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广电研究杂志官网  

征稿要求:

1.论文符合本刊宗旨与学术规范,具备较新的学术观点,使用较新的文献资料。评论性文章观点鲜明,语言生动,分析深刻,能够及时反映、探讨学界及业界的热点问题。 

2.所投稿件为作者本人 撰写并未曾在其他刊物公开发表过。    

3.稿件一律用电子邮件附件形式发送到电子邮箱:guangdianyanjiu@yeah.net    

4.附件请用Word文件,并注明文件名及作者名。   

5.稿件篇幅:论文原则上以6000字以内为宜;评论文章控制在1500字左右。    

6.稿件应注明作者的真实姓名、职称(职务或学位)及工作单位、详细通讯地址及邮编、联系电话(手机最佳)和电子邮箱。

 

来稿的处理流程是什么?

1.请勿一稿多投,也不要重复投稿。

2.收到稿件后,本刊编辑部认为符合要求或基本符合要求但仍需修改的,会主动与作者联系。投稿后30个工作日内未收到本编辑部处理意见的,可自行对稿件另作处理。

3.因经费有限,编辑部对特约稿件支付超标稿酬,一般稿件只能略付薄酬。  

 

文章格式有什么讲究?

1.标题。主题用1号黑体;副题用3号宋体。居中。    

2.作者姓名,用四号楷体,右对齐。

3.文本提要,小四号楷体,200字以内;关键词,小四号楷体,3-5个。    

4.正文,用5号宋体。1级小标题用小4号幼圆体,居中;2级小标题用5号黑体,左对齐并缩进两个汉字;3级小标题用5号楷体,左对齐并缩进两个汉字。

5.鉴于本刊区别于其他学刊图文特色 建议作者供稿时提供文章相关图片及作者照片,并确保图像精度。

6.文末标出作者单位及职称(或学位、职务),若有多个作者,用分号隔开;

7.注释一律采用尾注形式。注释二字,用小5号黑体。注释条目各项顺序依次为:作者姓名、冒号、《文章标题》、逗号、《刊名》某年第几期(《书名》第几页,某年版),用小5号楷体。

8.为节约篇幅,一般采用注释形式的文章,不再单独一页设立参考文献。

后真相时代非理性传播现象及应对策略探析 ——以第一财经视频新闻采访实践为例

 

一、后真相时代非理性传播现象根源分析

  “人不可能不传播(One cannot not communicate,这是美国知名心理学家、哲学家Paul Watzlawick提出的关于人际交流的经典理论。的确,传播无处不在,哪怕沉默,也是一种传播。

  2023128日,失踪106天的江西致远中学高一学生胡鑫宇,被发现在学校附近的树林中自缢死亡。针对互联网上铺天盖地的谣言,警方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事件的调查情况,并特别指出,事件发生后,少数人为博眼球、蹭热度、引流牟利,恶意编造和传播虚假信息,拼接炮制虚假视频,造成恶劣影响,扰乱社会秩序。

  流量固然重要,但真相更加珍贵。在互联网,尤其是社交媒体上,一些网民发布评论时习惯依赖拼凑的信息或自身的价值取向,而不太看重事实证据。对此,人民网发表评论文章称,事件的真相调查,需要在专业和法治的轨道上运行。无论是互联网上,还是现实中,面对问题和疑惑,坚持理性与保持客观都是我们必须守住的底线,也是远离情绪化思维的关键品质。

  作为一则引爆公众情绪的重磅新闻,胡鑫宇事件所引发的谣言虽然已经平息,但其折射出的非理性传播现象值得人们深思。社交媒体具有生产者多元化、信息输出碎片化、内容传播情绪化、发布节点个人化等特点,它为公众提供了社交互动,但同时又为虚假信息的传播提供了易于滋生的土壤。《人类简史》作者尤瓦尔赫拉利说过:人类其实一直生活在后真相(post-truth时代。当信息不发达的时候,人会被蒙蔽;而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只相信符合自己价值观的事实。根据《牛津词典》的定义,后真相是指在某种情况下,公众不愿自己的观念被客观事实所左右,而更倾向于诉诸情感和个人信仰”。也就是说,后真相时代,公众对事件所产生的情绪的关注超过了事实本身。为了追热点、赚流量,一些社交媒体平台往往不去探究事件的真相,而是随意拼凑未经证实的内容,或断章取义地选择其中吸引眼球的碎片化信息进行传播,还有一些网民恣意跟帖评论、宣泄情绪。面对虚实并存的信息环境,公众仿佛置身于一个嘈杂的舆论场中,对新闻事件的判断能力受到误导和干扰,最终只能凭借自身有限的认知,从众多碎片化信息中拼凑出一个所谓的“真相”。

