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广电研究杂志官网  

征稿要求:

1.论文符合本刊宗旨与学术规范,具备较新的学术观点,使用较新的文献资料。评论性文章观点鲜明,语言生动,分析深刻,能够及时反映、探讨学界及业界的热点问题。 

2.所投稿件为作者本人 撰写并未曾在其他刊物公开发表过。    

3.稿件一律用电子邮件附件形式发送到电子邮箱:guangdianyanjiu@yeah.net    

4.附件请用Word文件,并注明文件名及作者名。   

5.稿件篇幅:论文原则上以6000字以内为宜;评论文章控制在1500字左右。    

6.稿件应注明作者的真实姓名、职称(职务或学位)及工作单位、详细通讯地址及邮编、联系电话(手机最佳)和电子邮箱。

 

来稿的处理流程是什么?

1.请勿一稿多投,也不要重复投稿。

2.收到稿件后,本刊编辑部认为符合要求或基本符合要求但仍需修改的,会主动与作者联系。投稿后30个工作日内未收到本编辑部处理意见的,可自行对稿件另作处理。

3.因经费有限,编辑部对特约稿件支付超标稿酬,一般稿件只能略付薄酬。  

 

文章格式有什么讲究?

1.标题。主题用1号黑体;副题用3号宋体。居中。    

2.作者姓名,用四号楷体,右对齐。

3.文本提要,小四号楷体,200字以内;关键词,小四号楷体,3-5个。    

4.正文,用5号宋体。1级小标题用小4号幼圆体,居中;2级小标题用5号黑体,左对齐并缩进两个汉字;3级小标题用5号楷体,左对齐并缩进两个汉字。

5.鉴于本刊区别于其他学刊图文特色 建议作者供稿时提供文章相关图片及作者照片,并确保图像精度。

6.文末标出作者单位及职称(或学位、职务),若有多个作者,用分号隔开;

7.注释一律采用尾注形式。注释二字,用小5号黑体。注释条目各项顺序依次为:作者姓名、冒号、《文章标题》、逗号、《刊名》某年第几期(《书名》第几页,某年版),用小5号楷体。

8.为节约篇幅,一般采用注释形式的文章,不再单独一页设立参考文献。

微纪录片语境下本土文化的挖掘与影像表达 ——浅析微纪录片《马桥•走进董其昌故里》

 

  中国是历史悠久的文化大国,立足本土,坚守与发展、宣扬与传播优秀的传统历史文化,是媒体的职责所在。从《舌尖上的中国》到《我在故宫修文物》,从《如果国宝会说话》到《早餐中国》,近年来涌现出越来越多的优质微纪录片,独具匠心的创作思维、特色鲜明的传播切入点,让纪录片有温度、有情感,更有厚重的人文气息,成为传播和传承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载体。这是短视频时代赋予微纪录片的生命力。

  历史文化题材微纪录片基于历史真实,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展现古往今来人的酸甜苦辣、历史文化的传承、社会现实的发展变化,具有真实性、艺术性、故事性。历史文化题材微纪录片的创作人员既是历史的记录员,又是历史的放映员,也是文化的传播员微纪录片是通过微电影这种艺术表达方式,通过讲故事的方法使真实历史得到重现或者记载真实的社会生活场景[1]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五千年文明史承载着大量优秀的民族文化。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今天,新媒体影像进入前所未有的繁荣期,微纪录片作为历史文化传承的载体,对讲好中国故事、促进国际交流起着重要的作用。

  董其昌是明朝华亭画派代表人物,籍贯松江华亭,今上海闵行区马桥人。《马桥·走进董其昌故里》是一部5集系列文化微纪录片,该片以丰富的历史研究和演进为线索,探寻董氏族人延续千年的发展轨迹,以当代的视角,走进董其昌的故里吴会里,寻访古迹和今人,挖掘本地文化元素,试图勾勒出当年的繁华盛景,在历史的烟云中发掘马桥耕读传家的民族优秀文化,进而促进历史文化遗产的活化利用,为延续江南文脉、彰显地方特色、助推乡村振兴起到了良好的宣传效果。

 

