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广电研究杂志官网  

征稿要求:

1.论文符合本刊宗旨与学术规范,具备较新的学术观点,使用较新的文献资料。评论性文章观点鲜明,语言生动,分析深刻,能够及时反映、探讨学界及业界的热点问题。 

2.所投稿件为作者本人 撰写并未曾在其他刊物公开发表过。    

3.稿件一律用电子邮件附件形式发送到电子邮箱:guangdianyanjiu@yeah.net    

4.附件请用Word文件,并注明文件名及作者名。   

5.稿件篇幅:论文原则上以6000字以内为宜;评论文章控制在1500字左右。    

6.稿件应注明作者的真实姓名、职称(职务或学位)及工作单位、详细通讯地址及邮编、联系电话(手机最佳)和电子邮箱。

 

来稿的处理流程是什么?

1.请勿一稿多投,也不要重复投稿。

2.收到稿件后,本刊编辑部认为符合要求或基本符合要求但仍需修改的,会主动与作者联系。投稿后30个工作日内未收到本编辑部处理意见的,可自行对稿件另作处理。

3.因经费有限,编辑部对特约稿件支付超标稿酬,一般稿件只能略付薄酬。  

 

文章格式有什么讲究?

1.标题。主题用1号黑体;副题用3号宋体。居中。    

2.作者姓名,用四号楷体,右对齐。

3.文本提要,小四号楷体,200字以内;关键词,小四号楷体,3-5个。    

4.正文,用5号宋体。1级小标题用小4号幼圆体,居中;2级小标题用5号黑体,左对齐并缩进两个汉字;3级小标题用5号楷体,左对齐并缩进两个汉字。

5.鉴于本刊区别于其他学刊图文特色 建议作者供稿时提供文章相关图片及作者照片,并确保图像精度。

6.文末标出作者单位及职称(或学位、职务),若有多个作者,用分号隔开;

7.注释一律采用尾注形式。注释二字,用小5号黑体。注释条目各项顺序依次为:作者姓名、冒号、《文章标题》、逗号、《刊名》某年第几期(《书名》第几页,某年版),用小5号楷体。

8.为节约篇幅,一般采用注释形式的文章,不再单独一页设立参考文献。

探析疫情之下线上文艺的演播样态和未来路径

 

2022年3月,来势汹汹的奥密克戎病毒使上海各行各业都按下了“暂停键”。在全民抗击疫情的同时,也迫切需要艺术作品来陶冶情操,舒缓疫情带来的焦虑。一场“云端”邀约自疫情初始,就在上海悄然凝聚起力量。由上海市委宣传部主导、沪上文艺界共同发起“艺起前行”主题活动,上海文广演艺集团旗下的各院团纷纷行动,艺术家们热情响应,艺术作品集体“上线”。文艺节目从电视发展到线上,不只是传播平台的突破,更是艺术创作和表达的突破,也为电视文艺工作者带来了创新的动力、契机和前行方向。

 

一、疫情推动:线上文艺的蓬勃兴起与所负使命

文艺是民族精神的火炬,是光芒,指引前行;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是引领,催人奋进。我们的党历来高度重视文艺的价值和作用,无论是在血雨腥风的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在如火如荼的和平建设时期,都注重用文艺的方式昭示光明、凝聚力量、砥砺奋进。文艺工作在疫情防控中属于后方,虽然不能直接在一线冲锋陷阵,但后方战场对于战胜疫情发挥着强信心、暖人心、聚民心的作用。

特殊时期,文艺生活更密切地与“云端”联系起来。“云观剧”“云录制”“云演奏”等方式被广泛运用,文艺工作者走进网络平台与观众“见屏如面”,大量“云”文艺作品应运而生,蓬勃发展,满足了广大观众的审美需求。饱含真情的作品凝聚思想、温润心灵,用积极向上的力量为人们扫除颓废萎靡之风,驱散疫情带来的阴霾。文艺发挥着独特的优势,在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中抚慰人们的紧张恐慌情绪,鼓舞乐观向上精神,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在疫情期间特别的文化需求,增强了人们在守望相助中战胜疫情的毅力和必胜信念。

 

