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广电研究杂志官网  

征稿要求:

1.论文符合本刊宗旨与学术规范,具备较新的学术观点,使用较新的文献资料。评论性文章观点鲜明,语言生动,分析深刻,能够及时反映、探讨学界及业界的热点问题。 

2.所投稿件为作者本人 撰写并未曾在其他刊物公开发表过。    

3.稿件一律用电子邮件附件形式发送到电子邮箱:guangdianyanjiu@yeah.net    

4.附件请用Word文件,并注明文件名及作者名。   

5.稿件篇幅:论文原则上以6000字以内为宜;评论文章控制在1500字左右。    

6.稿件应注明作者的真实姓名、职称(职务或学位)及工作单位、详细通讯地址及邮编、联系电话(手机最佳)和电子邮箱。

 

来稿的处理流程是什么?

1.请勿一稿多投,也不要重复投稿。

2.收到稿件后,本刊编辑部认为符合要求或基本符合要求但仍需修改的,会主动与作者联系。投稿后30个工作日内未收到本编辑部处理意见的,可自行对稿件另作处理。

3.因经费有限,编辑部对特约稿件支付超标稿酬,一般稿件只能略付薄酬。  

 

文章格式有什么讲究?

1.标题。主题用1号黑体;副题用3号宋体。居中。    

2.作者姓名,用四号楷体,右对齐。

3.文本提要,小四号楷体,200字以内;关键词,小四号楷体,3-5个。    

4.正文,用5号宋体。1级小标题用小4号幼圆体,居中;2级小标题用5号黑体,左对齐并缩进两个汉字;3级小标题用5号楷体,左对齐并缩进两个汉字。

5.鉴于本刊区别于其他学刊图文特色 建议作者供稿时提供文章相关图片及作者照片,并确保图像精度。

6.文末标出作者单位及职称(或学位、职务),若有多个作者,用分号隔开;

7.注释一律采用尾注形式。注释二字,用小5号黑体。注释条目各项顺序依次为:作者姓名、冒号、《文章标题》、逗号、《刊名》某年第几期(《书名》第几页,某年版),用小5号楷体。

8.为节约篇幅,一般采用注释形式的文章,不再单独一页设立参考文献。

老”牌民生新闻栏目的“新”媒体融合之路 —《新闻坊》开播20周年回顾与前瞻

 

2002年元旦,一条叫“新闻坊”的弄堂出现在上海电视台的演播室里,弄堂邻居王叔叔、李阿姨与观众像是唠家常一样,聊这座城市里发生的家长里短、凉风暖意。[1]演播室背景是老上海熟悉的“石库门”,栏目取名“坊”字,也代表了里弄、社区,那份想要“走近”观众的初心跃然纸上。或许如今在电视荧屏或者社交媒体上,说新闻、聊新闻已经司空见惯,但在20年前,有别于传统新闻主播的正襟危坐,用百姓语言、百姓视角坐在弄堂口聊天的形式,还是让人眼前一亮。《新闻坊》首任主持人王玮,在透露当年节目组头脑风暴讨论创意时,回忆道:“小时候夏天在弄堂口,摆着一排竹榻竹椅,阿姨爷叔吃完晚饭端着茶、摇着蒲扇,边乘凉边聊天的场景,这不就是《新闻坊》的构成吗?”

电视民生新闻是一种贴近人民群众日常生活的新闻类型,《新闻坊》创办团队成员池驰,在谈到当初创办节目的宗旨时说:“把镜头对准社区、把话筒交给百姓,《新闻坊》就是要反映老百姓的生存状态。”或许,与每晚的《新闻报道》、《新闻夜线》相比,《新闻坊》的选题过于鸡毛蒜皮,但这些老百姓的“身边事、烦心事、稀奇事、关心事”,恰恰体现了媒体的人文关怀与责任担当,为老百姓所认可和喜爱。

 