一、以纪录片的真实性品质,书写本土文脉的精微与深刻

  纪实之美,在于真实。纪录片是一种非虚构的影片,对于真实性的讨论在电影诞生之初就已出现。亚历山大·克鲁格曾对卢米埃尔兄弟的《工厂大门》的纪实性提出怀疑。直到20世纪60年代英国纪录电影之父格里尔逊首先提出纪实美学,在理论上确定了纪实观念,即对现实的创造性处理。微纪录片《马桥·走进董其昌故里》作为主流媒体对外传播与交流的创新性制作,在呈现传统耕读文化对马桥当地文化生态空间构成重要影响的同时,在历史认知、戏剧性突出、细节处理这三方面既诠释了微纪录片的真实性品质,又在此基础上结合微纪录片的传播特点,在创造性的处理方面对传统纪实创作的限制做了些许突破。

  (一)历史的存在与认知

  作为一部文化、历史题材的微纪录片,该片选题以小见大、独特新颖,运用了大量的扮演镜头与特效手段还原历史场景,深度挖掘时代特征,将董其昌的那个时代再现于一个个镜头里,浓缩于每集5分钟的短片中,寻找当地人文荟萃的历史文化密码,并印证这里曾经是黄浦江畔最为耀眼的书香之地。在没有影像证据保留的年代,通过文字记载内容,为现代人解读了曾经存在的历史事件,不仅具有宣传价值,还提升了影片作为载体传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资料价值。无论是宜阳紫藤花,还是蓝印花布被,早已成为马桥文明独有的象征,时光消逝,日月更替,其对后人的文化基因的传承延续至今。

  历史是现代人对过去存在的反思。对于人文历史内容的纪录片中所讲述的历史文化,纪录片的功能更偏重文化本身的传承与交流,讲好中国故事,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建档留史,纪录片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二)认知性与戏剧性

  “认知娱乐界定了纪录片的外延。20世纪50年代初大众文化逐渐兴起,现实主义思潮改变了人们的日常观念。2]长期以来,以表达意识形态为主的认知型纪录片在中国广泛传播,并影响至今。纪录片对大众文化的关注,既体现认知的真实性,也具有艺术的戏剧性。为满足受众的猎奇心理,微纪录片正从朴直叙述向娱乐倾斜,从题材的选取到视听的节奏和韵律,常通过刺激受众的感官体验,提高内容的观赏性。《马桥·走进董其昌故里》用轻体量、高浓度、短小精悍的微纪录片形式,从历史事实和出土的文物出发,通过专家解读和对当地村民的采访对主题进行挖掘与解说,在对原有图案等文本复原的基础上进行戏剧性的放大和故事性的解读,再进行影像化的加工,到最后重现并证实曾经存在的事实。

  (三)强调细节

  《纪录片创作论纲》中提出:真实生动的细节是丰富情节、塑造人物性格、增强艺术感染力的重要手段,也是作者用来表情达意的有力方法。3]微纪录片内容短小精悍,同时具备完整的叙事。细节的处理成为微纪录片渲染情节、抒发情感、突出主题的点睛之笔。

  第一,事实细节。《马桥·走进董其昌故里》将宏大选题进行碎片化解析。在《蓝印花布被》一集中,通过在上海博物馆和闵行区博物馆中展出的、目前全国发现最早的四条蓝印花布夹被实物,再现了当时精湛的制作技艺,并透过这些搭配自然和谐、制作工艺独特的出土文物,解读了这些技艺传播、交流的历史,点滴的细节承载了千年的记忆。

  第二,形象细节。长镜头是表现纪实美学的重要手段,影片中的时间与空间和现实同步,确保了叙事的真实性。然而微纪录片时长受限,叙事内容无法通过长镜头在短时间内完成。在《蓝印花布被》一集中,对出土的蓝印花布被《凤穿牡丹图》和《赏花对弈》等精美的图案进行了细致入微的呈现,特写镜头的大量使用,将时间与空间压缩,不仅引导了受众对事件的真实性产生心理认同,还通过剪辑的节奏感提高了影片的观赏性。

 

二、以细致入微的触角,寻求尊重史实与艺术创作的平衡

  纪录片中对本土文化的挖掘,必然是一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紧密过程。文献典籍提供创作方向,艺术田野实践拓展创作思路,村民的现场采访是特色文化生动表达的灵魂,三者缺一不可。

  (一)内容上: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一些颇具地方特色的文化元素正在加速消失,为它们立档保护和传承已势在必行。但即便江南文化的影像传承在时间上已经十分紧迫,微纪录片作为记录与保护、传承的通道,仍然需要对它们的内容进行合理评价。