二、独特优势:线上文艺的传播形式与发展过程

1.云剧场加大向线上转移力度,推动戏剧数字化、影像化

云剧场主要是将话剧、音乐会、歌剧、戏曲等的现场演出或演出录像通过直播的形式在线上进行放送,观众可以在弹幕评论区交流互动,发表自己对于节目的见解。

云剧场的线上演出有着独特优势。首先,线上直播突破了场地对于各种演出资源和观众的限制,可以随时调用云端的艺术资源数据库配合直播演出。互联网可容纳的观众数量远超线下剧场,而且不受座席位置限制。其次,线上演出能够承载线下剧场难以呈现的大量信息,这些信息在线下容易被观众忽略。故事详细的背景介绍、演出前的后台准备、演出时演员的面部特写、道具与服装的细节等,这些都可以在屏幕上进行高清呈现。另外,线下演出进行线上转化时,诸多影视表现手法可以运用于其中,让屏幕前的观众有着新的观赏体验。例如,在一场话剧中,演员细微的表情变化、肢体动作,都可以被镜头捕捉放大,观众不会错过对细节的欣赏。

2009年,英国国家剧院开始推行“国家剧院现场”项目,力图通过高清直播和转播的方式,覆盖更多剧场外的人群,该项目成为戏剧数字化、影像化的主要推动力量之一。历史悠久的莎士比亚环球剧场也开发了数字平台,上线了130多部专业拍摄的戏剧作品,为公众文化消费提供了新选择。

新冠疫情暴发后,英国戏剧加大向线上转移力度,“线上剧场”为戏剧业带来新风潮。2020年底开始,英国国家剧院推出“居家国家剧院”付费流媒体服务。首次上线的作品包括《一仆二主》《简•爱》《莫扎特传》等一批数字版本的现场演出作品,单次付费5.99至7.99英镑不等,包月不到10英镑,受到观众热捧。2020年,英国国家剧院在网络视频平台还推出16部作品的免费数字版本,在173个国家地区获得了1500万次的观看量。

在我国,国家大剧院“春天在线”线上演出系列从2020年4月11日的“迟来的春天”音乐会开始,两年来,全网总点击量累积突破34亿次。每周六晚,直播的线上演出都会准时与观众相见。从最初编制相对简单的室内乐起步,至今,121场制作播出的视频节目囊括了音乐会、歌剧、舞蹈、话剧、戏曲、舞台艺术电影等多种艺术门类,众多名团大师先后登台。

2022年3月,上海话剧艺术中心与观众相约线上,每天晚上19:30在各直播平台的直播间里准时见面。上话在线上播放的剧目题材各异,形式多样。有经典话剧《商鞅》《秀才与刽子手》《万尼亚舅舅》《上海屋檐下》等,也有充满时代特色的作品,如话剧《追梦云天》《热干面之味》,音乐剧《那年那时那座城》等。从3月12日开启“艺起前行”云端剧场至今,一共进行了68场线上播放(截至5月19日),除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微博、微信视频号两个自媒体平台之外,合作直播平台有百视TV、东方有线、看看新闻、上观直播、澎湃视频等12个主流官媒直播平台,累积观看人次超过2000万。

传统的剧场观众已经养成现场观看的习惯,往往不会因为有了线上直播演出而不再进入剧场。相反,线上演出可以通过互联网传播迅速提升影响力,让更多人了解舞台艺术作品,从而带动更多观众走进剧场。

2.云节目突破场景空间限制,实现多地、多人的跨时空艺术合作

云节目是通过在线录制、后期制作,在新媒体平台上播出的演唱、演奏、艺术家访谈、导赏等内容。

与传统的电视文艺节目不同,云录制的参与者,不在同一场景空间内,艺术家们通过自主拍摄或者远端拍摄来完成实时的演唱或者演奏。一个屏幕上被划分出许多小区域,每个区域都有一位嘉宾正在参与节目的演出或直播,画面根据节目内容不停进行切换。

2022年,在上海疫情防控吃劲的时刻,上海轻音乐团的文艺工作者们以原创音乐的形式,云录制了抗疫歌曲《这一次》《手挽手》《守“沪”如初》等,向每一位在一线抗疫的平凡英雄们致敬,鼓励守“沪”家园的人们,用坚持迎接每一个日出,历风雨终将迎来美好如初。

