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广电研究杂志官网  

征稿要求:

1.论文符合本刊宗旨与学术规范,具备较新的学术观点,使用较新的文献资料。评论性文章观点鲜明,语言生动,分析深刻,能够及时反映、探讨学界及业界的热点问题。 

2.所投稿件为作者本人 撰写并未曾在其他刊物公开发表过。    

3.稿件一律用电子邮件附件形式发送到电子邮箱:guangdianyanjiu@yeah.net    

4.附件请用Word文件,并注明文件名及作者名。   

5.稿件篇幅:论文原则上以6000字以内为宜;评论文章控制在1500字左右。    

6.稿件应注明作者的真实姓名、职称(职务或学位)及工作单位、详细通讯地址及邮编、联系电话(手机最佳)和电子邮箱。

 

来稿的处理流程是什么?

1.请勿一稿多投,也不要重复投稿。

2.收到稿件后,本刊编辑部认为符合要求或基本符合要求但仍需修改的,会主动与作者联系。投稿后30个工作日内未收到本编辑部处理意见的,可自行对稿件另作处理。

3.因经费有限,编辑部对特约稿件支付超标稿酬,一般稿件只能略付薄酬。  

 

文章格式有什么讲究?

1.标题。主题用1号黑体;副题用3号宋体。居中。    

2.作者姓名,用四号楷体,右对齐。

3.文本提要,小四号楷体,200字以内;关键词,小四号楷体,3-5个。    

4.正文,用5号宋体。1级小标题用小4号幼圆体,居中;2级小标题用5号黑体,左对齐并缩进两个汉字;3级小标题用5号楷体,左对齐并缩进两个汉字。

5.鉴于本刊区别于其他学刊图文特色 建议作者供稿时提供文章相关图片及作者照片,并确保图像精度。

6.文末标出作者单位及职称(或学位、职务),若有多个作者,用分号隔开;

7.注释一律采用尾注形式。注释二字,用小5号黑体。注释条目各项顺序依次为:作者姓名、冒号、《文章标题》、逗号、《刊名》某年第几期(《书名》第几页,某年版),用小5号楷体。

8.为节约篇幅,一般采用注释形式的文章,不再单独一页设立参考文献。

“音频+”,广播音频再利用路径新探 —疫情期间可视化音频爆点案例带来的启示

 

截至2021年年底,中国短视频用户规模已达9.34亿,较上一年增长6080万,越来越多的受众青睐于通过短视频获取信息。随着媒体融合进入“深水区”,传统广播也不断拓展短视频阵地,入局视频号、抖音、快手等平台,丰富传播样态,提升媒体影响力。而本轮疫情以来,“音频+简单包装”的短视频作品屡次引发现象级传播,给掌握丰富音频资源的广播带来了创新传播形态和路径的新启发。

 

一、“音频+”线上迁移 勾勒去中心化传播新生态

在本轮上海新冠疫情中,多个以音频为基础、添加简单元素进行包装后推出的短视频成为现象级传播作品,在舆论场中获得巨大的话题效应。

案例一:微信语音+

4月26日晚,微信视频号“浦东TIME”发布短视频《70岁老人从方舱传出的声音,全程沪语听哭了!》,转发、点赞数很快超过10万,收藏2万+,评论近千条,并被众多媒体二次加工发布,影响力在短时间内呈指数级上升。

该视频的核心为多段微信语音拼接成的5分钟音频,内容是沪东新村街道北小区的老年志愿者武银屏向外甥女讲述自己从感染新冠到出舱回家的心路历程。视频画面为简单的蓝底白色字幕,并添加了日历图标,显示语音片段发送于4月18日及23日:

【书记到我家门口跟我说对不起,16日他把我们送到车上,哭得特别厉害。】

【(方舱)不能和宾馆比,我已经满足了。这里的大白都不躲我们的,志愿者就戴着口罩和我们讲话。有人说方舱很恐怖很怕的,我总算来体验了一下,哈哈哈。】

【我昨天已经到家了,情况蛮好,家里吃的东西也充足,前两天正好发大礼包。】

……

虽然信息琐碎,但内容逻辑清晰,受众在讲述者的真情实感中对新冠症状、方舱环境、防疫政策等有了进一步认知和理解,也被甘于奉献、乐观豁达、守望相助的鲜活个体所感染。视频末尾抒情音乐声渐起,并打出字幕:“待乌云散去,自有满天繁星”。

当时正值上海日新增病例连续多日突破1万,防疫压力巨大,民众负面情绪不断加剧,但该视频的相关评论却如一股清流,汇聚了广大网友的赞扬与反思:“值得尊敬的党员阿姨,上海人的榜样”、“传递安全和温暖”、“抗疫中不足是难免的,与其抱怨不如想办法解决,要看到更多正能量”……

