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稿要求:
1.论文符合本刊宗旨与学术规范,具备较新的学术观点,使用较新的文献资料。评论性文章观点鲜明,语言生动,分析深刻,能够及时反映、探讨学界及业界的热点问题。
2.所投稿件为作者本人 撰写并未曾在其他刊物公开发表过。
3.稿件一律用电子邮件附件形式发送到电子邮箱:guangdianyanjiu@yeah.net
4.附件请用Word文件,并注明文件名及作者名。
5.稿件篇幅:论文原则上以6000字以内为宜;评论文章控制在1500字左右。
6.稿件应注明作者的真实姓名、职称(职务或学位)及工作单位、详细通讯地址及邮编、联系电话(手机最佳)和电子邮箱。
来稿的处理流程是什么?
1.请勿一稿多投,也不要重复投稿。
2.收到稿件后,本刊编辑部认为符合要求或基本符合要求但仍需修改的,会主动与作者联系。投稿后30个工作日内未收到本编辑部处理意见的,可自行对稿件另作处理。
3.因经费有限,编辑部对特约稿件支付超标稿酬,一般稿件只能略付薄酬。
文章格式有什么讲究?
1.标题。主题用1号黑体;副题用3号宋体。居中。
2.作者姓名,用四号楷体,右对齐。
3.文本提要,小四号楷体,200字以内;关键词,小四号楷体,3-5个。
4.正文,用5号宋体。1级小标题用小4号幼圆体,居中;2级小标题用5号黑体,左对齐并缩进两个汉字;3级小标题用5号楷体,左对齐并缩进两个汉字。
5.鉴于本刊区别于其他学刊图文特色 建议作者供稿时提供文章相关图片及作者照片,并确保图像精度。
6.文末标出作者单位及职称(或学位、职务),若有多个作者,用分号隔开;
7.注释一律采用尾注形式。注释二字,用小5号黑体。注释条目各项顺序依次为:作者姓名、冒号、《文章标题》、逗号、《刊名》某年第几期(《书名》第几页,某年版),用小5号楷体。
8.为节约篇幅,一般采用注释形式的文章,不再单独一页设立参考文献。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科普短视频的传播策略研究 —以2022年抗击新冠疫情中的科普短视频为例
随着移动互联网和5G网络技术的发展,短视频以其易生产、低门槛、快传播等特点,迅速成为了一种全新的传播方式,也为科学普及提供了一种全新的传播媒介,科普短视频就是在这一背景下应运而生。相比传统的科普形式,科普短视频同样专业,此外还更加有趣、易懂,它向公众提供了一种随时随地可以学习的机会,正在成为促进知识传递、缩小数字鸿沟、提升全民科学素养的科学传播、科普传播新方向。[1]
本文以2022年抗击新冠疫情中的科普短视频为例,总结其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传播优势,归纳其传播类型,并对其传播策略提出可行性建议,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科普短视频的传播提供切实可行的路径,从而引导公众更多地接触到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思想、科学精神,最终达到提高全民科学素养的目标。
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科普短视频的传播优势
在2022年抗击新冠疫情期间,科普短视频以其反应迅速、知识聚合、互动性强的特点,在防疫抗疫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1.反应迅速,传播范围广
CNNIC发布的第4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12月,我国短视频用户规模为9.34亿,占整体网民的90.5%,可见短视频已经成为当下公众获取信息的一个重要渠道。在疫情的封闭环境中,公众相比以往更加迫切地需要获取疫情相关的科普信息,而科普短视频则比其他传播形态更具有时效性的优势,因此更能在第一时间回应公众关切,普及疫情知识,破除谣言传播,将信息广泛地传达到社会各层。