如何在屏幕上实现跨地域的艺术合作表演?这一直是电视导演不断探索的文艺节目模式创新点。早在2000年,上海的电视文艺导演在一台名为“2000年的跨越”的中澳音乐盛典音乐会中,就首次通过跨洲卫星双向传送的高科技手段,将不同空间里的表演连接到一起,让隔着浩瀚太平洋的两座世界一流剧院里的艺术家,同时演绎同一段世界音乐经典,实现了同台演出的效果。歌唱家韦唯、廖昌永在上海大剧院的舞台上与澳大利亚歌唱家隔海同唱《同一首歌》,当钢琴家许忠在悉尼歌剧院奏响中国钢琴协奏曲《黄河》时,上海交响乐团和悉尼广播交响乐团在两地同时进行伴奏。上海的观众们在现场通过卫星传送的图像欣赏了中澳艺术家的精彩表演。

随着云技术的日新月异,实现多地、多人的跨时空视频连线的云录制带来了视听新风潮。2021年,在“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开幕主题音乐日,文艺导演又借助网络传输和高清影音等技术,通过云录制的方式,让中国艺术家与远在欧亚的巴黎管弦乐团、澳大利亚歌剧院交响乐团、以色列耶路撒冷室内乐团等国际顶尖艺术机构的艺术家,实现了“同台”。与此同时,海内外文艺爱好者通过直播平台,在小屏幕一端同步享受视听盛宴。如此特别的“上海之春”,是2020年疫情发生后在上海举行的首个国际性音乐节,也是世界范围内在疫情发生后最早举办的大型艺术节庆活动之一。

 

三、技术赋能:改变观演关系 重塑艺术主客体

剧场演出的独特魅力在于观演一致的环境。当观众处于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时,可以更加专注地接收演员、舞美、灯光、音乐等剧场信息,沉浸感强;演员和观众之间的交流没有隔阂,甚至可以四目相对,产生高度情感共鸣。线上演出如果仅仅是对舞台的简单录像,就不能让观众获得更多、感受更多,还会损失剧场里的氛围感与共情性。然而到目前为止,据笔者对上海疫情期间“艺起前行”主题活动的观察,云剧场大部分剧目的线上呈现与传统电视台录播的区别并不大,用户仅限于在网上通过现场的几个固定机位的切割录像观看演出。

笔者认为,相较于线下演出,线上演出应进行差异化呈现。例如,通过镜头语言进行二度创作时,视频导演要在准确把握作品故事内容和表现形式的基础上,对整体演出的时长、节奏、镜头等做出调整,进而与舞台导演、演员共同完成一部“新”作品。在这方面,一些国际院团比如美国大都会歌剧院、英国皇家歌剧院、北京国家大剧院等已经做出了有益的尝试,用镜头语言重构舞台剧经典作品。拍摄过程中,导演会选取剧院最佳观赏视角,把整台剧甚至幕间休息和谢幕都涵盖其中,给观众一种置身剧场的感觉;而拍摄镜头的切换,既能把握舞台整体面貌,又能清晰捕捉到演员的表情、举止,从而放大情绪点,充分展现演员扎实的表演功底和角色魅力,让观众感受另一维度的舞台之美。

另一方面,新技术的应用已在全球范围内打开了更多观看方式:用户可以选择多视角欣赏同一场演出,观看变得更加自由;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可让用户置身舞台之上,演员就在观众身旁;增强现实技术可以让演员与虚拟角色、场景等完美结合。线上观众可以更加便捷地欣赏艺术院团的高水平演出,体验自由视角、4K多视角、8K虚拟现实超高清拍摄作品。另外,多角度镜头对不同演职人员进行跟踪拍摄,将专业艺术院团、专业舞蹈演员的日常工作与训练过程呈现在大众面前,让普通观众体验这些演职人员在华丽舞台和掌声后的不懈努力。

技术进步让传统舞台艺术的表现形式更丰富,技术与艺术的结合又会形成新的影像艺术。未来,全息影像、实时建模等都可以成为创作者手中工具。艺术样态将更加多元,线上线下形成互补,观众不仅拥有了全新体验,作品也将获得持续的影响力。

同时,媒介多元化让线下文艺拥有了更多表现形式。舞台艺术创作和传播过去通常是“我演你看、我说你听”模式,而云直播则通过双向传播、实时互动,拉近观演距离,改变观演关系。VR、AR及全息技术的运用,更让观众成为作品一部分,重塑了艺术主客体关系。这种突破传统的交互体验可让更多艺术依托云技术,拓展自身影响力。