一、《新闻坊》的传播策略

(一)从“19路军”到16家区融媒体中心

2002年,创办之初的《新闻坊》并没有自己独立的片源,只是由几位主持人参照“弄堂锵锵三人行”的形式讲脱口秀,但纯聊天的方式并没能维持多久,半年之后,《新闻坊》将19个有线电视中心的采编力量集结了起来,这在当时算是一个了不起的创举。一来增加了各区有线电视中心记者们的积极性,二来《新闻坊》也有了更多独立的“民生新闻”片源。《新闻坊》虹口记者站原站长孙合平回忆说,当年他们采访的都是住在一起的老邻居、老朋友、老同学,这些“老”就成为了最好的线人,把社区一线最鲜活的素材提供给了《新闻坊》。尽管随着城市发展,时至今日19个区县合并发展成为16个区,但这种“市台搭台、区台唱戏”的合作机制一直延续至今,也实现了最初“身边人拍身边事”的创办理念。20年来,不少坊记从意气风发的少年成长为两鬓泛白的资深记者,有些甚至成为业务骨干和单位领导。青浦区融媒体中心的记者顾舜丽说,她的很多“第一次”都是在《新闻坊》实现的,比如“第一次出镜”、“第一次连线”、“第一次获得十佳记者”殊荣等等。黄浦区融媒体中心的记者刘惠明说,这20年是他职业生涯最难忘的20年,也是他与《新闻坊》相依相伴共同成长的20年。

(二)电视民生新闻栏目的兴起与发展

追溯中国电视民生新闻栏目发展的起点,2002年是一个重要节点,那年我国各省级和地方电视台的新闻频道中,涌现出大量民生新闻栏目,如江苏电视台《南京零距离》、浙江台教科影视频道《小强热线》以及浙江台民生休闲频道《1818 黄金眼》。不可否认,在当时民生新闻节目就是一个宝藏般的存在,它为众多传统地面媒体创下了高收视、好口碑,成为频道迅速发展的核心竞争力。[2]而之所以受群众欢迎,其本质还在于关注市民的冷暖痛痒、喜怒哀乐,并实实在在解决老百姓的急难愁盼。[3]

《新闻坊》也是如此,从最初的“百姓信箱”、“市民呼声”到“大家帮侬忙”、“爱心行动”、“助力志愿”,这些栏目小板块的开设,就是旨在解决百姓的“急难愁”,也是从那时起,遇到麻烦事,就找《新闻坊》,社区里开进了采访车,老百姓就说“新闻坊来了”,逐渐成为栏目与观众之间一种心照不宣的默契。原《新闻坊》主编钟雅妹曾回忆道:“一年365天的新闻中90%的内容能引起职能部门的高度重视,并有70%-80%得到解决。每天的热线电话热得发烫,信件也如雪片般飞来。”从那时起,《新闻坊》就搭建起了为困难群众寻求帮助、让社会各界付出爱心的平台。也正如《新闻坊》一位已经退休的资深记者黄燕峰所言:“有些报道是我们城市的面子,我们的这些报道是上海的里子。”换言之,每天的这些民生新闻是上海的良心,生活在这里的人过得怎么样、有什么困难、有什么需求,是非常需要被“看见”的,民生无小事。

值得一提的是,2022年年初新冠疫情在上海肆虐,防控面临严峻挑战,市民生活、工作遇到诸多困难。328日,仅用7小时,《新闻坊“同心抗疫”服务平台》火速上线,百姓有困难,一键可通达。开通4个月以来,收到各类求助、建议共计7万条。聋哑老人转运后失联、小众“救命药”告急、婴儿奶粉断供、大批援沪小哥遇“住宿难”、“无声咖啡馆”经营遇困难等等……记者持续追踪调查,搭起一座座沟通的桥;所有数据及时汇总,携手相关部门、社会各界,一起寻找解决办法。“同心抗疫”服务平台的联络负责人常亮在回忆起这段时期的经历时,动情地说:“疫情最严峻的时期,‘同心抗疫’服务平台收到了67000多条观众求助,虽然我们前方4名记者、后方2名记者马不停蹄地在帮,但还是留有遗憾的,没能帮到更多屏幕背后一条条活生生的人的求助。有的电话打过去可能求助人已经过世了。因此在未来,我们还是要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尽可能地多帮助一些人。”

