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广电研究杂志官网  

征稿要求:

1.论文符合本刊宗旨与学术规范,具备较新的学术观点,使用较新的文献资料。评论性文章观点鲜明,语言生动,分析深刻,能够及时反映、探讨学界及业界的热点问题。 

2.所投稿件为作者本人 撰写并未曾在其他刊物公开发表过。    

3.稿件一律用电子邮件附件形式发送到电子邮箱:guangdianyanjiu@yeah.net    

4.附件请用Word文件,并注明文件名及作者名。   

5.稿件篇幅:论文原则上以6000字以内为宜;评论文章控制在1500字左右。    

6.稿件应注明作者的真实姓名、职称(职务或学位)及工作单位、详细通讯地址及邮编、联系电话(手机最佳)和电子邮箱。

 

来稿的处理流程是什么?

1.请勿一稿多投,也不要重复投稿。

2.收到稿件后,本刊编辑部认为符合要求或基本符合要求但仍需修改的,会主动与作者联系。投稿后30个工作日内未收到本编辑部处理意见的,可自行对稿件另作处理。

3.因经费有限,编辑部对特约稿件支付超标稿酬,一般稿件只能略付薄酬。  

 

文章格式有什么讲究?

1.标题。主题用1号黑体;副题用3号宋体。居中。    

2.作者姓名,用四号楷体,右对齐。

3.文本提要,小四号楷体,200字以内;关键词,小四号楷体,3-5个。    

4.正文,用5号宋体。1级小标题用小4号幼圆体,居中;2级小标题用5号黑体,左对齐并缩进两个汉字;3级小标题用5号楷体,左对齐并缩进两个汉字。

5.鉴于本刊区别于其他学刊图文特色 建议作者供稿时提供文章相关图片及作者照片,并确保图像精度。

6.文末标出作者单位及职称(或学位、职务),若有多个作者,用分号隔开;

7.注释一律采用尾注形式。注释二字,用小5号黑体。注释条目各项顺序依次为:作者姓名、冒号、《文章标题》、逗号、《刊名》某年第几期(《书名》第几页,某年版),用小5号楷体。

8.为节约篇幅,一般采用注释形式的文章,不再单独一页设立参考文献。

文摘DIGEST

 

唯有卓越  方得未来

新闻立台 文化兴台 融合强台

 

方世忠

 

  在新技术大变革和新媒体大挑战背景下,我们必须重整行装再出发,上上下下形成更加务实、更具共识、更为清晰的战略和目标。这就是坚定卓越追求,打响媒体品牌,坚持从自身最有资源、最有优势的地方出发,把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把功能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把上海广播电视台打造成为具有强大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的新型主流媒体。

  一是要坚持新闻立台。增强新闻意识,做好新闻工作,是上海广播电视台的安身立命之本。这就需要我们在推进媒体发展上更加聚焦,要深耕新闻主业,鼓励首发原创,成为有态度的新闻媒体。这样才能在自媒体众声喧哗中,彰显我们主流媒体的独特价值。

  二是要坚持文化兴台。上海提出要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文化品牌,东方卫视和第一财经被确定为头部时政平台头部财经平台。这就需要我们在时政、财经、人文、外宣等优势领域,不人云亦云、不亦步亦趋,而是要聚力推出更多具有国际大都市气质的视听内容,更多充满中国式审美品味的人文综艺,让外国人看到的是中国、中国人看到的是上海、上海人看到的是原乡。

  三是要坚持融合强台。广播电视不等于电视机,就像电信不等于电报机一样。电报机消亡了,但电信依然繁荣兴盛。我们可以暂时卧倒,但不能选择躺平,卧倒是眼睛盯住前方,寻机站立起来去拼杀。这就需要我们坚守媒体人的理想,更加自觉主动地拥抱全媒体时代,按照台网并重、先网后台、移动为先,大力推动媒体融合,努力实现媒体发展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媒体的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就是人才和技术。卓越案例分享会只是一个开始,我们不仅要表彰先进,我们更要分享成长。我希望今后能让更多记者、编辑、主播、工程师,特别是年轻的媒体人来到前台,展示何为卓越,解码何以卓越。我们也将进一步优化激励机制,搭建更多舞台,创新发展赛道,让上海广播电视台因人才而变得卓越,也让人才因上海广播电视台而获得成长,让每一位上海广播电视台的员工都能SHINING

 

——摘自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上海广播电视台党委书记方世忠在上海广播电视台首次卓越案例分享会上的讲话

 

 

短剧赛道上的三个重要趋势

资本 产业链 商业模式

 

祝燕南

 

  近年来中国短视频产业的发展超过了全世界各国的发展速度。微短剧及其衍生出的网络新型直播,成为当今中国乃至全球网络视听极具吸引力的风口,已形成世界文化潮流中独特的繁荣景象。

  一组数字

  近三年国内微短剧备案和上线数量均远超长剧。2023年,市场共上线1400余部微短剧,连续两年同比增速超50%,微短剧年备案数量达到了3000多部的增长。据不完全统计,微短剧市场产值规模近400亿元,已达到2023年全年电影票房市场70%水位线。中国网络视听的头部大厂已处于全球第一方阵,中国平台创新趋势势不可挡。

  三个趋势

  短剧赛道上的所有选手都在拼创意、拼IP、拼变现、拼爆款、拼制作、拼流量。这个赛道呈现了三个重要的趋势:第一,全产业经历了从内容、流量到资本的发展阶段;第二,从网文、IP入手,已从产业链中下游向产业链的上游开始布局;第三,从面向B端的分账模式到面向C端的直播带货、广告植入、内容付费等,完成商业模式的闭环。

  行业暖春

  行业加速奔跑,巨大的市场潜力和新商机之下,越来越多的创作者也在短剧赛道找到了自己的职业第二春。我们看到了相当数量的、在国内外市场都有较大影响的短剧和微短剧的爆款,看到了伴随平台新生态成长起来的新文艺创作的群体和新锐的网红达人,形成了全民创作、全民分享、全民共创这样一个生动的局面,也看到了平台经济模式加快转型,形成新的产业生态和变现力量。

 

——摘自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祝燕南在第十一届中国网络视听大会短视频与直播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论坛上的主题演讲

 

 

 

 

 

 

上海广播电视台 版权所有 沪ICP备10019291号-3
通信地址: 上海威海路298号 邮政编码: 200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