  后真相时代,即便真实性已在公众主观的非理性情绪中被忽视,但这并非意味着可以突破这一底线。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是所有媒体必须遵守的最基本的职业准则,也是新闻价值的基石。互联网上的一些非理性传播现象不仅违背了新闻真实性原则,也极大地阻碍了真实信息的传播。分析其根源,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这些原因:

  在社交媒体竞争激烈的当下,信息内容生产者的门槛大大降低,原先的“受众”也具备了生产和发布资讯信息的能力,由只能被动接收转变为可以主动输出。内容生产者的多元化有助于第一时间传播资讯,提高信息的时效性,却无法保证信息的真实性。

  借助互联网技术,当重大新闻事件发生之时,大量缺乏调查核实、却能击中公众情绪点的舆论信息随之席卷而来,真相往往被无情地裹挟或淹没。此时,公众若无法从权威渠道了解真实信息,就给了谣言可乘之机,并可能导致“信息疫情”的爆发。在新冠疫情期间,世卫组织全球传染病防范主任Sylvie Briand博士表示,信息疫情是指过多的信息(有的正确,有的错误)导致人们难以发现值得信任的信息来源和可靠的指导,这些信息甚至可能对人们的健康产生危害。

  荷兰传播学者克罗斯曾提出“谣言公式”:谣言=重要性×模糊性÷公众批判能力。该公式说明,谣言的传播力有多大,与真实信息的透明度有着直接的关系。也就是说,要想遏制信息疫情,终结谣言的传播,尽快公布真相、消除信息的模糊性,就成为当务之急。

 

二、现场调查是主流媒体还原新闻真实性的重要途径

  李良荣教授在《新闻学概论》(第七版)中提到,新闻真实性指的是在新闻报道中的每一个具体的事实必须合乎客观实际,即表现在新闻报道中的时间(when)、地点(where)、人物(who)、事情(what)、原因(why)和经过(how)这六大要素要经得起核对。基于此,主流媒体平台作为公众获取真实信息的主要渠道,应当在关键时刻第一时间发挥专业优势,围绕新闻真实性的六大要素,一一进行客观理性的调查核实,帮助公众迅速厘清事件真相。

  以第一财经原创视频新闻采访的实践为例,当重大新闻事件发生之时,第一财经视频记者立足财经专业定位,用正在发生的事实说话,坚持实地现场拍摄,记录还原事件真相,体现了主流专业媒体的权威性和影响力。

  1.深入一线探访,展现调查过程。百闻不如一见,道听途说不如眼见为实,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第一财经视频记者必须尽可能地深入新闻现场,探访记录调查过程。来自新闻一线的原创视频报道具有丰富的现场感与代入感,不仅能够引发公众共鸣,同时也可以增强信息的透明度,有利于及时传递事实真相。

  例如,在俄乌冲突以及异常天气等多重影响的背景之下,2022年秋粮入市情况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为真实反映入市情况,第一财经视频记者历时一个多月,专程奔赴黑龙江、吉林、辽宁三个产粮大省的粮食主产区,展开一线调研,实地采访大批农户、贸易商、产业链企业,从秋收产量、农户售粮实况,以及用粮产业链需求三个层次,全方位展示秋粮有序上市的状况,成为2022年秋收调研题材的全网独家首发视频。视频记者用来自生产一线的实地探访,及时打消了公众对秋粮能否正常上市的担忧,让社会各界吃下了一颗定心丸。

  2.立足专业定位,抓住热点痛点。术业有专攻,笔者认为,不同的媒体平台必须坚持各自的专业定位,才能充分发挥内容价值,客观权威地做好新闻报道。其中,第一财经的核心竞争力在于专业的财经定位,因此,第一财经视频记者始终坚持从财经专业视角出发开展调研分析,对探访中发现的痛点、难点以及应对之道进行专业扎实的剖析,不但强调发现问题、提出质疑,同时也注重寻求解决问题的路径方法,积极为中国经济的健康有序发展支招献策。