(三)历经多次改版 沪语方言彰显海派特色

《新闻坊》从2002年创办至今,历经了多次改版。本土化是《新闻坊》的一大特色,在2012年节目十周年改版时,曾有人提出是否能加入“沪语”元素播报新闻,增进与观众的感情。之后不久,由著名表演艺术家王汝刚担当嘉宾主持的《大家帮侬忙》、《闲话上海》等子栏目便融入《新闻坊》,深受市民喜爱。方言,是地方文化的脐带,也是多元文化的根基。它蕴藏着地方文化独有的基因,是本土文化内在形式最丰饶的构成因素之一。对于民生节目而言,节目中说方言,不仅是出于保护和传承方言文化的媒体责任,也是因为方言最生动、最有辨识度,也最能打动人心。2020年“进博时间”,央视主播潘涛用上海话朗读《繁花》就曾刷爆朋友圈,让很多上海人笑出眼泪,尽管潘涛的沪语被网友们笑称是“散装沪语”、“一言难尽”,但不可否认,对于进博会东道主上海而言,这是求之不得的传播效应,它顿时拉近了国内外网友与上海的距离感。甚至《繁花》的作者金宇澄都开玩笑说:“伊(潘涛)应该谈两个上海女朋友。”这就是方言的力量,自然亲近,能让受众产生天然的共鸣。[4]

当然,考虑到节目受众中有一大部分新上海人,在日常的《新闻坊》播报中,主持人仍以普通话为主,在表达某种特定的含义或特殊的情绪时,会不自觉地夹杂几句上海方言,而这种“混搭”往往能一下子激起观众的共鸣,对新上海人也不失为一种学习和普及沪语的契机。目前,《新闻坊》栏目的主持人除了有土生土长的上海人,也有新上海主持人,比如北方姑娘施琰,如今经过六年左右时间的磨合,她已经练就出一口流利的上海话,她自己也坦言:“认真学习上海话,是对这座城市爱的表达。”

 

二、《新闻坊》的突围策略

(一)大小屏联动,全媒体发力

尽管《新闻坊》在百姓心目中树立了良好的口碑,但随着互联网传播的迅速发展,媒体融合之路势在必行。为此,《新闻坊》积极谋求转型,从大小屏互动开始,跟上互联网传播的步伐。早在2014年,《新闻坊》微信公众号起步,2018年“新闻坊+”小程序上线,由此“新闻坊+全媒体民生服务平台”正式启动。这也意味着,《新闻坊》不再是一个简单的民生电视新闻栏目,而成为上海广播电视台融媒体中心着力打造的一个全媒体IP矩阵平台,以《新闻坊》品牌为基石,以官方微信小程序、微信公众号、官方微博,其他新媒体渠道以及电视新闻栏目为核心产品,配以丰富的线下活动,为上海市民提供丰富的民生服务。[5]

数据显示,截止到2022年上半年,《新闻坊》栏目的官方微信号已拥有粉丝量超过110万,版面日均阅读人次达100+,日均点赞数4000+,常年稳居全国民生类微信号前三甲,并在多个月份位居榜首。事实上,转型之路并不平坦,《新闻坊》新媒体制作团队中,不少记者、编辑都是传统媒体出身。于他们而言,历经的是彻头彻尾的观念转变。正如新媒体主管籍明所言,传统媒体的收视习惯是“你播我看”,观众是“被动”地收看。而新媒体则恰恰相反,观众是“主动”地选择,因此必须从用户的思维出发,为观众和网友开发全新的媒体平台,让用户能在一个平台上,了解资讯、获取信息、获得服务、参与互动,还能成为平台的主角。社会学家伊莱休·卡茨也曾提出类似的“使用与满足”假说:“媒体要转变自我主导观念,站在受众的立场上了解受众的媒介使用动机和需求满足程度,进而考察大众传播给人类带来的心理和行为上的效用。”[6]