  一方面,创作者对江南文化应当克服固有的偏见。诚然,在漫长的封建时代,上海市闵行区马桥镇南部的吴会里地区,人文荟萃,书香四溢,厚植了耕读传家的优良传统,但是用现代人的眼光去审视,不免存在贫穷、愚昧、封闭、怯弱的认知局限。然而事实上,当地乡村多数的仪式与活动都凝聚着村民的朴素信仰,哺育和塑造了善良勤恳的中国民众,创作者的挖掘需要克服传统印象才能真实地还原乡村面貌。例如纪录片《希望的田野:拉林河畔》中,主人公杜中学看着得了青枯病的稻苗,面对打了退堂鼓的女儿,他说:人家董事长信着咱了,要答应人家,就得给人干。影片中呈现出的是村民的诚信与坚守,这是他们面对土地的品格,也是做人的信仰,是值得被浮躁的都市人所铭记的信仰。

  另外一方面,在本土文化微纪录片的挖掘过程中,需要注意选择的文化素材应当是能够在传统中被赋予时代意义与价值的部分,对那些古老与迷信的内容则应当注意表达态度,审慎进行挖掘与展现。

  (二)视角上:多层次的广泛倾听与表达

  视角的选择是指在本土文化的挖掘过程中由谁表达的问题。选择倾听谁的故事、谁的看法,是本土文化微纪录片创作中的层次性问题。在创作过程中,视角的多元化能够增强影片的层次性,也是解决历史文化微纪录片影像表达缺失的重要方法。一方面,本土文化的挖掘视角应当具有求知意识,避免全知视角、精英视角的一味表达;另一方面,本土文化表达者的选择应当尽量多元化,避免相关事件或者文化元素在诉说人物身份选择上的单一性。在《马桥·走进董其昌故里》的创作考量中,不但有地方文化工作者以及民间艺术带头人等主流表达者的声音,还有博物馆专业讲解老师、吴会里老街变迁的亲历者等人物的现场采访,试图在倾听不同声音的过程中勾勒出历史的本来面目。

  (三)态度上:尊重当地文化亲历者的自觉意识

  在全球化的今天,文化自觉的概念被人们广泛提及,也逐渐成为了当代中国人日益重视的观念。最早提出这个概念的是费孝通先生,他认为强调自知之明是推动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在江南本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过程中,创作者需要重视个体村民的文化自觉意识,给予村民充分的表达机会。同时,创作者在挖掘文化遗脉时应该担当起传播者的责任,唤醒村民的文化自觉意识。在《寻访吴会里》一集中,当地文化亲历者和村民在接受采访的时候侃侃而谈,创作者在尊重他们的自我身份认知和对吴会里兴衰变迁过程中的情感依托基础上,充分调动他们的倾诉欲望,引导他们在还原历史的过程中提供了许多第一手的原始素材,保证了当地文化基因的充分挖掘。

 

三、借助充分的声画表达设计,以精致优美的影像营造江南印象的独特意蕴

  作为微纪录片最终呈现的关键手段,在影像语言表达中突出本土文化元素是创作出优秀文化纪录片的核心。江南文化元素需要通过恰当并富有特色的影像语言方能达到令人印象深刻的表达效果。因此,微纪录片需要对影像语言进行恰当的设计。

  纪实性是纪录片影像表达手法所追求的首要效果,它体现了纪录片的本体属性和优势。但实现本土文化的表达,提升影片文化品格,仅仅追求纪实性又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对画面和声音两方面进行风格化的设计,以更精准的影像语言对本土文化进行描绘。

  (一)画面设计:凸显江南本土文化的历史与韵味

画面语言是影视艺术不可缺少的语言形式。随着国家乡村振兴的战略的逐步实施,江南本土的乡村面貌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微纪录片的创作对画面语言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重视画面纪实性的基础之上,需要更加侧重历史感与韵味感的镜头表达,营造出整体画面的特色文化属性。

  1.多形式镜头丰富本土文化历史的厚重与积淀

  镜头是组成画面语言的最小单位,要整体呈现本土文化的品格,就要对影片中的每一个镜头进行精心的拍摄与剪辑。不仅要好看,而且要耐看。因此,创作者需要在拍摄中以固定镜头为主,实现对本土文化细节的记载,营造历史客观感;并借用航拍镜头的恢弘之气来呈现江南的沧海桑田、时代变迁,达到情绪渲染的作用。通过一平一俯、一动一静的多形式镜头的合理配比,实现镜头语言对本土文化历史感的烘托。

  固定镜头的大量使用能够增强影片的史学意义,呈现文化影像档案的镜头风格,也符合观众的视角习惯。机位的固定能够客观冷静地记录活动事件,还原乡村面貌,对动态的拍摄对象达到以动衬静的效果,令影片情感更加生动。