随着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的崛起,以及快影、剪映等手机剪辑APP的出现,短视频的制作和传播变得越来越便捷,因此越来越多的科普大V、媒体从业者、甚至普通公众,都开始选择短视频进行科普宣传。以短视频平台抖音为例,2022年5月疫情期间,抖音在首页开设了“抗疫”专栏,设立了抗疫直播、抗疫宝典、疫情辟谣等板块,精选了上万条疫情相关的科普短视频。而“上海战疫”这个话题截止6月13日,累计播放量已经达到125.8亿次。
2.知识聚合,传播效率高
短视频的长度以秒计数,甚至要求前三秒就抓住受众的眼球,因此相比长视频,短视频每秒钟所承载的信息密度更高。优质的科普短视频一般都要经过精心策划,反复提炼,将复杂的知识拆解成一个个的知识点,相当于为受众搭好了一个从易到难的阶梯,更加便于被受众理解和接受。此外,科普短视频还能充分发挥短视频平台的智能推送功能,利用大数据和算法分发等技术,锁定目标受众,进行科普短视频的分发和推荐,实现内容的精准送达。
在此次抗击新冠疫情期间,上海广播电视台的新媒体看看新闻平台,就在其“科创频道”推出了科普短视频系列“市民新冠防疫科普微课堂”,开设了“居家防疫”、“心理健康云问诊”、“新冠患者出院后康复五件事”等主题,每个主题下都有三到五集短视频。比如“新冠患者出院后康复五件事”就分为饮食篇、运动篇、心理篇、咳嗽训练篇、肺功能训练篇,将五个知识点分为五集由浅入深地分集讲解,有效地引导公众放下焦虑,科学抗疫。
3.互动性强,用户粘性大
短视频的“草根特性”,使每一个用户都可以成为接收者,也可以成为分发者,众创、共享等更为深刻的双向互动,成为短视频时代的关键词。在疫情期间,科普短视频的传播主体不仅有官方媒体、专业机构,还包括民间的科普达人和普通公众。而这些科普短视频的互动性,也不仅体现在评论区的留言和弹幕发言,还体现在短视频的制作者会收集网民提供的素材来设计场景和问答,营造出浓浓的社交氛围,大大提高了用户的使用粘性。[2]
在此次抗击新冠疫情期间,看看新闻的“科创频道”推出了一个科普短视频系列“阿姨爷叔请提问”,就是从观众提问中搜集和挑选出了居家抗疫普遍会遇到的难题,以问答或者辟谣的形式宣传抗疫知识。比如“居家消毒,这些事不能做”小视频,就从大家每天都要做的日常消毒切入,澄清了“消毒液浓度越高越好”、“消毒剂可以混用”、“室内喷洒酒精”这三个常见的误区,提示了正确的操作方法,还科普了消杀的原理。很多老年人,也包括一些年轻人,都留言说“涨知识了”!
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科普短视频的传播类型
科普短视频根据不同的题材内容,会配合不同的表现形式。在此次抗击新冠疫情期间,科普短视频也呈现出了“百花齐放”的多样性。
1.按内容分类
按照内容分类,疫情期间的科普短视频主要分为信息发布类、科学解读类、科学辟谣类。信息发布类短视频是由主流媒体第一时间发布的疫情相关新闻,它的信源权威、内容重大、发布及时。比如中国新闻社的官方抖音号,在2022年4月15日发布了孙春兰副总理在上海调研指导疫情防控的工作视频,视频中孙春兰副总理提到,“上海抗疫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果”,非常鼓舞人心,获得了22.5万的点赞。
科学解读类短视频是对较为专业的科学原理和科学现象等进行二次加工,通过动画、情景剧、专家访谈等丰富的形式,聚焦某个知识点进行解读。比如在抗原自测推出伊始,“央视新闻”就发布了“抗原自测怎么测”的教学短视频,邀请专家现身说法;B站UP主发布的短视频“新冠抗原检测大揭秘”,则通过动画的形式介绍了抗原检测的测试原理,让人一目了然。
