闻人物,先后连线了创建“民间防疫指南”的当事人宫惠珉、“出舱”即“出圈”的上海武阿姨等新闻人物,均获得了不错的反响。据观察,在疫情期间,由于采访嘉宾无法进入演播室,多档新闻节目都是采用微信连线、腾讯会议、电话连线等技术手段完成的,或许随着技术不断更新,画面清晰度、声音延迟性等方面今后有望得到改进。

 image001222.jpg

image003111.jpg

image013333.jpg

image015444.jpg

“一个人”就是“一支队伍”

犹记得,在2020年武汉暴发疫情期间,央视记者董倩曾逆行赴武汉现场报道了95天,并坦言:“记者就是在别人往后退的时候,要向前冲。”虽然上海本轮疫情发生后,笔者被封控在小区,但其实这时的社区就是新闻一线。尤其是从3月28日起,浦西、浦东相继封控,小区就成了很多媒体记者无法抵达的现场,那么这时身处于封控小区内的媒体人,理应承担起宣传基层一线如何防疫的报道任务。

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从3月29日起,笔者所在的浦东小区开始实行“足不出户”的防疫政策,别说居民对此不知所措,就连居委对于如何安排“足不出户”也是一头雾水。笔者第一时间加入了社区“媒体宣传”志愿者队伍,亲身参与了居委会当天的现场办公会。观察发现,居委组织小区的业委会、物业、楼组长、志愿者代表等,共同商议如何安排好小区居民在“足不出户”情况下的生活购物、垃圾投放、求医问药、消毒杀菌等细节,并在第一时间拟出一封“写给居民的信”,让居民安心。在当天的《新闻坊》《新闻报道》《东方新闻》连线中,笔者将记录、观察的过程和感悟,通过直播连线的方式与观众分享,目的也是希望将社区里好的经验做法,传递到更多的社区。同时从这一天起,笔者开启了每天的“主播观察日记”,从一封信、一句顺口溜、一张通行证、一份蔬菜套餐等细节入手,从普通居民的视角和体验出发,发出最基层的声音和诉求。

在疫情最吃劲的时期,4月4日、5日、6日上海广播电视台融媒体中心开启全天滚动直播疫情相关内容的特别版面,每天不间断直播《众志成城坚决打赢疫情防控大仗硬仗》特别报道。作为封控区内的一名主播,笔者一头扎进社区里不断挖掘新闻选题,先后连线采访了小区内核酸采样、医疗保障、物资供应、志愿服务等内容,展现普通市民、基层工作者和援护医疗队携手抗“疫”的情谊。在一次连线中,笔者拿出了一条特大号男士内裤,看似突兀,实则背后是一个暖心的故事。疫情封控期间,社区里几家小商户的店员每天吃住在店里长达一两个月,没有换洗的干净衣物,于是志愿者就在居民微信群里发出倡议,号召大家捐出干净的内衣裤。没想到,短短半天就收到近百件。当得知一位男店员需要特大号男士内裤时,小区里一位阿姨搬出长年不用的缝纫机,一针一线细心缝制,并附上纸条暖心嘱咐。就是这样一个个善良的人、一个个感人的故事,构成了疫情下上海人坚韧又温暖的整体面貌。而类似这样故事的传递,也是希望能够给疫情中的人们一点力量。

在49天的居家隔离期间,笔者先后完成了20多次直播连线报道,采访了10多位社区基层一线的社工、志愿者、居民。为此,后方技术团队也很给力地提供技术保障,远程指导如何使用TVU技术进行移动直播连线,使得连线效果更为顺畅。在疫情期间,类似这样被封控在社区并参与报道的主持人、记者、编导还有很多。《上海早晨》的主持人张译心投入社区志愿服务,每天拍摄一则“主播观察”报道、《新闻夜线》编辑章昕化身社区核酸采样员,连线节目分享一线服务的感受等等。而且,大部分被封控在小区里的媒体人,几乎都是一个人一支队伍,从找选题、定嘉宾、拍采访到写报道、剪片子、做连线全程独立完成,这也是全媒体时代对全能型主持人、记者的一次大练兵。