 

四、路径思考:后疫情时代线上文艺的未来发展

1.线上文艺离不开价值表达和优质内容

技术迭代更新,内容依然为王。在当下互联网场域中,作品要想真正留得下、走得远,离不开优质内容和价值表达,离不开深刻的思想内涵。文艺作品的科技感、现代感、未来感固然让人心动,科技手段背后深沉的人文情怀更让人动容,它可将人们的精神境界引向高处。

线上文艺作品同样需要深入生活,承担记录历史、弘扬时代精神的使命担当。这就要求创作者既要善于学习,更要注重从时代坐标出发,对美学传统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要以高质量创作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的作品,大力弘扬时代精神,讴歌英雄事迹,传递正能量。要将人民作为真正的文艺主体,进入生活现场,呼应人民关切,强化精品思维,创作出有思考深度、有艺术灵魂的优秀文艺作品。

2.开拓新赛道,适应新媒体传播规律

从线下转向线上,需要研究新媒体的传播规律,把握分众化的审美需求,实现精准传播。面对巨大的文化消费市场,电视文艺工作者应敏锐地捕捉观众的审美需求和变化,掌握线上传播的各种“玩法”。视频中的“舞台”,只是指尖方寸屏幕,同场的观众就是聊天室成员,直播过程中演员和粉丝的互动成为关键环节。文艺工作者要改变单向传播思维,努力适应在场景化的空间中与用户形成有温度、有黏度的关系,逐步熟悉线上运营规律,用好互联网语言。

3.尝试优质内容与新技术驱动下的收费观演的商业模式

目前大多数的云演出都是免费模式,但是演出需要成本,尤其是高质量的线上演出,需要一定的硬件条件。比如,大型歌舞、交响音乐会等进行直播演出,需要实体场地,还要配备灯光、音响、摄像机等设备,长期免费难以为继。为了提高演出质量,一些演出单位、播出平台已经开始尝试付费直播。线上付费收看直播演出是一种商业模式的探索,从长期来看,付费是趋势。但是,收费就要提升内容品质,要通过先进的技术手段给观众带来更好的视听体验。优质内容与新技术的有机结合,才能使收费观演的商业模式得以可持续发展。

从现有实践来看,经典剧目录制的高清影像的收费更容易被观众接受。早在2020年到2021年期间,不少原本在纽约百老汇、伦敦西区一票难求的演出均开放了线上点播,观众可以通过10美元或是10英镑左右的价格在自家沙发上欣赏到优秀剧目。这些提供在线放映的点播剧目配备一周以内的“回看权”,加上多机位的高清拍摄和英文字幕,同样给予了观众线下体验难以企及的功能与服务。

 

结语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文艺演出在互联网上开辟出新的天地,线上演播成为新潮的演艺样态。这是一次文艺界的线上集结,通过新媒体手段传播文化,凝聚精神;这是一次战斗,用文艺武器宣传群防群控,疏导公众情绪;这也是一次蓄力,内容和形式得以不断创新,与科技手段的融合应用得以不断推进,发展文艺创作的生产和传播能力,对未来线上文化、文艺类产品的供给和观众的培养将产生深刻的影响。

线上文艺必将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巨大变化,文艺工作者必须转变思维,充分运用创意和创新手段,才能应对挑战,把握机遇,从海量的同质化创作中脱颖而出。随着5G网络的到来,线上模式的探索必定会越走越远,从而为文艺作品的传播和普及提供更广阔的空间。

 

(作者为上海广播电视台纪实人文频道导演)

 

 

 

 

参考文献:

【1】
“云录制”的实践路径与前景展望—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云录制”的实践与思考 传媒杂志2020, 12

【2】
乔燕冰:让云端成为文艺新引擎 人民日报

【3】
赵卓:打造系列融媒体产品与线上演出,提升舞台艺术价值传播力—以国家大剧院古典音乐频道疫情防控下系列线上产品为例  人民音乐, 2020(12):3

 

【4】
侯方宇:信息时代线上演出对观众拓展的影响探究  艺术科技, 2021, 34(24):3.

 

 

 

 

 

 

 

 

 

 

 

 

 

 

上海广播电视台 版权所有 沪ICP备10019291号-3
通信地址: 上海威海路298号 邮政编码: 200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