疫情期间,各类谣言层出不穷,科学辟谣短视频就能发挥重要作用。这类短视频一般都很简单直接,按照“点题—破题”的思路,揭穿谣言,直击痛点。比如“丁香医生”发布的题为“这些东西能预防新型冠状病毒吗”的 短视频,一共提出了三个疑问,分别是盐水漱口、吸烟、喝酒能杀死新冠病毒吗?紧接着就给出答案:不能。然后再逐一分析它们不能杀死病毒的原因。视频言简意赅短短45秒,就将三个谣言一举击碎了。
2.按形式分类
按照表达形式分类,疫情期间的科普短视频主要分为专家讲解类、动画演示类、情景剧类等。专家讲解类主要有个人解读和新闻发布会两种形式。前者是专家直接面对镜头进行科普讲解,后者是专家和相关领导一起回答记者提问,然后可以将直播中比较精彩的科普内容剪辑成短视频进行二次传播。
动画演示类主要有二维平面和三维立体两种方式。二维动画一般是用卡通形象配以简要文字,可以用于展示比较基本的防疫方法。三维动画则能将抽象复杂的原理,通过建模的方式立体化地呈现出来,更具有视觉冲击力,也让这些数据和逻辑变得生动可感。
情景剧类会根据内容设计不同的生活场景,提前创作好脚本,再通过真人表演的方式来科普抗疫知识。场景和剧情大大增加了趣味性和亲和力,而且也让公众更加易于模仿。
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科普短视频的传播策略
本文将从科普短视频的内核、表达、话语、发布四个方面,探讨此次抗击新冠疫情期间科普短视频的传播策略,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科学传播提供经验与借鉴。
1.内核的科学性
科普短视频的生命力在于内容,优质的内容才是传播的动力源泉。正如福卡智库首席经济学家王德培所说:“短视频短中见深,仍然隐含着‘长文化’的本质性和穿透性。”[3]也就是说,短小精悍的碎片化形式,更加考验创作者对于科学内核的准确把握。
此次抗击新冠疫情期间,各种科普短视频爆发式增长,传播主体的泛化和传播信息的碎片化,消解着科普短视频的权威性和可信度。因此,只有创作者坚持深耕专业内容,向用户提供系统化的防疫抗疫知识,才能真正提高科普的公信力。此外还需做到以下两点:首先,建立严格的审查机制。引入科学界的学者,加强和中国科学院、各级卫健委等机构的合作,形成常态化的评审机制和纠错机制,请专家成为“科普把关人”。其次,塑造专业的品牌形象。不断开拓科普资源和媒体资源,利用这些资源,结合自身特色,打造个性化的科普主体形象,让专业化的标签深入人心。
比如在此次抗击新冠疫情期间,看看新闻“科创频道”就迅速反应,集中发布抗疫短视频,内容主要包括上海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等疫情实时动态;还发布了以专家讲解为特色的 “市民新冠防疫科普微课堂”系列,邀请上海健康医学院康复学院院长郭琪、上海市疾控中心消毒与感染控制科主任朱仁义等,他们的讲解内容涉及新冠知识、生活建议、澄清谣言等,让专业的人说专业的事,及时满足了公众获取权威信息的诉求。
2.表达的趣味性
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数据的呈现和防控措施的宣传,面向的公众几乎涵盖了所有年龄段,因此,制作出多元化、趣味性、接地气的短视频才能达到快速普及的效果。疫情期间,虽然拍摄场地、资源、人力有所限制,但通过对于手机拍摄及后期编辑软件的创造性运用,也可以在有限的条件下,制作出情景演示、动画演示、实验演示等风格多样、妙趣横生的短视频。
除了运用多元化的表现形式以外,在此次抗击新冠疫情期间,科普短视频还通过以下三个手段大大提高了短视频的趣味性。第一,让科普数据可视化。疫情期间的各项数据相当重要,但由于公众的知识储备参差不齐,很难快速解读所有数据。因此,将枯燥的数据通过建模的方式,制作成可视化的图像进行展示、分析、预测,不仅能让数据动起来,而且也能缩小公众之间的知识鸿沟。第二,让科普主体二次元化。随着VR、AR、人工智能等技术的成熟,科普主体也可以由二次元的虚拟人物来担任。比如看看新闻“科创频道”在上海复工复产时发布的短视频“申䒕雅复工”系列,就以虚拟主播+动画演示的形式,讲解复工复产的防疫措施,不仅能够增强科技感,而且还能吸引更多年轻人。第三,让科普知识更具启发性。科普短视频简单明了,但也有可能会减少受众的思考,因此,采用设问、推理、质疑等方式,可以增强科普内容的趣味性,从而激发受众的兴趣。