  众所周知,大宗商品作为基础原材料,对国民生活的方方面面都会产生重大影响。2022年,受宏观市场诸多不确定因素的叠加制约,包括原油、PVC(聚氯乙烯)、油脂等在内的大宗商品市场波动加剧,大部分品种的产业链均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为展现大宗商品市场的真实面貌,第一财经视频记者实地走访了浙江、福建、黑龙江、辽宁等多地,有针对性地采访了多位业内资深人士,深度挖掘市场上下游产业链的现状。系列调查从现货市场延展到期货市场,在发现问题的同时解决问题,给出了有效化解市场痛点的应对之策,既专业又实用。

  3.宏大主题,微观表达。鉴于新媒体具有碎片化、非线性的传播特点,为提升新闻的传播效率,第一财经原创视频新闻多为一事一议,内容上的追求不在于,而在于。也就是说,只需要精准地说清楚一个人、一桩事、一家企业、一个问题,不做过多的延伸发挥,力求节奏明快、条理清晰。公众通过浏览这些短小精悍的视频新闻,就能迅速了解真相,甚至触达事件的本质核心。

  近年来,有关全球供应链重构的话题热度颇高,面对这一宏大主题,第一财经视频记者在报道时另辟蹊径,从微观角度切入,通过一家企业的一个订单的危机,引导观众深入这家企业负责人在面对全球供应链不确定性时的心理起伏变化,并层层推进,引出不同企业在应对不确定性时做出的不同抉择,从而传递出中国供应链在转型升级中要致力于建立新的竞争优势这一核心观点。报道见微知著,叙事紧凑,充满质感与张力,于细节处有力地彰显了新闻的真实性,在新浪微博、腾讯新闻等多个新媒体平台获得了广泛转发。

  综上所述,为应对信息爆炸给新闻真实性带来的影响和冲击,主流专业媒体可以运用客观纪录与调查核实相结合的方式,及时传递来自新闻一线的真实信息,以正视听。而视频报道因其声画结合的直观表现形式,成为主流媒体新闻报道的重要手段之一。一方面,摄像机镜头就好比观众的眼睛,视频记者可以利用镜头,带着观众第一时间赶到正在发生的新闻现场,获取第一手资料;另一方面,针对新闻事件中的专业问题,视频记者可通过采访相关各方及权威专家,以确保观点分析的准确与中立。

 

三、深融时代主流媒体坚守新闻真实性面临的新挑战

  “终端随人走,信息围人转。”深融时代,随着智能手机和网络平台的迭代升级,媒体格局和舆论生态正在不断加速重构。面对新挑战,主流媒体如何在高效输出信息的同时,继续不折不扣地坚守新闻真实性,成为媒体人绕不开的一道命题。笔者认为,可以从软件(人)、硬件(技术)两个层面分别破题。

  一方面,社交媒体的蓬勃发展替代不了对媒体人专业素养的要求,当重大新闻事件发生之时,各种消息铺天盖地,真真假假,正是主流媒体的专业度和公信力凸显的时机。此时,媒体记者需要尽可能地及早接近现场,跟进事态进展,展开深度分析,提供应对之策。记者只有通过全方位的调查核实,才能带给公众准确全面的真实信息,创造客观理性的舆论环境。要做到这一点,需要记者在日常新闻采访中不断修炼内功,时刻加强对自身综合业务能力的培养。

  李良荣教授在《新闻学概论》(第七版)中提到:真实和迅速的要求决定了对新闻工作者素质的基本要求。无论是什么样社会体制下的新闻从业人员,无论从事何种媒介的传播工作,对他们的素质都有一个共同要求:首先必须诚实、公正和严谨,其次必须有敏锐的反应和判断能力,这一切都是从保证新闻的真实性和时效性出发的。以第一财经视频采访的实践经验为例,记者在刚接触到某一新闻选题时,会首先调动自身知识储备形成一个基本的判断,并随着后续调查的深入和信息的丰富,不断加以修正和完善,最终形成一个完整可靠的报道链条。可见,新闻报道的提速并不意味着要放弃对专业素养的要求,记者只有不断更新知识结构,拓展思维的广度和深度,才能凭借扎实的新闻功底和良好的政治素养,在关键时刻准确把握“时、度、效”,及时回应社会关切,向公众发布权威可靠的真实信息,做出正确的舆论引导。

