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广电研究杂志官网  

征稿要求:

1.论文符合本刊宗旨与学术规范,具备较新的学术观点,使用较新的文献资料。评论性文章观点鲜明,语言生动,分析深刻,能够及时反映、探讨学界及业界的热点问题。 

2.所投稿件为作者本人 撰写并未曾在其他刊物公开发表过。    

3.稿件一律用电子邮件附件形式发送到电子邮箱:guangdianyanjiu@yeah.net    

4.附件请用Word文件,并注明文件名及作者名。   

5.稿件篇幅:论文原则上以6000字以内为宜;评论文章控制在1500字左右。    

6.稿件应注明作者的真实姓名、职称(职务或学位)及工作单位、详细通讯地址及邮编、联系电话(手机最佳)和电子邮箱。

 

来稿的处理流程是什么?

1.请勿一稿多投,也不要重复投稿。

2.收到稿件后,本刊编辑部认为符合要求或基本符合要求但仍需修改的,会主动与作者联系。投稿后30个工作日内未收到本编辑部处理意见的,可自行对稿件另作处理。

3.因经费有限,编辑部对特约稿件支付超标稿酬,一般稿件只能略付薄酬。  

 

文章格式有什么讲究?

1.标题。主题用1号黑体;副题用3号宋体。居中。    

2.作者姓名,用四号楷体,右对齐。

3.文本提要,小四号楷体,200字以内;关键词,小四号楷体,3-5个。    

4.正文,用5号宋体。1级小标题用小4号幼圆体,居中;2级小标题用5号黑体,左对齐并缩进两个汉字;3级小标题用5号楷体,左对齐并缩进两个汉字。

5.鉴于本刊区别于其他学刊图文特色 建议作者供稿时提供文章相关图片及作者照片,并确保图像精度。

6.文末标出作者单位及职称(或学位、职务),若有多个作者,用分号隔开;

7.注释一律采用尾注形式。注释二字,用小5号黑体。注释条目各项顺序依次为:作者姓名、冒号、《文章标题》、逗号、《刊名》某年第几期(《书名》第几页,某年版),用小5号楷体。

8.为节约篇幅,一般采用注释形式的文章,不再单独一页设立参考文献。

文摘DIGEST

 

“一号工程”全景式打造上海城市传记

城市基因 纪录片中心

王建军

被誉为上海近年纪录片创作“一号工程”的《大上海》在东方卫视、纪实频道黄金时间播出。全片完整记录了上海开埠至今176年的历史进程,以“面向全球、面向未来”为着眼点,诠释了上海怎样走到今天,何以成为中国连通世界的“海”,何以成为奔向未来的“海”。

《大上海》由上海广播电视台纪录片中心组成国内一流创作班底,以极为充实的内容和高水平的创制手法,细致入微地刻画出这座城市的苦难与辉煌。节目团队历时三年,跨越国内20多个城市与世界9个国家,拍摄素材超过1000小时,收集各类线索上万条;拜访历史当事人、亲历者及相关后人共150余人;拍摄了大英图书馆、美国耶鲁大学等大小档案馆、图书馆60余家,找到众多遗落在国外的关于上海的一手档案资料。在浩如烟海的史料中,制作团队甄别、比较、提炼、选择、开掘,为的是努力讲清楚上海的城市发展轨迹;为的是让人们了解上海、珍爱上海,为它更灿烂的明天奋斗。

自2017年4月正式开机以来,SMG积极协调多种资源,推进拍摄制作,将习近平新时代文化思想、党的十九大精神、“打响上海文化品牌”、“提升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等新要求落实到片子的具体创作、修改和完善过程中,投入了很多的精力和心力,全力打造一部“对得起上海历史、现实和未来的纪录片”。

——摘自上海广播电视台、上海文化广播影视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王建军在《大上海》开播仪式上的讲话

 

新闻院校,应该向蓝翔技校学习

实操性  服务意识  好奇心

彭远文

《新京报》最胖记者,跟着台风“利奇马”一起上了热搜。这条新闻成为爆款属于意外,但是新闻报道讲究唯快不破、媒体人需要放下身段,这些已经是业界的共识。

我在不同场合都强调过这么一个观点:新闻院校,应该向蓝翔技校学习!

因为蓝翔技校非常强调实操性,而新闻是一个实操性非常强的领域。即便学了再多书本上的理论知识,你不去跑新闻,不去写新闻,不去编片子,实际上是一无所知的。国外的新闻院校也是这样训练的,如果一年下来,能够做几十篇报道,那么以后去从事新闻行业也就问题不大了。

媒介的变化带来媒体人心态的变化,自媒体时代的到来,让媒体人不再用居高临下的姿态做新闻,不再有那么强烈的精英意识。做信息的服务员,这不是对媒体人的贬低,而是在用户能够充分交流反馈自己观点和建议的互联网时代,媒体人应有的服务意识。

最后我认为,对于新闻学院的学生,或者对于媒体人来讲,最重要的不是能力,而是心态。进入新闻的钥匙,是对世界保持好奇心。对事件的好奇,对陌生人的好奇,好奇心会让你探究真相、挖掘事实。而对于新闻来讲,真实是最为重要的东西。没有任何一个行业能像新闻一样去接触到那么多新的东西、新的变化。如果你确信自己对于外部世界是非常感兴趣的,那么你可以进入新闻这个行当。

——摘自《新京报》“我们视频”副总经理彭远文关于“台风利奇马报道幕后故事”的演讲

 

 

上海广播电视台 版权所有 沪ICP备10019291号-3
通信地址: 上海威海路298号 邮政编码: 200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