3.话语的互动性
科普短视频的出现,打破了人们对于科学传播的刻板印象。以往的科学传播是严肃的、让人有距离感的,而科普类短视频则使用交互性的话语,还可加入少量网络热词和互联网符号,营造出口语化、情感化、轻松化的传播风格。
疫情期间,公众处于防疫抗疫的高压之中,更需要情感上的交互与纾解。因此,科普短视频的语言也更加注重贴近性和情感性,更多地表达出对普通人的关注,用知识的力量来为他们排忧解难。此外,也更重视与受众的互动,为他们答疑解惑,有效地拉近了与用户的距离。比如看看新闻“科创频道”发布的“阿姨爷叔请提问”系列,标题中的“阿姨爷叔”用的是上海方言,而且开门见山点出了它是服务中老年人的,让人觉得既亲切又贴心。视频采用一问一答的形式,由动画形象的老爷爷来提问,主持人则化名“小坊”,为老爷爷耐心解答,内容涉及疫情期间“没有智能手机如何乘坐公共交通”、“去常态化核酸采样点要注意啥”等科普常识。不少用户看了视频后留言,“接地气又实用,是我们阿姨爷叔的‘菜’”。
4.发布的时效性
短视频市场日趋饱和,产品更新速度快,生存周期短,如果一个科普账号不能保证内容的持续输出,那么很快就会被淹没在同类产品的汪洋大海中。因此在疫情期间,科普短视频的发布频率一般都要做到日更甚至一日多更,这样才能确保紧跟疫情热点,吸引公众关注,始终维持住曝光热度。同时,为了配合“短频快”的传播特性,科普短视频一般也都要求短小、明了、易读。此外,科普短视频还要有多渠道发布的意识。在疫情爆发时期,只有迅速拓宽社交媒体平台, 多渠道同时推送,才能在短时间内触达尽可能多的受众,更好地传播事件相关的科普信息,也让疫情的发展更加可防可控。
以看看新闻“科创频道”为例,在2022年4月到5月的疫情期间,看看新闻网仅“科创频道”这一个频道,就发布了总计80条疫情相关的科普短视频,基本做到了日更,甚至一日多更。而在疫情的特殊时期,能够做到科普短视频及时有效的发布,离不开背后一整套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短视频生产发布机制,只有将信息搜集、资料储备、内容筛查、视频制作、审核、发布等一系列流程规范化、常态化、统筹化,才能真正确保应急科普短视频的时效性。
四、结语
早在2017年,科技部、中宣部就联合制定了《“十三五”国家科普和创新文化建设规划》,专门强调应急科普能力建设问题[4]。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科普工作越来越受到各级部门的重视,优质的科普短视频也越来越成为宣传公共卫生知识、解读公共卫生政策的重要渠道。本文以2022年抗击新冠疫情中的科普短视频为例,在对其传播优势和传播类型细致分析的基础上,深入探讨它在题材内容、表达形式、话语风格、发布规律等方面的传播策略,总结经验,提供思路,以期让科普短视频能够润物无声地惠及千家万户。只有越来越多的优质科普短视频竞相涌现,才能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引导公众做到“科学应对”,最终提高全民的科学素养,推动科普事业的长足发展。
(作者为上海广播电视台融媒体中心科创传播部主编)
参考文献:
【1】
曾静平,卫玎.5G赋能短视频在中国科学传播体系中的内容重构与价值体现[J].未来传播,2019(6):28-34。
【2】
董潇潇.短视频行业发展的新情况与新特点[J].传媒,2019(9):48-50。
【3】
王德培.中国经济2021[M].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21:273。
【4】
王明,杨家英,郑念.关于健全国家应急科普机制的思考和建议[J].中国应急管理,2019(8):3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