 image017.jpg

image019.jpg

image021.jpg

image023.jpg

真正的“主战场”在现场

有人说“疫情中没有加过邻居微信的上海人是不完整的”,的确,这次疫情让邻里关系迅速升温。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尽管过去我也报道过不少社区事务,但很少观察和记录自家小区。这次疫情期间,之所以会加入小区的“媒体宣传”志愿者群,也是始于一篇邻居同行所写的报道。“在小区封控的第5天,由小区居民中的医护工作者组成的18人应急医疗组迅速集结,处理各类来自居民的医疗求助。”邻居中的解放日报、上观新闻的记者李宝花,用文字记录下了“医疗志愿者”的故事。同样是媒体人,我是不是可以用视频的方式记录呢?就这样,我加了不少邻居和社区工作者的微信,从小区的“医疗志愿服务群”开始,用短视频记录下志愿者和社区干部工作的点点滴滴。

在拍摄中,笔者看到居住在小区里的10多位医生主动站出来,为去不了医院的居民问诊看病。其中,有孩子高烧不退的,有需要拔鼻饲管的,也有需要缝针拆线的。这些善举不仅缓解了居民的焦虑,也减少了特殊时期对医疗资源的消耗。笔者还发现,小区里最年长的志愿者是一位已经70岁的退休护士,她不仅每天帮助核酸采样队伍维持秩序,还在“大白”人手不足的几天里,亲自上阵给居民做核酸。直到笔者将手机镜头对准这位阿姨采访时,才得知她竟是一位癌症患者,秉持着“一日医护,终身医护”的信念,她克服了自己身体上的种种不适,和大家一起奋战在志愿服务的一线。

当这些故事一个个被拍摄成小视频,在小区传开之后,不仅愿意加入志愿队伍的邻居越来越多,居民对居委会、业委会、物业的辛苦也多了一份理解和体谅。疫情之下,铺天盖地的繁杂的信息容易让人焦虑烦躁,封控在家的人们对社区工作也难免产生质疑,但这些身边充满“善意”的小故事却能缓解部分居民的不安。志愿者所释放出的善意,也是会传染的。视频拍多了,会有邻居来主动来爆料,素材和选题也因此源源不断。这些短视频,不仅在社区传播,同时也在《新闻坊》等新闻栏目或视频号上播出,让更多的人对抗疫多一份信心,也对即将到来的正常生活多一份期待。

除了拍摄反映社区志愿者故事的短视频,笔者还把镜头对准了来小区里为居民做核酸采样的援沪医疗队,并制作了医护人员教授市民“如何穿脱防护服”“如何做抗原自测”“如何用中医手法提高免疫力”等短视频,通过科普小视频的传播,让防疫知识更深入人心。在居家隔离期间,笔者共完成20条短视频制作,其中一则“他们来了!各地医护人员驰援上海”短视频的点击观看率近13万。

如今笔者已经返回工作岗位,回到了原先的新闻战场,当被同事问及心情发生了怎样的转变时,的确感触颇深。过去,我们总是去现场采访,然后以最快的速度剪辑、播发,因此尽管我们能接触到鲜活的新闻,但却不了解孕育新闻的土壤。然而,这次在社区的49天里,作为居委会的一名“编外人员”、作为小区群里一个“普通居民”,笔者有了更多的时间去观察、寻找、体会、发现,也更能够理解在这样一场重大的社会公共事件发生后,由于信息不畅、立场不同,所产生的种种误解、偏见、争执。回到岗位后,我对自己的这份职业有了更深的敬畏,对自己播发的每一条新闻、每一句措辞、每一个评论,不再是想当然,而是力求经得起推敲,多留一点余地、多一份换位思考。有位志愿者说得好:疫情终将过去,我们又会回归自己原本的岗位,回归一个个平凡的“我”,但当大家面临困难需要彼此支撑时,依然会组成“我们”。“我”作为一名民生新闻节目的主播,越来越深信,真正的新闻主战场一定是社区一线,这里是最接地气、离老百姓最近的地方。或许“我们”的职业分工不同,但都应尽自己的专业所能,为疫情防控作出贡献。

 

(作者为上海广播电视台融媒体中心主持人)

 

 

 

 

 

 

 

 

 

 

 

 

 

 

 

 

 

 

 

 

 

 

 

 

 

上海广播电视台 版权所有 沪ICP备10019291号-3
通信地址: 上海威海路298号 邮政编码: 200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