  同时,少量航拍镜头的使用,能够使影片富有律动,具有渲染观众对本土文化认同感情绪的作用。传统运动镜头与航拍运动镜头的结合,能够实现镜头语言的画龙点睛的作用。对微纪录片的创作而言,本土文化意义的凸显不能仅仅追求档案式的史学影像,同样需要考量对受众的情感传递。只有深情打动观众,才能够实现微纪录片的传播意义与价值。

  另外,摄影技术的发展,让传统运动镜头的拍摄不再仅仅依赖于滑轨和摇臂等笨重的摄影器材,小巧的稳定器已经在现在的拍摄现场大显身手。透过树叶和屋檐的阳光、古建筑的大场面延时、情景再现中演员的近身移动拍摄等,在这些画面中,移动镜头的运用对固定镜头、航拍镜头在时间与空间呈现上的不足进行了很好的弥补,配合音乐的节奏,展现出异乎寻常的画面效果,让观众有身临其境之感。

  2.代表性色彩营造本土文化韵味感

色彩语言是指色彩的合理配置和艺术表现,色彩同光效、影调、线条相互作用,构成了和谐的画面语言。在微纪录片的创作过程中,对影片色彩的合理捕捉是形成本土文化色彩名片的关键,代表性色彩的选取是增强本土文化表现力的决定性因素。

 (1)为本土文化选定色彩基调

  纪录片色彩的整体基调是奠定影片情绪和风格的关键因素。温暖洋溢的暖色调能够带给观众热情、喜悦的情感基调,而寒冷、萧瑟的冷色调则会令观众处于冷静、痛苦之中。微纪录片中的色彩影像表达不应该被后期营造,而应该在创作之初就进行合理的规划,捕捉丰富多样的色彩场景,配合影片的情感基调,实现文化气息的渲染。

  在《宜阳紫藤花》一集的开篇,江南建筑古藤园在朝阳的衬托下显得金碧辉煌,明丽的色调显示出董氏家族曾经的显赫地位。而在诉说倭寇侵犯,吴会街遭到劫掠焚毁一段时,画面的整体色调呈现青灰色,压抑的乌云、波涛滚滚的黄浦江,衬托出村宅消失、繁华不再的清冷气息。

 (2)捕捉本土文化色彩符号

  微纪录片的文化表达效果离不开对本土文化色彩符号的捕捉。在本土文化微纪录片的影像表达中,会有很多色彩被赋予了特殊的表达含义,捕捉这些色彩符号能够使本土文化的影像表达更加自然。

  在《蓝印花布被》一集中,画面整体的色彩饱和度极高,从出土花布被的复原图到演员织布的情景再现,蓝色成为了这一集视频的主色调,形成蓝染文化的独特色彩记忆,生动地展现了有情有景的乡土生活故事。这些纹样线条流畅、造型构图饱满的文物饰品,就是当年群贤士人的生活缩影,成为董其昌故里的历史文化符号。

  微纪录片中挖掘的文化记忆的代表色,不仅能够丰富画面的整体表达,抓住每个文化元素的色彩记忆点,而且能够唤醒那些曾经居住在这里的人们,深化观众对本土文化记忆的认知。

  (二)声音设计:捕捉本土文化的多元化声音

  声音是构成影视艺术语言的另外一个重要因素。随着微纪录片品格和质量要求的不断提升,只有进行周密的声音设计,才能够实现艺术构思的完整表达,实现声画统一的影像风格。其中,同期声是微纪录片声音表达的主要方式,它能够呈现出纪录片独有的声音特点。解说词在微纪录片的创作中主要承担穿针引线的功能,既增强微纪录片的可视性,又能帮助影片抒发情感。音乐语言则主要在影片中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既能带动影片的节奏感,也能引导观众的情绪。

  1.广泛化的同期声:营造本土文化的生活感

  电视纪录片同期声是指在拍摄过程中,与画面同步记录下来的和事件相关的人物语言与现场音响。我们把来源于记录者与被记录者的口头语言称之为同期语言,把与事件相关的动作音响、自然音响、环境音响等通称为同期音响,把作为背景出现的歌声及声乐通称为同期音乐。[4]在纪录片的声音创作中,大多数声音是采用同期声的方式进行收录,这使得纪录片的声音语言不仅仅能够帮助影片的画面进行语义表达,更能够呈现创作者在主题表达和影片格调上的认知。