案例二:电话录音+

4月初引爆网络的短视频“书记哭了”,传播速度快到原视频不久就被淹没在各媒体二次加工发布的版本中,替换了不同标题、图片等视觉元素,但核心都是同一段电话录音,通话双方是虹口区香港丽园居民区党总支书记刘苗和该封控小区内一位急于返岗的护士。

【再讲我就哭了。我希望你回去返岗,因为我们的医生太缺了。】

【但是我不敢做主,现在只要你承诺确确实实是返岗,那我就放你出去。我不怕你生气,我需要你写个承诺书,因为我要担责任的。】

【我也处在崩溃的边缘。我不管了,你既然是医务工作者,为了上前线你就去。出门的隔离防护用品够吗?】

……

4分25秒的通话中,刘书记左右为难、压力巨大,几次带着明显哭腔,但仍不失积极作为、勇于担责、审慎细心的工作态度。相关评论中有该小区居民留言:“书记这么难,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配合?”此后,刘书记被多家主流媒体采访报道,进一步宣传、展现了疫情下基层党员干部和医护人员的不易与担当,让更多市民对防疫工作多了一份理解和配合。

疫情期间,有不少市民在向有关部门电话咨询政策或反馈问题时录音留证,其中部分进行了简易可视化包装上传至新媒体平台,引发舆论关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防疫工作的完善。

案例三:声音集合+

4月22日,一条创作思路与上述案例异曲同工的6分钟短视频刷屏朋友圈。黑白滤镜下一镜到底的缓速城市航拍,配以格式考究的字幕和渲染性音乐,背景音拼接了上海本轮疫情以来令人印象深刻的发布会、报道、网络热门事件中的多段代表性声音片段,剪辑手法专业,引发市民情绪共鸣,转发点赞迅速10万+,很多自媒体的二次传播同样有10万+的巨大影响力。

该作品后来因导向偏航被封禁,值得各方警醒与反思,但从新媒体传播案例角度而言,其创意思路、制作手法等仍值得借鉴。

案例四:改编歌曲+

4月23日,自媒体“发视频的小yama”在微信视频号发布了一段4分30秒左右的短视频《这上海有那么多人》,音频部分是一个稚嫩童声和成人女声的交替吟唱,旋律是脍炙人口的歌曲《这世界那么多人》,歌词则被改编成让上海同胞“秒懂”的内容:“我空荡的冰箱里残存,一根葱还烂了半根”、“这封锁命运的晨昏,常让我为成团伤神”、“梧桐叶飘零在弄堂,看巴士拉着邻居去远方”……淡淡忧伤中的戏谑调侃,搭配黑屏和白色歌词字幕,意境呼之欲出。

原视频后因“违规”下架,但网上仍能搜索到个别自媒体以这首改编歌曲为背景,将画面替换成全城抗疫、城市夜景等镜头、弱化了负面信息的作品,传播影响力可见一斑。

案例五:口播评论+

本轮疫情以来还出现了一批“唠家常”式的短视频,居民以口播形式发表夹叙夹议的疫情相关言论,搭配呼应主题的图像,在短视频平台亦有不俗表现。

以4月18日自媒体“张弛有腹肌”发布的一条短视频为例,当时正处于上海封控早期,物流等保供环节还存在堵点,视频作者用1分23秒讲述了自己采购的200份爱心蔬菜包无法从苏州运抵上海、最终烂掉的糟心事,并提出“只是封控而不是封城的上海,为什么顺丰、邮政都进不来?为什么能买到外地的高价团购,爱心物资却不让进”的疑问。视频画面根据语音内容匹配了备货照片、微信截图、保供视频等元素,转发点赞均超过10万,而该自媒体过往作品转发点赞仅有两位数甚至个位数,相比之下此次传播的影响力极为突出。

 

二、“音频+”重塑疫情公共信息传播原因探析

上述“音频+”作品制作相对业余、信息量驳杂,从传播学角度而言并不具备太强的传播性,在短视频平台也缺乏主场优势,但为何本轮疫情期间异军突起,甚至成为爆款?笔者认为,从传播学的角度看,首先与特殊时期产生的“集合行为”有关。

危机状况下,民众普遍存在不安心理和紧张情绪,正常的社会传播系统功能减弱,非常态的传播机制活跃化,在突发性事件或突发新闻的刺激下,“集合行为”即自发性、无组织的非常态社会聚集现象极易出现。