尤其是在2022年年初,上海疫情吃紧的时期,老百姓对于真实信息的获取需求更为迫切。《新闻坊》微信公众号从热点、速度、数量、质量多方位出击,平均每天5次推送、每天发稿27条以上,在4月疫情最严峻的时期,单篇推文阅读量达到10+的有150多篇,平均每天5篇。但在采访中,《新闻坊》新媒体主编王郁岑坦言,“10+”并不是团队唯一追求的目标,他们更看重的是399.99%,即:勤勉度超过全国99.99%的公众号,文章内容涵盖了99.99%的热点,留言互动超过了99.99%的公众号。而这些成绩的取得,没有捷径,只有全情投入。

(二)平台升级,为民服务初心不变

《新闻坊》自2002年开播时起,作为一档立志和百姓保持“零距离”的电视新闻栏目,始终坚持“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的宗旨,“市民呼声”、“城市巡访”、“大家帮侬忙”、“爱心行动”、“助力志愿”、“寻人寻物”等一系列板块都先后成为品牌专栏,深受上海市民喜爱。因此可以说,“帮忙”是刻在《新闻坊》骨子里头的基因。正如前文所言,《新闻坊》在2022328日疫情最严峻的时期,开通了“同心抗疫”服务平台,在回应市民求助、寻求解决办法的同时,还听民声、纳民智,多渠道搭建起“民意直通车”。即便有些求助,记者无法满足市民需求,《新闻坊》团队整理后也以专报形式,转达给市政府新闻办应急通道,或者12345市民热线、大数据服务中心、市民信箱等相关部门,共同筑就全民战疫的强大力量。[7]

也正是基于这份“为民服务”的理念,并依托新媒体技术,2022725日《新闻坊》开播20周年之际,“同心抗疫”服务平台正式升级为“同心服务平台”,将解决百姓的“急难愁盼”进行到底。市民通过扫描H5页面的二维码或通过“新闻坊+”小程序进入服务平台,无需注册,直接填写求助需求或意见建议,就可“一键通达”反映相关诉求。后台的编辑记者将对求助信息进行分类、核实,做好信息传递工作,积极联系街镇、居委会、政府相关部门;而遍布全市各区的融媒体记者,作为《新闻坊》的触角,循着群众的需求,也将深入一线排忧解难,努力解决市民求助“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主持人在民生新闻中占据重要地位,并发挥着重要作用。主持人贴近生活、扎根一线,从家长里短中见微知著,耐心倾听、认真梳理,用平民化、接地气的播报风格来叙事说理,始终立足于人民所想、所言,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面对新闻事件所映射的现实问题,思辨性地提出建议和对策。

 

结语

《新闻坊》开播20周年,古人称20岁为“弱冠之年”—戴上帽子以示成年,虽然体尤未壮,却要担起一份责任了。而对于一档节目而言,能坚持20年着实不易。民生新闻扎根于人民,发生在生活中,虽然看似琐碎、鸡毛蒜皮,但恰恰最易于传播,也最能引起共鸣。因为它连接的是最庞大的基层老百姓,关注的也是与千千万万受众日常息息相关的人和事,真实地反映了社情民意。

从传统的你播我看,到如今的融媒交互体验,《新闻坊》又要重新踏上新的征程,在新媒体的环境下继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未来,无论节目形态如何调整,传播形式如何变化,《新闻坊》根植上海的“烟火气”不会消散,抛弃假大空,坚持接地气,坚持说人话,坚持说贴近老百姓的话,为民服务的初心也不会改变。

 

(作者为上海广播电视台融媒体中心主持人)

注释引用

【1】《坊间十年》文汇出版社 2012.

【2】卢珊. 从《1818黄金眼》看地方民生新闻如何出圈 2021.

【3】朱天,程前,张金辉. 解读电视“民生新闻”现象. 传媒观察 2004.

【4】黄浩,舒怡. 融媒体背景下海派民生新闻的创新思考 2021.

【5】魏颖,籍明. 从老牌民生电视新闻走向全媒体IP矩阵 2018.

【6】伊莱休·卡茨.《个人对大众传播的使用》1974.

【7】徐俊杰. 民生新闻节目如何盘活媒体融合资源 2022.

 

 

上海广播电视台 版权所有 沪ICP备10019291号-3
通信地址: 上海威海路298号 邮政编码: 200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