  在《蓝印花布被》一集中,现场采制的闵行博物馆内的环境声和讲解员的解说声,还原了历史的厚重感,凸显了文化打动人心的力量。在《寻访吴会里》一集中,大量采制了当地村民们的话语和代表人物的采访声音,不仅充分展现出村民生活之中的言语状态,也把这些具有生活化、通俗化特征的地方方言进行了最为精准的记录。无论他们讲述的内容是什么,这些方言语调一方面凸显了历史文化对他们的影响,另一方面用历史的语调讲述历史的故事才显得更具有文化标签性。

  2.细节化的解说词:增强本土文化的直观性

解说词是纪录片表达主题思想的主要手段。画面+解说的格里尔逊式创作模式一直在中国电视纪录片的创作中占据主流。对解说词进行细节化的撰写,是提高本土文化微纪录片影像表达效果的重要环节,是本土文化特色不流于形式和呆板的诉说的关键。细节化的解说词能够增强本土文化影像表达的直观性,满足不同受众对本土文化的了解需求;也能够丰富本土文化的影像表达,彰显民俗化韵味;还能够实现影片的结构化,增强影片的层次性。

  在《蓝印花布被》一集中,这条菱形满地花被面,从上到下带饰花纹为凤戏牡丹、菊花边饰,主体图案为连续菱形方格。正中心四格为一组,上下格内各印《凤穿牡丹图》,上格凤首朝下,凤尾上扬弯曲呈圆弧形,下格凤首朝上,双翅舒展,充满情趣的解说词把带有浓郁本土特色的蓝印花布描绘得细致入微、引人入胜。而在《宜阳紫藤花》的片尾,宜阳紫藤五百年不衰,古藤繁花年年盛开。人们流连于此,在芳香四溢中,感悟时光匆匆的流转、睹物思人的情怀,画外解说让沉浸在古藤园美景中的观众在无形之中豁然觉醒,本土文化的传承与保留意识如同惊梦初醒般涌上心头。

  3.适度化的音乐:提升本土文化审美格调

  对本土文化微纪录片的创作来说,音乐具有很强的地域色彩和指向性,秉承适度化原则在影片中加入符合本土特色的音乐,能够增强影片的审美感染力,让影片呈现音乐标志化特征,提升本土文化的审美格调。一段音乐提挈一个段落,各有特点的旋律成为情节发展的动因,从而使段落衔接得自然而富有层次感、节奏感。

  在《少年董其昌》一集的开头,一段恢弘的交响乐配以黄浦江、吴会里地区的航拍画面,展现出江南富庶之地的人文荟萃、底蕴深厚;随后一段小提琴配合钢琴的快节奏音乐,表现倭寇侵犯之后给曾经的书香之地带来的灭顶之灾,烘托出扣人心弦的紧张氛围;当少年董其昌跟随母亲外出求学、应考时,则配以一段舒缓的古筝民族乐曲,让观众自然进入故事的叙述节奏中,有快有慢、此起彼伏的音乐搭配,增强了影片的代入感。

 

结语

  微纪录片作为纪录片创作的新形式,正以新的展现力、传播力,构建纪录片创作发展的新格局。短视频时代的到来,要求纪录片创作要与时俱进,加快推进微纪录片发展,从主题、制作和营销中,实现微纪录片创作的新拓展。面对新的媒体环境,纪录片要打破传统创作形态的禁锢,在新的媒体思维、传播平台中,塑造有温度、有情感的纪录片,这是新时代受众的需求,更是纪录片的创作要求。文化类微纪录片的人文关怀是对人类思想的启迪和情感的共鸣。具有强大传播力和影响力的纪录片,都凝聚着创作者深厚的思想情感,往往是对某一国家、民族文化的刻画和对大时代主题的观照。如今,网络化、年轻化的文化主题微纪录片越来越受中国观众的关注与喜爱,文化主题微纪录片将继续通过挖掘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元素、提升影像表达方式,在传播先进文化、引导主流舆论、弘扬民族精神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单位:上海市闵行区融媒体中心全媒体新闻采编部)

 

 

参考文献

1】高亮,占予川.巧谈当代微纪录片的概念及价值[J].东方企业文化.201302):157.

2】聂欣如.纪录片概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150-181.

3】钟大年.纪录片创作论纲[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333.

4】李晓峰.用话筒记录 用声音述说——浅谈电视纪录片中同期声的叙事功能[J.纪录片之旅,2003,66):67-68.54.

 

 

 

 

 

 

 

 

 

上海广播电视台 版权所有 沪ICP备10019291号-3
通信地址: 上海威海路298号 邮政编码: 200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