集合行为中的传播除了信息本身的传播外,还包括与之相伴的情绪或感情的传播。全域静态管理期间,疫情相关内容是舆论关注的绝对焦点,上述案例正是紧扣市民最关心的疫情热门话题,通过鲜活个体的讲述,或大家共同经历、感同身受的信息集合,在短视频平台上扩大传播范围和互动交流,强化作品中的情感因素。在暗示和感染机制的支配下,受众对相关事件产生了更强烈的情绪,并随着群体的分享和互动,在无意识模仿或自觉仿效中逐渐放大,在更大范围内连接集体行动、形成公共讨论,最终造就了作品极高的关注度和呈指数级上升的传播影响力。

虽然传播学、社会学家通常认为,“集合行为”会使人们丧失社会责任感和自我约束力,对正常的社会秩序造成干扰和破坏,但案例一和案例二的传播影响表明,在一定条件下,“集合行为”也可以产生正向的社会效果。

从作品的内容定位来看,武阿姨的上海话和笑声、刘书记的坚定语气和哽咽,都极具感染力和可信度,既不回避疫情期间的困难与不足,也自然而然地传递了温暖与正能量,真实接地气,不生硬说教灌输,获得了受众的充分信任与支持。

从加工包装而言,上述作品都没有在画面上做文章,只辅以简单的提示性或主题性信息,让受众几乎不受视频牵制,甚至可以采取伴随式收听的方式聚焦音频本身,获取关键信息。但音频向视频形态的转换,却实现了音频在高流量短视频平台传播的可能,扩大了宣传覆盖面。

此外,这些作品都基本控制在业内定义的短视频5分钟的时长上限内,既能够充分表达内容主旨,又能让受众获取尽可能多的信息量,并方便用碎片时间浏览、分享。

 

三、 广播“音频+”传播路径可行性分析及可持续性思考

近年来,广播媒体在兼顾电波端的同时,不断拓展抖音、快手等短视频阵地,但在视频媒体和自媒体的双重夹击下很难突围。本轮疫情期间诸多“音频+”作品的出现和高流量,让广播看到了以自身优势入局短视频的一条新路。那就是在内容供给上,除了专门采制视频作品,还可以利用传统端既有的丰富声音素材进行视频化包装,提高资源利用率的同时,多渠道扩大传播覆盖面,增加广播短视频账号的产出量和品牌曝光度。

1.上海人民广播电台以“音频+”试水疫情传播

本轮疫情期间的“音频+”案例,给传统广播以启发的同时,也带来了实践契机。《70岁老人从方舱传出的声音,全程沪语听哭了!》发酵后,笔者所在的上海人民广播电台记者就在社区封控期间电话采访了武阿姨和居民区书记钮凌岳,讲述“走红”过程,分享抗疫经历。电话录音一方面用于制作广播报道,一方面也在添加了当事人照片等可视化元素后,在自有平台“话匣子”微信视频号等发布了2分26秒的短视频《70岁老人的方舱声音听了吗?武阿姨找到了!》,吸引了广大网友对该事件的二次关注,也验证了广播生产“音频+”作品的可行性。

2.广播入局“音频+”领域的未来思考

广播具有音频内容的资源优势。以上海人民广播电台为例,成立73年来积累了大量声音素材,旗下现有的12套频率还在源源不断地产出优质内容,除了传统端外,部分内容也会在自有平台“阿基米德FM”APP和“话匣子”APP上同步直播或分门别类展示。如果充分利用这些渠道里的既有音频资源持续打造“音频+”产品,在用户粘度更强的短视频平台传播,将有助于广播进一步扩大舆论宣传影响力。

笔者认为,除新闻热点外,广播节目中的健康科普、生活百科、亲子教育、文化旅游、音乐娱乐等知识性强、时效性弱的节目内容,也适合遴选加工成短视频,形成规模化的系列传播产品。相关栏目可截取节目中专家学者、主持人等有信息价值、具有独创性的精彩言论,搭配风格统一、IP鲜明的视觉元素,在各短视频平台开设的节目同名账号下定期发布,吸引更多短视频目标受众,最终实现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

而民生讨论、新闻报道等音频素材的选择应用,则需要更加注重以下几个要素:

(1)内容定位及质量

新闻类作品的制作发布,除了“速度”的较量,“内容”仍是取胜关键。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闻舆论工作者要“做党的政策主张的传播者、时代风云的记录者、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公平正义的守望者”。舆论作为公众意见,是社会评价的一种,是社会心理的反映,它以公众利益为基础,以公共事务为指向,并因此具备许多独有的个性。舆论宣传引导应尊重事实真相,宏观把握事物全貌,整合提炼正确观点,同时做到有温度、接地气。缺乏人文关怀、与受众感知不符的内容,往往会降低受众的信任度、损耗政府和媒体的公信力。

“人人皆记者”的新媒体时代,主流媒体更应时刻牢记职责使命、坚守宣传阵地,把握好“时、度、效”。不能为了“博眼球”“赚流量”而突破底线,也不应过度强调“正能量”、报喜不报忧,加深与群众的隔阂,让舆论宣传作用适得其反。

