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稿要求:
1.论文符合本刊宗旨与学术规范,具备较新的学术观点,使用较新的文献资料。评论性文章观点鲜明,语言生动,分析深刻,能够及时反映、探讨学界及业界的热点问题。
2.所投稿件为作者本人 撰写并未曾在其他刊物公开发表过。
3.稿件一律用电子邮件附件形式发送到电子邮箱:guangdianyanjiu@yeah.net
4.附件请用Word文件,并注明文件名及作者名。
5.稿件篇幅:论文原则上以6000字以内为宜;评论文章控制在1500字左右。
6.稿件应注明作者的真实姓名、职称(职务或学位)及工作单位、详细通讯地址及邮编、联系电话(手机最佳)和电子邮箱。
来稿的处理流程是什么?
1.请勿一稿多投,也不要重复投稿。
2.收到稿件后,本刊编辑部认为符合要求或基本符合要求但仍需修改的,会主动与作者联系。投稿后30个工作日内未收到本编辑部处理意见的,可自行对稿件另作处理。
3.因经费有限,编辑部对特约稿件支付超标稿酬,一般稿件只能略付薄酬。
文章格式有什么讲究?
1.标题。主题用1号黑体;副题用3号宋体。居中。
2.作者姓名,用四号楷体,右对齐。
3.文本提要,小四号楷体,200字以内;关键词,小四号楷体,3-5个。
4.正文,用5号宋体。1级小标题用小4号幼圆体,居中;2级小标题用5号黑体,左对齐并缩进两个汉字;3级小标题用5号楷体,左对齐并缩进两个汉字。
5.鉴于本刊区别于其他学刊图文特色 建议作者供稿时提供文章相关图片及作者照片,并确保图像精度。
6.文末标出作者单位及职称(或学位、职务),若有多个作者,用分号隔开;
7.注释一律采用尾注形式。注释二字,用小5号黑体。注释条目各项顺序依次为:作者姓名、冒号、《文章标题》、逗号、《刊名》某年第几期(《书名》第几页,某年版),用小5号楷体。
8.为节约篇幅,一般采用注释形式的文章,不再单独一页设立参考文献。
文摘DIGEST
“这是对全行业的一次大考”
初心和使命 建党百年 主题创作
聂辰席
中宣部副部长、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党组书记、局长
建党百年主题创作,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是对全行业初心和使命的一次大考。
为进一步推进主题作品创作,特提出三点要求:
一要提高政治站位,进一步增强做好建党百年主题创作的使命感、责任感、紧迫感。根据创作周期,时间已经十分紧张,进一步调度资源力量,提高创作组织化程度,完善创作机制,倒排时间进度,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全力以赴。
二要用心用情用功,为党写史、为民族铸魂、为人民立传。选好题材、讲好故事,努力推出体现历史高度、精神高度、艺术高度的优秀作品,用有格局有分量的史诗之作、有筋骨有力量的精神丰碑、吸引人打动人的精品力作,为庆祝建党100周年献礼。
三要精心精细精准,全力抓好建党百年重点项目创作播出。各级广播电视机构和网络视听机构要以高水平组织、高标准要求,支撑和保障高质量主题作品创作播出。其一要加强组织调度,各省级广播电视主管部门要建立一把手挂帅、分管领导靠前指挥、职能部门担负主责、各方力量积极投入的全方位创作推进机制;二要确保创作质量,各省局和各单位要主动下沉到一线剧组和节目拍摄现场,坚持政治把关和艺术质量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三要加强服务保障,打好“组合拳”;四要做好编排播出,要提前做好重要宣传期编播调控工作,让好作品进入好平台、好时段,增强传播力、影响力。
——摘自聂辰席在9月22日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在京召开全国广电系统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主题作品创作推进会上的讲话
湖南娱乐MCN实践报告2.0
两个动作 一套模型 多点获利
李志华
湖南广播电视台娱乐频道党委书记、总监
湖南娱乐频道自2018年年底起,以MCN模式践行媒体融合发展,按照移动互联网的基本逻辑,变革底层操作系统,实施组织变革,完成了从0-1的转型升级,形成了湖南娱乐MCN的基本商业逻辑—两个动作,一套模型,多点获利。
两个动作,即内容生产和分发。内容生产是传统广电一项重要的日常工作;内容分发在整个链路中,尤其是对后端商业化至关重要。不仅是多平台的渠道布局、内容发布上线等,还涉及各个渠道的生态、内容调性、场景,以及投放和粉丝运营。
将生产和分发延伸,我们形成了一套运营模型。内容生产的需求有三类:一是IP导向,主要指短视频、媒体账号矩阵和直播产品,这是定制的计划生产;二是订单导向,主要是效果视频的制作,以及品牌客户账号的内容生产;三是销售导向,To B的带货。内容分发则覆盖了落地的三种主流方式——账号、H5单页、小程序。账号形成粉丝转化,打造人设;单页将营销诉求直接呈现给用户,属于信息流广告;而小程序主要将电商的店铺形态,用于商品销售服务。我们核心的业务都是基于这个模型,为客户提供品宣、品效、品销的内容服务,在业务结构上实现多点获利。
视频流时代,内容经济正逢其时。我们的经验归结起来只有一句话:以“人变”应万变。只要不是拿着旧地图去寻找新大陆,相信大家都能够直挂云帆,乘风破浪。
——摘自李志华在9月8日中国广电媒体融合发展大会上关于广电MCN的主题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