  另一方面,媒体融合的进程也是多种数字化传播途径与交互方式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过程,因此,媒体记者还需要掌握多元化的传播技术。借助新一代信息传输设备的应用发展,新闻报道实现了向智能手机、移动电视等领域的顺利转变,这些变化不仅使新闻传播的时空局限得到弥补和拓展,也将报道的时效性和真实性充分体现出来。因此,对于主流媒体来说,如何借助新闻内容与数字化传播的融合发展,发挥更大的专业核心优势,是今后持续生产高质量新闻报道的关键所在。

  以第一财经视频采访的实践经验为例,针对记者可能无法在最快时间内抵达、与采访对象难以面对面直接交流的局限,视频记者经过摸索尝试,逐步突破思维定势,尝试无接触的“云采访”方式。比如在疫情封控期间,记者提前与采访对象进行线上沟通,确定采访目标及拍摄重点,然后线上指导采访对象拍摄现场视频画面,记者同步线上监控拍摄进程,一旦发现问题,立即沟通解决。同时,记者还可以通过线上会议系统进行远程连线采访,并同步录制采访视频。“云采访”的方式借助各种线上交流工具,拓展了拍摄空间和应用场景。今后,即便受到物理空间的限制,视频记者依然可以具备持续生产真实可视的现场新闻的能力。

  云采访、线上拍摄、会议系统视频连线……视频新闻的采制过程正是一个全面数字化的过程,数字化正在赋能新闻生产与传播的方方面面,不仅令视频采访突破了地域空间的限制,也大大提升了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和新闻传播的时效性,有助于公众快速便捷地了解信息,掌握实情。当前,5G的传输时延已经降至毫秒量级,随着5G与大数据、人工智能的持续渗透融合,数字化传播从内容到形式都将迎来质的飞跃,数字化转型也将成为新闻行业的一大发展趋势。

  还有不容忽视的一点是政府主管部门的作为和制度层面的制约。针对严峻现实,目前监管部门已从制度层面出台多项举措,打击编造虚假信息的行为。例如,自20228月以来,中央网信办举报中心就组织了全国12家网站平台持续开展网络辟谣标签工作,对涉及疫情防控、卫生健康、食品安全、教育就业等领域民众反映强烈的网络谣言进行查证。据悉,2023年将持续推进网络辟谣标签工作,不断健全网络辟谣联动机制,组织更多重点网站平台加大对网络谣言的辟除、曝光力度,以有效约束谣言的传播。

 

结语

  “做好正面宣传,要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要根据事实来描述事实,既准确报道个别事实,又从宏观上把握和反映事件或事物的全貌。”习近平总书记的这番重要讲话,深入阐述了新时期新闻工作者的职责和使命。新闻的传播面固然重要,但真相更可贵。正如前文提到的“胡鑫宇事件”,真正让谣言平息的是来自官方的准确和全面的信息。而对于主流媒体来说,隐藏在层层迷雾背后的真相才是值得我们去探寻的,才是真正具有传播价值的内容。

  从第一财经视频采访的实践经验可见,作为主流媒体的新闻工作者,面对纷繁复杂的舆论环境,一定要坚持新闻真实性原则,通过客观报道和专业的调查分析,及时向公众传递负责任、有价值的新闻报道。只有这样,才能在新闻宣传的关键时刻,厘清真相,理性发声,才能在众生喧哗中牢牢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和舆论导向,才能切实履行主流专业媒体的社会责任与使命担当。

 

(作者信息:上海第一财经传媒有限公司视频采访部主任)

 

 

参考文献

1】《社交媒体时代的信息疫情》,人民网,2020221日。

2】王贤卿,吴倩倩.《全媒体时代重大疫情网络舆情的特征、影响及引导策略》,《思想理论教育》,2020310日。

3】《中国新闻事业发展报告》,中国记协,2022516日。

4】李良荣.《新闻学概论》(第七版)。

 

上海广播电视台 版权所有 沪ICP备10019291号-3
通信地址: 上海威海路298号 邮政编码: 200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