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广电研究杂志官网  

征稿要求:

1.论文符合本刊宗旨与学术规范,具备较新的学术观点,使用较新的文献资料。评论性文章观点鲜明,语言生动,分析深刻,能够及时反映、探讨学界及业界的热点问题。 

2.所投稿件为作者本人 撰写并未曾在其他刊物公开发表过。    

3.稿件一律用电子邮件附件形式发送到电子邮箱:guangdianyanjiu@yeah.net    

4.附件请用Word文件,并注明文件名及作者名。   

5.稿件篇幅:论文原则上以6000字以内为宜;评论文章控制在1500字左右。    

6.稿件应注明作者的真实姓名、职称(职务或学位)及工作单位、详细通讯地址及邮编、联系电话(手机最佳)和电子邮箱。

 

来稿的处理流程是什么?

1.请勿一稿多投,也不要重复投稿。

2.收到稿件后,本刊编辑部认为符合要求或基本符合要求但仍需修改的,会主动与作者联系。投稿后30个工作日内未收到本编辑部处理意见的,可自行对稿件另作处理。

3.因经费有限,编辑部对特约稿件支付超标稿酬,一般稿件只能略付薄酬。  

 

文章格式有什么讲究?

1.标题。主题用1号黑体;副题用3号宋体。居中。    

2.作者姓名,用四号楷体,右对齐。

3.文本提要,小四号楷体,200字以内;关键词,小四号楷体,3-5个。    

4.正文,用5号宋体。1级小标题用小4号幼圆体,居中;2级小标题用5号黑体,左对齐并缩进两个汉字;3级小标题用5号楷体,左对齐并缩进两个汉字。

5.鉴于本刊区别于其他学刊图文特色 建议作者供稿时提供文章相关图片及作者照片,并确保图像精度。

6.文末标出作者单位及职称(或学位、职务),若有多个作者,用分号隔开;

7.注释一律采用尾注形式。注释二字,用小5号黑体。注释条目各项顺序依次为:作者姓名、冒号、《文章标题》、逗号、《刊名》某年第几期(《书名》第几页,某年版),用小5号楷体。

8.为节约篇幅,一般采用注释形式的文章,不再单独一页设立参考文献。

交锋CLASH

 

“短视频猪食论”再掀“头腾”大战

在6月3日的第九届中国网络视听大会上,腾讯副总裁、在线视频CEO孙忠怀炮轰短视频:“现在短视频平台的个性推荐实在太强大了,你喜欢‘猪食’看到的就全是‘猪食’,这种反智、低俗的娱乐消费者把一代人的审美水平拉下去了。”“短视频猪食论”在社交媒体卷起千层浪,“头条”系旗下的抖音迅速反击,字节跳动副总裁李亮发文称:“腾讯大力发展短视频的同时,一直在攻击短视频行业。”随后,“短视频猪食论”冲上热搜,爱奇艺CEO龚宇称二次创作是“软盗版”,优酷总裁樊路远叫板B站,希望它把原创当作主要目标……长视频阵营巨头锋芒毕露,直指短视频阵营。在互联网行业格局趋于稳定的当下,已经好久不见如此直接且情绪化的头部企业对阵了。

但事实上,这已经是今年“爱优腾”第五次联合声讨抖音、B站、快手等短视频平台了,中、短视频的相继崛起,挤占了长视频网站付费会员的盈利空间,长视频多年耕耘的行业市场正在被瓜分。“头腾”大战冲突锐化,在版权归属、用户争夺、流量之困、二创边界模糊等多领域的对抗也愈发严重,短视频抢占流量高地的攻城掠地之下,长视频的位置尴尬且危险。

然而抛开“猪食论”隐含的价值取向,短视频领域的确产生了许多值得业界注意和反思的现象。从目前内容生态而言,短视频在鼓励生产和消费低智低俗内容上难辞其咎,劣质内容的信息茧房效应,催生出了一批生产低智低俗的内容团队,让“天下苦算法久矣”。此外,未经授权进行切条、搬运、速看和合辑,“XX分钟看完一部电影”“短视频追剧”等盗版侵权视频,损害了创作者以及版权方的正当权益,让长视频平台积怨已久。

长短视频并非对立面,遏制侵权并非遏制流量的交互,更非切断网友的创作性,而是通过规则的制定,保障多方的共同利益。拥有更符合用户调性的优质内容、更精细化的运营规范、更完善的技术支撑,才能在激烈的用户时间争夺战中走得更远……