要挖掘、提升内容的感染力和共情力,以进一步激发受众的分享欲。可视化加工后的音频往往也更容易被人们在更多渠道转发分享。1974年斯迈思发表的《传播: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盲点》一文,提出了著名的“受众即商品”、“传播即劳动”理论。在互联网时代,人们的情感被悄然转化为一种消费动力,每一次的“分享”、“互赠”等信息传播参与行为,都在生产新的信息产品,特别是在新媒体渠道,内容需经由受众(用户)的情感传播达到价值的提升,同时也提升平台的“人气”和价值。

(2)加工适度,力求专业

对新闻类音频进行可视化包装不宜过度,以免关注焦点跑偏。过于繁复的加工也会影响产出效率,容易错失新闻热度的上升时机,在传播效果上打折扣。

但简单加工也应尽量讲求专业,尤其是最直观的视频封面部分,关乎受众的第一印象,应做到信息重点突出、设计考究,作品里也可适当添加短句、标语式评论,表达媒体态度立场,增强作品深度,树立品牌权威性,吸引更多受众关注分享。实践表明,主体内容相同的传播作品,设计包装不同、立意落脚点有别,传播影响力也会存在差异。

当下,很多传统媒体的新媒体业务都由既有团队兼顾,在没有专职人手、专业设备、内容生产未标准化的情况下,时间、创意成本较高,产品竞争力有限,还容易分散精力、影响传统主业。传统广播入局短视频领域,应摒弃“业余”态度,在人员物资配备、专业培训、流程优化等方面加大投入。专业化、标准化的制作流程,是新闻时效性和产品质量稳定性的有力保证,可让主流媒体多年积累的专业队伍和良好业务素养如虎添翼,在新赛道上展现出更大优势。

(3)巧用评论区,智慧引导

新媒体作品的传播影响力,除了取决于作品质量外,发布后的互动引导也很关键。传统媒体互动性不强,但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负面舆情的快速发酵;而新媒体的民意表达充分的特点,同样是一把“双刃剑”。

新媒体时代的人们越来越重视“发声权”,即时评论功能和观点碰撞则能进一步激发人们的表达欲。发布者既要尊重评论区自由表达的权利,避免对负面言论过于敏感、机械删帖,加剧受众的不满情绪,也要时刻警惕极端不和谐声音,带偏画风和关注焦点。要谨慎、智慧运用评论区的互动功能,通过追加解释性评论、主动交流互动、适度筛选等疏堵结合的方式调整把握舆论“航向”,让作品的传播引导作用向着更积极方向发展。

(4)监管并行,注重版权

由于法律属性和权利归属不明确等原因,当下新媒体平台的著作权保护面临诸多问题和挑战,未经原作者同意就盗用作品的情况屡见不鲜。虽然多渠道分发扩大了内容本身的传播覆盖面,但原创方的流量被稀释、品牌关注度被弱化。而作品一旦被非专业媒体二次加工,还会存在错误解读、误导舆论、舆情失控等风险隐患。

除了进一步提升公众的著作权保护意识、敦促短视频平台加强监管等外在努力,发布方自身也应重视利用版权声明等手段,尽力规避侵权行为的出现。

 

结语

声音是广播的优势和命脉,通过“音频+多元素”进行广播素材的可视化包装和传播,可以让广播在用户粘性越来越强的短视频平台拥有更多出镜机会,低成本实现影响力的几何式倍增,是广播资源再利用、扩大传播效果的新路径。但应该清楚看到,这一路径虽然对广播而言有着广阔的操作空间和“流量诱惑”,但只是广播向媒体融合纵深发展的过渡性产物。要想在这一赛道上突出重围、一骑绝尘,归根结底还是要向更有媒体价值体现、更有内容深度、更具专业品质的传播产品迈进。

 

(作者为上海人民广播电台采访部记者)

 

 

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4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22年2月25日。

【2】新华社:《习近平主持召开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N],2016年2月19

【3】李良荣:《新闻学概论》[M],2011年8月。

【4】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2011年4月。

【5】鲍志恒:《主流媒体入局短视频的问题与策略》[J],《青年记者》2021年8月。

【6】江海蓉:《解构融媒体时代短视频的发展路径》[J],《新闻传播》2020年7月。

【7】汪秋萍:《全新网络语境下传统广播破局策略初探—以上海广播新媒体IP“魔都电台”的实践为例》 [J],《探究真谛:上海广播电视论文选》2021年8月。

上海广播电视台 版权所有 沪ICP备10019291号-3
通信地址: 上海威海路298号 邮政编码: 200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