交锋1 孙忠怀  腾讯副总裁、在线视频CEO.jpg

 

 孙忠怀

腾讯副总裁、

在线视频CEO

观点一:短视频侵权是屋子里的大象,不能视而不见

切条式的传播会把一个剧组可能上千人花几年时间、花几亿元人民币投资的投入,变成一个几分钟的速看内容。语言类综艺录制几个小时,成片只有不到两小时,但现在基本正片上线播出10分钟以后,精华的片段全网都是了,让我们内容生态链条上下的所有人都非常灰心丧气。

对长视频内容的拆解式速看,既侵犯了影视作品的著作权,又消解了影视作品的艺术价值,还逃避了内容审核,让行业丧失了公平性。不仅打击了头部创作者的创作热情,更破坏了市场的正常秩序,最终导致用户、创作者、影视从业者、平台等多方利益受损。

 

 

李亮 副本.jpg

 

字节跳动副总裁

 

观点二:腾讯大力发展短视频的同时,一直在攻击短视频行业

腾讯此番“猪食论”,是极其傲慢且不公允的。腾讯大力发展短视频的同时,一直在攻击短视频行业。三年前,马化腾公开表示在关注短视频,三年来,腾讯大力投入短视频,并以各种方式屏蔽、封禁、污名化短视频同行,对字节跳动旗下抖音、火山小视频、西瓜视频封禁持续三年。

短视频作为一种全新的传播形式,帮助无数普通人记录分享自己的生活。

 

交锋3 尹鸿 清华大学.jpg

 鸿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主席

观点三:短视频是引流还是截流

长、短视频平台一直以来有着比较复杂的竞合关系,一方面短视频的营销价值对于长视频内容至关重要,很多影视内容正是通过这样的途径建立起受众的感性认知,完成到长视频平台的消费转换。好的短视频,能反过来为影视内容引流。

长视频与短视频可以相辅相成,在符合授权使用规则下,形成良性循环。过去短视频的传播扩大了作品的到达率,现在主要是制止短视频侵权泛滥的倾向,所以实际上大家应去寻找平衡点。

 

交锋 4 刘文杰.jpg

 

 刘文杰

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管理学院法律系教授

观点四:厘清侵权与合理使用的边界

仅仅将一部影视剧切分几分钟的短视频,而不添加任何内容,此类化整为零的“搬运”谈不上构成“二次创作”。著作权法允许为评论某一作品而引用该作品,互联网上存在大量用户生产内容(UGC)都属于此类视频,例如“盘点影视剧中的穿帮镜头”等。著作权法允许为说明某一问题,为新闻报道、教育等目的合理使用包括影视剧在内的作品。再者,著作权法也允许为介绍一部作品而引用该作品,只是这种介绍不能是单纯的大量复制或原著缩写。应当严格区分侵权行为和合理使用,不能仅仅因为视频中存在着剪辑、存在着影视剧内容就认定侵权的存在。如果评论某一件作品也要取得权利人许可,世上将只剩下对作品的赞美和阿谀的正向影评,这些账号也不再有存在的价值。

 

 

 交锋 5 汪海林 编剧.jpg

 汪海林

编剧

观点五:很多长视频内容,也存在文化垃圾

“猪食论”是对短视频的污名化,包括腾讯在内的长视频网站没有资格说这样的话,腾讯在文化领域,并没有基本的文化品格,对于打造流量明星、制造垃圾内容、产生天价片酬都有直接责任。视频内容不论长短,都需要有文化自觉,出于商业竞争党同伐异就不要站上道德高点了。

无论是长、短视频其实都应该有这样的共识:恶俗的、低趣味的、无下限抄袭的视频内容才是戕害那些有灵感、有想法的创作者的“毒鸩”。

 

 

 

交锋 6 副本.jpg

 

 张萌蕤

新媒体重点实验室编辑

观点六:“算法投喂”和“信息茧房”冲击媒介伦理

短视频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技术支撑,算法推荐机制和大数据技术承担了信息检索、过滤和个性化推送的任务,但算法推荐通常根据关键词和内容大类进行推送,容易导致内容同质化以及存在着侵犯隐私权的争议。

因此,平台应改善算法推荐机制,赋予算法透明度,优先加强信息加密、去身份化等隐私保护技术的研发,适时根据不同情况,有效利用人工与算法机制的搭配,消解用户对推送技术的担忧。

 

 

上海广播电视台 版权所有 沪ICP备10019291号-3
通信地址: 上海威海路298号 邮政编码: 200041